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艳
- 作品数:18 被引量:68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后大出血成功救治体会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后大出血有效的急救方法。方法对18例成功抢救的不同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和(或)放射治疗后大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9例鼻咽部大出血病例中,1例大出血引起窒息进行紧急手术抢救,6例颌内动脉破裂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栓塞颌内动脉止血,2例鼻咽部溃疡者行溃疡切除,采用帽状腱膜鼻咽缺损修复止血。9例颈部大出血中,皆先行指压暂时止血,或立即在床旁用三角针、7号或10号丝线经皮行颈动脉破裂口上下结扎,再到手术室行规范的手术。结果1例由鼻咽癌放疗后引起的颅底颈内动脉破裂出血行颈总动脉结扎术;6例鼻咽大出血病例行CT和DSA检查证实颌内动脉破裂引起,行DSA介入栓塞颌内动脉止血成功;2例鼻咽部深部溃疡出血帽状腱膜修复缺损止血成功。3例鼻咽癌、3例喉癌和1例下咽癌颈动脉破裂口结扎止血后,颈部溃疡用胸大肌皮瓣修复6例,下斜方肌修复1例。6例肌皮瓣修复成功,1例喉癌修复颈部创面的胸大肌肌皮瓣部分坏死,颈动脉再次破裂出血后成功止血。1例甲状腺癌多次手术放疗后无法修复缺损创面;1例颈部淋巴瘤全身状况极差,未修复缺损创面。所有患者出血抢救后无偏瘫,1例鼻咽癌放疗后出血行颈总动脉结扎术后部分脑梗死,6个月后死于肺部感染;2例鼻咽癌出血抢救成功后在11个月后死于局部复发;其余病例在12~36个月内死于再复发(7例)、远处转移或(和)全身衰竭(8例)。结论针对不同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后大出血时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DSA介入栓塞治疗和指压止血经皮颈动脉结扎分别是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大出血和颈动脉破裂出血救治的有效方法。
- 李红武刘业海臧艳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出血
- 临近组织瓣修复下咽癌术后环周及近环周缺损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以临近组织瓣修复下咽癌术后环周及近环周缺损的方法。方法利用带状肌瓣、残喉组织瓣、残喉气管组织瓣、椎前筋膜等临近组织瓣修复20例下咽癌术后环周及近环周缺损。结果全部病例恢复吞咽功能。咽漏6例,皆在1个月内愈合。1、3年生存率分别是90%、25%。结论对于下咽癌术后环周及近环周缺损病例,临近组织瓣修复有其实用性和局限性,应根据缺损的大小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
- 臧艳刘业海杨克林杨见明陆地红方平
- 关键词:外科皮瓣
- 声门上型喉癌术后改良修复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声门上型喉癌术后修复方法的改良及其喉功能保留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第四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35例声门上型喉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1例,年龄65~75岁,均行喉功能保留手术治疗。原发病灶位于一侧声门上者行保留对侧喉上神经声门上部分喉切除,原发病灶位于声门上中间者行不同部分的声门上部分喉切除;然后,采用颈前带状肌延长舌根方法修复或小喉成型方法进行咽喉功能重建。术后观察患者喉功能恢复情况及3年、5年生存率。结果35例患者术后10d~3个月逐步恢复发音,其中32例发音良好,另外3例发音嘶哑;术后第10天试饮水,其中30例无明显呛咳后进食半流质,5例呛咳明显者经功能锻炼3个月后进食呛咳基本消失。33例于术后15天到3个月拔管,拔管率94.29%(33/35)。无一例并发严重肺部感染。35例中,随访满3年者32例,失访3例。32例中,5例在术后12~18个月复发,行全喉切除术;4例在术后20~32个月死于喉癌复发,2例术后18、23个月死于其他疾病;3年生存率为81.25%(26/32)。随访满5年者19例,失访5例,术后未满5年11例。随访5年的19例中,6例分别于术后20~54个月死于喉癌复发,3例术后18—56个月死于其他疾病,5年生存率为10/19。结论老年人声门上型喉癌术后可通过改良修复方法加快发音和吞咽功能的恢复,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吸。
- 李红武刘业海臧艳傅蔷马云霞朱伟陈文龙
- 关键词:喉肿瘤喉切除术
- 喉气管组织瓣在下咽癌累及颈段食管手术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喉气管组织瓣在下咽癌累及颈段食管手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术者近5年利用喉气管组织瓣修复15例下咽癌累及颈段食管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其中喉气管组织瓣合并单侧双蒂带状肌瓣修复10例、喉气管组织瓣...
