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武

作品数:12 被引量:62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4篇内镜
  • 3篇头颈
  • 3篇头颈部
  • 3篇颈部
  • 3篇复发
  • 3篇鼻内
  • 3篇鼻内镜
  • 2篇手术
  • 2篇头颈部肿瘤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颈部肿瘤
  • 2篇老年
  • 2篇喉癌
  • 2篇喉切除
  • 2篇喉切除术
  • 2篇喉肿瘤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机构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作者

  • 11篇李红武
  • 8篇刘业海
  • 7篇臧艳
  • 5篇朱伟
  • 5篇马云霞
  • 4篇傅蔷
  • 2篇陶冶
  • 2篇臧燕
  • 2篇陈文龙
  • 2篇高瞻
  • 1篇余崇仙
  • 1篇陆地红
  • 1篇赵益
  • 1篇李亦凡
  • 1篇吴静
  • 1篇杨克林
  • 1篇张琨龄
  • 1篇纪东

传媒

  • 4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择区性颈清扫术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颈淋巴转移患者中应用的初步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择区性颈清扫术(selectiveneckdissection)在伴N1、N2期颈淋巴转移兴颈部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伴N1、N2期颈淋巴转移的头颈部鳞癌患者行40侧择区性颈清扫术,16侧行全颈清扫术的临床资料,评价择区性颈清扫术的疗效。Kaplan—Meier法行累积生存率统计,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差异;有无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病例复发率的差异分析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6.8%和54.3%。N1+N2a组3和5年生存率均为100%,N2b+N2c组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9.4%和32.0%,Log—rank检验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有无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分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6.4%和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3年生存率分别为45.5%和81.8%,5年生存率分别为39.7%和6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48和0.0423)。多因素分析证实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42,OR=0.328,OR值95%可信限为0.112~0.959)。结论头颈部鳞癌N1期患者采用择区性颈清扫术可有满意的疗效,对N2期病变和伴有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的病例需谨慎处理,必要时扩大清扫范围甚至变更术式为全颈清扫术或改良全颈清扫术以提高术后颈部肿瘤控制率。
陶冶刘业海余崇仙李红武臧燕
关键词:颈淋巴结清扫术鳞状细胞肿瘤复发淋巴转移
老年性喉癌保留喉功能的体会被引量:6
2010年
李红武刘业海臧艳傅蔷
关键词:喉肿瘤老年喉切除术
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后大出血成功救治体会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后大出血有效的急救方法。方法对18例成功抢救的不同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和(或)放射治疗后大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9例鼻咽部大出血病例中,1例大出血引起窒息进行紧急手术抢救,6例颌内动脉破裂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栓塞颌内动脉止血,2例鼻咽部溃疡者行溃疡切除,采用帽状腱膜鼻咽缺损修复止血。9例颈部大出血中,皆先行指压暂时止血,或立即在床旁用三角针、7号或10号丝线经皮行颈动脉破裂口上下结扎,再到手术室行规范的手术。结果1例由鼻咽癌放疗后引起的颅底颈内动脉破裂出血行颈总动脉结扎术;6例鼻咽大出血病例行CT和DSA检查证实颌内动脉破裂引起,行DSA介入栓塞颌内动脉止血成功;2例鼻咽部深部溃疡出血帽状腱膜修复缺损止血成功。3例鼻咽癌、3例喉癌和1例下咽癌颈动脉破裂口结扎止血后,颈部溃疡用胸大肌皮瓣修复6例,下斜方肌修复1例。6例肌皮瓣修复成功,1例喉癌修复颈部创面的胸大肌肌皮瓣部分坏死,颈动脉再次破裂出血后成功止血。1例甲状腺癌多次手术放疗后无法修复缺损创面;1例颈部淋巴瘤全身状况极差,未修复缺损创面。所有患者出血抢救后无偏瘫,1例鼻咽癌放疗后出血行颈总动脉结扎术后部分脑梗死,6个月后死于肺部感染;2例鼻咽癌出血抢救成功后在11个月后死于局部复发;其余病例在12~36个月内死于再复发(7例)、远处转移或(和)全身衰竭(8例)。结论针对不同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后大出血时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DSA介入栓塞治疗和指压止血经皮颈动脉结扎分别是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大出血和颈动脉破裂出血救治的有效方法。
李红武刘业海臧艳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出血
348例突发性聋的发病季节规律性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SSHL)患者的发病季节规律性。方法收集10年间348例SSH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性别、年龄、单/双耳、伴随症状和诱因分为不同的亚组,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总体及各亚组患者发病时间的季节规律性。结果SSHL的总体发病无显著的季节规律性,但呈现出春秋季多、夏季最少的季节性趋势;男性组具有显著季节规律性(P<0.05),以秋季发病最多;高血压组和高血糖组均有显著季节规律性(P<0.05),且发病均集中在寒冷的季节;其余各亚组均无显著的季节规律性。结论SSHL发病具有春秋季多、夏季最少的季节性趋势,男性组、高血压组和高血糖组的发病具有显著的季节规律性。
高瞻李红武臧艳朱伟何萍
关键词:突发性聋圆形分布法流行病学研究
