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光琳

作品数:43 被引量:24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联合利华研究与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生物学
  • 20篇化学工程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酮基
  • 18篇古龙酸
  • 17篇发酵
  • 16篇2-酮基-L...
  • 14篇维生素
  • 14篇维生素C
  • 11篇维生素C前体
  • 9篇葡萄糖
  • 9篇杆菌
  • 8篇基因
  • 6篇山梨糖
  • 6篇葡萄糖酸
  • 6篇棒状杆菌
  • 6篇D-葡萄糖
  • 5篇氧化葡萄糖酸...
  • 5篇欧文氏菌
  • 5篇L-山梨糖
  • 4篇PCR
  • 3篇直接发酵
  • 3篇前体

机构

  • 37篇中国科学院上...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华东化工学院

作者

  • 43篇尹光琳
  • 14篇陈策实
  • 11篇叶晴
  • 6篇何建明
  • 6篇林文楚
  • 4篇马志方
  • 4篇林海
  • 4篇郭新友
  • 4篇任双喜
  • 4篇王毅武
  • 4篇乔春红
  • 4篇董文玲
  • 3篇林红雨
  • 3篇宋祺
  • 3篇李越
  • 2篇薛震役
  • 2篇袁中一
  • 2篇李越
  • 2篇严明
  • 2篇陈芳

