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荫昌

作品数:214 被引量:1,206H指数:24
供职机构: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2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0篇血吸虫
  • 150篇吸虫
  • 91篇虫病
  • 85篇吸虫病
  • 84篇血吸虫病
  • 78篇日本血吸虫
  • 51篇免疫
  • 35篇疫苗
  • 30篇钉螺
  • 30篇抗体
  • 26篇抗原
  • 22篇氯硝柳胺
  • 21篇蛋白
  • 21篇免疫诊断
  • 20篇DNA疫苗
  • 17篇虫卵
  • 16篇吡喹酮
  • 16篇克隆
  • 15篇中国大陆株
  • 14篇试纸

机构

  • 185篇江苏省血吸虫...
  • 25篇江苏省寄生虫...
  • 2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6篇哈佛大学
  • 16篇华中科技大学
  • 9篇江苏省血吸虫...
  • 8篇徐州市疾病预...
  • 7篇镇江市疾病预...
  • 5篇东南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江苏里下河地...
  • 4篇中国药品生物...
  • 3篇南京市疾病预...
  • 3篇无锡市疾病预...
  • 3篇镇江市丹徒区...
  • 2篇宁波大学
  • 2篇卫生部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江苏省农药研...

作者

  • 213篇朱荫昌
  • 77篇梁幼生
  • 54篇戴建荣
  • 53篇何伟
  • 53篇徐明
  • 51篇司进
  • 51篇许永良
  • 50篇殷旭仁
  • 41篇余传信
  • 32篇华万全
  • 29篇黄轶昕
  • 28篇李洪军
  • 26篇王晓婷
  • 25篇曹国群
  • 19篇赵松
  • 19篇管晓虹
  • 15篇任建功
  • 15篇洪青标
  • 14篇戴洋
  • 14篇杭盘宇

