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
- 作品数:13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安徽省喉全切除术后生活质量及喉功能康复现状评估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估安徽省喉全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喉功能康复情况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以提出相应治疗策略。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和喉全切除后喉功能康复情况调查表,对我省58例行喉全切除术患者和40位健康人的生活质量及喉功能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评分。结果喉全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躯体、心理、社会功能方面显著差于健康人。语言交流方面,本组58例喉全切除患者中,只有10例能够基本通过语言与他人进行正常交流。结论安徽省喉全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喉功能康复现状不佳,特别是语言康复现状很差。应尽早通过临床干预、社会支持、家庭理解和照顾以及患者自身的积极应对,使其生活质量以及喉功能康复现状进一步得到改善。
- 毕竞韬刘业海朱伟方建
- 关键词:喉肿瘤生活质量康复健康状况指标喉功能
- 内镜下经鼻泪前隐窝入路眶底及上颌窦异物取出一例被引量:2
- 2015年
- 患者男性,53岁,因左眼外伤后视物模糊6个月余入院,患者系援赞比亚工作人员,2014年9月患者在切割铁丝时,
- 李红武朱伟陈文龙臧艳傅蔷马云霞
- 关键词:上颌窦入路隐窝内镜视物模糊
- 鼻内镜下复杂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体会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复杂鼻中隔偏瞳矫正的有效方法。方法:对52例鼻内镜下各种复杂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复杂鼻中隔偏曲包括高位后部鼻中隔偏曲、鼻中隔不规则弯曲、鼻中隔“s”形弯曲、鼻中隔右偏形成“C”形弯曲、鼻中隔右偏与右下鼻甲相抵、鼻中隔一侧巨大嵴突、鼻中隔右偏与右侧下鼻甲粘连、鼻中隔前部脱位。结果:52例患者鼻中隔矫正后鼻塞、头痛以及鼻出血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满意,无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及鼻梁塌陷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行复杂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视野清晰宽广,操作精细准确,手术安全、微创、疗效好。
- 傅蔷刘业海李红武臧艳马云霞朱伟
-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
- 144例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听力损失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分析144例两次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听性脑干反应(ABR)基本特征,探讨其存在的导致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两次听力筛查均未通过的患儿,共144例(288耳),于我院行ABR测试,以了解婴幼儿听力障碍的情况,对听力障碍结果进行评估和确认,并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听力障碍高危因素。结果 144例中有93例(64.58%)最后经ABR确诊有听力损失,其中轻度44例(30.56%),中度26例(18.06%),重度6例(4.17%),极重度17例(11.8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母亲羊水异常、胎膜早破为婴幼儿轻中度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胎儿窘迫为婴幼儿重度和极重度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结论母亲羊水异常、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为婴幼儿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应早期发现并得到相应的干预,减少对婴幼儿听力产生的负面影响。
- 朱伟杨克林余崇仙吴开乐童步升段茂利
- 关键词:新生儿筛查听力检查耳声发射
- 旋毛虫感染诱导的Th免疫偏移对小鼠胶原性关节炎的影响
-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案,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以减少病人痛苦程度以及减缓疾病进程的对症治疗。目前认为...
