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思红

作品数:22 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会议论文
  • 10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骨密度
  • 9篇绝经
  • 8篇绝经后
  • 8篇妇女
  • 7篇髋部
  • 6篇骨折
  • 5篇绝经后妇女
  • 4篇老年
  • 3篇脂肪
  • 3篇脂肪量
  • 3篇疏松性
  • 3篇髋部骨折
  • 3篇甲状旁腺
  • 3篇骨健康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3篇骨质疏松性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骨折
  • 2篇身体成分

机构

  • 2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2篇李慧林
  • 22篇洪维
  • 22篇程群
  • 22篇薛思红
  • 22篇朱晓颖
  • 22篇张雪梅
  • 21篇杜艳萍
  • 20篇朱汉民
  • 13篇唐雯菁
  • 2篇费杨
  • 1篇陈敏敏
  • 1篇杜燕萍
  • 1篇甘菊民

传媒

  • 4篇中华骨质疏松...
  • 3篇中华内分泌代...
  • 3篇第十届中国南...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第9届北京国...
  • 1篇第九届中国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七届国际骨...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社区人群中不同骨折类型对肌力和肌功能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50岁以上社区人群中骨折类型的分布,并探讨不同骨折类型对肌力和肌功能影响是否具有差异;方法 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对上海5个社区50岁以上的居民共1471名(男性446名,女性1025名)进行问卷...
杜艳萍朱汉民李慧林洪维唐雯菁朱晓颖张雪梅薛思红程群
绝经后妇女年龄对体脂与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年龄对骨密度与体脂的影响.方法 对2006年2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骨密度(BMD)测定的绝经后妇女1034例;按≤50岁组、51-52岁组、53-54岁组、55-56岁...
李慧林朱汉民程群杜艳萍洪维唐雯菁张雪梅朱晓颖薛思红
关键词:绝经后年龄身体成份骨密度
阿仑膦酸钠和甲状旁腺素对糖皮质激素性骨丢失的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比较并探讨甲状旁腺素和阿仑膦酸钠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IOP)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动物实验:将40只9月龄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皮下注射;糖皮质激素(GC)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5mg/kg·d皮下注射;GC+双膦酸盐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5mg/kg·d皮下注射+阿仑膦酸钠4mg/kg·d灌胃;GC+甲状旁腺激素(PTH)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5mg/kg·d皮下注射+rPTH80μg/kg·d皮下注射。所有动物喂养3个月后处死。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大鼠腰椎和股骨骨密度,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分析大鼠股骨力学参数,收集外周血检测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细胞实验:将原代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分为对照组;GC组:地塞米松(Dex)10-5mol/L;阿仑膦酸钠(ALN)组:ALN10-7mol/L;PTH组:人重组PTH1-3410-7mol/L;GC+ALN组:Dex10-5M+ALN10-7mol/L;GC+PTH组:Dex10-5mol/L+PTH10-7mol/L;分别采用MTT、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和茜素红染色法观察各组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矿化情况;采用Real-timePCR检测各组成骨细胞FGF23和SOST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GC组大鼠腰椎骨密度(0.232±0.021)和股骨骨密度(0.203±0.018)较各自对照组(0.247±0.03和0.226±0.037)明显降低(P<0.05);GC+ALN组股骨骨密度(0.224±0.03)和GC+PTH组腰椎骨密度(0.271±0.018)较GC组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GC组骨小梁容积、骨形成率、矿化沉积率和血BGP明显降低(P<0.05),破骨细胞表面积和血TRAP5b明显升高(P<0.05)。