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祥茂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淄博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3篇动脉
  • 3篇手术
  • 3篇颅内
  • 2篇动脉瘤
  • 2篇多发
  • 2篇多发动脉瘤
  • 2篇血管搭桥
  • 2篇诊治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蛛网膜下腔出...
  • 2篇网膜
  • 2篇下腔出血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颅内多发动脉...
  • 2篇膜下
  • 2篇出血

机构

  • 4篇天津市环湖医...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淄博市中心医...
  • 1篇滨州医学院

作者

  • 7篇张祥茂
  • 3篇马琳
  • 3篇黄楹
  • 1篇赵浩
  • 1篇孙新博
  • 1篇房信博
  • 1篇顾英豪
  • 1篇李军
  • 1篇刘静
  • 1篇孙虎
  • 1篇李成霞

传媒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5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底节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进展
2016年
基底节海绵状血管瘤由于其位置特殊性及不同程度出血,诊治具有挑战性。磁共振是基底节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检查措施,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对其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制定个体化手术入路可以很小的残死率切除病灶,改善患者预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和神经导航技术有助于提高病灶全切除率,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对于手术不可及或不能全切的病灶,放射治疗可作为一种治疗选择以期减少再次出血。
牛德营张祥茂翟乃池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基底节流行病学手术治疗
生物膜在经鼻蝶入路手术鞍底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生物膜在经鼻蝶入路手术鞍底重建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52例,利用多层生物膜进行有效鞍底重建,对鞍膈和鞍上池蛛网膜破损者同时用生物膜修补鞍膈。结果19例(36.5%)术中发生脑脊液漏,6例(11.5%)术中无脑脊液漏但鞍膈破损,行鞍膈修补,所有病例行鞍底重建。4例(7.7%)术后出现短期脑脊液鼻漏,平卧5~7d后均症状消失。随访3—48个月,无1例出现脑脊液鼻漏、细菌性脑膜炎和张力性气颅等。结论经传统鼻蝶入路切除病变后,利用合适生物膜修补鞍膈和多层重建鞍底,可安全、有效地预防术后及中远期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
张祥茂黄楹
关键词:经蝶手术生物材料脑脊液漏
一种用于细胞显像的染色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细胞显像的染色方法,涉及医学显像技术领域。配置一定浓度的荧光素钠注射液;将目标细胞暴露于可视范围内;使用荧光素钠对目标细胞进行染色,通过显微镜调至荧光模式观察目标细胞颜色变化,目标细胞呈现深黄色,目标...
顾英豪顾凌雯孙虎赵浩孙新博袁光孙铄韩煜周涛房信博李军张祥茂李成霞刘静
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的颅内多发动脉瘤的诊治被引量:2
2014年
随着脑血管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不断提高,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多发动脉瘤检出率越来越高。研究表明既往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患者的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要高于无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者,对于发生动脉瘤破裂的多发动脉瘤患者除明确责任动脉瘤并首先处理外,其未破裂动脉瘤也应尽量检出并积极治疗,因此多发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均要比单发动脉瘤复杂。
马琳张祥茂
关键词:多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流行病学
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形态学特征对比研究
目的:基于三维脑血管造影,通过对颅内多发囊性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破裂动脉瘤与未破裂动脉瘤三维重建影像的对比分析,减少患者个体差异对动脉瘤破裂的影响及测量误差,探讨动脉瘤形态学特征相关指标与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关系,...
张祥茂
关键词:颅内多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形态学特征血管造影
文献传递
上颌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搭桥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上颌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第二段近端之间进行血管搭桥的可行性。方法解剖观察10具尸头标本(20侧)的颞浅动脉、上颌动脉及颞深动脉、大脑中动脉分叉部、颈总动脉分叉部及颈外、颈内动脉起始部,分别测量其外径,颈外、颈内动脉起始部及上颌动脉至大脑中动脉分叉部移植血管的走行距离。多普勒超声检查10例健康成人(20侧)的上颌动脉、颈总、颈外、颈内动脉及颞浅动脉主干、额支、顶支的内径和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尸头解剖上颌动脉外径为(2.60±0.20)mm,大于颞浅动脉分叉部外径(1.70±0.30)mm,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动脉至大脑中动脉分叉部移植血管的行程为(61.70±1.50)mm,而颈外、颈内动脉至大脑中动脉分叉部移植血管的行程分别为(162.40±2.60)mm、(171.00±2.70)mm。超声多普勒检查上颌动脉第二段血流量为(62.70±13.30)mL/min,而颞浅动脉额支、顶支血流量仅(15.90±3.70)mL/min、(17.70±4.10)mL/min,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上颌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第二段近端进行血管搭桥是切实可行的,具有血流量大、移植血管短、路径直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颅内外血管搭桥方法。
马琳张祥茂黄楹
关键词:上颌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血流量解剖学
颅内颈动脉高流量血管搭桥手术训练模型的构建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构建颅内颈动脉高流量血管搭桥手术模型,搭建训练平台。方法成人头颅湿标本9具,利用猪前臂动脉代替移植血管,建立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移植高流量分流手术模型。6名既往无血管吻合经验的住院医师,对本实验模型进行时长不同的显微血管吻合训练后,利用自制的血管吻合难度调节装置进行血管吻合,吻合完成后,即刻解剖观察内膜,了解吻合口通畅情况。结果 6名住院医师进行了总共18侧36处血管吻合,随着难度的升高,血管吻合所用时间延长,通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利用猪前臂动脉代替移植血管,建立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移植高流量分流手术模型,与传统的显微血管吻合训练模型相比较,具有材料相似、更真实模拟术中情况、移植血管获取方便、手术难度可调节等优点。
马琳黄楹张祥茂
关键词:高流量血管搭桥血管吻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