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翁伟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铜陵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铜陵市卫生局科研课题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耐药
  • 2篇药性分析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耐药性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型
  • 2篇基因型分布
  • 2篇杆菌
  • 2篇肝炎
  • 2篇肝炎病毒
  • 2篇病毒
  • 2篇不动杆菌
  • 1篇丁酸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多药耐药鲍氏...
  • 1篇血酮体

机构

  • 6篇铜陵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唐吉斌
  • 6篇翁伟
  • 2篇宋有良
  • 2篇张盛
  • 2篇胡志军
  • 2篇章文
  • 1篇潘晓龙
  • 1篇焦瑞宝
  • 1篇吴志平
  • 1篇周东升
  • 1篇宋晓菲

传媒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09~2011年铜陵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铜陵地区部分医院近3年鲍曼不动杆菌(ABA)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的变化,为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铜陵地区部分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病区分布情况与耐药率及变化趋势。结果3年中共分离出1024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液(59.9%)。其次为咽拭子(儿.9%)和分泌物(4.3%);科室分布以ICU(35.3%)为主,其次为脑外科(11.9%),呼吸内科(11.3%)和骨科(5.7%);3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总体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尤以亚胺培南和关罗培南最为明显,亚胺培南3年耐药率分别为29.2%,59%和87.1%,美罗培南3年耐药率分别为33.3%,61.3%和96.3%;临床常用抗茵药物中只有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耐药率低于50%,其余均大于5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感染源,其对临床常用抗茵药物耐药性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临床医师可根据耐药率,合理选择抗茵药物,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及医院感染。
唐吉斌章文胡志军翁伟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耐药性
铜陵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铜陵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分析该地区不同基因型别与肝功能损害、病毒复制水平及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探讨不同基因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RDB)对铜陵地区228例HBV阳性感染者的血清分别进行HBV基因型分型、HBV载量以及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和肝功能等的检测,并结合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228例患者的血清样本中,226例样本成功分型,其中B型54.4%(124/228)、C型37.3%(85/228)、B/C混合型7.5%(17/228),2例未检出,占0.09%。不同HBV基因型患者间年龄、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肝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型HBV载量明显高于B型及B/C混合型(P<0.01)。结论铜陵地区HBV基因型的分布以B型为主,其次为C型和少量B/C混合型;C型感染者HBV载量显著高于B型,C型感染者肝脏损害较B型重,提示HBV基因型可能影响患者体内HBV复制并可能引起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肝病。
翁伟唐吉斌宋晓菲张盛潘晓龙宋有良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脱氧核糖核酸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外排泵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与外排泵adeA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琼脂两倍稀释法检测鲍氏不动杆菌对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法扩增外排泵编码基因adeA;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adeA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最高的是亚胺培南,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92.9%、78.8%,临床常用的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耐药率均>50.0%;氨曲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抗菌药耐药率相对较低;85株鲍氏不动杆菌中有多药耐药株52株,占61.2%;adeA基因的检出阳性率为81.2%,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多药耐药菌株adeA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敏感菌株,其中3株相对表达量为敏感菌株平均表达水平>20倍。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株耐药情况严重,其主动外排系统adeA基因表达增强在多药耐药性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唐吉斌翁伟周东升吴志平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主动外排系统多药耐药实时荧光定量RT-PCR
β-羟丁酸与血酮体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应用与比较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测定血清β-羟丁酸与血酮体定性分析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诊断中的应用及两者的比较意义。方法:对31例临床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进行β-羟丁酸酶法测定及应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进行血酮体定性分析,并对两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β-羟丁酸在31例患者血清中全部升高,而血酮体定性分析阳性为23例,8例为阴性,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检测β-羟丁酸有助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其敏感性高于传统的血酮体定性分析。
翁伟唐吉斌
关键词:Β-羟丁酸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体
外科感染患者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外科感染患者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将2011年1~12月医院外科送检的感染患者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测。结果细菌分布中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耐药分别高达97.8%和97.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耐药分别高达93.2%和92.4%,它们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无耐药;细菌分布中革兰阴性杆菌前3位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3.4%、15.6%和10.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达55.5%,呈现多药耐药性。结论根据对外科感染患者细菌构成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及时选用敏感药物,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唐吉斌胡志军翁伟
关键词:抗菌药外科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铜陵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与临床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了解铜陵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分析该地区HBV不同基因型别与肝功能损害、病毒复制水平及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探讨不同基因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反向点杂交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verse dot blot,PCR-RDB)对铜陵地区228例ABV阳性感染者的血清分别进行HBV基因型的分型、HBV-DNA载量以及HBV血清标志物和肝功能等的检测,并结合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228份患者的血清样本中,226份样本成功分型,其中B型54.4%(124/228),C型37.3%(85/228),B/C混合型7.5%(17/228),2例未检出占0.88%(2/228).在各临床分型的慢性HBV感染者中,B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组(CHB)、肝硬化组(LC)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组(HCC)中的构成比依次为61.8%,36.4%和60%,C基因型依次为25.7%,63.6%和40%,B型在CHB组占优势(χ^2=19.253,P=0.001);C型在LC组占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9.818,P<0.001).C基因型HBV-DNA载量明显高于B型及B/C混合型,差异具有统计学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不同基因型HBV患者中,除了性别,男性高于女性外,患者的生化指标经方差分析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铜陵地区HBV基因型主要以B型为主,对HBV基因分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对HBV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唐吉斌翁伟张盛宋有良焦瑞宝章文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