声门上型喉癌术后改良修复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声门上型喉癌术后修复方法的改良及其喉功能保留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第四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35例声门上型喉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1例,年龄65~75岁,均行喉功能保留手术治疗。原发病灶位于一侧声门上者行保留对侧喉上神经声门上部分喉切除,原发病灶位于声门上中间者行不同部分的声门上部分喉切除;然后,采用颈前带状肌延长舌根方法修复或小喉成型方法进行咽喉功能重建。术后观察患者喉功能恢复情况及3年、5年生存率。结果35例患者术后10d~3个月逐步恢复发音,其中32例发音良好,另外3例发音嘶哑;术后第10天试饮水,其中30例无明显呛咳后进食半流质,5例呛咳明显者经功能锻炼3个月后进食呛咳基本消失。33例于术后15天到3个月拔管,拔管率94.29%(33/35)。无一例并发严重肺部感染。35例中,随访满3年者32例,失访3例。32例中,5例在术后12~18个月复发,行全喉切除术;4例在术后20~32个月死于喉癌复发,2例术后18、23个月死于其他疾病;3年生存率为81.25%(26/32)。随访满5年者19例,失访5例,术后未满5年11例。随访5年的19例中,6例分别于术后20~54个月死于喉癌复发,3例术后18—56个月死于其他疾病,5年生存率为10/19。结论老年人声门上型喉癌术后可通过改良修复方法加快发音和吞咽功能的恢复,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吸。
李红武刘业海臧艳傅蔷马云霞朱伟陈文龙
关键词:喉肿瘤喉切除术
累及颈动脉的复发恶性肿瘤诊治体会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探讨累及颈动脉的复发恶性肿瘤有效的诊治方法.方法 首先明确肿瘤复发部位是否进行过手术和(或)放射治疗,再根据增强CT和(或)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评估复发灶与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以及颈内、外动脉的关系;对于双颈复发病例,需了解复发灶与颈内静脉的关系;对于颈根部复发病例,需评估复发灶与甲状颈干、椎动脉的关系.根据CT和(或)CTA的结果和患者的全身状况确定能否耐受手术,对不同的复发病例进行不同的处理.本组23例累及颈动脉的头颈肿瘤患者中喉癌复发8例,下咽癌复发10例,甲状腺癌复发2例,扁桃体癌复发1例,腮腺癌复发1例,下咽颈段食管肉瘤复发1例.23例患者经术前评估,7例患者行对症(包括止痛)、姑息放疗和化疗,16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7例姑息治疗患者皆在6个月内死于复发肿瘤出血、全身衰竭或肺部转移.16例手术病例中,14例肿瘤肉眼下完全切除,2例动脉壁上有残留;其中8例术前有颈部疼痛,手术后7例疼痛消失,1例疼痛减轻.2例患者于术后1周因颈部感染大出血死亡,2例手术8个月后死于肺部转移,1年后死于颈部局部复发3例,2年后死于肺部转移2例,死于颈部局部复发和心脏病各1例,其余5例健在.结论 CT和(或)CTA是累及颈动脉的复发恶性肿瘤术前评估的可靠方法,根据CT和(或)CTA部分病例选择地进行手术治疗是可行的,并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存质量.
刘业海李红武赵益杨克林吴静陆地红李亦凡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颈动脉
涉及颅底咽旁间隙肿瘤的治疗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涉及颅底咽旁间隙肿瘤处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0年3月~2005年7月36例涉及颅底咽旁间隙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的手术入路分别是:经颈侧切开入路15例,经颈-腮腺入路10例,下颌骨外旋入路4例,上颌外旋入路5例,眶颧入路2例。结果:36例肿瘤中,5例为恶性肿瘤,其余皆为良性肿瘤。31例良性肿瘤皆完整切除。5例恶性肿瘤中有2例为鼻咽黏膜下型鳞状细胞癌颅底咽旁间隙转移,经颈侧切开探查病理确诊后放射治疗,1例随诊3年无复发;1例随诊5年,复发带瘤生存;1例侵犯颅底的恶性神经纤维瘤术后3年复发,放弃治疗死亡;1例侵犯颅底的恶性神经鞘膜瘤术后已随诊3年余,健在;1例腮腺深叶黏液表皮样癌,已随诊2年余,健在。36例中,术后声嘶者3例伴呛咳1例,4例发生Horner综合征;2例发生舌偏斜,3个月后好转。结论:不同的涉及颅底咽旁间隙肿瘤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应根据各自的临床特点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
陶冶刘业海张琨龄李红武臧燕
关键词:咽旁间隙颅底肿瘤外科手术
68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再手术及综合治疗体会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对策,总结规范化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6月~2013年6月三年内收治的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8例(89侧),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结合下鼻道开窗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塑形等手术方式。结果随访6~12个月评定手术疗效,治愈48例,有效12,无效8例,总有效率88%,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复发性鼻息肉,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可以达到较好的疗效.良好的鼻窦解剖基础,熟练的操作技术以及围手术期规范综合治疗对于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臧艳纪东李红武马云霞朱伟高瞻
关键词:复发性鼻窦炎
鼻内镜下复合型鼻骨骨折复位术的诊疗体会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复合型鼻骨骨折复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9例复合型鼻骨骨折患者,经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治疗且完成随访,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9例患者经鼻内镜下鼻骨复位术,鼻骨骨折均得到有效矫正,治愈率100%;其中17例(89.5%)患者外形及鼻腔通气功能均满意;2例患者(占10.5%)较满意,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上颌骨骨髓炎,1例患者术后术腔粘连,经干预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未出现复发。结论经鼻内镜鼻骨骨折复位是治疗复合型鼻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马云霞李红武刘业海
关键词:鼻内镜鼻骨鼻骨复位术
内镜下经鼻泪前隐窝入路眶底及上颌窦异物取出一例被引量:2
2015年
患者男性,53岁,因左眼外伤后视物模糊6个月余入院,患者系援赞比亚工作人员,2014年9月患者在切割铁丝时,
李红武朱伟陈文龙臧艳傅蔷马云霞
关键词:上颌窦入路隐窝内镜视物模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