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凤华

作品数:7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宫颈
  • 3篇上皮
  • 3篇上皮内
  • 3篇上皮内瘤
  • 3篇上皮内瘤变
  • 3篇皮内
  • 3篇瘤变
  • 3篇内瘤
  • 3篇宫颈上皮
  • 3篇宫颈上皮内
  • 3篇宫颈上皮内瘤
  • 3篇宫颈上皮内瘤...
  • 2篇上皮内瘤样病...
  • 2篇切除
  • 2篇子宫
  • 2篇瘤样
  • 2篇瘤样病变
  • 2篇宫颈上皮内瘤...
  • 2篇高频电
  • 2篇高频电波刀

机构

  • 7篇北京医院

作者

  • 7篇魏凤华
  • 4篇李寒松
  • 4篇张毅
  • 3篇申桂华
  • 2篇罗立华
  • 2篇吕秋波
  • 1篇张燕莅
  • 1篇李贞爱
  • 1篇张巧
  • 1篇邵守进
  • 1篇闫春华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农村医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199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子宫腺肌瘤和子宫肌瘤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评价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子宫腺肌瘤和子宫肌瘤的鉴别价值。方法对59例子宫腺肌瘤及171例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术前经腹超声和TVCDS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子宫肌腺瘤的符合率为93.2%。诊断子宫肌瘤的符合率为90%。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和鉴别子宫腺肌瘤及子宫肌瘤上具有重要价值。
张燕莅李贞爱魏凤华
关键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
对输卵管复通术的探讨
1997年
罗立华魏凤华王金玲闫春华
关键词:输卵管复通术输卵管吻合术
胎儿型纤维连接蛋白与早产被引量:11
1997年
目的:探讨胎儿型纤维连接蛋白与早产的关系,为早产诊断寻找新的方法。方法:应用美国ADEZA公司的胎儿型纤维连接蛋白(fFN)试剂盒,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38例先兆早产孕妇(研究组)和43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宫颈粘液中fFN进行检测,以fFN≥250μg/L为阳性。结果:研究组孕妇宫颈粘液中,fFN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fFN对早产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早产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了一种新的监测手段。
罗立华吕秋波魏凤华
关键词:早产纤维连接蛋白胎儿型
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宫颈环切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9年6月43例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行LEEP术患者的妊娠结局,并将其中孕28周直至分娩的29例患者与同期妊娠无宫颈病变治疗史患者的分娩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宫颈环切术患者421例,术后妊娠患者43例,占同期宫颈环切术的10.21%(43/421),患者年龄23~41岁,平均31.2岁。43例患者中6个月内妊娠7例,6~12个月妊娠15例,1年后妊娠13例,2年后妊娠5例,3年后妊娠3例。11例因计划外怀孕于早孕期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3例孕早期自然流产;妊娠至28周后,2例早产,27例孕足月分娩,其中阴道分娩23例,剖宫产4例,阴道分娩中无宫颈性难产;新生儿出生体重2553~4050g,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9分3例,10分26例,无新生儿窒息。与同期无宫颈病变治疗史妊娠分娩的患者相比,分娩孕周、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早产率、出生体重、胎膜早破、围产儿死亡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对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CIN患者,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手术切除范围,宫颈LEEP术对其后的妊娠生育是安全的。
李寒松魏凤华张毅
关键词: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评价应用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 (LEEP)术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 经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初步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的 119例患者 ,分为两部分。CINⅠ组 80例 :行LEEP环切术 4 2例 ,切除宫颈及颈管组织各深 4mm ;宫颈活检钳活检 38例。≥CINⅡ组 39例 :行冷刀锥切 18例 ;LEEP锥切 2 1例 ,锥切颈管组织 15~ 2 0mm ,宫颈组织深度7mm。结果 LEEP用于CINI治疗 ,3个月后细胞学检查 ,病变持续率为 4 .8% ,明显低于宫颈活检钳组 (31.6 % ) ;LEEP锥切术 ,手术时间 (12± 4 )分钟 ,较冷刀切 (35± 7.8)分钟短 ,术中出血少于冷刀切 (P <0 .0 1)。术后 3个月行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结论 LEEP可用于CINI的活检及治疗 ,适用于CINⅡ、CINⅢ的锥切治疗。
李寒松魏凤华申桂华邵守进张毅
关键词:高频电波刀冷刀宫颈上皮内瘤变活检钳细胞学检查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经阴道镜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级(包括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患者391例,其中197例直接行全子宫切除术,194例行宫颈冷刀锥切,61例CINⅢ在锥切后半年内行全子宫切除,分析61例患者的年龄、产次、锥切标本切缘、腺体受累、多象限受累等与切除子宫标本中残留病变的关系。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38.6岁(26~63岁),平均产次3.1次。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50岁、内切缘阳性、多象限受累是与病变残留有显著关系的因素;绝经状态、产次≥3次、宫颈腺体受累与病变残留无显著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内切缘阳性与多象限受累是病变残留的高危因素。结论内切缘阳性与多象限受累是预测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高危因素。在治疗CINⅢ及其治疗后随访过程中,重视并合理利用高危因素。
李寒松魏凤华申桂华吕秋波张毅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原位癌病变残留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 评价应用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 (LEEP)对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细胞学 (TCT)和阴道镜检查诊断为慢性宫颈炎的 2 16例患者 ,分为两组。行LEEP环切 110例 ,激光治疗 10 6例 ;LEEP切除宫颈及颈管组织各 2~ 4mm ,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结果 LEEP治疗重度宫颈糜烂 ,术后 12周末一次治愈率为 97% ( 65 /67) ,效果明显优于激光组 69.5 % ( 4 1/5 9)。结论 LEEP适用于重度宫颈糜烂的治疗 ,术后恢复快 ,手术操作简单 ,省时、安全 ,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 ,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的诊断率。
李寒松张巧申桂华魏凤华张毅
关键词:高频电波刀重度宫颈糜烂切除病理标本周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