GC+PTH组骨小梁容积显著增加(P<0.05),GC+ALN组骨小梁容积与对照组持平。与GC组相比,GC+PTH组骨形成率和血BGP明显升高(P<0.05),GC+ALN组矿化沉积率升高(P<0.01),破骨细胞表面积和血TRAP5b降低(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GC可降低成骨细胞的增殖率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减少矿化结节形成(P<0.05),GC+PTH和GC+ALN使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至对照组水平,但PTH能著抑制矿化,ALN�
程群杜艳萍李慧林洪维朱晓颖张雪梅薛思红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阿仑膦酸钠甲状旁腺素
绝经后高龄妇女身体成分、骨密度的特征及其相关性被引量:9
2018年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的寿命在延长,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的数量在明显增加。高龄老人常合并多种疾病。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高龄老人是发病最高的人群。因此,研究高龄老人骨骼肌肉的健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李慧林杜艳萍洪维程群陈敏敏唐雯菁费杨朱汉民张雪梅朱晓颖薛思红
关键词:身体成分高龄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绝经后骨密度高龄老人
绝经后妇女血250HD与PTH、钙代谢、骨转换和骨量的相关性研究
杜艳萍程群朱汉民李慧林朱晓颖洪维张雪梅薛思红
上海地区男性髋部骨几何结构与人体成分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上海地区男性髋部骨几何结构指标随增龄的变化趋势,评估人体成分包括骨骼、肌肉及脂肪对其影响力度,并比较不同肌肉脂肪分布对骨结构影响的差异,探讨上海地区男性髋部骨结构与人体成分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1168名年龄分布在21~96岁的上海地区健康成年男性纳入研究。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21~40岁)、中年组(4l~60岁)和老年组(〉60岁)。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DXA)进行骨密度、肌肉量、脂肪量的检测,同时利用DXA自带软件髋部骨结构分析系统测定股骨颈、转子间和股骨干这3个部位的骨结构指标,包括横截面积、平均皮质厚度以及弯曲系数。采用Pearson(正态分布)或Pearson(非正态分布)进行相关性检验,采用多元回归stepwise进行归因分析。结果(1)上海地区男性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横截面积和平均皮质厚度都在2l~30岁左右达到高峰,并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腰椎骨密度在60岁以后出现上升;肌肉量和脂肪量在31~40岁到达峰值,随后肌肉量和脂肪量逐渐下降,脂肪量在50岁后再次出现上升的趋势。(2)髋部骨密度与股骨颈、转子间、股骨干这3个部位的骨结构指标横截面积、平均皮质厚度、弯曲系数的相关性最大;其次为全身肌肉含量,在这3个部位与横截面积都呈正相关.与弯曲系数呈微弱的负相关:全身脂肪对于这3个部位的横截面积、平均皮质厚度以及弯曲系数的影响作用并不一致。(3)在青年组中,全身脂肪含量和脂肪百分比与横截面积和平均皮质厚度呈负相关.与弯曲系数呈正相关,但是在中年组和老年组中,脂肪对骨结构的负性作用逐渐减弱,甚至转变为正性作用。(4)在青年组中,四肢的肌肉含量与股骨颈、转子间以及股骨干的横截面积以及平均皮质厚度起着最显著的正相关作�
杜艳萍朱汉民朱晓颖张雪梅薛思红李慧林洪维唐雯菁程群
关键词:骨密度肌肉量脂肪量
高龄老年男性和女性骨健康状况差异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男性和女性骨健康状况差异。方法将2004年5月至2008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60岁及以上的老年男性1 227例和女性1 637例纳入本研究,按每10岁为1个年龄段分组,比较各组腰椎、髋部骨密度和骨生化指标及骨折发生率。结果 (1)BMD:年龄≥90岁男性组髋部各部位骨密度、男性80~89岁组、70~79岁组、60~69岁组腰椎与髋部均明显高于同年龄组女性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骨折发生率:至少1次骨折的发生率60~69岁组、70~79岁组、80~89岁组女性均明显高于同年龄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骨生物化学标志物:60~69岁组、70~79岁组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BGP)、尿骨吸收标志物Ⅰ型胶原羧基端肽/肌酐(carboxy 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crea,CTX/cr)、尿吡啶啉/肌酐(pyridinoline/crea,Pyd/Cr)、尿脱氧吡啶啉/肌酐(deoxypyridinoline/crea,D-Pyd/Cr)均明显高于同年龄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0~89岁组女性尿Pyd/Cr、D-Pyd/Cr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影响高龄老人骨密度和骨折发生率,性别对高龄老人骨代谢标志物有影响。
