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福根

作品数:42 被引量:334H指数:1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青浦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骨折
  • 14篇内固定
  • 9篇固定术
  • 8篇手术
  • 8篇疗效
  • 8篇股骨
  • 8篇钢板
  • 5篇手术治疗
  • 5篇内固定治疗
  • 4篇腰椎
  • 4篇术后
  • 4篇肱骨
  • 4篇胫骨
  • 4篇内固定术
  • 4篇老年
  • 4篇关节
  • 3篇远端
  • 3篇入路
  • 3篇疏松性
  • 3篇髓内

机构

  • 4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42篇潘福根
  • 13篇庄健
  • 13篇周凯华
  • 13篇高如峰
  • 10篇郑奋
  • 10篇陈农
  • 9篇何小健
  • 8篇金冬泉
  • 6篇陈铭吉
  • 6篇杨军
  • 5篇刘佐庆
  • 5篇李智
  • 5篇吴晓天
  • 5篇周海林
  • 5篇翁伟峰
  • 4篇叶作舟
  • 3篇傅阳
  • 3篇董健
  • 3篇吴海辉
  • 3篇陶星光

传媒

  • 9篇中国骨与关节...
  • 5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骨伤
  • 2篇实用手外科杂...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骨科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对动力髋螺钉(DHS)及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临床应用DHS和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08—2008-12采用DHS和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发生内固定失效的15例临床资料,总结失效原因。结果 DHS头颈加压钉切割出股骨颈、侧板拔出3例,髋内翻4例,头颈钉自滑槽滑出2例,头颈钉断裂1例,DHS钢板断裂1例,DHS钢板固定螺钉断裂2例;PFN髓内钉断裂1例,PFN髓内钉近端锁钉切割1例。结论骨折复位不良、内固定选择不当、螺钉位置不正、骨质疏松等因素均可导致DHS和PFN内固定失效,术前全面分析、术中精确操作是保证DHS和PFN内固定手术成功的关键。
何小健潘福根高如峰庄健翁伟峰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失效
通过教育干预减少冲压机械致工业性手外伤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通过教育干预影响冲压机械致工业性手外伤的危险因素,比较其发病频率的变化。方法于2010年3月至6月期间进入事故高发单位进行安全宣教。通过问卷调查收集2009年和2010年7月至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就诊的急诊工业性手外伤患者资料,共906例。按年份将患者分为2009年(宣教前)组和2010年(宣教后)组,对两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取教育干预后对2009年组和2010年组进行比较,冲压机械所致工业性手外伤发病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9,v=1,P〈0.01)。两组致伤原因相比,无上岗前培训与有上岗前培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6,v=1,P〈0.05),而本工种工龄不到1年、事故机器使用时间大于10年及每日工作时间在8h以上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50、0、0.14,v均为1,P〉0.05)。结论教育干预可预防因冲压机械所致的工业性手外伤的发生,加强安全防护装置的应用和安全操作规章的贯彻实施也是必要的措施。通过多手段联合干预应可有效地降低冲压机械所致工业性手外伤的发生频率。
傅阳潘福根叶作舟吴晓天陈亮
关键词:手损伤病例对照研究教育干预
前侧入路与外侧入路微创钢板固定肱骨干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 比较前侧入路与外侧入路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符合选择标准的采用MIPO治疗的35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前侧入路17例(A组),外侧入路18例(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肩肘关节活动范围;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肩肘关节功能。结果 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1.35±8.00)min和(95.56±7.9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1,P=0.128)。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A组无医源性桡神经麻痹发生,B组有2例(11.1%)存在一过性医源性桡神经麻痹,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3,P=0.486)。患者均获随访,A组随访时间11~24个月,平均15.4个月;B组10~23个月,平均16.8个月。X线片示两组骨折均获骨性愈合,A组愈合时间为(13.5±2.1)周,B组为(14.0±2.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6,P=0.491)。末次随访时A、B组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33.4±1.9)分和(30.6±2.0)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100分和(96.4±2.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31,P=0.000;t=5.243,P=0.000)。结论 采用MIPO治疗肱骨干骨折时,前侧入路较外侧入路更为安全,术后肩肘关节功能也优于外侧入路。
何小健潘福根周凯华庄健陈铭吉安智全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外侧入路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被引量:1
2008年
髋臼骨折以高能量损伤多见,常伴有严重的合并症,保守治疗致残率极高,手术治疗已成为重要选择。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5年8月手术治疗髋臼骨折2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潘福根庄健金冬泉郑奋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高能量损伤保守治疗合并症致残率
