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兰英

作品数:75 被引量:43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9篇肾移植
  • 23篇血液
  • 19篇移植术
  • 19篇术后
  • 18篇血液透析
  • 16篇移植术后
  • 15篇肾移植术
  • 15篇巨细胞
  • 13篇细胞
  • 13篇病毒
  • 12篇肾移植术后
  • 11篇巨细胞病毒
  • 9篇排斥
  • 9篇病毒感染
  • 7篇排斥反应
  • 7篇巨细胞病毒感...
  • 6篇血浆
  • 6篇血液透析患者
  • 6篇免疫抑制剂
  • 5篇血浆置换

机构

  • 47篇中山医科大学...
  • 26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器官移植...
  • 2篇广州血液中心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澳门镜湖医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75篇朱兰英
  • 35篇吴培根
  • 28篇郑克立
  • 18篇许元文
  • 15篇梁艳冰
  • 15篇王长希
  • 14篇毛海萍
  • 13篇余学清
  • 11篇沈清瑞
  • 11篇费继光
  • 11篇纪玉莲
  • 9篇陈立中
  • 8篇洪良庆
  • 7篇沈清瑞
  • 6篇肖露露
  • 6篇潘健涛
  • 5篇李幼姬
  • 5篇邱江
  • 5篇刘龙山
  • 4篇黄锋先

