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明
- 作品数:15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分期杂交技术治疗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 分期杂交技术是治疗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的新式治疗方法,总结分期杂交技术治疗多支冠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80例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于我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微创小切口直视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结合的分期杂交治疗.我们对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分期杂交技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接受分期杂交治疗,平均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1.5个/人.10例患者为先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余患者先接受微创直视搭桥手术.无患者手术中转为开胸手术.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7.3±3.1)h,监护室停留时间(20.1±10.4)h.75例患者未输血,占93.8%(75/80).造影提示左乳内动脉至前降支血管桥通畅.1例患者发生围手术期下壁心肌梗死,在闭塞右冠状动脉植入支架后恢复出院.住院期间无死亡、脑卒中等情况发生.随访期间效果良好.结论 分期杂交技术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策略需要心外科医师与介入医师共同决定.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的使用与分期治疗顺序相关.
- 张鲁锋宋之明杨航凌云鹏万峰
- 关键词:微创技术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杂交技术
- 小切口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早期临床结果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总结评估左前外侧小切口直视下应用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MICS-TACR)早期经验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外科完成左前外侧小切口获取双侧乳内动脉及桡动脉行MICS-TACR术连续性病例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63.2±9.3)岁。同期我院完成常规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1 489例,经过排除标准筛选及匹配性评分,选取90例作为对照组,男55例,女35例,年龄(63.8±9.5)岁。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资料。对全部小切口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复查造影,评价桥血管通畅率情况。结果匹配后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心功能分级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ICS-TACR组围手术期红细胞使用少于OPCABG组[0(0,0)U比0(0,4)U,Z=-2.976,P=0.003],两组患者在手术死亡率、术中及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再次手术率、围手术期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新发肾功能衰竭、新发房颤、多器官功能衰竭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查造影结果显示,全部动脉桥血管非闭塞率(Fitzgibbon A+B级)达到98.5%,其中左乳内动脉及右乳内动脉桥通畅率为100%。结论经左前外侧小切口直视下可成功完成MICS-TACR术,近期临床效果良好。
- 宫一宸凌云鹏吴松崔仲奇赵鸿张鲁锋宋之明傅元豪杨航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血管造影术
- 内镜血管采集系统与传统切开行桡动脉取材的对比研究
- 2014年
- 目的比较内镜血管采集系统与传统切开2种手术方式行桡动脉取材术的技术特点和并发症情况。方法2012年5月~2013年5月,9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25例(腔镜组)采用桡动脉内镜血管采集系统进行桡动脉取材,68例(切开组)采用传统切开进行桡动脉取材,经过检查修整的桡动脉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对2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均完成桡动脉取材手术。腔镜组和切开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8.2±10.4)min和(60.2±12.2)min,无统计学差异(t=-0.728,P=0.469);前臂血肿发生率分别为8.0%(2/25)和1.5%(1/68),无统计学差异x2=0.843,P=0.359);切口延期愈合发生率分别为0和1.5%(1/68),无统计学差异(Fisher’s检验,P=1.000);因桡神经浅支受损引起支配区感觉减退发生率分别为20.0%(5/25)和5.9%(4/68),无统计学差异(∥:2.709,P=0.100);切开组上臂肿胀疼痛发生率17.6%(12/68),显著高于腔镜组0(Fisher’s检验,P:0.032)。结论内镜血管采集系统采集桡动脉较传统切开方式能够缩短手术切口,减少上臂肿胀疼痛,但桡神经浅支受损发生率较高,需要精细操作减少损伤。
- 郝兴海万峰解基严赵鸿崔仲奇宋之明刘强
- 关键词:内镜桡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全胸腔镜下左乳内动脉取材术在MIDCAB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接受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手术治疗时,采用两种入路进行非机器人辅助全胸腔镜下乳内动脉取材术(TIMAH),探讨该手术方式的术前准备、操作方式、主要特点、优势及不足,并观察短期疗效。方法CAD男性患者7例,年龄52~75岁,平均(63.8±8.5)岁,均行TIMAH和左乳内动脉(LIMA)到前降支(LAD)的旁路移植手术。其中LAD单纯闭塞性病变3例,钙化性重度狭窄2例,支架术后支架内血栓再狭窄1例,此6例患者均试行介入治疗,未获成功。另1例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LAD静脉桥路闭塞,回旋支病变加重,进行二次CABG手术的患者。7例患者均行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右侧单肺通气,采用两种人路进行TIMAH,其后完成MIDCAB手术。其中4例经左腋前线第3肋间打孔置入胸腔镜,经左侧第5肋间左前外侧小切口完成LIMA取材术,其后经小切口进行冠状动脉吻合(简称2切口手术);3例经左腋前线第2或3肋间打孔置入胸腔镜,经左侧第4肋间腋前线和第5肋间锁骨中线打胸腔镜操作孔完成LIMA取材术,其后根据前降支位置扩大第5肋间操作孔进行冠状动脉吻合(简称3切口手术)。冠状动脉血管吻合应用普通胸壁牵开器和压迫式心脏稳定装置。二次手术患者完成LIMA与LAD吻合后,以大隐静脉行LIMA到钝缘支的“Y”型桥。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MIDCABG手术,无中转正中开胸。6例LIMA取材质量良好,1例LIMA床止血过程中误伤LIMA远端,导致长度不足,加用2cm大隐静脉延长LIMA长度。6例对LAD单支手术的患者,左胸壁小切口长度(6.0±0.9)cm,TIMAH时间(112±18)min,手术时间(293±75)min,术中出血(233±52)ml,围手术期均未异体输血,术后气管插管(14.2±10.7)h,ICU停留(1.8±0.4)天,术后住院(10.