两种椎间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评估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及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1年1月行PLIF及TLIF的249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记录医源神经根性损伤发生率、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评分改善率、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比较2种术式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异同。结果医源神经根性损伤发生率PLIF高于TLIF,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手术优良率以及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术中医源性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PLIF,长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二者并无差异。
高如峰郑奋潘福根
关键词:腰椎脊神经根脊椎滑脱椎管狭窄
经皮闭合复位Pyrford式内固定术选择性治疗髌骨骨折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闭合复位Pyrford式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选择性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Pyrford式张力带钢丝进行闭合复位及固定。结果 28例均获随访,时间9~53个月。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按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定标准评分:优27例,中1例。结论经皮闭合复位Pyrford式内固定选择性治疗髌骨骨折手术创伤小,内固定稳定可靠,可早期行走,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好。
杨军陈铭吉周凯华雷景辉潘福根周海林
关键词:髌骨骨折
上海市青浦区工业性手外伤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调查上海市青浦区工业性手外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 152例工业性手外伤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 工业性手外伤发生的高危人群是20~50岁的青壮年,男性为主.每年3,4月份及7,8月份为事故高发期,而每天12-18时为事故好发时间.切割伤和轧砸伤是主要损伤类型,食、拇指较易受伤.设备条件差、缺少防护装置和人为因素是致伤的主因,个体私营企业是事故高发单位.结论 人为因素、安全培训和保护及事故好发单位是手外伤发生的三要素,针对其发病特征,制定预防措施,可降低发病率.
傅阳潘福根叶作舟吴晓天
关键词:手外伤流行病学工业性
跟腱断裂40例手术治疗报告
2008年
目的:分析跟腱断裂误诊的原因,探讨手术方法选择和术后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40例跟腱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断端修整后直接缝合,14例用Lindholm法腓肠肌腱瓣翻转成形术修补,4例用Abraham法倒V-Y肌腱瓣成形术及跖肌腱扇形膜片修补,2例用Bosworth法及跖肌腱扇形膜片修补跟腱。结果:术后随访5月-15年,平均3.5年。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优34例(85.0%),良5例(12.5%),差1例,优良率为97.5%。结论:避免误诊、早期手术治疗跟腱断裂的效果良好。需根据跟腱断裂部位、缺损多少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术后积极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措施。
陈农董健潘福根
关键词:跟腱手术治疗
股骨外侧髁冠状面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外侧髁冠状面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或联合防滑动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外侧髁冠状面骨折11例。结果本组随访8~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未见切口感染及骨坏死。膝关节功能参照Letenneur评定标准:优7例,良3例,差1例。结论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外侧髁冠状面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拉力螺钉联合防滑动钢板可以较好地克服骨折端的剪切应力,避免了内固定螺钉的松动。
周海林何小健潘福根郑奋金冬泉
关键词: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
皮下钉棒系统改良置钉法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 :探讨皮下钉棒系统改良置钉法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选择性应用钉棒系统改良经髂前下棘和耻骨结节置钉治疗14例Tile B型骨盆骨折,男8例,女6例;年龄23~65岁,平均42岁。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并采用Matta复位标准及Majeed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0.5个月。手术时间25~45 min,平均32 min;术中出血量10~35 ml,平均18 ml。术后骨折均Ⅰ期愈合,愈合时间9~14周,平均12.5周。术后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4例出现单侧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出现单侧股神经麻痹,最终均恢复正常。Matta复位标准结果 ,优7例,良5例,中2例。末次随访时Majeed功能评分为(81.50±8.05)分,其中优5例,良7例,中2例。结论 :应用皮下钉棒系统改良经髂前下棘和耻骨结节置钉固定前环创伤小、复位牢靠、并发症少,是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一种有前景的手术方式。
吴晓天陈农潘福根刘佐庆何小健
关键词:骨盆钉棒系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