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靖宇

作品数:29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多发
  • 20篇多发性
  • 20篇骨髓
  • 20篇骨髓瘤
  • 19篇多发性骨髓瘤
  • 13篇球蛋白
  • 12篇蛋白
  • 11篇免疫
  • 10篇血液
  • 10篇免疫球蛋白
  • 8篇果糖胺
  • 7篇多发性骨髓瘤...
  • 7篇血液分离
  • 6篇血清
  • 5篇分离胶
  • 5篇IGA型
  • 4篇血清果糖胺
  • 4篇钩状效应
  • 4篇采血
  • 4篇采血管

机构

  • 29篇河北省沧州中...
  • 3篇沧州医学高等...
  • 2篇黄骅开发区博...

作者

  • 29篇张靖宇
  • 24篇范洪
  • 7篇陈立新
  • 7篇郭丽
  • 6篇张静
  • 6篇张华
  • 6篇王丽芳
  • 4篇许迪
  • 4篇王军
  • 4篇胡海涛
  • 3篇牟兆新
  • 3篇侯振江
  • 2篇王华新
  • 2篇赵倩
  • 2篇王洪飞
  • 1篇侯建章
  • 1篇石海香
  • 1篇聂风华
  • 1篇王洪生
  • 1篇刘玉欣

传媒

  • 5篇中国实验血液...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现代免疫学
  • 2篇检验医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1篇2018
  • 11篇2017
  • 1篇201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果糖胺、免疫球蛋白及轻链定量联合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果糖胺(FMN)、免疫球蛋白(Ig)及轻链(LC)联合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和分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69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初诊时进行FMN、Ig及LC检测。FMN采用硝基四氮唑蓝比色法测定,Ig和LC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169例MM包括IgG型88例、IgA型53例、LC型28例,所有患者均排除糖尿病。结果 Ig、LC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在各型MM患者血清中出现相应Ig及LC的变化,无论是κ型还是λ型M蛋白,κ/λ比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IgA型MM患者FMN平均水平明显高于IgG型、LC型和对照组(P<0.05),IgG型、LC型组FMN平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MN、IgA、κ/λ单独及3项联合检测对诊断IgA型MM的敏感度分别为96.2%、81.1%、92.5%、98.1%,特异度分别为78.0%、100%、94.0%、76.0%。IgA和κ/λ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1和94.0%,与3项联合检测敏感度相当,但特异度比3项联合检测明显提高。结论 FMN在IgA型MM中存在异常增高的现象,可作为IgA型MM的初筛指标,初筛阳性联合Ig及LC进行定量检测,可明显提高IgA型MM的检出率。
张靖宇范洪陈立新王丽芳吴琼王军
关键词:果糖胺多发性骨髓瘤
IgA钩状效应结合果糖胺联合诊断IgA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为研究血清果糖胺(fructosamine,FMN)水平在IgA钩状效应识别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沧州市3家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IgA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IgA型组)64例、IgG型MM患者(IgG型组)75例、IgM型MM患者(IgM型组)8例和IgA增高的慢性肝病(chronic liver disease,CLD)患者(CLD组)6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FMN水平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分析FMN与IgA的相关性;选取高浓度IgA血清样本1份,通过倍比稀释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的样本17份,绘制剂量-反应曲线,找出IgA的平衡点浓度。所有入选病例均排除糖尿病。结果显示,IgA型组FMN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型组、IgM型组和CLD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FMN与IgA型组IgA呈明显正相关(r=0.822,P<0.05),与CLD组IgA无明显相关性(r=0.143,P>0.05);剂量-反应曲线平衡点浓度约为7.0g/L,达到该点后,反应的吸光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以上结果说明,IgA存在钩状效应,而高浓度IgA的钩状效应可通过FMN有效识别,低浓度IgA则不行。
张靖宇陈立新王丽芳范洪
关键词:果糖胺IGA钩状效应多发性骨髓瘤免疫透射比浊法
不同血液分离结果的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患者骨代谢水平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分离结果的骨髓瘤骨病(MBD)患者骨代谢指标对病情评估及疗效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34例初诊MM患者,根据血液离心结果,分为对照组119例(样本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清、胶体、红细胞),异常组15例(样本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清、红细胞、胶体、红细胞),根据影像学表现将MBD分为0-4级,0-2级为骨病较轻者,3-4级为骨病较重者,分析两组患者MBD的分级情况,并对不同血液分离结果的MBD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分析治疗前后血液分离结果及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β2-微球蛋白(MG)与骨代谢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0-2级69例,3-4级50例;异常组0-2级5例,3-4级10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血清β2-MG、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骨钙素(O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01)。对照组95例疗效≥部分缓解(PR),其血液分离结果未改变;24例疗效0.05)。与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血液分离结果未改变的患者β-CTX、β2-MG水平显著降低(均P<0.001),P1NP、OC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01),而血液分离结果转为异常的患者各指标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异常组治疗后血液分离结果转为正常的患者β-CTX、β2-MG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P1NP、OC水平显著升高(P<0.001,P<0.