传媒

  • 14篇微生物学通报
  • 7篇工业微生物
  • 6篇微生物学报
  • 4篇现代科学仪器
  • 3篇中国医药工业...
  • 3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生物工程进展
  • 1篇'2000北...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6篇2001
  • 10篇2000
  • 5篇1999
  • 5篇1998
  • 5篇1997
  • 2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3篇1991
  • 1篇198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孢布拉氏霉生物合成β-胡萝卜素的研究──Ⅰ.三孢布拉氏霉负菌优良菌株SCB201的选育被引量:13
1998年
采用紫外照射、亚硝基胍(NTG)和离子束综合诱变处理,获得一株三孢布拉氏霉菌负亩优良菌株SCB201。在优化了的培养条件下,它与三孢布拉氏霉菌正菌SCB200接合培养产β-胡萝卜素达到2g/1,较其亲株0.2g/1的水平提高了10倍。
任双喜尹光琳
关键词:三孢布拉氏霉菌诱变正交实验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SCB329染色体的测定被引量:3
2001年
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 (Gluconobacteroxydans)SCB32 9的纯培养进行了研究 ,测定了其生长曲线 ,确定其对数期为 4~ 2 7h。获得纯培养的对数期菌体后采用凝胶包埋法制备完整染色体 ,用脉冲场电泳方法对SCB32 9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 ,确定其有一条染色体和一个大质粒。染色体的长度在 2 2Mb到 3 5Mb之间。
林文楚尹光琳
关键词: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纯培养脉冲电泳染色体发酵维生素C
构建基因工程菌发酵产生维生素C的前体2-酮基-L-古龙酸被引量:7
2000年
从棒状杆菌SCB30 5 8克隆得到两个 2 ,5 DKG 还原酶基因后 ,构建了两个能够表达 2 ,5 DKG还原酶的基因工程大肠杆菌BL2 1 (DE3)PET9aⅡ和DH5α( pBL4)和一个基因工程欧文氏菌ER97。 2 ,5 DKG还原酶基因分别受控于PL 或T7启动子 ,通过加入IPTG或提高温度进行诱导 ,SDS PAGE和酶活测定确定它们在诱导后得到了高表达 ,用细胞抽提液在加入辅酶NADPH的体外实验中转化 2 ,5 DKG ,HPLC检测证明能够产生大量 2 KLG ,然后在摇瓶水平上研究了它们转化 2 ,5 DKG产生 2 KLG的能力 ,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培养基 ,经过适时的诱导 ,它们都能够转化 2 ,5 DKG产生 2 KLG ,它们的产量可能与细胞内NADPH水平、2 KLG跨膜转运以及还原 2 KLG的酶水平有非常直接的关系。进一步提高产量需要对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
乔春红陈策实陈芳李越尹光琳
关键词:发酵
D-葡萄糖直接发酵产生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 Ⅲ.SCB3058对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到2-酮基-L-古龙酸的转化
1991年
棒状杆菌(Corynebactcrium sp.)突变株SCB 3058将2,5-二酮基-D-葡萄糖酸转化为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含2,5-二酮基-D-葡萄糖酸的发酵液经表面活性剂SDS处理可直接用作菌株SCB3058的转化底物。D-葡萄糖为最佳碳源,同时作为还原的氢供体。培养基中加入NH.Cl对2-酮基-L-古龙酸的生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转化的最适pH为7.5。摇瓶发酵64小时后,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到2-酮基-L-古龙酸的转化率为50mol%。
董文玲马志方邓贻默林海尹光琳
关键词:棒状杆菌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SCB329基因组的大小与结构的研究
作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部分,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突飞猛进,许多重要的微生物的测序工作已完成或接近完成.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致病微生物和重要的模式生物上,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更多的微生物的基因组的研究将提上历...
林文楚尹光琳
关键词:氧化葡萄糖酸杆菌脉冲电泳基因组大小维生素C生产工艺
文献传递
从葡萄糖发酵制备2-酮基-L-古龙酸的新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2-KLG)的改进方法,其特点是直接以葡萄糖为原料,采用二种微生物进行串联发酵,通过生产中间体2,5-二酮基-D-葡萄糖酸(2,5-DKG)进而制备得2-KLG。
尹光琳
文献传递
固定化细胞生产D-异抗坏血酸的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近年来葡萄糖经微生物发酵制备2-酮基-D-葡萄糖酸(2-KDG)正日益受到重视。2-KDG是合成食品抗氧化剂——D-异抗坏血酸(即异维生素C)的重要前体。自1935年以来,国外对2-KDG的产生和发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近几年来国内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
钟晓红尹光琳林海袁中一
关键词:固定化细胞
D-葡萄糖直接发酵产生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的研究——Ⅱ.2,5-DKG产酸菌株发酵条件被引量:8
1991年
本文研究了D-葡萄糖两步串联发酵中前一步菌株的发酵产酸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D-葡萄糖、适量的玉米浆、碳酸钙和磷酸盐的培养基中,摇瓶培养48小时,一株葡萄糖酸杆菌突变株SCB611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25—3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25%左右;另一株欧文氏菌突变株SCB247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45—5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40%。随发酵时间适当延长,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可逐渐增高。温度28℃,种龄15小时,接种量10%及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利于菌株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
马志方董文玲王毅武叶晴尹光琳
关键词:产酸菌发酵
腈类化合物生物转化和应用的进展被引量:3
1989年
腈类化合物是带有氰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它的重要性正逐渐被人认识。1980年法国Jallageas对腈的生物转化及其应用进行了全面综述,大量资料表明工业上许多有经济价值的重要有机化合物是由腈类化合物通过化学合成生产的(表1),其化学转化的主要途径有下列三种方式:
孙韦强尹光琳
关键词:腈类化合物生物转化
N^+离子注入热带假丝酵母对长链二元酸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6
2000年
用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SCB412作为出发菌株,经能量50KeV、剂量1× 10~11~5 ×10~15 ions/cm~2的N~+离子注入诱变处理,以产生可遗传的诱变。 N~+离子注入后,存活率与剂量呈指数衰减关系:log(存活率%)= 8.23- 0.604 × log(剂量),在培养过程中可观察到酵母菌菌落和细胞形态均发生了变化。经筛选,获得了一株能够利用正十二烷烃发酵产生长链二元酸的高产菌热带假丝酵母SCB609。在初始正十二烷烃浓度为15%(v/v)下产酸量由43.5g/L上升到73.2g/L。比较两株菌发酵生长特性的差异,产酸过程有一定的变化。
陈祖华叶晴尹光琳
关键词:离子注入热带假丝酵母发酵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