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勇

作品数:18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肝移植
  • 7篇细胞
  • 5篇肾移植
  • 4篇肾病
  • 3篇原位
  • 3篇原位肝移植
  • 3篇肾联合移植
  • 3篇肝癌
  • 3篇肝移植治疗
  • 2篇移植肾
  • 2篇上皮细胞转分...
  • 2篇肾小管
  • 2篇肾小管上皮
  • 2篇肾小管上皮细...
  • 2篇肾小管上皮细...
  • 2篇受者
  • 2篇术式
  • 2篇尿毒
  • 2篇尿毒症
  • 2篇肿瘤

机构

  • 18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8篇刘勇
  • 18篇郑少玲
  • 18篇夏鹏
  • 17篇杨亦荣
  • 16篇吴存造
  • 11篇张启瑜
  • 11篇孙贤斌
  • 11篇蔡勇
  • 9篇廖毅
  • 7篇虞冠锋
  • 6篇沈龙捷
  • 6篇徐自强
  • 4篇虞冠峰
  • 4篇李澄棣
  • 3篇陈必成
  • 2篇周蒙滔
  • 2篇余正平
  • 1篇陈文伟
  • 1篇陈琰
  • 1篇任雨

传媒

  • 4篇肝胆胰外科杂...
  • 4篇中华器官移植...
  • 3篇2005年浙...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年份

  • 3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荧光染料-CFSE与碘化丙锭染色方法检测细胞杀伤能力
目的:用CFSE、碘化丙锭两种荧光染料先后标记的方法检测小鼠脾细胞杀伤能力,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丝裂霉素处理Balb/C小鼠脾细胞经尾静脉致敏C57BL/6小鼠,7天后与未经处理的或地塞米松处理的C57BL/6小鼠的...
陈必成夏鹏蔡勇杨亦荣郑少玲刘勇吴存造沈龙捷孙贤斌徐自强廖毅虞冠峰李澄棣张启瑜
文献传递
马兜铃酸肾病尿毒症期维持性血透和肾脏移植的对比分析
2007年
目的了解马兜铃酸肾病尿毒症期维持性血透或行肾移植后泌尿系肿瘤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调查自2000年3月~2006年1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38例尿毒症期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在分别接受维持性血透和肾移植后泌尿系肿瘤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分析肿瘤发生与透析时间的关联。结果38例马兜铃酸患者(血透患者15例,肾移植患者23例):随访11~85个月,肾移植患者中泌尿系肿瘤发生率13.0%(3/23)低于血透患者中泌尿系肿瘤发生率46.7%(7/15)(P<0.05),移植前透析时间与肿瘤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移植是尿毒症期马兜铃酸肾病患者较好的治疗措施,移植前透析时间与肿瘤的发生无关。
郑少玲陈琰陈必成蔡勇杨亦荣夏鹏刘勇孙贤斌石炳毅
关键词:马兜铃酸尿毒症
接受同一供体肝肾联合移植与肾移植的临床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肝脏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我院移植中心2002年5月至2006年9月间共进行8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对此8例患者及接受同一供体对侧供肾8例肾移植患者及移植物存活率、排斥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及移植物存活率为100%,无可证实排斥反应发生。术后8例患者移植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7例移植肾功能迅速恢复正常,1例移植肾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于术后第52天肾功能恢复正常。对应8例单纯肾移植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及应用抗人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ATG)后,于术后50 d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余7例患者恢复良好,至末次随访肾功能均正常。结论肝肾联合移植肝脏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夏鹏杨亦荣任雨郑少玲蔡勇刘勇吴存造孙贤斌张启瑜虞冠峰廖毅
关键词:肝移植肾移植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治疗wilson's病
目的探讨改良背驼式肝移植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意义方法2例患者采用改良背鸵式肝移植术原位肝移植术。结果手术成功,2例存活至今(分别术后22个月和11个月),且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改良背驼式肝移植术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一种...
吴存造张启瑜虞冠锋廖毅杨亦荣郑少玲夏鹏刘勇
文献传递
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尿毒症患者肾移植二例被引量:1
2006年
蔡勇郑少玲杨亦荣夏鹏吴存造刘勇
关键词: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尿毒症患者肾移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年发病率抗体生成
三种不同术式原位肝移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标准原位肝移植、经典背驮式肝移植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三种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自2001年3月至2004年12月,对35例肝炎后肝硬化和急性重症肝炎患者施行了肝移植术,男28 例,女7例,年龄15-63岁,平均4...
张启瑜吴存造虞冠锋廖毅杨亦荣周蒙滔余正平郑少玲孙贤斌夏鹏刘勇蔡勇
文献传递
肾移植术后受者体内微嵌合状态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受者体内微嵌合状态与移植肾功能、排斥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对人类性别决定基因SRY扩增的巢式PCR方法,对接受79例男性供肾的女性肾移植患者外周血的微嵌合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总的微嵌合发生率为55.70%(44/79),其中移植后6个月内微嵌合的发生率为35.71%,6~18个月内发生率为46.67%,18个月以上发生率为71.43%。10例患者术后14d至6个月连续观察发现微嵌合的出现呈波纹式动态变化。嵌合阳性患者的排斥反应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嵌合阴性患者(P<0.05),但二者血肌酐值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微嵌合阳性患者的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夏鹏陈必成蔡勇杨亦荣刘勇郑少玲
关键词:肾移植嵌合状态移植物排斥
阻断CD154-CD40共刺激通路诱导产生IL-10依赖的免疫调节性T细胞
目的:本试验旨在了解阻断CD154-CD40共刺激通路能否诱导产生IL-10依赖的免疫调节性T 细胞以及其在体外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从供者小鼠脾细胞内分离出的CD4+T细胞加入刺激细胞和抗CD154单抗进行诱导培养, ...
蔡勇杨亦荣夏鹏郑少玲刘勇吴存造沈龙捷孙贤斌徐自强
文献传递
肝癌肝移植7例体会
2006年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4年12月肝癌肝移植7例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7例手术全部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现4例无瘤生存。1例死于肝癌复发肺转移,2例死于乙肝复发,其中1例存活了42个月。结论肝移植术治疗肝癌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吴存造张启瑜虞冠锋廖毅杨亦荣郑少玲夏鹏刘勇
关键词:肝肿瘤肝移植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在慢性移植肾肾病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是否参与了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的发生、发展,并探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6份移植肾穿刺标本分...
刘勇杨亦荣郑少玲夏鹏吴存造蔡勇沈龙捷孙贤斌徐自强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