范泽文褚娜利闫石乔建启于巧亚张靖宇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液分离骨代谢指标
ICU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ICU送检合格临床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最强,敏感率为72%,其次为哌拉西林(64%)、亚胺培南(60%)、头孢他啶(40%)、头孢吡肟(34%)、环丙沙星(26%)、阿米卡星(24%)、左氧氟沙星(20%)、庆大霉素(14%)、妥布霉素(1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严重,应根据药敏情况合理应用抗生素。
刘静李红心张靖宇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河北省沧州市城镇居民健康体检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了解沧州市城镇居民健康人群甲状腺功能的异常情况,为减少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2015年沧州市城镇居民健康体检者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其甲状腺检查及实验室甲状腺功能检测数据,对其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选择健康体检者3218名,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248例,检出率为7.71%,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亚临床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亚临床甲减的检出率分别为0.81%(26/3218)、0.68%(22/3218)、1.83%(59/3218)、4.38%(141/3218),亚临沧床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5.07%)高于临床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2.64%,Х^2=32.140,P〈0.01)。2013—2015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2.73%(24/879)、6.54%(71/1086)、12.21%(153/1253),不同年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69.443,P〈0.01)。男性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为3.20%(49/1532),女性为11.80%(199/1686),女性明显高于男性(Х^2=12.806,P〈0.01)。年龄在40~〈50和≥70岁组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居高,分别为10.25%(65/634)和10.40%(31/298)。结论沧州市城镇居民健康人群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逐年升高,以亚临床甲减为主,应加强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降低甲状腺及相关疾病的发生。
侯振江牟兆新张靖宇范洪王华新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体检
不同血液分离结果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研究分离胶真空采血管离心后2种不同血液分离结果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比较2种分离结果对MM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68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分离胶真空采血管离心后血液分离结果将血液样本分为对照组(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清、胶体、红细胞)和异常组(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清、红细胞、胶体、红细胞),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血钙、乳酸脱氢酶、肌酐)、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免疫分型和临床分期等临床数据的差异;分析血液分离结果与疗效的关系,并比较2组患者总生存期(OS)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和异常组的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血红蛋白、免疫分型、临床分期差异明显(P<0.05),而性别、年龄、血钙、乳酸脱氢酶、肌酐、血小板在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异常组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和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的患者血液分离结果转为正常,部分缓解(PR)的患者血液分离结果部分转为正常、部分未发生变化,而获得PR疗效以下的患者血液分离结果没有变化,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获得PR疗效以下的患者血液分离结果部分转为异常;正常血液分离结果患者具有较好的OS,而异常血液分离结果患者的OS明显缩短。结论:MM患者血液离心后存在异常分离现象;异常分离现象与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血红蛋白、免疫分型及临床分期有关。这提示,异常分离存在更高的肿瘤负荷;正常血液分离结果提示预后较好,而异常血液分离结果提示预后不良。
张靖宇范洪张静赵倩许迪尤芳芳郭丽张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预后
离心血液异常分离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Ig检测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21年
