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兰

作品数:59 被引量:262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武警总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9篇肝移植
  • 20篇移植术
  • 20篇肝移植术
  • 17篇麻醉
  • 13篇原位
  • 13篇原位肝移植
  • 13篇手术
  • 9篇血流
  • 9篇血流动力学
  • 9篇移植手术
  • 9篇原位肝移植术
  • 9篇肝移植手术
  • 7篇围术期
  • 6篇肾功能
  • 6篇乌司他丁
  • 5篇术后
  • 5篇凝血
  • 5篇麻醉处理
  • 5篇灌注
  • 4篇静脉

机构

  • 55篇武警总医院
  • 4篇中国人民武装...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长沙市中心医...
  • 1篇徐州市第一人...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9篇董兰
  • 46篇韩曙君
  • 38篇雷志礼
  • 21篇宇鹏
  • 19篇刘多辉
  • 18篇宁新宇
  • 11篇李占军
  • 7篇安丽娜
  • 6篇蔡俊刚
  • 5篇冯国辉
  • 5篇陈晓阳
  • 4篇臧运金
  • 3篇陈晖
  • 3篇李立纲
  • 3篇李军
  • 2篇马宁
  • 2篇刘振文
  • 2篇杨国山
  • 2篇覃兆军
  • 2篇邹卫龙

