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禹竹

作品数:24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电针
  • 6篇三叉神经
  • 6篇三叉神经痛
  • 6篇深刺
  • 6篇神经痛
  • 6篇经痛
  • 4篇针刺
  • 4篇刺法
  • 3篇深刺法
  • 3篇痫证
  • 3篇下关穴
  • 2篇俞穴
  • 2篇玉米须
  • 2篇止痫散
  • 2篇致痫
  • 2篇三叉神经节
  • 2篇神经节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足

机构

  • 20篇黑龙江中医药...
  • 19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哈尔滨职业技...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鸡西矿业集团...

作者

  • 24篇闫禹竹
  • 7篇程为平
  • 6篇李崖雪
  • 5篇刘潇
  • 4篇李晓陵
  • 4篇高瑞雪
  • 3篇王丰
  • 3篇孙士红
  • 3篇王欣波
  • 3篇任佰亮
  • 2篇肖飞
  • 2篇赵宇
  • 2篇孙秋
  • 2篇孙忠人
  • 1篇杨圆圆
  • 1篇倪金霞
  • 1篇戴缙
  • 1篇王俊志
  • 1篇王远红
  • 1篇刘慧慧

传媒

  • 8篇针灸临床杂志
  • 4篇中医药学报
  • 3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医药通报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程为平教授从虚论治痫证的体会被引量:3
2010年
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疾病,又名"癫痫"或"羊痫风"。可见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后如常人等表现。导师程为平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从虚论治痫证的方法,且疗效显著。方以首乌黄精汤为主,随患者的症状随症加减。
闫禹竹程为平
关键词:痫证
玉米须提取物对糖尿病足小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通过研究糖尿病足小鼠模型给予玉米须提取物后血糖、胰岛素、体质量、内皮因子的变化水平,探索玉米须提取物对小鼠糖尿病足的干预效果。方法:150只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选出30只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进行糖尿病足造模。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玉米须提取液高、中、低剂量组,每组3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其余4组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至实验结束。第12周开始,进行糖尿病足模型造模,造模前禁食12 h以上,但可自由饮水,用浓度为0.1 mmol/L的柠檬酸(pH 4.2)缓冲液溶解链脲佐菌素(STZ),按照40 mg/(kg·d)的剂量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5 d。测量小鼠6 h空腹血糖值,大于11.1 mmol/L显示造模成功。按照400 mg/kg、200 mg/kg、100 mg/kg的标准将玉米须提取物分别配成浓度为20 g/L、10 g/L、5 g/L的玉米须提取液,按照0.2 mL/10g给予高、中、低剂量组灌胃。持续给药30 d,给药第30天后1 h,禁食12 h以上,行小鼠尾采血进行指标检验。观察小鼠用药前后的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体质量变化水平,内皮功能血清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的指标含量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玉米须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具有降低FBG、TXB_(2)以及提高FINS、6-K-PGF-1α水平的作用(P<0.01),且呈现剂量依赖性,组间有差异(P<0.05),高剂量组要明显优于低剂量组,但是在改善体质量方面,玉米须提取液高剂量组改善小鼠的体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低剂量组有差异(P<0.05)。结论:玉米须提取物能够有效干预小鼠糖尿病足的血糖、胰岛素、体质量、内皮因子的变化水平。
孙秋王海英闫禹竹
关键词:玉米须糖尿病足小鼠内皮因子胰岛素
电针深刺法对三叉神经痛大鼠电压门控性钾通道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电针深刺法对三叉神经痛大鼠电压门控性钾通道的影响,进一步阐明该治疗方法产生疗效的原理。方法:将SD大白鼠30只随机分成电针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各10只。制备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三叉神经节中Kv4.3、Kv1.4、Kv4.2以及Kv3.4 mRNA表达情况。结果:经电针深刺治疗后,各组大鼠TG中Kv4.3、Kv1.4、Kv4.2以及Kv3.4 mRNA与模型组相比表达显著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深刺法可以通过增加Kv通道亚型表达,抑制神经元兴奋性,终止三叉神经痛发生。
李崖雪高瑞雪王丰刘潇李晓陵闫禹竹王欣波孙士红任佰亮佟欣
关键词:钾通道三叉神经痛电针深刺法
补脑止痫散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GABA_ARα1、NMDAR1、IL-1β及IL-6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戊四氮致痫大鼠在补脑止痫散治疗前后,实验大鼠一般状态、行为学、海马组织病理改变,治疗后大鼠海马组织中GABAARα1、 NMDAR1、IL-1β及I1-6表达的变化,探讨补脑止痫散抗痫机制,为该方临床治疗及...
闫禹竹
关键词:海马组织NMDAR1IL-1Β
文献传递