为探究离心血液异常分离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患者Ig检测中的意义,收集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MM患者187例,根据外周血离心结果分为异常组(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清、红细胞、分离胶、红细胞)和正常组(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清、分离胶、红细胞),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浆总蛋白、白蛋白、Ig、血钙、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血小板以及疾病免疫分型等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通过检测含不同浓度IgG和IgA的样本,分别绘制剂量-反应曲线,找出血浆IgG和IgA的平衡点浓度;分析两种不同外周血离心结果与Ig钩状效应的关系。结果显示,异常组和正常组在总蛋白、白蛋白、Ig、Hb、疾病免疫分型等指标上差异显著(均P<0.05),而在年龄、性别、血钙、LDH、Scr和血小板中组间差异不显著(均P>0.05);IgG和IgA的平衡点浓度分别约为35.0 g/L和7.0 g/L,达到平衡点后反应的光密度D(570 nm)、D(340 nm)值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异常组Ig检测时均存在钩状效应,正常组则部分存在。以上结果表明,MM患者的外周血样本离心后存在异常分离现象,这与总蛋白、白蛋白、Ig、Hb和疾病免疫分型有关;Ig检测存在钩状效应,而异常分离结果提示相应免疫分型的Ig检测时存在浓度假性减低情况,需稀释才能还原真实结果。
张靖宇朱金英张静范洪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钩状效应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分型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液异常分离结果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液异常分离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0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282例MM患者(IgG型152例、IgA型92例、IgD型6例、轻链型32例)以及同期20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200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集空腹静脉血,离心后观察血液分离结果。根据血液分离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异常组,比较两组检验免疫球蛋白(Ig)、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g)水平的差异。结果自身免疫病患者、健康体检者及部分MM患者血液分离正常,分3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清、分离胶、红细胞,血清和红细胞比例适当;血液分离异常者均为MM患者,异常血液分离为4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清、红细胞、分离胶、红细胞,上层有少量血清,其下红细胞增多,底层有少量红细胞。282例MM患者中血液异常分离有46例(16.31%)。异常分离现象仅见于IgG型(28例)和IgA型(18例),所占比例分别为60.87%和29.13%。异常组TP、Ig水平高于对照组,Hb、Hct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MM患者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可能存在血液分离异常现象。日常工作中遇到血液分离异常现象时,应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并进一步进行确诊试验。
褚娜利范洪郭丽许迪张华张靖宇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分离胶真空采血管血液分离
血清免疫球蛋白等因素对分离胶采血管血液分离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等因素对分离胶采血管血液分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21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IgG型149例、IgA型65例、IgM型7例),根据Ig水平分组,将IgG型患者分为IgG≤47 g/L组(A组,84例)和IgG>47 g/L组(B组,65例),将IgA型患者分为IgA≤38 g/L组(C组,39例)和IgA>38 g/L组(D组,26例),所有IgM型患者IgM≤63 g/L,为IgM≤63 g/L组(E组,7例);根据总蛋白(TP)水平将5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分为TP≤90 g/L组(F组,27例)和TP>90 g/L组(G组,23例);根据血细胞比容(HCT)水平将55例贫血患者分为HCT≤30%组(H组,26例)和HCT>30%组(I组,29例)。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分别注入2种分离胶采血管中,完全凝固后离心,观察血液分离效果。结果 B和D组2种分离胶采血管的分离效果均为离心后分4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清、红细胞(RBC)、分离胶、RBC,上层有少量血清,其下RBC明显增多,底层有少量RBC;A、C、E、F、G、H和I组2种分离胶采血管均分3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清、分离胶、RBC,血清量较多。结论分离胶采血管血液分离效果受Ig、TP、HCT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Ig和TP水平明显升高、HCT明显降低的MM患者不宜采用分离胶采血管采集血液。
张靖宇范洪路炳通胡海涛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伴血钙假性增高1例
2022年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属于惰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范畴[1],以骨髓中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浸润伴外周单克隆性IgM增生为特点,病因不明,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所占比例很低,主要侵犯骨髓,也可侵犯脾脏和淋巴结,可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2]。但是往往不侵犯骨骼,不会造成骨破坏[3],本文报道1例LPL/WM伴血钙假性增高的患者,报道如下。
乔建启郭丽褚娜利胡海涛张靖宇
关键词:假性增高骨破坏华氏巨球蛋白血症B细胞淋巴瘤病因不明血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