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喜兰

作品数:28 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市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3篇地震
  • 5篇地震预报
  • 4篇地震活动
  • 4篇震前
  • 4篇前兆
  • 3篇地下流体
  • 3篇地震活动性
  • 3篇地震前
  • 3篇映震
  • 3篇水位
  • 3篇前兆场
  • 3篇强震
  • 3篇流体
  • 2篇地下流体动态
  • 2篇地震前兆
  • 2篇地震研究
  • 2篇映震能力
  • 2篇三维数值模拟
  • 2篇三峡井网
  • 2篇首都圈

机构

  • 26篇天津市地震局
  • 6篇中国地震局
  • 4篇上海市地震局
  • 3篇南开大学
  • 3篇河北省地震局
  • 3篇湖南省计算技...
  • 2篇北京市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国家地震局
  • 1篇惠灵顿维多利...
  • 1篇天津地震局
  • 1篇技术公司

作者

  • 28篇刘喜兰
  • 17篇冯德益
  • 8篇蒋淳
  • 6篇郑熙铭
  • 3篇梅世蓉
  • 3篇林命周
  • 3篇刘五洲
  • 3篇车用太
  • 2篇袁拓
  • 2篇郑文俊
  • 2篇颜萍
  • 2篇刘成龙
  • 2篇邵永新
  • 2篇田山
  • 2篇鱼金子
  • 2篇王公恕
  • 2篇胡传淦
  • 2篇陈化然
  • 2篇杨明波
  • 1篇孙贝珠

