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儿童
  • 4篇急性
  • 3篇造血
  • 3篇造血干
  • 3篇造血干细胞
  • 3篇造血干细胞移...
  • 3篇综合征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基因
  • 3篇儿童急性
  • 3篇干细胞
  • 3篇干细胞移植
  • 2篇异基因
  • 2篇异基因造血干...
  • 2篇异基因造血干...
  • 2篇缺陷综合征

机构

  • 9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作者

  • 9篇刘嵘
  • 9篇岳梅
  • 7篇张蕾
  • 7篇李君惠
  • 7篇钟笛箫
  • 7篇李娟娟
  • 5篇胡涛
  • 5篇张朝霞
  • 4篇胡梦泽
  • 4篇冯顺乔
  • 4篇师晓东
  • 4篇宋泽亮
  • 3篇曹静
  • 2篇范玮
  • 1篇崔小岱
  • 1篇邹继珍

传媒

  • 3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婴儿白血病被引量:6
2016年
婴儿白血病发病率在婴儿期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常见的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ML),各有自己的临床特点。混合系白血病基因重排为婴儿白血病特征,与婴儿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密切相关。强化的联合化疗可提高生存率,但增加了非复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高危病例可通过骨髓移植获得收益。目前新型药物,包括新型核苷酸类似物、去甲基化药物、基因靶向药物,已在临床或实验室阶段证明有效,对高危患儿通过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获得较长生存期。
岳梅李娟娟师晓东李君惠刘嵘曹静
关键词:婴儿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27例遗传学特征及生存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遗传学及分子学特征以及影响该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的27例JMML患儿的临床特点、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结果及生存情况, 并随访患儿结局。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对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总生存率(OS)进行多种变量的单因素分析。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27例JMML患儿中男11例、女16例, 发病年龄为28(11, 52)月龄。正常核型20例、单体7核型4例、三体8核型1例、伴11q23重排者1例、复杂核型1例。共检测出体细胞突变39个, 涉及RAS信号通路者占比高, 为64%(25/39), 发生频次最高者为PTPN11基因突变, 占44%(11/25)。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者17例(63%), 未移植者8例(30%), 失访2例(7%)。移植患儿移植后随访时间47(11, 57)个月。高危移植组(17例)与高危非移植组(6例)1年OS分别为(88±8)%及(50±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 P=0.025), 高危移植组5年OS为(75±11)%。移植后复发或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未复发者(χ^(2)=6.80, P=0.009)。伴与不伴PTPN11基因突变者3年OS分别为(81±12)%及(67±19)%,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 P=0.356)。结论 JMML涉及的最主要发病机制为RAS通路相关基因突变, 其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为PTPN11。高危患儿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显著提高生存率, 移植后复发或进展与不良预后相关。
李娟娟胡涛李君惠张朝霞冯顺乔师晓东张蕾曹静宋泽亮胡梦泽钟笛箫岳梅范玮唐瑞红邹秉含刘嵘
关键词:白血病粒-单核细胞幼年型造血干细胞移植
输血支持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评价分析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儿移植期间输血的需求量以及血型转换的规律。方法 收集本院血液科2007年5月~2014年2月28名allo-HSCT患儿的资料,包括原发病、移植类型、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量、脱离输血时间、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活时间;研究分析儿童allo-HSCT过程中成分输血与供受者血型配对的关系。将所有接受移植患儿,根据供受者血型分为血型相合组、主侧不合组及次侧不合组。结果 28名allo-HSCT患儿中,26例植入成功,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为(13.12±1.57)d,血小板植入时间为(12.58±2.48)d,2名移植失败者为白血病未缓解移植患儿。26名allo-HSCT成功患儿中ABO血型相合13例、主侧不合10例、次侧不合2例,Rh血型不合1例。成功移植的13名血型相合患儿,平均在+(21.231±9.610)d脱离输注红细胞,10名ABO血型主侧不合患儿,平均在+(27.100±7.172)d脱离输注红细胞(P〈0.05)。血型主侧不合组红细胞输注量多于血型相合组,但数据离散度大(P〉0.05),2组比较血小板输注量及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植入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儿童allo-HSCT中,供受者血型配合情况影响输血量及脱离红细胞输注时间;ABO血型主侧不合的alloHSCT脱离红细胞输注时间明显延长。
胡涛李君惠刘嵘师晓东曹静张蕾李娟娟钟笛箫范玮冯顺乔岳梅胡梦泽
关键词:儿童血液病输血
后置环磷酰胺方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9例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后置环磷酰胺(PTCY)方案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WA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接受PTCY方案allo-HSCT治疗的WAS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移植前临床评分、供者情况、移植后粒细胞及血小板植入时间,移植后嵌合度及移植并发症。结果9例患儿移植时中位年龄为15(4~108)个月,2例为同胞全相合供者,7例为半相合供者,回输移植物的单个核细胞中位数为15.7(11.3~27.4)×10~8/kg,CD34+细胞中位数为9.5(4.4~26.1)×106/kg。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分别为14(12~16)d和15(11~29)d。中位随访时间为20(3~48)个月,所有病例均存活,仅1例患儿发生3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无慢性GVHD,所有患儿移植后2周短串联重复序列结合聚合酶链反应(STR-PCR)检测显示为完全供者型嵌合。4例患儿发生巨细胞病毒血症,1例EB病毒血症,1例发生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3例发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结论PTCY方案allo-HSCT可有效治疗WAS,该预处理方案无严重移植相关并发症,且无混合嵌合发生,并有效减少GVHD。