传媒

  • 19篇武警医学
  • 16篇临床麻醉学杂...
  • 9篇中华麻醉学杂...
  • 4篇中国医刊
  • 3篇中华今日医学...
  • 2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经股动脉穿刺行局部化疗的麻醉效果比较
2016年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单独复合或联合复合氯胺酮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患儿经股动脉穿刺行眼动脉局部化疗的麻醉效果,比较几种用药方法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择期经股动脉穿刺行眼动脉局部化疗的RB患儿60例,随机分为3组(n=20):D组、P组和DP组。所有患儿入室后静脉注射阿托品0.02 mg/kg和氯胺酮2.0mg/kg麻醉诱导,同时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h),P组给予丙泊酚10 mg/(kg·h),DP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h)复合丙泊酚5 mg/(kg·h),分别泵注维持至术毕。记录患儿入室(T_0)、手术开始即刻(T_1)、手术后10 min(T_2)、化疗药注射即刻(T_3)、术毕即刻(T_4)、苏醒即刻(T_5)各时间点患儿BIS、NBP、HR、RR和SpO_2,记录各组患儿氯胺酮总用量和阿托品追加次数、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呼吸抑制和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比较,三组患儿在T_2,3,4时BIS值降低(P<0.05),P组T_3,4时NBP降低(P<0.05)。三组HR、RR和SpO_2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D组比较,P组和DP组氯胺酮总用量减少(P<0.05),追加次数减少(P<0.01)。P组呼吸抑制率明显高于D组与DP组(P<0.01)。三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阿托品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均未发生苏醒期躁动。结论在RB患儿经股动脉行眼动脉局部化疗的手术中,采用氯胺酮诱导,继以右美托咪定0.5μg/(kg·h)与丙泊酚5 mg/(kg·h)联合泵注维持可产生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较适宜的麻醉组合。
李占军刘多辉安丽娜董兰谭殿学杨树峰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丙泊酚氯胺酮视网膜母细胞瘤化疗
医疗救援中喉罩通气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喉罩的可操作性、安全性、通气参数及并发症,探讨其在灾害医疗救援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2组:初次使用组(A)和熟练使用组(B),分别由初次使用(使用喉罩10~20例)和熟练掌握(超过100例)喉罩的医生各10人放置喉罩。麻醉诱导待脑电双频指数值达到50时放置喉罩,位置满意后,接呼吸机控制呼吸,并根据潮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结果调整呼吸频率、潮气量,维持气道峰压(Ppeak)10-30cmH2O,PETCO233-55mmHg,血氧饱和度(SpO2)≥96%。记录喉罩放置难易程度、安全性、气道最大密封压、通气相关参数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机械通气,喉罩插入操作的难易程度和安全性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Ppeak在B和T4时明显高于B(均P〈0.05),其余各参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组患者术后主诉咽喉轻度不适分别为4例和2例;A组有1例患者术后胃胀气;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知晓。结论喉罩可操作性强、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气道耐受性和舒适性,可考虑在医疗救援中应用。
董兰雷志礼韩曙君李占军
关键词:喉罩医疗救援可行性
注射用环磷酸腺苷在肝移植手术中对心肌酶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肝移植手术中静脉泵入注射用环磷酸腺苷(美心力,cAMP)对心肌酶的影响,探索肝移植手术中减少心肌损伤的可行途径。方法40例肝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美心力组,均于游离第二肝门时开始,分别经静脉微量泵泵入等量生理盐水和美心力2.0 mg/(kg.h),至新肝期2 h后停止。各时间点分别静脉采血检测肌酸磷酸激酶(CP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开放血流后,两组CPK、CK-MB均有所增加,但美心力组各时间点增加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移植手术中应用美心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肌损伤。
董兰雷志礼韩曙君宁新宇宇鹏
关键词:美心力肝移植心肌酶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用于患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麻醉效果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用于患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需介入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儿90例,年龄4~11岁,体重12 ~ 47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30):D1组、D2组和D3组.入室后静脉注射阿托品0.02 mg/kg和氯胺酮1.0 mg/kg麻醉诱导,随后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 μg/kg,10 min输注完毕,然后D1组、D2组、D3组分别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7、1.0、1.2 μg·kg-1 ·h-1至术毕,患儿意识消失后行股动脉穿刺并介入治疗.术中有体动等麻醉变浅情况单次追加氯胺酮0.5 mg/kg.于入室(T0)、氯胺酮给药后1min(T1)、5 min(T2)、右美托咪定负荷量输注完毕即刻(T3)、输注维持量后15 min(T4)、术毕即刻(T5)、苏醒即刻(T6)记录BIS值、BP、HR和SpO2,记录氯胺酮总用量、氯胺酮和阿托品追加情况、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呼吸抑制和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T4.5时3组BIS值降低,D2组和D3组HR降低(P<0.05),3组BP和SpO2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1组比较,D2组和D3组阿托品追加率升高,氯胺酮总用量减少,氯胺酮追加率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降低(P<0.05).D2组和D3组氯胺酮追加率为0.与D2组比较,D3组阿托品追加率升高(P<0.05).3组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未见苏醒期躁动发生.结论 患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采用氯胺酮1.0 mg/kg麻醉诱导,继以右美托咪定0.5 μg/kg负荷、1.0μg·kg-1 ·h-1维持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是较适宜的麻醉组合.
