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祥龙

作品数:88 被引量:442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合作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80篇医药卫生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5篇腰椎
  • 27篇脊柱
  • 25篇手术
  • 25篇侧凸
  • 24篇节段
  • 23篇退变
  • 21篇脊柱侧
  • 21篇脊柱侧凸
  • 19篇疗效
  • 16篇退变性
  • 13篇术后
  • 13篇并发
  • 13篇并发症
  • 12篇融合术
  • 12篇内固定
  • 11篇退行性
  • 11篇临床疗效
  • 11篇骨折
  • 9篇椎间盘
  • 7篇椎管

机构

  • 82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沈阳医学院沈...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朝阳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88篇孟祥龙
  • 43篇海涌
  • 39篇苏庆军
  • 39篇杨晋才
  • 38篇海涌
  • 32篇关立
  • 29篇鲁世保
  • 21篇刘玉增
  • 20篇康南
  • 19篇藏磊
  • 16篇康南
  • 13篇王宇
  • 12篇李冬月
  • 10篇刘铁
  • 10篇周立金
  • 9篇王庆一
  • 9篇王云生
  • 6篇陈小龙
  • 6篇张希诺
  • 5篇孔超

传媒

  • 8篇中国骨与关节...
  • 7篇中国脊柱脊髓...
  • 7篇脊柱外科杂志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病案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北京医学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骨肿瘤骨...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2篇骨科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第七届北京骨...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11篇2015
  • 8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路椎体次全切与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比较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与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对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63例因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ACCF组31例,ACDF组32例。统计所有患者基线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手术相关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T1椎体倾斜角(T1 Slope)、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植入物下沉、融合率、头尾端邻近节段骨化分级、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颈痛、上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结果随访时间为12~40个月。ACCF组出血量显著高于ACDF组(P〈0.05);术前、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T1椎体倾斜角、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均获得100%融合率,植入物下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ACCF组影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颈椎曲度、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JOA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2组各影像学参数与JOA评分和VAS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两种颈椎前路手术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ACDF在出血量及改善颈椎曲度、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等方面优于ACCF。两种颈椎前路术后影像学指标与临床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
甘立猛鲁世保孙文志海涌孟祥龙康南王宇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植入并发症的探讨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问动态稳定装置Coflex植入术中、术后的假体植入并发症及其应对策略。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133例行Coflex植入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性62例,女性71例;年龄35~81岁,平均60.8岁。其中出现Coflex植入并发症者13例,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41~71岁,平均58.6岁。