李慧林朱汉民程群杜艳萍洪维唐雯菁朱晓颖张雪梅薛思红
关键词:高龄老年骨密度骨生化指标
绝经前后妇女身体成分变化及其与骨密度相关性
目的 探讨绝经前后妇女身体成分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相关性.方法 对2006年2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测定全身骨矿含量(bo...
李慧林朱汉民程群费杨杜艳萍洪维唐雯菁朱晓颖张雪梅薛思红
月经持续时间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影响
目的:探讨月经持续时间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影响。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10年2月来我院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的绝经后女性2304例;按每10岁一个年龄段进行分组,分别比较月经持续时间小于等于30年、30-40...
李慧林朱汉民程群杜艳萍洪维朱晓颖张雪梅薛思红
文献传递
行经寿命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行经寿命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影响。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10年2月来我院进行双能χ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BMD)的绝经后女性2304例;按每10岁一个年龄段进行分组,分别比较行经寿命≤30年、30~40年、≥40年各组妇女腰椎、髋部骨密度。结果 1.在腰椎1~4 BMD:小于60岁组分别为(0.782±0.127)g/cm2、(0.857±0.133)g/cm2、(0.881±0.120)g/cm2;60~69岁组(0.784±0.130)g/cm2、(0.788±0.139)g/cm2、(0.842±0.130)g/cm2;70~79岁组(0.753±0.144)g/cm2、(0.773±0.149)g/cm2、(0.799±0.167)g/cm2;≥80岁组(0.725±0.096)g/cm2、(0.825±0.162)g/cm2、(0.774±0.150)g/cm2。其中小于60岁组中行经寿命≥40年和30~40年BMD明显高于行经寿命≤30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0~69岁组中行经寿命≥40年BMD明显高于行经寿命30~4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髋部各部位骨密度股骨颈:小于60岁组(0.649±0.093)g/cm2、(0.688±0.102)g/cm2、(0.690±0.087)g/cm2;60~69岁组(0.621±0.114)g/cm2、(0.625±0.094)g/cm2、(0.642±0.096)g/cm2;70~79岁组(0.572±0.102)g/cm2、(0.570±0.098)g/cm2、(0.609±0.088)g/cm2;≥80岁组(0.545±0.078)g/cm2、(0.565±0.094)g/cm2、(0.539±0.099)g/cm2。大转子:小于60岁组(0.557±0.084)g/cm2、(0.589±0.104)g/cm2、(0.601±0.083)g/cm2;60~69岁组(0.535±0.102)g/cm2、(0.533±0.960)g/cm2、(0.562±0.091)g/cm2;70~79岁组(0.472±0.095)g/cm2、(0.480±0.094)g/cm2、(0.551±0.098)g/cm2;≥80岁组(0.458±0.074)g/cm2、(0.470±0.096)g/cm2、(0.452±0.110)g/cm2。全髋:小于60岁组(0.782±0.108)g/cm2、(0.821±0.111)g/cm2、(0.829±0.102)g/cm2;60~69岁组(0.750±0.114)g/cm2、(0.752±0.114)g/cm2、(0.779±0.113)g/cm2;70~79岁组(0.679±0.119)g/cm2、(0.686±0.117)g/cm2、(0.768±0.102)g/cm2;≥80岁组(0.647±0.080)g/cm2、(0.665±0.115)g/cm2、(0.643±0.127)g/cm2。其中小于60岁组中行经寿命30~40年股骨颈、全髋和大转子BMD明显高于行经寿命≤3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80岁组行经寿命≥
李慧林朱汉民程群杜艳萍洪维朱晓颖张雪梅薛思红
关键词:绝经后妇女骨密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