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万全

作品数:58 被引量:433H指数:16
供职机构:卫生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公益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0篇吸虫
  • 48篇血吸虫
  • 38篇日本血吸虫
  • 25篇虫病
  • 23篇吸虫病
  • 21篇血吸虫病
  • 20篇免疫
  • 14篇抗原
  • 10篇蛋白
  • 10篇抗体
  • 9篇日本血吸虫病
  • 8篇疫苗
  • 8篇免疫诊断
  • 8篇DNA疫苗
  • 7篇异构酶
  • 7篇磷酸丙糖
  • 7篇磷酸丙糖异构...
  • 7篇大陆株
  • 6篇中国大陆株
  • 6篇克隆

机构

  • 50篇江苏省血吸虫...
  • 8篇哈佛大学
  • 7篇江苏省寄生虫...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徐州市疾病预...
  • 2篇新沂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无锡市第三人...

作者

  • 58篇华万全
  • 34篇余传信
  • 34篇殷旭仁
  • 32篇朱荫昌
  • 29篇何伟
  • 24篇梁幼生
  • 22篇许永良
  • 18篇徐明
  • 14篇曹国群
  • 12篇司进
  • 10篇高琪
  • 9篇戴建荣
  • 7篇任建功
  • 7篇刘韵娟
  • 7篇王玠
  • 6篇钱春艳
  • 6篇李健
  • 4篇姜元定
  • 4篇娄培安
  • 4篇叶萍

