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瑞雪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三叉神经
  • 4篇三叉神经痛
  • 4篇深刺
  • 4篇神经痛
  • 4篇经痛
  • 3篇电针
  • 3篇深刺法
  • 3篇刺法
  • 2篇原络配穴
  • 2篇三叉神经节
  • 2篇神经节
  • 2篇配穴
  • 1篇电疗
  • 1篇电疗法
  • 1篇电压门控
  • 1篇电压门控性
  • 1篇电压门控性钾...
  • 1篇调节激酶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调节

机构

  • 6篇黑龙江中医药...
  • 5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6篇高瑞雪
  • 5篇李崖雪
  • 5篇刘潇
  • 5篇李晓陵
  • 4篇王丰
  • 4篇闫禹竹
  • 3篇孙士红
  • 3篇王欣波
  • 3篇任佰亮
  • 1篇王远红
  • 1篇张帆
  • 1篇佟欣
  • 1篇刘阳
  • 1篇闫建华
  • 1篇刘晓慧

传媒

  • 3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电针深刺法对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电针深刺法对三叉神经痛(TN)模型大鼠三叉神经节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从而阐明此法产生疗效机理。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大鼠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术制作大鼠三叉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应用免疫荧光组化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三叉神经节(TG)中磷酸化ERK(p-ERK)的表达情况。结果:p-ERK在模型组大鼠的TG中有显著表达,但电针组可使三叉神经痛大鼠TG中p-ERK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深刺法通过减少TG中p-ERK表达情况而达到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目的。
李崖雪高瑞雪刘潇王丰李晓陵闫禹竹王欣波孙士红任佰亮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三叉神经节深刺
原络配穴法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原络配穴法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例纳入临床观察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原络配穴组和常规穴位组(每组30例),原络配穴组选穴肾经原穴太溪、膀胱经络穴飞扬加常规穴位,常规穴位组选取关元、中极、膀胱俞、肾俞、三阴交、命门、太溪。一疗程为7 d,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每个疗程间隔1 d。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变化,比较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其血浆抗利尿激素(ADH)变化情况;1个月后随访,计算复发率。结果:原络配穴组和常规穴位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28/30)、70.00%(21/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均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DH水平均有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月后原络配穴组与常规穴位组复发率分别为7.1%(2/28)、38.1%(8/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络配穴法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复发率,通过提高患儿的血浆ADH水平减轻症状,为本法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李晓陵刘晓慧蔡丽娜王丰刘潇高瑞雪李崖雪刘阳聂守萍
关键词:小儿遗尿抗利尿激素
电针深刺法对三叉神经痛大鼠电压门控性钾通道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电针深刺法对三叉神经痛大鼠电压门控性钾通道的影响,进一步阐明该治疗方法产生疗效的原理。方法:将SD大白鼠30只随机分成电针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各10只。制备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三叉神经节中Kv4.3、Kv1.4、Kv4.2以及Kv3.4 mRNA表达情况。结果:经电针深刺治疗后,各组大鼠TG中Kv4.3、Kv1.4、Kv4.2以及Kv3.4 mRNA与模型组相比表达显著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深刺法可以通过增加Kv通道亚型表达,抑制神经元兴奋性,终止三叉神经痛发生。
李崖雪高瑞雪王丰刘潇李晓陵闫禹竹王欣波孙士红任佰亮佟欣
关键词:钾通道三叉神经痛电针深刺法
深刺下关穴配合电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深刺下关穴配合电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方法 26例TN患者,男12例,女14例;年龄55~70岁,平均年龄(62.5±6.5)岁,随机分为深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选穴相同,均为"百会"、"下关"、"合谷"。治疗组:深刺下关穴配合电针;对照组:常规深度针刺下关穴配合电针。每日早、晚各治疗1次,半月为1个疗程。按照2008年《中药新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疗效;运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所对应的分数;通过计数法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发作频次/d,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30%,在疼痛VAS比较上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在发作频率上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可使发作频次显著减少。结论下关穴深刺配合电针疗法在刺灸方法上突破传统针刺深度,取得显著疗效。
李崖雪高瑞雪刘潇李晓陵张帆闫禹竹闫建华王远红
关键词:深刺法下关穴三叉神经痛电针
原络配穴法治疗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原络配穴法治疗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以及产生疗效的机理,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60例受试者分为3组,原络配穴组、常规穴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原络配...
高瑞雪
关键词:肝阳上亢证无先兆偏头痛临床疗效
电针深刺对三叉神经痛大鼠三叉神经节中P2Y2受体及Kv3.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电针深刺法对三叉神经痛(TN)大鼠三叉神经节中P2Y2受体及Kv3.4表达情况的影响,进而阐明此法镇痛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成年健康雄性)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各10只。制备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术法)。3组均用细丝法检测大鼠痛阈,分别于14、28 d后检测痛阈并进行组间比较;3组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神经节(TG)神经元中P2Y2受体表达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3组均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神经节中Kv3.4 mRNA表达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电针深刺法治疗后三叉神经痛大鼠痛阈显著提高(P<0.05),TG中P2Y2受体的表达显著下降、Kv3.4 mRNA表达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法可以通过降低P2Y2受体表达同时增加Kv3.4 mRNA表达,抑制神经元兴奋性而起到镇痛作用。
李崖雪高瑞雪刘潇王丰李晓陵闫禹竹王欣波孙士红任佰亮
关键词:P2Y2受体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