分析Coflex植入并发症并根据不同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治疗策略,对并发症患者术前、术后、保守治疗后及末次随访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及疗效相关指标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3例Coflex植入并发症及其治疗包括:术中棘突断裂而改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3例;术后复查或随访中发现棘突断裂者2例,其中再手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者1例,保守治疗者1例;术前手术节段存在退变性冠状面椎间滑移者4例,矢状面不稳定者1例,术后随访中发现Coflex假体位置上移者1例患者,均有明显的疼痛加重症状并经保守治疗;1例患者术中因Coflex假体植入节段错误而改行椎弓根螺钉内同定融合;1例术后不明原因症状加重行再手术Coflex假体取出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13例患者术后随访20~38个月,平均27.6个月;其中7例Coflex假体植入术后出现腰腿痛症状加重但Coflex假体位置仍可维持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末次随访VAS评分为1.9±0.7、ODI评分为23.2±3.4,较术前的6.1±1.1和58.1±3.0有明显改善(t=8.2和18.2,P〈0.01);2例经再手术椎弓根螺钉翻修的Coflex植入并发症患者,其VAS及ODI评分亦有改善。结论Coflex不宜应用于骨质疏松、棘突间距过小及椎间冠状面滑移或矢状面不稳定的病例;而假体的选择、植入深度及加持固定的力量均应适度。对于出现症状但Coflex假体位置尚能维持者,可行保守治疗;但对于假体�
藏磊海涌苏庆军鲁世保张岑山杨晋才关立康南孟祥龙刘铁杜鹏
关键词:椎间盘内固定器假体植入手术中并发症手术后并发症
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Coflex治疗的173例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单纯Coflex治疗104例,男47例,女57例;年龄27~84岁,平均57.8岁;Topping-off治疗69例,男37例,女32例,年龄39~78岁,平均59.4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选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拍摄腰椎站立位的正侧位X片,测量并记录Coflex节段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终末随访时的椎间角度和椎体后缘高度。结果本组随访12~64个月,平均(28.1±12.2)个月。单纯Coflex的平均手术时间(92.2±24.6)min,平均出血量(195.5±62.2)ml;Topping-off的平均手术时间(173.7±28.7)min,平均出血量(415.5±80.7)ml。单纯Coflex术后伤口感染2例,术后5年翻修1例;Topping-off术后伤口感染2例,椎管内血肿2例,术后3年Coflex置入节段翻修1例,术后3年融合节段下位椎间盘突出行二次手术1例。术后1年随访的腰痛及腿痛VAS评分、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flex置入节段术后3个月椎间角度均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终末椎间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椎体后缘高度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终末椎体后缘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中短期随访临床疗效满意,Coflex节段的椎间角度及椎体后缘高度术后短期内可获得明显的改善。
李冬月海涌孟祥龙杨晋才关立苏庆军康南张希诺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疾病COFLEX
退变性腰椎侧凸的选择性短节段固定融合术
目的:探讨选择性减压、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手术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42例以下肢症状为主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男15例,女27例;年龄48~77岁,平均65....
孟祥龙海涌苏庆军关立杨晋才鲁世宝康南臧磊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侧凸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徒手置钉技术在脊柱畸形矫正中的准确性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 探究徒手置钉技术在脊柱畸形矫正中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4月-2012年8月所有因脊柱畸形而接受脊柱后路三维矫形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的36名病例.所有病例术中仅采用徒手置钉技术,均不使用C形臂X线机透视或导航系统等计算机辅助设备,较严重病例或重度后凸需要截骨者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术后行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及CT扫描,通过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查看影像资料,记录皮质穿破的类型及距离.术后密切观察有无血管及神经源性并发症直至出院.结果 36名患者置入螺钉总数为550枚.其中210枚螺钉发生误置,总发生率为38.18%(210/550).内侧皮质穿破(medial cortical perforation,MCP)的发生率为5.27%(29/550);外侧皮质穿破(lateral cortical perforation,LCP)的发生率为27.09%(149/550);椎体前壁穿破(anterior cortical perforation,ACP)的发生率为6.55%(36/550);上终板穿破(endplate perforation,EPP)的发生率为0.55%(3/550);椎间孔穿破(foramen perforation,FP)的发生率为0.91%(5/550).上、中、下胸椎及腰椎的MCP发生率分别为3.39%(2/59)、3.90%(51/128)、5.81%(10/172)、6.28%(12/191),LCP发生率分别为44.07%(26/59)、50.78%(65/128)、25.00%(43/172)、7.85%(15/191).MCP在胸椎及腰椎的发生率相近,分别为4.7%(17/359)、6.3%(12/191),差异无统计义意义(P>0.05),而胸椎较腰椎更易发生LCP,发生率分别为 37.3%(134/359)、7.9%(15/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病例术后均无神经、血管及内脏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 徒手置钉技术在脊柱畸形矫正中的应用是安全的,可以避免使用术中透视、计算机导航等带来的不利影响.LCP是最常见的穿破类型,在胸椎的发生率比在腰椎高,因而在胸椎使用计算机图像系统等协助置钉可能更有应�
叶斌孟祥龙刘玉增海涌
关键词:胸椎内固定器骨钉手术中并发症
