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屈铁军

作品数:1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小鼠
  • 3篇牙胚
  • 3篇纤维桩
  • 3篇小鼠牙胚
  • 3篇克隆
  • 3篇基因
  • 3篇发育过程
  • 2篇牙本质
  • 2篇粘接
  • 2篇球菌
  • 2篇根管
  • 2篇根管封闭
  • 2篇根管封闭剂
  • 2篇封闭剂
  • 2篇变形链球菌
  • 1篇蛋白
  • 1篇毒性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修复性牙本质

机构

  • 1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309...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4篇屈铁军
  • 6篇吴补领
  • 4篇穆云静
  • 4篇余擎
  • 3篇高杰
  • 2篇赵明
  • 2篇林媛
  • 2篇苏凌云
  • 2篇张亚庆
  • 2篇程小刚
  • 2篇赵红萍
  • 2篇田宇
  • 1篇陈博
  • 1篇闫文娟
  • 1篇方会清
  • 1篇尤苏霞
  • 1篇刘朝娟
  • 1篇李伟
  • 1篇王玮
  • 1篇范晓敏

传媒

  • 6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口腔...
  • 1篇2005年全...
  • 1篇2007年第...
  • 1篇全国第八次牙...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lz5基因在小鼠牙胚发育过程中功能的初步研究
牙齿的发育包括发育的起始、细胞的分化和形态形成三个阶段,此过程主要受上皮性细胞和外胚间充质细胞间有序的相互作用的调控。这些调控牙胚发育的信号分子主要有转录因子及生长因子。其中一类转录因子通过同源域结合特定的DNA序列,这...
屈铁军吴补领高杰
关键词:基因克隆多克隆抗体
文献传递
小鼠Dlx-5cDNA的克隆及序列测定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扩增小鼠Dlx 5的特异性片段 ,构建重组质粒并进行序列测定 ,为进一步的蛋白表达、抗体制备、基因转染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提取E14d小鼠的下颌弓组织总RNA ,以反转录cDNA为模板进行PCR反应 ,克隆Dlx 5至PMD 18T载体上并测序。结果 :从胎鼠下颌弓组织中克隆到Dlx 5基因片段约 869bp ,重组质粒经酶切显示获得正确重组子 ,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吻合。结论 :成功地从小鼠下颌弓中克隆到了Dlx 5基因 ,提示胎鼠的下颌弓组织中有Dlx 5基因的表达。
屈铁军吴补领高杰逄键梁
关键词:小鼠克隆
不同粘结系统配合硅烷偶联剂对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2种不同粘结系统(RelyX Unicem和ParaCore)配合硅烷偶联剂对高强度玻璃纤维预成根管桩(ParaPost Taper Lux)与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将32个新鲜完整人离体下颌中切牙截冠,进行完善的根管预备和充填后,制备5 mm深的桩道(Φ1.25 mm),根据纤维桩的处理方式和粘结系统的选择将32个牙随机分为硅烷偶联剂加ParaCore粘结组;直接ParaCore粘结组(对照组);硅烷偶联剂加RelyXUnicem粘结组;直接RelyX Unicem粘结组(对照组)。使用相应粘结系统粘接纤维桩后,制作拉出试验试件,用万能材料测试仪测试各试件桩脱出最大载荷,记录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粘结强度(MPa)依次为11.4±3.7、12.1±2.7、5.2±1.0、4.9±1.2。此2种粘结系统,无论是实验组(使用硅烷偶联剂)还是对照组,ParaCore的粘结强度明显高于RelyX Unice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粘结系统下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强度玻璃纤维预成根管桩(ParaPost Taper Lux)、牙本质的粘结强度和粘结系统有一定相关性,ParaCore粘结系统优于RelyX Unicem粘结系统,而硅烷偶联剂处理对纤维桩与牙本质的粘结强度未见明显影响。
穆云静屈铁军陈博刘朝娟赵明张兆芬田宇余擎
关键词:纤维桩粘结强度
Dlx5基因在小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目的:探讨Dlx5基因在牙胚发育中的表达及初步功能。方法:通过RT-PCR从14d小鼠牙胚中克隆小鼠Dlx5基因,测序成功后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
屈铁军吴补领
关键词:牙胚克隆
文献传递
Dlx5基因在小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脊椎动物器官在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发生和细胞分化都是由上皮细胞和外胚间充质细胞的相互作用所调控的。牙齿的发育包括发育的起始、细胞的分化和形态形成三个阶段,此过程主要受上皮性细胞和外胚间充质细胞间有序的相互作用的调控。目前有关...
屈铁军
关键词:同源盒基因牙胚发育
文献传递
不同粘接系统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高强度玻璃纤维预成根管桩(ParaPost Taper Lux)与两种不同粘接剂RelyX Unicem和ParaCore结合后对纤维桩在根管内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将32颗新鲜完整离体下颌中切牙截冠,进行根管...
