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明
- 作品数:3 被引量:81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灌水时期和数量对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5
- 2009年
- 为确定高产麦田的适宜灌水时期和数量,在池栽试验每件下,选用中筋小麦品种泰山23,研究了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灌底墒水60mm和拔节中期水30mm的W1处理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分别为7727.10kg·ha^-1和18.69kg·ha^-1·mm^-1,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灌底墒水、拔节后期水和灌浆期水各60mm的W5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为8494.50kg·ha^-1;水分利用效率与W1处理无显著差异。(2)W1处理和W5处理的总耗水量分别为413.46和464.91mm;灌溉量、降水量、土壤贮水耗水量分别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为21.77%、41.43%、36.80%和38.72%、36.85%、24.44%,W1处理提高了对降水和土壤贮水的利用比例,而W5处理提高了对灌溉水的利用比例。(3)W1处理全生育期0~200cm土层的土壤贮水消耗量最高,为152.16mm,并且深层100~180cm各土层的土壤贮水消耗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W5处理全生育期0~200cm土层的土壤贮水消耗量最低,为113.61mm。
- 崔世明于振文王东张永丽
- 关键词:小麦灌水时期灌水量耗水特性
- 耕作方式和土壤水分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 为确定高产麦田的适宜耕作方式和土壤水分,于2007~2008小麦生长季,在山东兖州小孟镇史王村大田,选用中筋小麦品种济麦22,研究了耕作方式和土壤水分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试验为裂区设计,主区为耕作方式,副区为...
- 崔世明
- 关键词:小麦耕作方式土壤水分耗水特性
- 文献传递
- 土壤耕作方式对小麦干物质生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51
- 2011年
- 2007—2010小麦生长季,以高产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利用测墒补灌技术确定灌水量,研究高产条件下条旋耕、深松+条旋耕、旋耕、深松+旋耕和翻耕5种耕作方式对小麦的耗水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条旋耕和深松+旋耕的农田耗水量和0~200cm土层的土壤贮水消耗量高于条旋耕和旋耕处理,深松+条旋耕的小麦株间蒸发量低于深松+旋耕和翻耕处理。深松+条旋耕和深松+旋耕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总量、籽粒的干物质分配量及分配比例和开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均高于翻耕处理,翻耕高于旋耕和条旋耕处理,条旋耕最低。深松+条旋耕3个生长季均获得高的籽粒产量,分别为9409.01kg hm-2、9613.86kg hm-2和9698.42kghm-2,与深松+旋耕处理无显著差异,翻耕处理次之,条旋耕和旋耕低于上述处理,条旋耕最低。深松+条旋耕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在2007—2008生长季与深松+旋耕处理无显著差异;在2008—2010生长季最高,分别为21.39kg hm-2mm-1和22.09kg hm-2mm-1,深松+旋耕处理次之,旋耕和条旋耕低于翻耕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深松+条旋耕是兼顾高产节水的最优耕作方式。
- 郑成岩崔世明王东于振文张永丽石玉
- 关键词:小麦耕作方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