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的组合式体位垫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的组合式体位垫,包括肩垫和颈枕,所述颈枕的两侧固定有头托,所述肩垫和所述颈枕均为充气气囊,所述肩垫和所述颈枕之间设有分隔垫,所述肩垫和所述颈枕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充气阀。本实用新型通过...
何观平海涌孟祥龙张扬璞
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最佳置入位置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评价置入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不同位置后的腰椎即刻生物力学稳定性,确定其最佳置入位置.方法 采用6具新鲜成人尸体腰椎标本(L1~L5),将标本两端固定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上.选取L3~4节段为手术节段,L3、L4椎体各置入1枚钢体,附带4个标记点用以记录手术节段运动范围.分别对腰椎标本完整组(保留腰椎韧带及关节突关节)、部分失稳组(切除L3 ~4节段棘间韧带、黄韧带,切开双侧小关节囊,切除L3双侧下关节突50%的内侧骨性结构)、10 mm组(Coflex的U形顶端与硬脊膜之间距离为10 mm)、5 mm组(距离为5 mm)、0 mm组(距离为0 mm)分别加载8N·m的纯力矩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侧旋6个方向的生物力学测试,重复加载3次,于第3次加载时记录手术节段的运动范围.对5组标本在6个方向的手术节段运动范围分别行单个重复因素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对比采用LSD检验.结果 5组标本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侧旋6个方向的运动范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472、18.301、7.700、12.473、16.809、6.624,均P<0.01).10 mm组较完整组在6个方向的运动范围显著增加(t=3.80、3.82、4.49、5.60、4.96、2.98,均P<0.01),较失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mm组和0 mm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旋4个方向的运动范围较完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部分失稳组显著减少(5 mm组:t =3.19、6.34、5.26、3.43,均P<0.01;0 mm组:t=4.21、6.68、5.81、3.72,均P<0.01);在左右侧弯2个方向的运动范围较完整组显著增加(5 mm组:t=3.71和5.22,P<0.01;0 mm组:t=3.44和4.95,P<0.01),较部分失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的U形顶端与硬脊膜的距离≤5 mm时,其能在前屈、后伸、左右侧旋4个方向将部分失稳标本恢复到完整标本状态,�
祖丹海涌鲁世保杨晋才刘玉增刘铁孟祥龙周立金逄川
关键词:腰椎内固定器假体植入生物力学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骨科实习临床考核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医学生骨科实习临床考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学生经过对标准化病人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资料判读、病历书写、口试以及骨科基本操作共6个项目组成的OSCE考核,对2009级及2010级共127名实习的医学生进行临床考核,并对学生考核情况进行问卷反馈。结果 2009级及2010级学生总得分及各分站得分均取得满意结果,其中影像学资料判读得分比值最高,口试得分比值最低。65.9%的学生认为口试难度最大,48.8%的学生认为影像学资料判读难度最小,问卷结果与学生实际得分情况相符,学生对OSCE考核总满意度为91.1%。结论 OSCE适用于医学生骨科实习的临床考核,满意度高,值得广泛应用。
孟祥龙海涌刘铁王云生
关键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骨科标准化病人医学教育
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总结70岁以上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54例年龄70岁以上的腰椎管狭窄患者术前的临床表现和体征、伴发疾病及其处理、影像学表现和狭窄节段进行总结,对获得随访的42例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和ODI功能障碍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0.3%,2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硬膜囊撕裂发生率为11.1%,无神经根损伤的病例。42例获得随访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和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11.9%的患者手术疗效不佳,81%的患者对手术结果满意。结论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评估,选择创伤小的手术方式,高龄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手术效果良好。
孟祥龙海涌苏庆军鲁世宝杨晋才关立
关键词: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
腰椎后路Coflex动态稳定术治疗退行性椎管狭窄症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目的 应用后路Coflex动态稳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前瞻性评价其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方法 2007年9月~ 2008年8月,28例连续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后路有限减压、椎板间Coflex动态稳定术.其中男性...
海涌周立金苏庆军鲁世保杨晋才关立康南藏磊孟祥龙王庆一
关键词:腰椎动态稳定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