传媒

  • 4篇地震地质
  • 3篇地震
  • 3篇华北地震科学
  • 2篇中国地震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壳形变与地...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地震学刊
  • 1篇华南地震
  • 1篇四川地震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1990年中...
  • 1篇1993年中...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3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牛6井水位异常的计算机识别及其映震能力评定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以该井水位的5个震例为基础,总结出异常特征,介绍了计算机识别异常和时间与地点预报的程序,并说明其成功概率计算的方法。
刘喜兰秦清娟董守玉贾化周
关键词:水位计算机映震能力
H∞优化理论与算法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
<正>H∞优化理论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建立所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包括输入(可以是多个)、输出, (可以是多个)和连结它们的传递矩阵G及反馈控制器K。输入包括有效信息、噪音或者它们的混合测量结果,传递矩阵G由所研究对象的...
胡传淦刘喜兰冯德益肖远辉
文献传递
模糊分维及其在地震研究中的某些应用被引量:6
1992年
在模糊集理论与分形理论的基础上,引进了模糊分维的概念;给出了模湖容量维D_0与模糊关联维D_2的定义与确定方法;讨论了模糊分维与常用的分维(清晰分维)的关系.给出了模糊分维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结果: 1.根据模糊容量维D_0随时间的上升趋势变化,可以划分出大地震活动的高潮期;由模糊容量维D_0与模糊关联维D_2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分析识别大地震前的中长期前兆异常. 2.根据模糊容量维D_0随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可以划分出未来大震所在的地区,并可发现大震前数年D_0呈现增大或减小的趋势. 3.根据前兆数据的模糊时间分维D_0随时间的变化,可以发现大地震的短期前兆异常.
冯德益刘喜兰蒋淳郑熙铭林命周
关键词:地震
投影寻踪软件PPAS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正>投影寻踪(Projection Pursuit,简称PP)是一类新兴的统计方法。它通过研究高维数据在低维子空间上的投影,发现高维数据有意义的空间结构或特征,因此成为处理、分析高维数据,尤其是来自非正态总体的高维数据...
王公恕刘喜兰袁拓冯雯朱成熹冯德益
文献传递
首都圈地区井水温度的动态类型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57
2003年
在系统清理首都圈地区 11口高精度水温度观测井近 10年的观测资料的基础上 ,归纳出井水温度动态的多年趋势、年、月、日动态类型 ,并对其成因与特征进行分析。多年动态类型可归纳为平稳型、上升型、下降型、起伏型与复合型 ;年动态类型可归纳为平稳 -阶变型、上升型、下降型、起伏型 ;月动态类型可归纳为平稳型、平稳 -阶变型、平稳 -起伏型、下降 -起伏型、上升 -起伏型与复合型 ;日动态多为随机起伏型 ,但在 5口井发现有水温潮汐 ,绝大多数井中存在阶变或脉冲等。目前发现的影响水温动态类型的因素有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地表水的侧向补给、邻井地下水开采及观测井内的井水扰动等 ,此外仪器本身的不稳定性对动态类型也产生重要影响。认识上述的正常动态类型 ,排除各种干扰之后 ,仍发现井水温度有较好的映震效应 ,在一些中强以上地震之前有较好的短临异常 ,在一些远大震之时也有显著的同震异常 ,在个别远大震之前发现有震前异常。因此 ,深入研究井水温度的动态类型 ,有效地排除各种干扰 ,包括仪器不稳定产生的阶变或脉冲等 ,将会显著地增强井水温度动态监测的映震效能 。
车用太刘喜兰姚宝树鱼金子张培仁刘五洲杨明波朱自强曹新来黄辅琼谷元珠刘成龙李海孝宋晓冰范秀丽
关键词:首都圈地区水温地温温度传感器映震效应地震短临预测
北京及邻近地区中等以上地震地下流体异常识别与特征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系统分析了北京及其邻区多年积累的震例资料,提出该区的地下流体异常分为趋势上升型中期异常、转折型中短期异常、突发型短期异常和短临异常等类型。运用“同一化”思路、从属函数、剩余曲线及原始曲线均方差等异常判定方法,提取了中等以上地震,特别是5级以上地震的中、短、临异常实例。通过对流体异常特征的统计分析,给出了北京及邻近地区的中期、中短期、短期和短临异常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对地震前各阶段异常的超前时间进行了总结,该时间可作为发震时间的预测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可为该区的震情判定提供依据。
杨明波王吉易刘喜兰王力赵文忠鲁跃张洪魁
关键词:地下流体异常同一化中等地震
天津地区井水位年变异常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近年来 ,中国地震预报学者开始关注井水位的年变异常及其中短期预测意义问题 ,但井水位年变异常判别采用动态图像的定性对比方法 ,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针对这种现状 ,文中引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随机过程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技术 (盛骤等 ,1989) ,提出了“井水位动态年周期法”与“相对时段速率比较法” ,解决了井水位年变异常的定量识别方法 ,并应用到天津井网 2 1口井的观测数据 (1985年以来 )分析中 ,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 ,天津井网中有 7口井在首都圈邻区 4次中强 (MS≥ 5 .8)地震之前 ,表现出 17井次的井水位年变异常 ,且多在震前 1.5~6个月内出现 ,从而再次证明了井水位年变异常具有一定的中短期预测意义。
刘喜兰郑文俊金艳孙贝珠陈化然
关键词:井水位地震预报
唐山地震孕育背景及前兆场时空演化的三维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
<正>1.唐山地震孕育震体理论模型与应力场、位移场计算及其对前兆场演化特征的解释根据梅世蓉、朱岳清等(1992)的研究结果,可近似选取唐山地区岩石块体模型。岩石圈表面及深部某些单元内含有断裂。孕震体取3种模型:(1)硬包...
冯德益舒立德刘喜兰梅世蓉
文献传递
基于地震活动性的强震中长期预报的三种新方法
1996年
本文介绍基于地震活动性的强震中长期预报的三种新方法,即自助统计,Sompi谱分析及模糊时空分维。对川滇地区一些强震的震例分析检验结果表明,这三种新方法可在数年期的强震中长期预报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冯德益蒋淳刘喜兰陈化然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地震预报强震
华北北部地震前兆场时空演化模型的研究
<正>地震前兆时空演化模型的研究对于理解地震前兆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地震孕育过程与地震预报途径都有重要的意义.地震前兆的时空演化模型可通过震源外围应力场的计算来建立。考虑含有地表及深部断裂的分层岩石圈模型不对称的加载方式...
冯德益舒立德刘喜兰梅世蓉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