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明

作品数:40 被引量:176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9篇骨折
  • 8篇关节
  • 5篇腰椎
  • 5篇手术
  • 5篇内固定
  • 4篇引流
  • 4篇术后
  • 4篇椎弓
  • 4篇椎弓根
  • 4篇细胞
  • 4篇骨科
  • 4篇负压
  • 4篇负压封闭
  • 4篇钢板
  • 3篇胸腰椎
  • 3篇引流袋
  • 3篇引流装置
  • 3篇手术治疗
  • 3篇破骨
  • 3篇螺钉

机构

  • 40篇武汉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武汉市第四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武汉市普爱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40篇李亚明
  • 24篇刘世清
  • 16篇马永刚
  • 13篇陈庆
  • 10篇邓明
  • 9篇明江华
  • 9篇周炎
  • 8篇王钢
  • 6篇胡戈亮
  • 6篇张卫兵
  • 6篇张弩
  • 5篇刘登胜
  • 5篇潘丽华
  • 5篇吴飞
  • 5篇胡巍
  • 3篇梁凡
  • 3篇贺斌
  • 3篇杨越
  • 3篇蔡青
  • 3篇何亚

传媒

  • 6篇武汉大学学报...
  • 4篇中国中医骨伤...
  • 4篇生物骨科材料...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中国骨伤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9篇2010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空加压螺钉与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成年股骨颈基底部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成年股骨颈基底部骨折中空加压螺钉与解剖型钢板固定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2008年3月—2014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收治45例成年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中空加压螺钉(21例)及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固定(24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6例;年龄38~60岁,平均48.7岁;左侧32例,右侧13例;骨折按Garden分型:I型7例,Ⅱ型15例,Ⅲ型13例,IV型10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20~45个月随访,平均32.4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空加压螺钉固定组中4例于术后1~3个月内固定失效,其中2例行伤肢骨牵引制动3个月后骨折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二期行内固定翻修术;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组1例术后2个月螺钉松动,髋内翻位愈合,1例术后8个月出现髋关节异位骨化,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空加压螺钉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6.8±1.7)周,明显长于解剖钢板固定组(14.3±2.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定标准评价:中空加压螺钉组优11例,良5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为76.2%;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组优19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1.7%。两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rdenⅢ、IV型股骨颈基底部骨折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固定较中空加压螺钉疗效佳。
周炎明江华李亚明瞿新丛马永刚陈庆邓明刘世清
关键词:骨折固定术加压螺钉钢板
游离NgR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游离NgR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轴突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编码游离NgR蛋白的基因克隆、转染至第3代BMSCs,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游离NgR蛋白在BMSCs中的表达。另同时制备sD大鼠胸髓挫伤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于脊髓损伤1周后分别移植普通BMSCs和游离NgR基因修饰的BMSCs。于细胞移植第1周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游离NgR蛋白在损伤区的表达,于细胞移植第4周、第6周时在脊髓损伤区取材,采用髓鞘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染色观察轴突再生情况,并选用BBB评分评估2组大鼠后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慢病毒载体转染后BMSCs胞浆内可见明显NgR荧光表达。细胞移植第1周时实验组大鼠脊髓损伤区呈现NgR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移植第6周时实验组髓鞘染色清晰,分布均匀呈条索状,内有少量空洞形成;对照组髓鞘排列紊乱,内有大量空洞形成。细胞移植第4周及第6周时,发现实验组大鼠BBB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向脊髓损伤大鼠移植经游离NgR基因修饰的BMSCs,能够通过多种机制促进受损脊髓轴突再生和神经功能恢复。
潘丽华马永刚李亚明刘世清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轴突再生脊髓损伤
骨又生移植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上肢骨不连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骨又生(DDM)移植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上肢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2005年8月至2014年11月间上肢骨不连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5例,女8例;10-53岁,平均32.5岁。骨不连部位:锁骨骨不连4例,肱骨近端骨不连5例,肱骨干骨不连16例,尺、桡骨骨不连6例,桡骨骨不连4例,指骨骨不连6例。39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4例患者行外固定保守治疗。病程为5个月到3年,平均1.1年。38例患者行骨又生植骨,5例行骨又生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结果:43例患者中2例失访。41例随访19-54个月,平均32.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5个月。锁骨骨不连优良率100%,肱骨近端骨不连优良率87.5%,肱骨干骨不连优良率80%,尺、桡骨骨不连优良率83.3%,桡骨骨不连优良率100%,指骨骨不连优良率75%。结论:骨又生具有促进骨组织再生和骨折愈合的作用,对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吴飞李亚明张弩张卫兵胡戈亮
关键词:骨不连自体骨移植
小切口结合围手术期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僵直27例
2010年
王钢李亚明
关键词:膝关节僵直小切口综合康复
