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莹
- 作品数:23 被引量:139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面积脑梗死68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9
- 2003年
-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 6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高危因素、起病、临床经过、治疗及预后、头颅CT变化及颈内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结果本组患者中 ,脑栓塞 2 8例、脑血栓形成 40例 ;治愈 6例、进步 3 4例、无好转 11例、死亡 17例。结论梗死面积与预后有一定关系 (P <0 .0 5 )。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斑块和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是大面积脑梗死的主要栓子来源。死亡病例 64 .7%归因于脑疝和继发感染。超早期 ( <6h)头颅CT显示异常者死亡率为 62 .5 % ,中线移位者死亡率 42 .9% ,均提示预后不良。
- 宋士萍吕莹许明杰李薇白永涛
-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预后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例报告
- 2002年
- 吕莹李薇郑晓立
-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多发性脑梗死
- 全文增补中
-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他汀类药物应用现况调查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部分二级医院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他汀类药物应用现状,为改进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现况调查,研究对象为北京市4家二级医院中诊断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住院患者,调查患者住院期间以及出院3个月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现况。结果:入选患者共458例,其中408例完成了3月随访。住院期间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比率为35.6%;出院3月,他汀类药物的用药比率降为22.3%,与住院期间相比有明显差异(p<0.001);而依从性差的原因与患者的性别、经济负担、学历、危险因素的存在与否及脑血管病亚型(脑梗死或TIA)均无明显相关。3月随访发现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9%(20例),冠脉综合征0.5%(2例),且22例血管事件复发患者中仅有9.1%(2例)坚持他汀治疗。结论:北京市部分二级医院脑血管病医生对他汀类调脂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与卒中降脂指南尚有距离,同时我们应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他汀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依从性给予关注。
- 许明杰马锐华宋世萍艾青吕莹王拥军
- 关键词:他汀脑梗死TIA
- 糖尿病性脑梗死影像学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评价首次发生的DCI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方法 DCI组52例,NDCI组60例,比较两组的影像学特征、发病1个月内NIHSS评分、发病3个月内Barthel Index及病死率。结果 DCI组NIHSS均高于NDCI组(P均<0.05)。DCI组更易发生LACI(P<0.05)。结论 DCI神经功能损伤相对较重,易发生LACI,残疾程度及早期病死率不高。
- 宋士萍王秀吕莹
- 关键词:预后
- 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评价首次发生糖尿病性脑梗死(DCI)的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方法 DCI组52例,非糖尿病性脑梗死(NDCI)组60例,比较2组的危险因素、梗死部位、梗死类型。结果 DCI组TG升高及HDL降低者较NDCI组显著(P<0.05)。梗死部位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均以幕上病灶为主(P>0.05)。DCI组更易发生腔隙性脑梗死(LACI)(P<0.01)。结论 DCI具有血脂异常、梗死部位多位于皮层下及基底节区,易发生LACI等特点。
- 宋士萍王秀吕莹
-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死
- 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住院患者二级预防依从性研究及90天随访被引量:15
- 2008年
- 目的了解北京住院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对于住院期间及出院90d二级预防药物及行为修正的依从性现状。方法调查2006年10月1日至2007年5月1日参加研究医院的符合入组标准的连续住院脑梗死及TIA患者对于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他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使用率,戒烟、控制体重等行为修正率并随访90d。结果入组患者中使用抗血小板及他汀等药物及行为修正率偏低,并且在出院90d这一比例进一步降低。结论医生应关注患者有明确循证医学依据的二级预防药物及行为修正的依从性,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患者药物治疗及行为修正的依从性。
- 马锐华王拥军王春雪赵性泉王伊龙许明杰魏明李尧张茁张微微王力林琅李红涛郑婷王献伟李菁晶吕莹齐冬
- 关键词:脑梗死病人依从
- 临床脑血管病医生对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药物干预知识的知晓程度的横断面调查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调查临床脑血管病医生对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二级预防药物干预知识的知晓程度。方法在二级预防持续质量改进协作组所在的北京8家医院,进行临床脑血管病医生对脑梗死和TIA二级预防药物干预知识的知晓程度的横断面调查。结果总计调查140人,各职称级别人员问卷平均得分最低0分,最高56分,平均25.76分(满分100分)。其中三级医院共4家,89人,平均得分27.18分;二级医院共4家,51人,平均得分23.28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住院医师平均26.27分,主治医师平均26.51分,主任医师平均23.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5)。结论在不同级别,不同职称的临床脑血管病医生对脑梗死和TIA二级预防药物干预知识的知晓程度均差,需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相关培训。
- 马锐华王春雪周永许明杰王献伟张宇辉王拥军王伊龙赵性泉魏明李尧张茁张微微林强谭纪萍李红涛李菁晶吕莹王力
- 关键词:脑梗死脑缺血发作短暂性
- 皮温生物反馈对偏头痛疗效-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系统评价皮温生物反馈对偏头痛的疗效。方法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和CNKI数据库,筛选皮温生物反馈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计算头痛发作频率的效应值,应用RevMan5.1软件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初检出102篇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25项研究进行分析,共29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皮温生物反馈组的结局效应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76,P<0.01)。结论皮温生物反馈疗法对预防(或治疗)偏头痛可能有效。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数目不多,有必要开展更多设计严谨,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来确证这种趋势。
- 胡益民吕莹宋士萍袁伟红张新庆赵惠敏
- 关键词:偏头痛META分析
- 貌似急性脑血管病老年人急性肾衰竭7例临床分析
- 2002年
- 吕莹穆毅李莉莉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误诊
- 如何早期识别脑血管病
- 2008年
- 脑血管病多见于高血压及脑动脉硬化的病人,过度疲劳和情绪剧烈波动时代尤为多见,因此,有效地治疗和控制高血压,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是预防脑血管病的主要环节。但是气候的变化也是诱发脑血管病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冬天来临,北京逐渐进入了脑血管病的高发期。
- 吕莹
- 关键词:脑血管病精神过度紧张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高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