- 朱伟
- 关键词:旋毛虫感染TH细胞细胞生物学
- 文献传递
- 348例突发性聋的发病季节规律性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SSHL)患者的发病季节规律性。方法收集10年间348例SSH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性别、年龄、单/双耳、伴随症状和诱因分为不同的亚组,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总体及各亚组患者发病时间的季节规律性。结果SSHL的总体发病无显著的季节规律性,但呈现出春秋季多、夏季最少的季节性趋势;男性组具有显著季节规律性(P<0.05),以秋季发病最多;高血压组和高血糖组均有显著季节规律性(P<0.05),且发病均集中在寒冷的季节;其余各亚组均无显著的季节规律性。结论SSHL发病具有春秋季多、夏季最少的季节性趋势,男性组、高血压组和高血糖组的发病具有显著的季节规律性。
- 高瞻李红武臧艳朱伟何萍
- 关键词:突发性聋圆形分布法流行病学研究
- 伴有多脏器损害的极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极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有多脏器损害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6月~2008年2月,对6例伴有多脏器损害的呼吸紊乱指数(AHI)≥65次/h的极重度OSAHS患者首先行气管切开术,再根据伴发疾病情况和上气道阻塞的不同位置进行同期或分期手术。结果:6例术后未出现窒息、出血以及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带管1—16周拔管,6个月后随诊,夜间打鼾、呼吸抑制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多脏器损害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复查多导睡眠监测(PSG)2例显效,4例有效。结论:极重度OSAHS伴有多脏器损害患者的治疗,首先要行气管切开术,再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
- 朱伟刘业海臧艳高潮兵马云霞吴静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低氧血症多导睡眠监测多器官损害
- 声门上型喉癌术后改良修复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声门上型喉癌术后修复方法的改良及其喉功能保留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第四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35例声门上型喉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1例,年龄65~75岁,均行喉功能保留手术治疗。原发病灶位于一侧声门上者行保留对侧喉上神经声门上部分喉切除,原发病灶位于声门上中间者行不同部分的声门上部分喉切除;然后,采用颈前带状肌延长舌根方法修复或小喉成型方法进行咽喉功能重建。术后观察患者喉功能恢复情况及3年、5年生存率。结果35例患者术后10d~3个月逐步恢复发音,其中32例发音良好,另外3例发音嘶哑;术后第10天试饮水,其中30例无明显呛咳后进食半流质,5例呛咳明显者经功能锻炼3个月后进食呛咳基本消失。33例于术后15天到3个月拔管,拔管率94.29%(33/35)。无一例并发严重肺部感染。35例中,随访满3年者32例,失访3例。32例中,5例在术后12~18个月复发,行全喉切除术;4例在术后20~32个月死于喉癌复发,2例术后18、23个月死于其他疾病;3年生存率为81.25%(26/32)。随访满5年者19例,失访5例,术后未满5年11例。随访5年的19例中,6例分别于术后20~54个月死于喉癌复发,3例术后18—56个月死于其他疾病,5年生存率为10/19。结论老年人声门上型喉癌术后可通过改良修复方法加快发音和吞咽功能的恢复,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吸。
- 李红武刘业海臧艳傅蔷马云霞朱伟陈文龙
- 关键词:喉肿瘤喉切除术
- 小儿头颈部囊状淋巴管瘤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儿头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5例经病理确诊的小儿头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前均行B超或CT等检查,了解病变位置、大小和范围。15例皆经手术切除,其中14例完整切除,1例行次全切除。术后1例出现轻微口角偏斜,1例出现Horner综合征,1例气管切开患儿在出院前已拔套管。13例完整切除者随访6个月~8年,均未见复发;1例次全切除者随访2年未见复发;1例失访。1例轻微口角偏斜经康复治疗有所好转,1例Horner综合征患儿经康复治疗未能好转。结论:B超及CT检查是小儿头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有效诊断方法,也是术前手术安全性评估的依据;手术治疗是囊状淋巴管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为了避免并发症产生,术中允许少量残留。
- 吴继春刘业海段茂利童步升朱伟
- 关键词:囊状淋巴管瘤头颈部肿瘤小儿
- 治疗前听力图形状与突发性聋预后关系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治疗前听力图形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39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治疗前听力图形状,分为上坡型,下坡型,凹陷型,平坦型,极重度聋型,全聋型六组。对突发性聋患者的治疗前听力图形状和预后的关系进行秩和检验分析,检验方法有Kruskal-Wallis Test和Mann-Whitney Test。结果经秩和检验分析,治疗前六组听力图形状和预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突发性聋患者听力图形状呈凹陷型和上坡型的预后较好,总有效率分别为83.8%和78.2%;听力图形状呈下坡型,平坦型,极重度聋型预后较差,总有效率分别为46.2%,64.8%和57.1%;全聋型预后最差,总有效率仅为30.6%。结论突发性聋患者治疗前听力图形状为全聋型的预后最差,听力图形状为凹陷型和上坡型的预后较好。
- 吴继春刘业海黄新生朱伟段茂利
- 关键词: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