传媒

  • 36篇中国血吸虫病...
  • 7篇中国病原生物...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实用寄生虫病...
  • 2篇中国寄生虫病...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兽医寄生...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8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 3篇1992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本血吸虫(大陆株)23kD分子(SjC23)大亲水肽段(HD)在pGEX-5X-1中表达被引量:18
2000年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从日本血吸虫 (大陆株 ) 2 3kD分子基因中扩增出其大亲水肽段的DNA序列 ,将此片段插入到表达载体 pGEX 5X 1中进行表达 ,经IPTG诱导产生分子量约 33 5kD的融合蛋白 (GST HD)。用FactorXa对融合蛋白进行切割获得纯化的大亲水肽段 ,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 ,融合蛋白及大亲水肽段均能为血吸虫病人血清识别。
余传信朱荫昌殷旭仁何伟华万全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
混合重组抗原用于血吸虫病诊断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混合重组抗原用于血吸虫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亲和层析法制备纯化的日本血吸虫23kDa膜蛋白分子大亲水肽段(SjC23HD)、21.7kDa膜蛋白(SjC21.7)和日本血吸虫虫卵毛蚴抗原(SjCMP1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不同包被量的可溶性虫卵抗原、单个重组抗原、多个混合重组抗原检测血吸虫病血清抗体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分别使用2.5μg/ml和7.5μg/ml的可溶性虫卵抗原包被酶标板,检测同一组血吸虫病人血清抗体的效果相同,但使用相同包被量的单一重组蛋白抗原及混合重组蛋白抗原检测同一组血吸虫病人血清抗体,混合重组蛋白抗原检测血清抗体的吸光度明显高于单一重组蛋白抗原,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用可溶性虫卵抗原与混合重组抗原同时检测39份急性血吸虫病人血清、80份慢性病人血清、27份晚期病人血清,两者阳性检出率相似。混合重组抗原检测20份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及40份健康人血清无交叉反应和假阳性反应,特异性比可溶性重组抗原高。结论建立混合重组抗原诊断血吸虫病的方法,有助于提高重组抗原用于血吸虫病诊断的效能。
殷旭仁余传信许永良沈林南华万全李健
关键词:血吸虫病重组抗原
日本血吸虫复合B细胞表位抗原的制备和鉴定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制备日本血吸虫复合B细胞表位抗原,并对其抗原性进行鉴定。方法用生物信息学软件(BioSun)预测已报告的日本血吸虫Sj22.6、Sj14-3-3、Sj26等3个B细胞表位片段的基因序列(P2、P6、P7),用随机顺序法连接3个片段,克隆入高效融合表达载体pET-32c(+)中,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感受态细胞,经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重组子。阳性克隆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Ni2+螯合柱纯化,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分析该表达产物的抗原性。结果3个目的表位基因片段按P2-P6-P7和P6-P2-P7的顺序连接为2条复合表位片段(表位间由6个氨基酸组成的柔性接头连接),成功克隆入pET-32c(+)。其重组子均可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约20400的融合蛋白。亲和层析纯化的融合蛋白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为单一条带(Mr20400),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这2条重组复合表位蛋白均可被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识别,而不与健康者血清反应。结论获得2个具有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潜在价值的复合B细胞表位抗原。
章辉朱荫昌司进赵松王晓婷殷旭仁曹利民曹国群华万全徐明梁幼生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基因克隆基因表达
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筛查方案的研究被引量:19
2004年
目的 探索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合适的筛查方案。方法 在江苏省南京市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 ,选择一近江滩的自然村 ,以粪便孵化法 3送 3检和胶体染料试纸条 (DDIA)同时筛查病人。结果  4 6 5人送检粪便 ,粪检阳性 13例 ,阳性率为 2 .80 %。其中 1检 4 6 5人 ,阳性 9例 ;2检 331人 ,新检出阳性 4例 ;3检 2 10人 ,无阳性。4 6 5人做 DDIA,阳性 6 5人 ,阳性率 13.97% ;13例粪检阳性者DDIA均为阳性。无血吸虫病史者 4 0 8人 DDIA检测阳性 39例 ,其中 10人粪检阳性 ;有史者 5 7人DDIA检测阳性 2 6例 ,其中末次治疗 1~ 2年的 2 4例中阳性 18例 ,末次治疗≥ 3年的 33例中 8例阳性 ,包括 3例粪检阳性者。结论 在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用 DDIA筛查病人的方案是可行的。
戴建荣朱荫昌梁幼生赵松李洪军许永良华万全曹国群徐明
关键词:血吸虫病胶体染料试纸条法低度流行区
华支睾吸虫成虫14-33ku抗原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纯化华支睾吸虫成虫14-33ku抗原在华支睾吸虫病免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SDS—PAGE和电洗提法,从可溶性华支睾吸虫成虫抗原中分离纯化14-33ku抗原,用此抗原经ELISA方法检测华支睾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姜片虫病患者血清及健康人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并与粗制可溶性成虫抗原和可溶性成虫脱脂抗原ELISA结果相比较。结果检测63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纯化华支睾吸虫成虫14-33ku抗原ELISA阳性率为76.2%,可溶性成虫抗原和可溶性成虫脱脂抗原ELISA阳性率均为100%;检测25例卫氏并殖吸虫病、85例日本血吸虫病、27例姜片虫病患者血清,14~33ku抗原的ELISA交叉反应阳性率分别为8.0%、3.5%、0,而可溶性成虫抗原分别为80.0%、62.4%、14.8%,可溶性成虫脱脂抗原分别为64.0%、55.3%、7.4%;检测127例健康人血清,14-33ku抗原的ELISA假阳性率为0,可溶性成虫抗原和可溶性成虫脱脂抗原的假阳性率分别为5.5%、3.1%。结论纯化华支睾吸虫成虫14-33ku抗原用于华支睾吸虫病免疫诊断的特异性优于粗抗原,但敏感性较低。
华万全曹国群许永良余传信娄培安张志才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病纯化抗原免疫诊断
