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沛冬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膜炎
  • 1篇心内膜
  • 1篇心内膜炎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杂音
  • 1篇乙型
  • 1篇杂音
  • 1篇生化标记
  • 1篇停药
  • 1篇停药后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细胞
  • 1篇细菌性
  • 1篇慢性
  • 1篇慢性乙型
  • 1篇脑脊液
  • 1篇脑膜
  • 1篇脑膜炎
  • 1篇内膜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常熟市第二人...
  • 1篇亳州市人民医...
  • 1篇上海市静安区...

作者

  • 3篇陈沛冬
  • 2篇陈晨
  • 2篇陈澍
  • 2篇虞胜镭
  • 1篇范清琪
  • 1篇高有方
  • 1篇陆迪雅
  • 1篇汪婷
  • 1篇王嘉颖
  • 1篇翁心华
  • 1篇朱跃红
  • 1篇汪月娥
  • 1篇沈瑶杰
  • 1篇温潇
  • 1篇包莹
  • 1篇贾雯

传媒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外周血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和脑脊液γ干扰素检测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 探讨检测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和脑脊液γ干扰素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TBM)中的价值.方法 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疑诊为TBM的182例患者中筛选出TBM患者30例(TBM组),对照组为39例非结核性脑膜炎.采用T-SPOT.TB检测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分泌γ干扰素的T淋巴细胞;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脑脊液中未受刺激的γ干扰素含量,TBM组患者治疗4周后复查,观察其动态变化.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样本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 筛选出30例TBM患者,其中6例为确诊病例、24例为疑似病例;对照组39例,包括病毒性脑膜炎12例、化脓性脑膜炎16例、隐球菌性脑膜炎11例.TBM组T-SPOT.TB阳性率为70%(21/30),对照组为13%(5/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2.15,P<0.01).TBM组首次脑脊液γ干扰素水平中位数为244.35 pg/mL,对照组为9.48 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46,P<0.01).TBM组有10例患者随访脑脊液γ干扰素水平,治疗后γ干扰素水平中位数为81.36 pg/mL,较治疗前的271.02 pg/m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99,P=0.002).外周血T-SPOT.TB诊断TBM的敏感度为70%,特异度为87%;脑脊液γ干扰素诊断TB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9,敏感度为83%,特异度为85%.结论 外周血T-SPOT.TB及脑脊液γ干扰素检测对TBM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动态观察脑脊液γ干扰素含量变化对TBM患者的病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陆迪雅陈澍高有方陈晨虞胜镭陈沛冬沈瑶杰
关键词: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感染性心内膜炎9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了解近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华山医院近10年收治的97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血培养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计量数值如患者发病年龄等以算术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病例阳性数以百分比表示,对比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97例IE患者平均年龄(49±17)岁,有基础心脏病73例,占75.3%;前三位是风湿性心脏病27例(27.8%)、先天性心脏病23例(23.7%)、特发性二尖瓣脱垂18例(18.6%)。临床表现为发热96例(99.0%)、心脏杂音93例(95.9%)、贫血82例(84.5%)。血液细菌培养阳性66例(68.0%),其中草绿色链球菌28株(42.4%),仍为主要致病菌,且全部发生于自然瓣膜心内膜炎患者中;葡萄球菌18株(27.3%),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15.2%),有3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株(12.1%),有2株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耐药性强的病原菌各1株。超声心动图赘生物检出79例,占81.4%,其中右心赘生物9例,病原主要为葡萄球菌。结论IE患者临床表现、易感因素、致病菌发生了变化,多次血培养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诊断。
朱跃红陈沛冬陈晨虞胜镭翁心华陈澍
关键词:发热心脏杂音
预测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的生化标记筛查及其临床应用
2016年
为探寻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可能血清标记,收集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阳性或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治疗应答对其能否停药进行临床评估,分析达到停药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疗程,HBeAg水平,基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HBV DNA,停药时的肝硬度值、HBV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水平、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 21,IL-21)水平、外周血CD4^+IL-21^+T细胞频数。结果显示,共47例患者符合停药标准,其中HBeAg阳性26例,HBeAg阴性21例;平均年龄(42.45±14.08)岁。抗病毒疗程平均为(4.60±1.61)年。抗病毒治疗初始ALT值为(174.38±200.84)U/L;基线HBV DNA为(5.87±1.06)log拷贝/mL;停药时HBsAg精确定量平均为(1 104.82±1 328.11)IU/mL,IL-21平均为(729.82±427.39)pg/mL,CD4^+IL-21^+T细胞频数平均为(0.79±0.49)%,肝硬度测定F1 27例、F2 16例、F3 4例、F4 0例。共27例患者复发,1年内累积复发率为57.45%。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提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用核苷(酸)类似物后复发与服药总疗程及停药时IL-21水平、CD4^+IL-21^+T细胞频数、HBsAg水平有关;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则提示,停药时HBsAg和IL-21水平与复发有关。因此,停药时HBsAg和IL-21水平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用核苷(酸)类似物后复发的预测因素。
汪月娥温潇陈沛冬范清琪汪婷贾雯包莹王嘉颖
关键词:复发核苷(酸)类似物白细胞介素2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