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光临 作品数:9 被引量:65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用核酸杂交技术检测抗病毒i-RNA制剂中病毒核酸的残留及其在免疫小鼠体内的动态变化 1993年 以生物素化dUTP标记CI(?)、株基因组Hind Ⅲ酶切Y片段为探针,用核酸杂交技术检测抗HCMV-iRNA制剂中巨细胞病毒核酸的残留,同时用HCMV免疫小鼠观察病毒核酸在小鼠体内的存留时间。结果,HCMV DNA在小鼠体内的存留时间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而与HCMV DNA有同源序列的RNA在免疫后7天被清除。在4批来自羊肝、脾组织的抗HCMV-iRNA 制剂中,有3批查出HCMV核酸。 谢光临 杨明久关键词:巨细胞病毒 免疫核糖核酸 DNA探针 乌贼墨对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6 1994年 乌贼墨作为一种中药曾主要用于治疗一些出血性疾病。也有实验证明它可以预防实验动物放射病。近年来,日本学者发现乌贼墨具有抗肿瘤作用。我们最近做了乌贼黑对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的研究,其结果报告如下。 吕昌龙 洪明标 钟建国 谢光临关键词:肿瘤移植 乌贼墨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8 1994年 本文报道乌贼墨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吞噬率(55.8±9.5%和32.1±5.1%)和吞噬指数(3.12±0.41和2.38±0.50)均有明显差异。用ELISA法检测两组小鼠对肿瘤细胞抗原刺激所产生的血清特异性抗体量分别为4.43±0.78(log2)和3.17±0.86(log2),(P<0.01)。并且前者的脾脏重量大于后者,胸洙重量则无明显差别。 吕昌龙 谢光临 洪明标 钟建国关键词:巨噬细胞 抗体 免疫功能 核酸杂交技术在人巨细胞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1992年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 tomegalo-virus(HCMV)感染非常普遍,常引起不显性感染或潜伏感染;但当器官移植者、早产儿、早期孕妇、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患者受到CMV感染后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严重后果。目前探求一种敏感、 谢光临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 约氏疟原虫初次感染早期的Th1应答对再感染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Th1反应对再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的部分小鼠用蒿甲醚治愈后 ,对治疗和未治疗而自然自愈的小鼠经腹腔再次感染约氏或伯氏疟原虫 ;应用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观察并计数两者的红细胞感染率 ;并通过ELISA法检测其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和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结果 自然自愈的小鼠用约氏疟原虫再感染 ,没有虫体血症产生 ,而用伯氏疟原虫感染则产生了低水平的虫体血症 ;蒿甲醚治愈的小鼠对约氏和伯氏疟原虫的再感染均产生了较低的虫体血症 ;初次感染早期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FN -γ水平显著升高 ,与此相比 ,约氏疟原虫再感染的小鼠脾细胞可产生更高水平的IFN -γ。结论 疟原虫感染早期Th1反应的建立在抗疟原虫再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刘英杰 王继春 谢光临 汪绍伯 杨国伟关键词:疟原虫 TH1应答 再感染 疟疾 乌贼墨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吕昌龙 赫生生 阎建忠 谢光临 郭晓华 钟建国 吕超 那立新 曹雅明 胡品良 王群 付国 该项目应用现代免疫学检测技术对乌贼墨的免疫调节作用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两个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主要运用了ELISA技术、细胞因子生物活性检测技术、细胞杀伤技术、细胞集落形成检测技术、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技术、动物体...关键词:关键词:免疫调节 疟疾传播阻断免疫的应用基础研究 曹雅明 王继春 阎建忠 刘英杰 刘军 蔡天德 王义新 谢光临 张守平 坪井敬文 鸟居本美 本研究首次报道了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的抗约氏疟原虫合子和动合子两个表面抗原Pys21和Pys25的单克隆抗体具有明显的传播阻断活性。且抗Pys25 McAb与柏氏疟原虫合子和动合子表面抗原Pbs25具有交叉反应性。证实了在...关键词:关键词:疟疾 传播阻断 免疫 应用核酸斑点杂交法检查正常分娩期妇女尿中人巨细胞病毒DNA 1990年 用α-^(32)P-dcTP标记人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Human type,简称HCMV)DNA片段做探针,用核酸杂交方法检测CMV DNA,其敏感性达Pg水平。并抽样检测了沈阳地区分娩期妇女尿标本。在25份标本中查出HCMV DNA阳性者占6份,排毒率24%,并对实验技术及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谢光临 那立新 王福忠 杨明久关键词:斑点杂交 正常分娩 尿标本 亚临床感染 从OCT包埋冰冻组织中的DNA提取 被引量:1 1994年 利用-20℃冰箱保存2年以上,OCT包理的冰冻组织标本提取DNA。结果表明,从清除掉OCT的组织中提取DNA与从新鲜手术标本中提取DNA效果基本一致,进而证实OCT对组织DNA无不良影响。可利用旧有材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尚可对同一病例进行组织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对比研究。 董明 袁媛 洪素丽 谢光临关键词:OCT DNA 固定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