深刺下关穴配合电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深刺下关穴配合电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方法 26例TN患者,男12例,女14例;年龄55~70岁,平均年龄(62.5±6.5)岁,随机分为深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选穴相同,均为"百会"、"下关"、"合谷"。治疗组:深刺下关穴配合电针;对照组:常规深度针刺下关穴配合电针。每日早、晚各治疗1次,半月为1个疗程。按照2008年《中药新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疗效;运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所对应的分数;通过计数法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发作频次/d,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30%,在疼痛VAS比较上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在发作频率上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可使发作频次显著减少。结论下关穴深刺配合电针疗法在刺灸方法上突破传统针刺深度,取得显著疗效。
李崖雪高瑞雪刘潇李晓陵张帆闫禹竹闫建华王远红
关键词:深刺法下关穴三叉神经痛电针
透刺法结合电针治疗肝风上扰型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年
目的:通过观察透刺法结合电针对肝风上扰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风上扰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透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结合电针治疗,均连续针刺10 d后休息1 d,以此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随访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偏头痛发作频率和偏头痛持续时间,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偏头痛症状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28/30,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26/30,86.67%),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刺法结合电针对肝风上扰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并能缩短偏头痛症状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程为平杨圆圆周海纯周海纯闫禹竹
关键词:透刺法电针视觉模拟评分法镇痛
程为平教授从虚论治痫证体会被引量:6
2010年
对程为平教授从补肾填精出发治疗痫证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程为平教授认为脑功能物质基础是精髓,肾藏精,故补肾填精、益髓养脑为治疗痫证之根本,并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制补肾填精之首乌黄精汤,临证另有加减,颇有成效。
闫禹竹程为平
关键词:痫证从虚论治
程为平教授热敏灸结合电针八髎穴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经验被引量:3
2022年
脊髓损伤后尿潴留多因外伤损害累及脊髓排尿中枢所致。在辨明病因、改善泌尿系症状、恢复膀胱功能的现代医学理论基础上,程为平教授充分发挥中医“个体化”辨证优势,辨敏施灸,提出“平调脏腑气血,疏利下焦运化,强腰固本”的治疗原则,总结出热敏灸结合电针八髎穴的特色治疗方法,且临床疗效显著。
何艺博程光宇张奇闫禹竹刘玥王奇
关键词:脊髓损伤热敏灸电针八髎穴名医经验
电针深刺法对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电针深刺法对三叉神经痛(TN)模型大鼠三叉神经节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从而阐明此法产生疗效机理。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大鼠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术制作大鼠三叉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应用免疫荧光组化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三叉神经节(TG)中磷酸化ERK(p-ERK)的表达情况。结果:p-ERK在模型组大鼠的TG中有显著表达,但电针组可使三叉神经痛大鼠TG中p-ERK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深刺法通过减少TG中p-ERK表达情况而达到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目的。
李崖雪高瑞雪刘潇王丰李晓陵闫禹竹王欣波孙士红任佰亮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三叉神经节深刺
玉米须提取物对小鼠糖尿病足模型的炎症干预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通过研究糖尿病足小鼠模型给予玉米须提取物后炎症因子的变化水平,探索玉米须提取物对动物糖尿病足的影响。方法:小鼠进行适应性喂养1周,随后1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玉米须提取液高、中、低剂量组,每组30只。空白对照组继续进行基础标准饲料喂养,模型对照组及玉米须提取液高、中、低剂量组给予高脂高糖饮食饲料喂养。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在第12周使用STZ进行DF模型造模,开始造模前12 h小鼠禁食但可自由饮水,将STZ加入到pH值为4.2柠檬酸(浓度为0.1 mmol/L)溶解,之后的5 d按照40 mg·kg^(-1)·d^(-1)剂量给予造模小鼠行腹腔注射,造模成功标准为小鼠空腹6 h血糖值>11.1 mmol/L。将玉米须提取物按照高剂量组(400 mg/kg)、中剂量组(200 mg/kg)、低剂量组(100 mg/kg),分别配置浓度为20、10、5 g/L的治疗液,按照0.02 mL/g标准灌胃。空白及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用药30 d,第30天给药后1 h,禁食12 h后行尾部采血进行指标检测,观察小鼠用药前后血糖、炎症因子IL-1、hs-CRP、VCAM-1、ICAM-1及MCP-1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玉米须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具有降低糖尿病足小鼠模型IL-1、hs-CRP、VCAM-1、ICAM-1、MCP-1的作用(P<0.01),且呈现剂量浓度依赖性,治疗组间有差异,玉米须提取液高剂量组要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玉米须提取物能够有效改善小鼠糖尿病足模型炎症因子的作用,且改善的效果随着剂量浓度的增高而增加。
孙秋闫禹竹王海英王俊志
关键词:玉米须糖尿病足小鼠炎症因子血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