- 刘业海杨克林毕竟韬臧艳吴静赵益童步升
- 关键词:下咽肿瘤生存率
- 文献传递
- 老年性喉癌保留喉功能的体会被引量:6
- 2010年
- 李红武刘业海臧艳傅蔷
- 关键词:喉肿瘤老年喉切除术
- 348例突发性聋的发病季节规律性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SSHL)患者的发病季节规律性。方法收集10年间348例SSH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性别、年龄、单/双耳、伴随症状和诱因分为不同的亚组,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总体及各亚组患者发病时间的季节规律性。结果SSHL的总体发病无显著的季节规律性,但呈现出春秋季多、夏季最少的季节性趋势;男性组具有显著季节规律性(P<0.05),以秋季发病最多;高血压组和高血糖组均有显著季节规律性(P<0.05),且发病均集中在寒冷的季节;其余各亚组均无显著的季节规律性。结论SSHL发病具有春秋季多、夏季最少的季节性趋势,男性组、高血压组和高血糖组的发病具有显著的季节规律性。
- 高瞻李红武臧艳朱伟何萍
- 关键词:突发性聋圆形分布法流行病学研究
- 伴有多脏器损害的极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极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有多脏器损害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6月~2008年2月,对6例伴有多脏器损害的呼吸紊乱指数(AHI)≥65次/h的极重度OSAHS患者首先行气管切开术,再根据伴发疾病情况和上气道阻塞的不同位置进行同期或分期手术。结果:6例术后未出现窒息、出血以及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带管1—16周拔管,6个月后随诊,夜间打鼾、呼吸抑制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多脏器损害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复查多导睡眠监测(PSG)2例显效,4例有效。结论:极重度OSAHS伴有多脏器损害患者的治疗,首先要行气管切开术,再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
- 朱伟刘业海臧艳高潮兵马云霞吴静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低氧血症多导睡眠监测多器官损害
- 合肥市7~12岁学龄儿童睡眠呼吸障碍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调查合肥市7~12岁学龄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儿童睡眠呼吸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位于合肥市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4所小学的2 200名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家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了解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情况,研究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合肥市7~12岁学龄儿童睡觉时间歇性打鼾发生率为51.7%,习惯性打鼾发生率为5.5%,其他睡眠呼吸障碍相关的症状如呼吸吃力,呼吸急促,鼻音过响,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分别为1.3%、2.0%、13.5%、0.7%。儿童习惯性打鼾的危险因素包括儿童特应性疾病(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男性,慢性扁桃体炎,父、母亲严重打鼾,父亲吸烟,偏食。结论合肥市7~12岁儿童睡眠呼吸障碍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广大家长和医务人员的重视。
- 臧艳刘业海马云霞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儿童
- 内镜下经鼻泪前隐窝入路眶底及上颌窦异物取出一例被引量:2
- 2015年
- 患者男性,53岁,因左眼外伤后视物模糊6个月余入院,患者系援赞比亚工作人员,2014年9月患者在切割铁丝时,
- 李红武朱伟陈文龙臧艳傅蔷马云霞
- 关键词:上颌窦入路隐窝内镜视物模糊
- 鼻内镜下复杂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体会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复杂鼻中隔偏瞳矫正的有效方法。方法:对52例鼻内镜下各种复杂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复杂鼻中隔偏曲包括高位后部鼻中隔偏曲、鼻中隔不规则弯曲、鼻中隔“s”形弯曲、鼻中隔右偏形成“C”形弯曲、鼻中隔右偏与右下鼻甲相抵、鼻中隔一侧巨大嵴突、鼻中隔右偏与右侧下鼻甲粘连、鼻中隔前部脱位。结果:52例患者鼻中隔矫正后鼻塞、头痛以及鼻出血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满意,无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及鼻梁塌陷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行复杂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视野清晰宽广,操作精细准确,手术安全、微创、疗效好。
- 傅蔷刘业海李红武臧艳马云霞朱伟
-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