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建平

作品数:41 被引量:16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地震
  • 13篇震前
  • 9篇DEMETE...
  • 6篇地震前
  • 6篇电离层
  • 5篇DEMETE...
  • 4篇地震活动
  • 4篇电子浓度
  • 3篇电离层异常
  • 3篇智利地震
  • 3篇强震
  • 3篇强震前
  • 3篇汶川8级地震
  • 3篇汶川地震
  • 2篇地震学
  • 2篇电离层扰动
  • 2篇电子温度
  • 2篇形变
  • 2篇原位
  • 2篇平静

机构

  • 38篇中国地震局地...
  • 1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2篇中国地震局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中国地震台网...
  • 3篇唐山市地震局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天津市地震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41篇黄建平
  • 14篇刘静
  • 13篇张学民
  • 12篇申旭辉
  • 11篇欧阳新艳
  • 10篇马丽
  • 8篇张晁军
  • 7篇赵庶凡
  • 6篇石耀霖
  • 5篇李文静
  • 4篇陈会忠
  • 4篇泽仁志玛
  • 4篇蔡晋安
  • 3篇尹宝军
  • 3篇王武星
  • 3篇陈时军
  • 2篇王婷
  • 2篇李勇
  • 1篇孙玉军
  • 1篇胡彬

传媒

  • 5篇地球物理学报
  • 5篇地震
  • 5篇国际地震动态
  • 3篇地震学报
  • 3篇中国地震
  • 3篇世界地震译丛
  • 1篇地震地质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电波科学学报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4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界加速地震矩释放模型的网格计算
2011年
根据临界加速地震矩释放模型的基本原理,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基于网格的并行处理,即按时间分解和按空间分解。如果要根据历史地震目录资料预测某地区未来的地震活动,可以采用空间分解的方式;如果要根据某地区历史上特定时间段的地震活动情况来检验地震加速破裂模型,则可以采用时间分解的方式。最终,能够在同样计算精确度下缩短计算时间或者是同样计算时间下取得更大的计算精确度。
黄建平胡彬
关键词:网格计算GLOBUS
智利8.8级地震前后高能粒子数据变化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利用法国DEMETER卫星IDP载荷观测的高能粒子通量数据,首先研究了其全球表现特征,即极区沉降带、中高纬沉降带和南大西洋沉降区。进而以2010年2月27日发生的智利8.8级地震为例,通过重访轨道的对比,发现高能粒子通量在2月26日出现了比较显著的变化:即南纬L=2.1~2.7一直增强,而其共轭区,即北纬L=2.1~2.7时,在26日白天无显著变化,只是在接近地震发生时才出现共轭效应。同时,在26日白天震中上空靠近赤道地区粒子通量显著降低,而到夜晚在震中区上空及附近地区粒子通量显著增强。在震后粒子通量恢复正常水平。
黄建平刘静欧阳新艳李文静
关键词:智利地震DEMETER高能粒子
智利8.8级地震的震前电子浓度扰动
基于法国DEMETER卫星数据,在识别2级图像的基础上,通过对1级数据进行滑动中值处理、纬度变化分析以及空间差值研究,发现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的震前震中区上空附近有异常变化:20日距离震中1500km处电...
刘静万卫星黄建平张学民赵庶凡欧阳新艳泽仁志玛
关键词:智利地震DEMETER卫星
文献传递
地震矩比成像算法的发展及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以伤口愈合理论为基础的地震矩比成像算法,把每次大震的能量按照一定的原则在其周围分配,分析地震矩比R值随时空变化的特征,从而找出地震矩比R值与强震的对应关系.本文以中国地震目录分别作分区、震源深度分析和记录完整性分析,应用调整了参数的地震矩比成像算法,分析了1966年以来中国不同地区7.0级以上地震前,震中及其周围R值对应的异常演化过程,发现通过分析R值异常的时空变化,能够定量化确定未来大震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迫近程度.结果显示,R值的时空变化能够定量反映大震发生的时空要素,而且R值的变化特征能够反映介质破裂的规律.