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的组成及免疫反应性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分析日本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的组成及其与血吸虫感染兔疗前、疗后配对血清的免疫反应特征。方法采用7cm(pH5~8)的IPG和12%SDS-PAGE对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的组成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析,并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排泄分泌抗原各蛋白点与疗前、疗后血清的反应性;采用PDQuest8.0图像分析软件对二维图像斑点进行分析,寻找差异反应蛋白点。结果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双向凝胶电泳图谱主要由215个蛋白斑点组成,其中16个斑点大、染色深,可能为高丰度的循环抗原;免疫印迹显示可被感染6周兔血清识别,但不能被治疗12周兔血清识别的蛋白斑点有84个,与感染6周兔血清的反应强度比与治疗12周兔血清的反应强度高2倍的蛋白点有38个。结论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中存在高丰度的能被短程抗体识别的抗原分子。
华万全余传信王阶殷旭仁钱春艳
关键词:排泄分泌抗原双向凝胶电泳免疫印迹
组分抗原斑点金标免疫渗滤法检测血吸虫短程抗体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建立一种可用于检测血吸虫病人短程抗体的斑点金标免疫渗滤法(dot immuno-gold filtration assay,DIG-FA)。方法将血吸虫可溶性虫卵组分抗原(107~121 kDa)包被于混纤膜上,以胶体金标记的抗人IgG为二抗,建立组分抗原-DIGFA。用该法检测慢性血吸虫病人、健康人、卫氏并殖吸虫病人和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同时与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DIGFA比较。结果检测54份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组分抗原-DIGFA敏感性为94.4%,SEA-DIGFA敏感性为96.3%,两种方法检测50份正常人血清的特异性均为100%。检测19份卫氏并殖吸虫病人血清和30份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SEA-DIGFA敏感性分别为26.3%和10.0%,组分抗原-DIGFA均未检出阳性反应。结论应用组分抗原-DIGFA检测血吸虫短程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与其他吸虫病几乎无交叉反应,特异性优于SEA-DIGFA。
王晓婷朱荫昌华万全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组分抗原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TPI DNA疫苗诱导BALB/c小鼠保护性免疫力的研究被引量:29
2001年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磷酸丙糖异构酶 (Sj CTPI) DNA疫苗诱导 BAL B/ c小鼠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方法 将 39只 BAL B/ c小鼠随机分成 3组 :A组 (对照组 ) ,肌注 pc DNA3.1质粒 DNA10 0 μg/鼠 ;B组 (实验组 ) ,每鼠肌注 pc DNA3.1- Sj CTPI10 0 μg;C组 (加强组 ) ,每鼠肌注 pc DNA3.1- Sj CTPI10 0 μg及 pc DNA3.1- P35和 pc DNA3.1-P40的混合物 10 0 μg。每两周免疫 1次 ,共计 3次。末次免疫 4周后 ,每鼠用 45条尾蚴进行攻击 ,45 d后剖杀小鼠 ,计数成虫以及每鼠肝组织内虫卵数 ;于攻击前每组各取两只小鼠采用 51 Cr释放法测定 Sj CTPI介导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 ;EL ISA检测攻击前后的抗 TPI的抗体水平。 结果 用 EL ISA检测抗 TPI抗体的结果表明 ,攻击前 A组的 10份血清均为阴性 ,B组 5 / 10份血清出现弱阳性 ,C组也有 6 / 10份血清出现弱阳性反应。51 Cr释放法测定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 ,A、B、C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 9.1%、2 7.6 %和 5 4.4%。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的减虫率、减卵率分别为 30 .2 %、5 2 .9% ;加强组的减虫率、减卵率分别为 32 .7%、47.0 %。 结论 进一步证实了 Sj CTPI DNA疫苗作为抗血吸虫病核酸疫苗的潜力。
司进朱荫昌Harn DA殷旭仁余传信何伟任建功华万全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保护性免疫BALB/C小鼠
曼氏血吸虫虫卵蛋白IPSE基因合成、表达及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合成并表达曼氏血吸虫虫卵白介素4诱导物(IPSE)基因,并对其免疫特性进行分析。方法应用重叠PCR方法合成曼氏血吸虫IPSE基因,将其定向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的硫氧还蛋白(Trx)序列下游,构建重组表达质粒IPSE/pET32a(+)。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Trx-IPSE融合蛋白。大量制备表达产物,用镍螯合亲和层析胶在变性条件下纯化重组Trx-IPSE融合蛋白。用大量PBS对变性融合蛋白进行透析,获得部分复性的可溶性Trx-IPSE融合蛋白。应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分析其是否能被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IgG抗体所识别,及其与健康人血清中IgE抗体的结合能力。结果人工合成的IPSE基因序列与天然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经IPTG诱导,SDS-PAGE分析,含重组质粒的转化子细菌能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约35700的蛋白分子,与预计Trx-IPSE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相符。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变性的和复性的Trx-IPSE融合蛋白均能被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IgG抗体识别,融合蛋白Trx-IPSE能与健康人血清中IgE抗体非特异性结合。结论曼氏血吸虫IPSE基因合成获得成功,重组表达的IPSE具有与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抗体反应和与IgE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谢曙英陈红根余传信殷旭仁华万全曾小军梁幼生高琪
关键词:曼氏血吸虫基因合成功能分析
环介导同温DNA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弓形虫DNA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的弓形虫活动性感染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刚地弓形虫特异性基因B1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套用于环介导同温DNA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的特异性引物,用DNA聚合酶Bst在65℃水浴箱中对含有弓形虫基因组DNA的样本进行LAMP扩增,用荧光染料SYBRⅡ染色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啶染色观察结果。同时进行常规PCR对照试验。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啶染色发现LAMP扩增产物为大小不等的DNA片段,在扩增产物中加入荧光素SYBRⅡ顔色由紫红色变成绿色荧光,而阴性对照管仍保持紫红色。环介导同温DNA扩增的敏感性为103个弓形虫/ml,高于常规PCR。结论LAMP扩增检测弓形虫DNA的方法已经建立,为发展弓形虫病快速诊断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余传信殷旭仁李健华万全何伟梁幼生高琪
关键词:弓形虫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