- 郝兴海万峰赵鸿崔仲奇刘强宋之明
- 关键词:胸腔镜
- 两种微创旁路移植手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效果的对比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对比分析研究分期杂交技术(staged-hybrid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Staged-HCR)与微创双侧胸廓内动脉(bilateral internal thoracic artery,BITA)全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70名患者接受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应用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DCAB)行左侧胸廓内动脉至冠状动脉前降支搭桥、结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非前降支血管病变的Staged-HCR组患者40名;应用微创BITA旁路移植术治疗患者30名。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资料、术中血液制品使用情况、机械通气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以及术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两种微创方法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按计划接受微创搭桥治疗。在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Staged-HCR组(11.2±8.7)h,微创BITA组(18.3±9.1)h,P=0.013]、监护室停留时间[Staged-HCR组(26.29±4.05)h,微创BITA组(44.74±28.75)h,P=0.022]以及累计伤口引流量[Staged-HCR组(695.57±250.46)m L,微创BITA组(1103.26±547.44)m L,P=0.03]方面,Staged-HCR技术更有优势。术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两种方法均取得较高的移植血管通畅率,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术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结论:Staged-HCR技术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一种微创方法,在治疗存在右冠状动脉主干病变再血管化方面有优势;微创BITA全动脉化旁路移植手术具备更优异的远期通畅率,且适用于不能耐受PCI治疗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本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均安全且有效。
- 张鲁锋凌云鹏杨航宫一辰宋之明万峰
- 关键词:微创技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轴向磁力卸载微型心脏轴流泵的动物实验
- 2015年
- 目的 使用自主知识产权轴向磁力卸载微型植入式心脏轴流泵进行动物实验,研究轴流泵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心室去负荷效果和血液相容性.方法 实验用猪5只,体质量(40.0±5.2)kg.全麻后于左侧第5肋间开胸,植入辅助泵,泵入口引流管经心尖插入左心室,出口用人工血管与降主动脉行端侧吻合,留置左心室测压管.结果 辅助泵完全植入动物胸腔内,手术成功率100%.手术后5只实验猪均存活1周以上.辅助泵的转速与辅助效果呈正相关性.平均心室收缩压(131.6 ±28.0)mmHg(1 mmHg =0.133 kPa),辅助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降低,心室内平均压随之减低.外周血流动力学稳定,辅助前、后外周循环血压无明显差异.术后1周内实验猪尿量稳定.实验猪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在手术日轻微升高,术后第1天至1周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华法林3 mg/天口服抗凝,INR值维持在2.0~2.5,标本检查未发现泵内血栓形成.结论 自主知识产权轴向磁力卸载微型植入式心脏轴流泵应用于实验猪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心脏压力去负荷效果良好,能维持良好的外周循环灌注,且具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 张鲁锋宋之明成兴华李国荣万峰
- 关键词:心室辅助装置动物实验溶血血流动力学
- Enclose Ⅱ在148例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总结冠脉搭桥近端吻合辅助器(Enclose Ⅱ)在不停跳冠状动脉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应用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方法 自2009年8月至2013年5月我们对148例冠心病患者在施行OPCAB手术时应用Enclose Ⅱ行主动脉近端吻合,男性109例,女性39例,年龄51~83(60.1±3.2)岁.结果 应用Enclose Ⅱ完成近端吻合口298个,其中大隐静脉与升主动脉近端吻合263个,桡动脉35个,平均(2.01±0.80)个吻合口/例.围术期无死亡,无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术中未出现升主动脉破裂和急性主动脉夹层.结论 OPCAB术中应用EncloeⅡ完成近端吻合口,减少和减轻了对升主动脉的操作和损伤,尤其对主动脉钙化严重的患者,能有效避免因主动脉操作而引起主动脉破裂和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降低因斑块脱落引起的围术期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
- 晋炳申杨志凯王泽李立元宋之明万峰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内窥镜大隐静脉采集术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 目的:报道该科应用内窥镜大隐静脉采集术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结果.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04年4月,52例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其中有12例患者应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报道该组病...
- 宋之明
- 关键词:内窥镜冠状动脉搭桥术大隐静脉术后并发症
- 轴向磁力卸裁式轴流泵应用于动物实验研究
- 张鲁锋成兴华宫一辰宋之明李国荣陈海丰田步升万峰
- 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2-03至2015-03期间在本中心行分站式杂交手术的前降支病变及其他非前降支主要血管管径狭窄超过70%的多支病变的91例患者为试验组。同时期由同一术者完成的择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9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7.9±4.8)h vs(21.6±35.9)h]以及监护室时间[(29.6±20.8)h vs(47.5±38.3)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试验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红细胞使用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0.59±1.48)U vs(2.82±3.81)U,P<0.01]。试验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以及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前降支病变的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分站式杂交手术是一项创伤小、安全可行的技术。
- 杨航凌云鹏张鲁峰张喆崔仲奇赵鸿吴松宋之明宫一辰付元豪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