黄建平马丽张晁军
九江地震前DEMETER卫星观测到的电离层异常被引量:8
2009年
通过对法国DEMETER卫星观测的电磁场、电子和离子浓度及温度数据的分析,表明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Ms5.7地震前存在空间电离层异常现象,其中2005年11月17日、18日和21日在单个半轨道上存在较明显的异常变化,异常同步出现在电磁场和等离子体部分参量上,2005年11月22日、23日在20°~30°N范围内出现大面积的升温现象。此外,除震中区上空附近有异常变化外,在南纬的震中磁共轭区也观测到相应的扰动。
刘静张学民申旭辉欧阳新艳黄建平
关键词:电离层异常DEMETER卫星电子浓度九江地震
强震前ELF/VLF磁场的扰动特征统计研究被引量:28
2012年
本文利用DEMETER卫星记录的变化磁场数据统计研究了2005—2009年北半球7级以上强震前后空间磁场的扰动特征.在震中±10°范围内利用震前2个月至震后1个月的5年同期观测的ELF/VLF[370~897Hz]频段磁场功率谱密度数据构建了背景场,定义了表征空间磁场在地震时段相对于背景场的扰动幅度指标.统计研究发现26个强震中42%的地震主要表现为震前磁场扰度幅度逐渐上升,超过3倍标准差,随后在扰度幅度下降过程中发震.35%强震在地震前10天内最大扰动幅度超过3倍标准差,在扰度幅度处于最高值期间发震,震后磁场扰动幅度逐渐回落.23%的强震在震前震后无明显规律.随机事件测试发现在空间天气平静且无强震条件下随机地点上空的磁场无明显的时空演化规律,且随机地点上空的空间磁场相对于背景场的平均扰度幅度很小,最大扰度幅度从未超过2倍标准差,并且没有明显的随时间变化特征.
泽仁志玛申旭辉曹晋滨张学民黄建平刘静欧阳新艳赵庶凡
地震矩比成像模型分析强震前的空区特征
调研前人对地震空区的研究,发现从地震破裂愈合的概念和地震矩衰减的角度分析空区是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Lomnitz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震矩比成像(MRI)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分析了环太平洋东南、东北、西北地区7.0级以上大震前...
黄建平
关键词:地震空区触发地震
定量分析地震活动的活跃与平静特征被引量:3
2005年
在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新西兰、意大利和葡萄牙等不同地区的原始地震目录做震源深度和震级记录完整时间分析及删除余震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定量考察各个研究区域内中强地震的活跃与平静特征,得到了这些地区地震活跃时段Ta、活跃时段内相邻地震间隔时间t和平静时段Tq的分布及其置信区间。并用时间间隔分析法,在假设“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的活跃与平静特征是一平稳随机过程”条件下,计算了各研究区域在活跃时段内发生的理论地震数目N′和各地区全部实际地震发生的概率P。结果发现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的活跃与平静特征不服从平稳随机过程。
黄建平马丽陈时军G.A.Papadopoulos
关键词:平静聚类分析
累积地震矩法研究全球地震活动
<正>地震学家勾画的地震空区往往与未来发生的强震位置有一定差异,同时地震空区的划分还具有较大的任意性。定量化研究地震空区对研究未来强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墨西哥地震学家Lomnitz(1993)从伤口愈合的概念提出累积地...
张晁军黄建平Cinna Lomnitz石耀霖马丽蒋淳刘卫华
文献传递
地震地下水动态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被引量:3
2009年
综合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地震地下水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包括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及其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水位同震响应及机理解释、水温同震响应及其机理、地下水反映的断层活动低频信息几个方面,探讨了地震地下水位变动与应力应变的关系,展望了地震地下水研究的发展方向。
尹宝军马丽陈会忠王婷黄建平张晁军王武星黄伟
关键词:地震地下水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