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树霞

作品数:30 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细胞
  • 13篇白血
  • 13篇白血病
  • 9篇急性
  • 7篇淋巴
  • 5篇血液
  • 5篇骨髓
  • 4篇血小板
  • 4篇血小板减少
  • 4篇免疫性
  • 3篇血液病
  • 3篇细胞淋巴瘤
  • 3篇粒细胞
  • 3篇疗效
  • 3篇急性白血
  • 3篇急性白血病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血液病
  • 2篇血清
  • 2篇血栓

机构

  • 29篇郑州人民医院
  • 3篇河南省肿瘤医...
  • 2篇郑州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五...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三门峡市中心...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郑州市儿童医...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作者

  • 29篇郭树霞
  • 10篇秦娜
  • 9篇张晓娟
  • 8篇石瑞平
  • 6篇陈荣华
  • 5篇范玮
  • 5篇陈兴华
  • 3篇杜伟
  • 3篇李广波
  • 3篇王璇
  • 2篇李安琪
  • 2篇王艳梅
  • 1篇杨青
  • 1篇郑阳
  • 1篇林瑞霞
  • 1篇康运凯
  • 1篇宋祎
  • 1篇陈敏广
  • 1篇王长双
  • 1篇党惠兵

传媒

  • 4篇中国实验血液...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现代药物与临...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慢性髓性白血病停药患者无治疗缓解结局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无治疗缓解(TFR)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联盟协作单位自2013年6月2日至2021年3月27日自动停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且随访时间≥6个月的CML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法。结果共纳入135例患者,其中女69例(51.1%),男66例(48.9%);停药时中位年龄[M(Q1,Q3)]49(38,58)岁。停药前,72例(53.3%)患者应用二代TKI治疗,63例(46.7%)患者应用伊马替尼(IM)治疗,其中17例(12.6%)患者有TKI减/停病史;TKI中位累积治疗 84(68,108)个月;TKI治疗至获得深层分子学反应(DMR)的中位时间12(8,26)个月;DMR中位持续时间65(54,84)个月,其中9例(6.7%)患者DMR不稳定。中位随访16(6~96)个月,35例(25.9%)患者在中位3(1~22)个月失去主要分子学反应(MMR),总体的TFR率7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应用二代TKI治疗、TKI治疗至获得DMR时间≤12个月、DMR持续≥48个月、DMR持续稳定、无TKI减/停病史等因素是影响停药患者TFR结局的有利因素(均P<0.05)。二代TKI治疗组患者的TFR率显著高于IM治疗组(81.9%比65.1%,P=0.01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应用二代TKI治疗[RR=0.451,95%CI:0.227~0.896,P=0.023]和DMR持续稳定[RR=0.120,95%CI:0.053~0.271,P<0.001]是停药患者TFR结局的保护因素。结论停药前应用二代TKI治疗和DMR持续稳定是停药患者TFR结局的保护因素。停药前获得持续稳定DMR≥48个月的CML患者,停药后获得TFR的概率更高。
赵慧芳张䶮莉党惠兵梁立新陈建玲郭树霞李珍祖璎玲桂瑞瑞魏旭东宋永平
关键词:停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随访研究
从姐妹共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探讨家族性MPN的发病机制
目的:通过本单位一组同胞姐妹共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例,引起对"家族性MPN"诊治的重视.方法:复习国内外有关家族性MPN的文献报道.结果和结论:家族性MPN发病率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预后转归等尚需系统...
秦娜陈兴华王璇郭树霞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于2011年5月—2013年2月入院的缺铁性贫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琥珀酸亚铁片200 mg/次,3次/d,直至血红蛋白及铁蛋白恢复正常。治疗组患者给予2支蔗糖铁注射液稀释于2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至少30 min以上,首次使用时将上述20 mL液体(相当于20 mg蔗糖铁注射液)滴注15 min以上,若患者没有发生过敏反应,剩余剂量则在30 min以上点滴完成,每周3次,直至完成预计补铁量;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计算患者的治疗时间和纠正贫血所需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为9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时间和纠正贫血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对照组为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范玮李安琪郭树霞石瑞平
关键词:蔗糖铁注射液缺铁性贫血
32例老年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总结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3年间32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致病菌和易感因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白血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为78.1%,感染部位以口腔和呼吸系统多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者感染率明显增高。结论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为主要易感因素,治疗应及时应用有效抗生素,加强支持治疗。
秦娜李广波郭树霞
关键词:老年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
ML合并VTE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变化与临床表现特点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合并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患者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表现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血液科门诊收治的ML合并VTE患者60例作为ML+VTE组,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确诊为ML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3例,女性17例。收集所有患者的血液学流变学、凝血功能等与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的血液学指标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作为ML+VTE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结果:作为ML+VTE组中81.67%集中在ⅢB-Ⅳ期,66.67%确诊ML时已出现VTE的症状,85.00%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10.00%合并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5.00%同时合并DVT和PE;56.67%的血栓主要集中在上肢和颈部静脉。合并DVT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9.02%,合并PE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4.29%,同时合并DVT和PE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50,P <0.001);ML+VTE组患者血小板数及其聚集反应强度、D-二聚体、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刚性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APTT、血沉、变形指数以及动脉血管流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ML合并VTE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易向血栓状态发展;患者中以DVT最为多见,常好发于上肢和颈部静脉,以晚期患者居多。