李占军韩曙君董兰刘多辉李立纲蔡俊刚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氯胺酮室间隔缺损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在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中对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在成人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中,持续输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晚期肝病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4组(n=15),均于麻醉后持续微量泵分别泵入:乌司他丁组U1:5×10^4U/h,U2:10×10^4U/h,U3:20×10^4U/h和对照组(C组):等容生理盐水-均持续泵入5 h。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分别于无肝前期、无肝期吻合门静脉前壁、新肝期30、901、80 min及术后24 h采血,检测血肌酐(Gr)、尿素氮(BUN)、记录各期尿量及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Gr组内比较:C组、U1组、U2组均于新肝期30 min后明显升高(P〈0.01),但U2组下降早;U3组新肝期90 min开始明显升高(P〈0.01)。与C组比较:U3组新肝期低于C组(P=0.05)。BUN组内比较:C组新肝期30 min开始升高(P〈0.05);U1组新肝期180 min开始升高(P〈0.05),U2、U3组术后24 h开始明显升高(P〈0.01)。与C组比较:U2、U3组术后24 h少于C组(P〈0.05)。尿量:U2、U3组新肝期30 min开始多于C组(P〈0.05),U1、U2、U3组术后24 h均多于C组(P〈0.05),但4组I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成人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中,持续输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可以保护肾功能,增加尿量,且与剂量相关。
董兰韩曙君雷志礼宁新宇宇鹏
关键词:乌司他丁肾功能
SLIPA^(TM)喉罩在医疗救援中应用可行性的前期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分析SLIPATM喉罩的临床可操作性、安全性和并发症,并在通气参数方面与气管内插管进行比较,探讨在医疗救援中应用SLIPATM喉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8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喉罩组(A)和气管插管组(B),每组40例。评估SLIPATM喉罩操作难易程度、喉罩插入操作的安全性,监测两组的通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SLIPATM喉罩插入操作成功率为98%,其中易于插入者占95.0%。A组患者气道峰压(Ppeak)在T4时明显升高(P<0.05),在拔除喉罩时发现血迹5例,术后咽喉部轻度不适4例;呛咳、体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SLIPATM喉罩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放置成功率高,通气效果与气管内插管无明显差异,安全可靠,可以尝试在医疗救援中应用。
董兰雷志礼李萌丁冠军
关键词:医疗救援可行性
美心力对肝移植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心肌酶的影响
2007年
董兰韩曙君雷志礼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血流动力学心肌酶美心力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手术
去甲肾上腺素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E)在肝移植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对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的晚期肝硬化40例,随机分为去甲肾上腺素组(N组)和多巴胺组(D组),术中分别持续输注NE和多巴胺,两组分别于切皮前(T1)、切皮后1 h(T2)、无肝期30 min(T3)、新肝期1 h(T4)及新肝期4 h(T5)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肾功能和心肌酶。结果两组各时点MAP均维持在目标范围内;T3时,N组MAP高于D组,心率(HR)低于D组(P<0.05);T2时β2-MG N组明显低于D组(P<0.05)。T3时两组患者血清CK浓度升高(P<0.05);T4~5时各心肌酶值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晚期肝硬化患者行肝移植手术,NE能较好地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且对心率影响较小,而且未见NE对肾功能和心肌酶有不利影响。
雷志礼董兰韩曙君宇鹏宁新宇陈晖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肝移植血流动力学肾功能心肌酶
肺保护性通气对不同MELD分值肝移植手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评价肺保护性通气对不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肝移植手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终末期肝病患者80例,ASAⅡ~Ⅳ级,并根据MELD分值及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MELD≤15分+常规机械通气组(Ⅰc组)、MELD≤15分+肺保护性通气组(Ⅰp组)、MELD>15分+常规机械通气组(Ⅱc组)和MELD>15分+肺保护性通气组(Ⅱp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分别于切皮前(T_1)、无肝前期3 h(T_2)、无肝期30 min(T_3)、新肝期2 h(T_4)及新肝期4 h(T_5)、术后2 h(T_6)、拔管前(T_7)及术后1 d(T_8)时,检测血清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16(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CC16)、肿瘤坏死因子-α(T_NF-α)和白介素-8(IL-8)水平。记录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术后1周内急性肺损伤发生情况。结果不同MELD分值两组间比较,MELD>15分患者输血量增多,手术时间延长(P<0.05),氧合指数降低,术后急性肺损伤发生率较高,气管拔管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延长(P<0.01),T_2~T_8时血清CC16、T_NF-α、IL-8浓度升高(P<0.05或P<0.01);不同通气方式两组间比较,保护性通气组的气管拔管时间分别为(7.2±1.5)h和(12.1±5.6)h,短于常规机械通气组(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能改善肝移植手术患者(尤其是MELD评分>15分)的氧合指数,降低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发生率,缩短拔管时间,有利于改善肺功能。
李占军张迁龙陈晓阳董兰
关键词:肺保护性通气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肝移植
FloTrac/Vigileo_(V3.0)系统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比较FloTrac/VigileoV3.0系统监测心排血量(APCO)在肝移植手术中与SwanGanz漂浮导管经肺动脉连续心排血量(PCCO)的一致性,探讨其在肝移植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指导术中容量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肝移植手术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同时分别应用APCO和PCCO连续监测心排血量,并于麻醉后2h(T1)、无肝期前(T2)、无肝期2min(T3)、无肝期35min(T4)、新肝期2min(T5)、新肝期30min(T6)、新肝期2h(T7)及术毕(T8),记录患者的心排量(CO)、周围血管阻力(SVR)、每搏量变异(SVV)等血流动力学参数。Bland-Altman分析法综合分析两种方法监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与T1时比较,T2~T5时SVV明显升高,T6时SVV明显降低;T2、T3、T6~T8时PCCO明显升高,T4、T5时明显降低;T2、T5~T8时APCO明显升高,T3、T4时明显降低(P〈0.05或P〈0.01)。T1~T4、T6~T8时PCCO均明显高于APCO,T5时明显低于APCO(P〈0.05或P〈0.01)。除T3和T5时点外,APCO与PCCO的变化趋势一致,二者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FloTrac/VigileoV3.0监测系统与Swan-Ganz漂浮导管经肺动脉连续心排血量监测的监测结果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用于肝移植手术中连续监测CO具有可行性,可以用于指导容量治疗。
董兰刘多辉蔡俊刚安丽娜王雪陈晓阳韩曙君
关键词:心排血量肝移植手术容量管理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