冯顺乔李君惠胡涛张朝霞胡梦泽岳梅宋泽亮刘嵘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WISKOTT-ALDRICH综合征
ATG联合PTCy的Haplo-HSCT方案治疗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ATG联合后置环磷酰胺(PTCy)诱导免疫耐受的单倍体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方案治疗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并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11月在本中心接受ATG联合PTCy诱导免疫耐受的Haplo-HSCT方案治疗的8例儿童M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儿童MDS患者中,男1例,女7例,中位年龄6.4岁(10个月-15岁),病史中位数2.7年(3个月-8年),7例诊断为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1例诊断为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供者为患者父亲、母亲或哥哥,HLA配型(6-9)/12位点相合,供者经筛查均为健康供者,未携带受者致病基因,中位年龄36.4(25-49)岁,回输单个核细胞中位数19.8(13.2-47.3)×10^(8)/kg, CD34^(+)细胞中位数11.8(5.0-18.3)×10^(6)/kg。移植后3至4 d予环磷酰胺(Cy/CTX)50 mg/(kg·d)静脉滴注,移植后5 d起予小剂量他克莫司(FK506)静脉滴注、吗替麦考酚酯(MMF)口服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12.6(11-15)和13.3(11-18)d,所有患者在植入时均获得完全的供体细胞嵌合。中位随访时间为1032(747-1536)d,总体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均为100%。结论:ATG联合PTCy诱导免疫耐受的Haplo-HSCT方案是治疗儿童MDS安全有效的方法。
宋泽亮刘嵘胡涛李君惠张朝霞张蕾钟笛箫岳梅师晓东
伴DNA修复相关基因胚系突变的遗传易感性小儿白血病5例临床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DNA修复相关基因胚系突变所致遗传易感性小儿白血病的诊断思路以及这类疾病临床、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0年1月确诊的5例DNA修复相关基因胚系突变的遗传易感性小儿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遗传学、分子学资料。结果伴遗传易感性的白血病患儿中涉及DNA修复缺陷者5例,男2例,女3例。5例中1例TP53突变,2例PMS2突变,1例9p21.3p21.1缺失,1例CHEK2突变。结论白血病诊疗中应注意体貌异常及肿瘤家族史,不存在以上也不能除外肿瘤遗传易感性。需甄别结构性变异,重视基因突变及杂合性缺失两种形式,完全缓解后的拷贝数变异检测应更加积极。TP53c.421T>C p.C141R的胚系突变形式为致病性突变。PMS2的单等位基因突变也可导致典型的结构性错配修复综合征发生。DNA修复缺陷相关胚系突变本身不影响化疗反应,体细胞改变特征才是影响化疗疗效的关键因素。
李娟娟岳梅钟笛箫李君惠张蕾胡涛张朝霞冯顺乔唐瑞红胡梦泽崔小岱刘嵘
关键词:DNA修复胚系突变肿瘤遗传易感性
伴C-MYC重排的儿童急性前B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临床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前B淋巴细胞白血病伴C-MYC重排(preBLL)患儿的病例特点、诊断归类及治疗方法。方法对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2019年6月和9月分别收治的2例preBLL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儿均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上肝脾大显著,末梢白细胞均明显升高,骨髓形态学为L3,细胞免疫表型为前B细胞表型,细胞遗传学检测可见C-MYC重排。2例患儿均接受成熟B细胞肿瘤方案(FAB/LMB96)治疗,1例伴TP53基因突变的患儿病情先缓解后又复发死亡,另1例患儿治疗后病情保持持续缓解。结论preBLL患儿临床较罕见,应对形态学为L3的前B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常规C-MYC重排检测。其治疗方法尚需进一步研究,应积极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对此类病例进行大样本的分析和总结,寻找有效治疗方案,提升患儿存活率。
张蕾刘嵘李娟娟钟笛箫岳梅玄立田
关键词:儿童白血病
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临床特征、预后因素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20年8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血液内科确诊的84例T-ALL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并将非早前T淋巴细胞(non-ETP)-ALL组与早前T淋巴细胞(ETP)-ALL组进行比较。结果non-ETP组共70例(83.3%),ETP组共14例(16.7%)。与non-ETP组相比,ETP组女性比例高、LDH明显增高者比例低、高危者比例高、诱导失败者比例高(P<0.05)。non-ETP组完全缓解(CR)率为87.1%,ETP-ALL组CR率为57.1%。non-ETP组复发19例,死亡15例;ETP组复发3例,死亡3例。non-ETP-ALL及ETP-ALL组的5年的总生存率(OS)分别为:(77.1±5.3)%vs.(74.5±13.1)%(P=0.979)。两组患儿5年的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64.2±6.0)%vs.(50±13.4)%(P=0.098)。通过Kaplan-Meier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诱导失败及复发为影响OS的因素(P<0.05)。采用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复发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1)。纳入所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危险度将直接增加复发风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儿童T-ALL诱导失败及复发为预后影响因素,复发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on-ETP-ALL组与ETP-ALL组的5年OS及EFS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张蕾岳梅玄立田钟笛箫李娟娟宋泽亮黄贵民刘嵘
关键词:白血病T细胞儿童预后
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毛霉病6例临床分析
2023年
毛霉病是由接合菌门毛霉菌目真菌引起的感染,好发于免疫缺陷及血液肿瘤疾病患儿,死亡率高,为导致儿童白血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文献报道,儿童血液肿瘤性疾病患者中毛霉病的发生率为2.2%~6.9%[1,2]。早期识别诊断、及时启动有效抗感染治疗、手术清除感染灶为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中心确诊的6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毛霉病的病例资料,探讨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转归,为临床积累经验。
张蕾钟笛箫岳梅玄立田张朝霞李娟娟李君惠邹继珍闫淯淳刘嵘
关键词:儿童急性白血病感染灶免疫缺陷毛霉病白血病患者病例资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