穆云静屈铁军田宇
关键词:纤维桩粘接强度
老年人高龋患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能力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龋患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血清C型)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能力。方法:收集老年人高龋患者、无龋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血清C型),检测合成胞外多糖能力,并与国际参考菌株比较。结果:老年人高龋患者牙菌斑中分离出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能力明显高于无龋组。同时研究发现,在老年人高龋患者同一个体牙菌斑中,不同基因型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的能力存在差异,在无龋者牙菌斑中发现没有这一现象。结论:老年人高龋患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血清C型)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能力强的菌株与龋病的发生密切有关。
方会清吴补领苏凌云林媛赵红萍屈铁军
关键词:老年人变形链球菌牙菌斑胞外多糖
牛血清白蛋白乳酸-羟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制备工艺的优化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以牛血清白蛋白(Bull serum albumin,BSA)为模型蛋白,聚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oly1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探索并优化微球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BSA-PLGA微球,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微球粒径,以微量BCA法测定微球的蛋白含量并计算包封率,进行体外释放,测定微球的24 h累积释放量。探索BSA投药量、外水相PVA(Polyvinyl alcohol)浓度、NaCl浓度及复乳匀质速度对微球包封率、24 h释放量和粒径的影响。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在减少BSA-PLGA微球突释的情况下,兼顾微球粒径大小,通过适当增加BSA的投药量提高BSA-PLGA微球的包封率,得到微球的优化制备条件为BSA投药量10 mg,外水相PVA浓度10 g/L,NaCl浓度50 g/L,复乳的匀质速度10 000 r/min。结论:通过控制不同制备因素,可得到包封率较高、24 h突释量较小,粒径适宜的BSA-PLGA微球。
柴雪屈铁军李伟王蕾徐波张亚庆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正交试验微球
不同照射时间对Denlinx冷光美白系统疗效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Denlinx冷光牙齿美白系统的不同照射时间对不同变色牙的漂白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选取增龄性变色牙、轻中重度氟牙症共35名受试者,用Denlinx冷光牙齿美白系统进行不同照射时间的漂白治疗。术前和术后用VITA比色板进行比色,并用疼痛问卷评判法记录受试者术后牙齿的敏感度。结果:Denlinx冷光牙齿美白系统漂白增龄性变色牙、轻中重度氟牙症最佳疗程为冷光源照射两次。术后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牙齿酸痛症状,但24h后都有不同程度缓解,48h后症状完全消失。结论:Denlinx冷光牙齿美白系统对漂白增龄性变色牙、轻中重度氟牙症在冷光源照射两次后就能达到较好的漂白效果。
陈晶晶吴补领林媛屈铁军尤苏霞樊晶李娟
关键词:牙漂白比色牙齿敏感
4种根管封闭剂体外细胞毒性的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4种根管封闭剂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本实验通过X射线能谱仪对MTA、AH Plus、Roeko Seal、Cortisomol 4种根管封闭剂进行元素分析,并采用CCK-8法检测各材料凝固后即刻和1周时在100%和50%两种浸提液浓度下对L-929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作用。结果:同一固化时间组内两种浸提液浓度相比,AH Plus组无论是固化即刻组还是固化后1周组,当其浸提液浓度为100%时,1、2、4 d各时间点的细胞增殖率均低于50%浸提液(P<0.05),而其他3种封闭剂的即刻组和1周组样本中100%与50%浓度浸提液相比,各时间点的细胞增殖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时间点内各封闭剂相比,无论是固化即刻还是固化后1周组,其浸提液浓度无论是100%还是50%,各时间点的细胞增殖率由高至低依次为MTA组、Roeko Seal组、AHplus组、Cortisomol组;MTA组与Roeko Seal组相比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P<0.05。结论:MTA与Roeko Seal的细胞毒性最小,AH Plus的细胞毒性居中,Cortisomol的细胞毒性最大,但毒性级均未超过3级。
穆云静屈铁军程小刚赵明黄贞贞余擎刘宝刚
关键词:根管封闭剂细胞毒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