人工关节磨损钛微粒诱导破骨的RANK/OPG通路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磨损钛微粒诱导溶骨的RANK/OPG通路机制。方法巨噬细胞分别与清洁钛微粒、细菌内毒素结合钛微粒和细菌内毒素联合培养,作为清洁钛微粒组、细菌内毒素结合钛微粒组及细菌内毒素组,与单纯巨噬细胞组作为对照。每组分别在培养4,8,16,32h各时点取巨噬细胞,分别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检测核激活因子受体RANKmRNA、骨保护素OPG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清洁钛微粒组和细菌内毒素结合钛微粒组巨噬细胞培养4h时RNKmRNA表达开始增加,之后逐渐升高(<0.01);培养8h时骨保护素OP-GmRNA表达轻度增高,随后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细菌内毒素组未检测到核激活因子受体RANKmRNA表达,培养4h时骨保护素mRNA表达轻度一过性增加。结论清洁钛微粒可能通过刺激巨噬细胞过量表达RANK,传导破骨信号,而细菌内毒素并不参与RANK/OPG信号途径诱导溶骨。
王钢李亚明刘世清蔡青
关键词:人工关节细菌内毒素
清洁磨损钛微粒对巨噬细胞释放破骨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磨损清洁钛微粒的大小及不同微粒-细胞比对巨噬细胞释放破骨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前列腺素(PGE2)的影响。方法:清洁钛微粒按直径大小分为(0.35±0.09),(1.5±0.38),(6.25±2.13)μm组,分别以微粒-细胞比1:1,10:1,100:1,500:1,1000:1与巨噬细胞联合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IL-1、IL-6、PGE2含量。结果:各组清洁钛微粒在微粒-细胞比10:1时,巨噬细胞释放TNF-α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500:1时释放TNF-α达到高峰,1000:1时分泌量下降。(0.35±0.09)μm清洁钛微粒组较(1.5±0.38)μm和(6.25±2.13)μm清洁钛微粒组,(1.50±0.38)μm清洁钛微粒组较(6.25±2.13)μm清洁钛微粒组,分别在微粒-细胞比10:1,100:1,500:1时,巨噬细胞释放更多TNF-α,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IL-1、IL-6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粒-细胞比500:1,1000:1时,PGE2含量显著增高(P<0.01),巨噬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结论:清洁磨损钛微粒大小及微粒-细胞比是决定磨损微粒生物细胞学反应的重要参量。磨损微粒越小,微粒-细胞比越高,生物细胞学毒性越大,能刺激巨噬细胞释放更多破骨性细胞因子TNF-α。清洁钛微粒本身并不能刺激巨噬细胞释放IL-1、IL-6、PGE2。
王钢刘世清李亚明蔡青
关键词: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前列腺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创伤骨科急诊手术处理专家共识被引量:20
2020年
自2019年12月开始,湖北省武汉市相继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NCP)患者,并迅速扩散到整个湖北省乃至全国。其病原体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其传染性强,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给NCP的防控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笔者基于部分创伤骨科患者具有急诊手术需求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及湖北省及全国多家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救治经验,结合目前国内外关于抗击NCP疫情以及创伤骨科救治原则的最新文献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本专家共识,系统规范NCP疫情防控期间创伤骨科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路径和防护措施,为各级医院开展创伤骨科患者急诊手术处理提供参考。
刘静李卉周武刘国辉张英泽姜保国唐佩福刘国栋吴新宝袁志周方王天兵付中国侯志勇苏佳灿余斌邵增务夏天熊蠡茗方跃王光林林朋陈雁西倪江东杨雷王栋梁何承建刘曦明车彪李亚明王俊文陈明赵猛曹发奇孙云米博斌刘梦非熊元薛航胡良聪胡益强陈朗闫晨晨
关键词:冠状病毒感染骨折
经腓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5
2017年
目的比较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采用经腓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06年6月~2012年6月收治56例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经腓骨入路显露,37例经后外侧入路,骨折均行钢板螺钉固定。比较及分析两组手术参数、术后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22个月(12~48个月)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经腓骨入路组为(7.6±1.2)周,后外侧入路组为(6.3±0.7)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关节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经腓骨入路组平均为(81.4±6.5)分,优6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84.2%;后外侧入路组平均为(92.6±7.3)分,优22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为94.6%。经腓骨入路组3例行走时踝关节有疼痛感。两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经腓骨入路,选择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周期短,临床疗效更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
周炎明江华李亚明陈庆邓明胡戈亮廖琦刘世清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内固定入路
新型纳米材料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多肽接枝聚/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丙戊酸神经导管促进大鼠周围神经再生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观察新型纳米复合材料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多肽接枝聚/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丙戊酸(PRGD/PDLLA/n-HAP/VPA)神经导管对周围神经缺损的影响.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用PRGD/PDLLA/n-HAP/VPA导管桥接缺损神经,B组用PDLLA导管进行桥接,C组行自体神经移植术.结果 术后12周,A组(-41.00±3.08)和C组(-39.00 ±3.12)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高于B组(-73.00 ±3.11,P<0.05);A组(24.78 ±4.05)和C组神经潜伏期波幅(CMAPs,25.39±5.54) mV高于B组[(14.74 ± 3.09) mV,P<0.05];A组(31.39 ±2.38) m/s和C组(31.53±2.11)m/s传导速度(NCVs)高于B组[(20.07 ±2.31) m/s,P< 0.05];A组(256.00 ±6.08)和C组(258.00 ±5.49)的导管段神经纤维计数显著高于B组(231.00±5.16,P<0.05),A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PRGD/PDLLA/n-HAP/VPA复合材料神经导管有望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疾病的临床治疗.
吴飞李亚明张卫兵胡戈亮刘世清勘武生
关键词:周围神经再生神经导管丙戊酸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引流袋更换时间的研究
本文通过VSD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对四肢清创术后的患者进行伤口引流,观察不同更换频率下其引流抗感染效果,结果表明3d更换1次引流袋的频率对四肢清创术后患者伤口具有最佳的引流效果与预防感染的效果。
潘丽华李亚明刘世清马永刚何亚贺斌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引流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