传媒

  • 1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0篇中华肾脏病杂...
  • 7篇新医学
  • 4篇中华泌尿外科...
  • 4篇肾脏病与透析...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广州医药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透析与人工器...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癌症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16篇2001
  • 7篇2000
  • 11篇1999
  • 5篇1998
  • 3篇1997
  • 4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0
  • 2篇1989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狼疮肾炎终末期肾病患者尸体肾移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狼疮肾炎终末期肾病 (LN ESRD)患者行尸体肾移植手术的可行性及预后和狼疮活动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 1972年开展肾移植手术以来 6例LN ESRD患者在透析时、术前及术后狼疮活动性指数 (SLEDAI)以及移植的时机、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人 /肾存活情况。结果  6例皆为女性患者 ,皆因LN而出现ESRD。移植前皆接受慢性透析治疗 ,其中透析距移植的时间最短为 3个月 ,最长为 9年。移植后 3例用强的松、环孢素A和霉酚酸酯三联免疫抑制治疗 ,另 3例用泼尼松、环孢素A和硫唑嘌呤治疗。 6例患者有 5例存活至今 ,平均存活 (44± 34 )个月 ,最长为 85个月 ,最短为 4个月。 1例在移植后 4个月因高血压脑出血而死亡 ,死前肾功能正常 ,且无狼疮活动。移植术后 1周内移植肾功能皆恢复正常 ,无 1例因狼疮复发而致移植肾功能减退或丧失 ,其中带肾存活最长且肾功能的保持正常者已达 77个月。在慢性透析期间及移植术后无狼疮活动 (SLEDAI<9分 )。结论 肾移植是治疗LN ESRD成功而有效的手段 ,肾移植后狼疮复发率低。
吴培根杨琼琼毛海萍朱兰英尹培达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尸体肾移植终末期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与HLA免疫遗传强关联被引量:12
1999年
目的 评估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 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肾功能衰竭病人中的免疫遗传学本质。 方法 用单抗免疫磁珠HLAⅠ类分型和PCRSSPHLAⅡ类分型技术,对广东地区219 例汉族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和406 例健康人进行HLAⅠ、Ⅱ类抗原频率,基因频率,单倍型频率,风险系数等分析。 结果 疾病组HLAB13 、B35 、B55 、DR7 、DR10 、DR12 、DQ7 基因频率和AllB60 、AllDR10 、AllDR12 、AllDQ7 、A24DR14 、DR10B60 、DR10DQ7 、DR12DQ7 单倍型频率显著升高(RR> 384 ,P 均< 005) 。结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与HLA 系统免疫机制有较强关联,HLAB55 、DR10 、DQ7 可能是广东人群易感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风险因子。
肖露露于立新陈洪涛魏冬梅叶欣朱兰英杨浣青黄英伟谭茵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组织相容性抗原免疫遗传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17例的肝心毒性损害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肝脏、心脏损害情况。方法:对17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进行血清酶学测定和心电图检查。结果:17例均出现血清酶学异常:谷草转氨酶(169.5±166.9)U/L、磷酸肌酸激酶(821±47.2)U/L、磷酸肌酸激酶-MB(50.1±39.7)U/L,与健康人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7例中3例(l.6%)出现黄疸,12例出现心动过速,6例(35.3%)心电图提示心肌损害,5例(29.4%)出现肾功能不全,3例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肝脏、心脏损害很常见,血清酶学改变,心电图变化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杨光宝许元文梁艳冰刘美娜毛海萍朱兰英
关键词:急性氟乙酰胺中毒肝损害心脏损害
透析前注射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对透析器复用效率的评价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评价血透前注射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LMWH)与持续输注普通肝素 (SH)对复用透析器效率的影响。方法 对 30例慢性透析患者进行随机交叉对照研究 ,观察第 1、4次透析的透析器纤维包裹容量 (FBV)、透析前血球压积 (HCT)及透析 2h尿素氮、肌酐清除率 ;另外 ,利用生色底物法测定透析 0h、2h、4h血浆肝素抗 Fxa水平。结果 同SH组比 ,LMWH组透析器复用次数增加 (P <0 0 5 ) ,第 4次复用透析器FBV及透析 2h尿素氮、肌酐清除率无下降 (P >0 0 5 ) ,SH组则下降 (P <0 0 5 ) ,透析 2h两组血浆肝素活性抗 Fx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透析 4hLMWH组高于SH组 (P <0 0 5 )。结论 透析前单剂量注射LMWH能有效地保护复用透析器清除率 。
吴永贵朱兰英毛海萍
关键词:肝素投药低分子量肝素血液透析
微嵌合体状态与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0年
蒋世忠王长希朱兰英
关键词:器官移植免疫耐受
血液透析治疗5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被引量:3
1994年
血液透析治疗5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肾内科(510080)李希杰,朱兰英,梁柳琴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衰)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在现代治疗下,病死率仍较高。目前透析疗法是抢救急性肾衰的主要措施。我院自1985年以来应用血液透析...
李希杰朱兰英梁柳琴
关键词:血液透析急性肾功能衰竭原发病
HLA氨基酸残基配型在免疫致敏受者肾移植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人类自细胞抗原(HLA)氨基酸残基配型(Res M)在免疫致敏尤其是高敏受者肾脏移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7例致敏受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USA)检测体内预存的群体反应性抗体-IgG(PRA-IgG)的水平及特异性;采用一步法单克隆抗体技术和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Micro-PCR-SSP)技术进行HLA Ⅰ类和Ⅱ类分型。[结果]47例致敏受者的PRA-IgG水平为8.3%-96.4%,平均为38.8%,供受者间按传统的HLA抗原错配(MM)原则,0-1错配(MM)、2 MM的患者分别为5例(10.6%)、9例(19.1%),而按Res M的原则,0-1 MM、2 MM患者分别提高到22例(46.8%)、17例(36.1%)(P<0.001);其中PRA≥50%的18例高敏受者中,0-1MM 13例(72.2%),而PRA<50%的29例受者中,0-1MM 9例(3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7致敏受者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35%,在18例PRA≥50%的高敏受者中,仅有4例(22.2%)发生排斥反应,29例PRA<50%的受者中,11例(37.9%)发生排斥反应(P>0.05).[结论] HLA氨基酸残基配型可显著提高供受者的相配率,良好的HLA配型对减少高敏受者肾移植的排斥反应、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王长希张白玉陈立中毕颖费继光朱兰英郑克立
关键词:肾移植组织相容性试验氨基酸残基
pp67检测对器官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评价检测器官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中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的信使核糖核酸编码的晚期基质表层蛋白(pp67)对移植术后CMV感染的的诊断价值,以建立一种快速、客观的CMV活动性感染的新诊断方法。方法:采用核酸基础序列扩增法(nucleicacidsequence-basedamplifica-tion,NASBA)测定50例器官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中的pp67,并与CMV即刻早期抗原(pp65)检测结果作比较。结果:50例中,26例pp65阳性,其中同时检出pp67阳性者16例(两者符合率62%);有症状的CMV病患者9例,其pp65与pp67均为阳性;pp67阴性34例无1例发展为CMV病;pp67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2%、阳性预测值为56%、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pp67检测是快速、实用、客观诊断CMV感染的方法,能准确反映CMV的活动状况。
陈俊星郑克立朱兰英陈立中王长希徐鸿绪费继光
关键词:器官移植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
两种消毒方法对血液透析中肝炎病毒感染的影响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隔离消毒方法对血液透析中肝炎病毒感染的影响。 方法 通过澳门镜湖医院及中山一院血透中心对肝炎病毒感染血透患者不同隔离消毒方法对照分析。 结果 澳门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阳性11 5 % ,丙型肝炎病毒 (HCV)阳性 10 0 % ;中一组HBsAg阳性 2 5 2 % ,HCV阳性 5 2 8% ,丁型肝炎病毒 (HDV)阳性 5 0 % ,戊型肝炎病毒 (HEV)阳性 8 1%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专机专用 ,采用peresal液消毒。
潘健涛朱兰英蔡宗仰
关键词:血液透析病毒性肝炎消毒
pp67-mRNA在移植术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客观的人巨细胞病毒 (HCMV)活动性感染的新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核酸基础序列扩增法 (NASBA)测定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标本中巨细胞病毒信使核糖核酸 (pp67 mRNA) ,并与CMV抗原pp65检测法作比较 ,了解pp67的诊断价值。 结果 共检测移植术后患者 50例 ,pp65阳性患者 (≥ 1个 /5万WBC) 2 6例 ,其中pp67阳性患者 16例 ;有症状的CMV病患者 9例 ,pp65与pp67均为阳性 ;pp65阴性者中无pp67阳性。pp67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10 0 %、82 %、56%和 10 0 %。结论 pp67 mRNA是实用客观的HCMV感染快速诊断方法 ,更准确的反映了HCMV的活动状况 。
陈俊星郑克立朱兰英陈立中王长希徐鸿绪费继光
关键词:移植术人巨细胞病毒外周血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