程燕洁谢辉郭树霞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血液学凝血
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探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究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恶性血液病的临床效果,为患者的治疗寻找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将2012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难治性及复发性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5.0%)(P<0.05),且毒副反应的发生率(27.5%)显著低于对照组(65.0%)(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恶性血液病临床效果显著,且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少,是一种值得借鉴的临床治疗方式。
石瑞平郭树霞陈荣华范玮秦娜王艳梅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化疗
HyperCVAD方案和CHOP/CHOP样方案治疗初发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HyperCVAD方案和CHOP/CHOP样方案治疗初发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巧年3月本院收治的97例PTCL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HyperCVAD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CHOP/CHOP方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累积生存率、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缓解率和PFS累积生存率(1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患者2和3年PFS累积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1、2和3年总累积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 D4^+CD45RA^+,CD4^+CD45R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和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心脏毒性发生率、重度贫血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yperCVAD方案治疗PTCL患者缓解率和1年PFS率均较高,CD4^+CD45RA^+,CD4^+CD45RO^+水平较低,CD4^+和CD4^+/CD8^+水平较低,CD8^+水平较高,但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较高,对此在临床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陈荣华郭树霞张晓娟
关键词:外周T细胞淋巴瘤疗效
CD64感染指数、CRP、PCT与NEU%在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比较被引量:28
2018年
目的:比较CD64感染指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在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60例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为合并感染组,60例白血病非细菌感染患者为非合并感染组,以及60例于本院体检健康的人员为对照组。对3组CD64感染指数、CRP、PCT的水平及NEU%进行检测。结果:合并感染组CD64感染指数、CRP、PCT与NEU%均明显高于非合并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合并感染组CD64感染指数、CRP、PCT与NEU%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64感染指数、CRP、PCT与NEU%诊断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的灵敏度分别为71.06%、84.86%、66.93%、59.25%,4项指标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91.46%、75.94%、88.79%、85.36%。结论:相比CRP、PCT与NEU%,CD64感染指数对诊断白血病伴有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特异度,有助于对疾病的早期诊断。
郭晓艳康运凯郭树霞
关键词:白血病细菌感染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CRPPCT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MYC和Bcl-2及Bcl-6检测的预后价值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检测MYC、Beb2和Bcl-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人民医院2007—06—01—2009—06一01确诊的159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标本,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MYC断裂、IGH/Bcl-2融合及Bcl-6基因断裂;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YC、Bcb2及Bc卜6的表达丰度,并分析其与患者免疫学分型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index,IPI)评分较高(IPI为3~5)的患者MYC表达高于IPI评分较低组(IPI为o~2),χ2=1.25;P=0.04;CD5+与生发中心B细胞样(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GCB)亚型患者的Bcl-2表达增高,χ2值分别为2.22和13.70,P值分别为0.001和0.002;Bcl-6的表达降低,χ2值分别为5.58和7.26,P值分别为0.004和0.007。MYC、Bcl-2低表达均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增加,P值分别为0.005、0.016、0.003和0.001,Bcb6的高表达使患者的PFS的HR增加,P=0.035;IPI评分较低患者较评分较高患者的OS与PFS的HR增加,P值均为0.001。结论MYC、Bcl-2和Bel-6检测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具有判断价值,可作为判断顸后的分子标志物。
张晓娟杜伟郭树霞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MYCBCL-2BCL-6预后
急性白血病诱导缓解期院内感染现状及易感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诱导缓解期院内感染现状以及相关易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在郑州人民医院血液科接受诱导缓解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46例的临床资料,对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致病菌和相关易感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期院内感染率为43.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和消化道为主,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28.3%。≥60岁年龄患者感染率高于<6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白细胞计数<0.5×109/L患者感染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性粒细胞<0.5×109/L患者感染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天数>14 d患者感染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白血病诱导缓解期易发生院内感染,应针对易感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应尽早使用升粒细胞药物,以缩短粒细胞缺乏时间。
陈兴华王长双郭树霞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易感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