传媒

  • 127篇中国血吸虫病...
  • 12篇中国寄生虫病...
  • 12篇中国寄生虫学...
  • 9篇实用寄生虫病...
  • 5篇中华微生物学...
  • 5篇国际医学寄生...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国校医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兽医寄生...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11篇2009
  • 3篇2008
  • 12篇2007
  • 26篇2006
  • 26篇2005
  • 24篇2004
  • 19篇2003
  • 18篇2002
  • 15篇2001
  • 14篇2000
  • 9篇1999
  • 3篇1998
  • 5篇1997
2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省钉螺分布现状和消长趋势分析被引量:36
2002年
目的 了解江苏省钉螺分布现状、消长趋势及钉螺孳生原因 ,从而为制订钉螺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每年春季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钉螺调查 ,调查资料均输入数据库 ,用 SA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结果  1995~ 2 0 0 0年江苏省钉螺面积以每年 7.97%的速率上升 ,特别是阳性钉螺面积 ,年均增长率达 18.33%。相关分析表明 ,阳性钉螺面积随着江滩、内陆水网和山丘地区钉螺面积的增加而增加。现有钉螺主要分布于江湖滩地区 ,内陆水网地区钉螺则以通江河道最严重。有螺原因分析表明 ,当前灭螺问题最为突出。 结论 近年江苏省钉螺分布面积回升严重 。
黄轶昕蔡刚洪青标张燕萍赵勇进周晓农朱荫昌
关键词:钉螺
Top-down方法制备氯硝柳胺纳米剂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制氯硝柳胺纳米剂。方法将氯硝柳胺与各种助剂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选择适当的球磨条件,用行星式球磨机进行研磨,用光学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评价所得到的纳米剂。结果使用行星式球磨方法,选用大球料比、高转速、长时间的高能量球磨条件,可提高球磨效果;在表面活性物质、消泡剂和助磨剂存在的条件下,加入亲水高分子物质可对氯硝柳胺的颗粒起到保护作用。实验配方为氯硝柳胺25%(质量比,下同)、吐温-8010%、甲基硅油5%、二氧化硅10%、聚氧乙烯10%时,在转速为600r/min、球料比为20∶1的球磨条件下,预磨20h后用1mm锆球研磨至100h,可得到粒径分布最大值(DMax)为71nm、50%粒子的粒径(D50)为81nm、90%粒子的粒径(D90)为164nm的纳米粒子,形成稳定、易于分散的氯硝柳胺纳米液。结论用行星式球磨方法,在亲水高分子的保护下,选用高能量球磨条件,可得到稳定的氯硝柳胺纳米剂。
郭峰姜柳李新松戴建荣朱荫昌
关键词:氯硝柳胺
胶体染料试纸条试剂盒检测曼氏血吸虫病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索日本血吸虫胶体染料试纸条试剂盒(DDIA)用于检测曼氏血吸虫病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日本血吸虫DDIA检测从埃及尼罗河地区曼氏血吸虫病流行区采集的曼氏血吸虫病人血清及当地健康人血清。结果34份曼氏血吸虫病人血清DDIA均呈阳性,14份当地健康者血清均为阴性。与用曼氏血吸虫IHA和ELISA法检测结果相同。结论日本血吸虫DDIA也可用于检测曼氏血吸虫病。
朱荫昌Sohair Hassen何伟曹国群
关键词:曼氏血吸虫病免疫诊断
一种杀钉螺药物氯硝柳胺纳米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杀钉螺药物氯硝柳胺纳米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杀钉螺药物及难溶药物的纳米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悬浮剂,其基本组分的质量含量为:氯硝柳胺15%-25%,水溶性高分子0.05%-0.5%,表面活性剂3%-15%,消泡剂1%...
朱荫昌李新松戴建荣郭峰梁幼生
文献传递
COPT对基本消灭和消灭血吸虫病地区作血清学监测指标的研究被引量:6
1990年
为探索应用血清学方法对达到基本消灭和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的地区进行监测的可能性,本研究应用COPT对已达到基本消灭标准8~16年的5个试区中6~14周岁的儿童进行连续8年的纵向观察,结果提示,用COPT对低年龄组儿童检测可作为血清学监测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各试区低年龄组儿童人群的COPT的阳性率(阳性者指≥1%者)均不超过3%;出现反应者的环沉率均无≥5%者,这二项指标似可作为监测的观察指标。
朱荫昌王熙陆意琴刘韵娟袁志其姜元定杨俊齐朱新军张崇峙何伟朱士新李洪兴杨树南高庆惠储金奎
关键词:COPT血清学监测血清学方法环卵沉淀试验疗效考核流行区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环子孢子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对肝细胞靶向作用的观察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中扩增得到环子孢子蛋白(circumsporozoite protein,CSP)的全长编码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c中进行表达纯化,观察重组环子孢子蛋白对肝细胞的结合能力,探讨其作为原发性肝癌基因治疗的靶向分子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恶性疟原虫3D7株环子孢子蛋白的编码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中扩增出CSP的全长编码基因,将其克隆到载体pGEM-T中,通过基因测序加以证实;进一步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c中,在大肠杆菌BL21中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Ni2+螯合柱亲和纯化,采用免疫印迹技术(WB)对纯化的融合蛋白进行免疫反应性检测;采用免疫组化(IHC)技术观察重组环子孢子蛋白对不同组织细胞的结合能力。结果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中成功扩增到1263 bp的全长CSP基因,该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经诱导表达出一相对分子质量(Mr)约62×103大小的融合蛋白,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通过Ni2+亲和柱纯化获得重组CSP融合蛋白;WB表明,重组CSP融合蛋白能被疟原虫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重组CSP融合蛋白能够与肝癌和正常肝细胞特异性地结合,与其他组织来源的细胞则未见反应。结论CSP是疟原虫子孢子表面主要的蛋白,重组环子孢子蛋白作为原发性肝癌基因治疗的靶向分子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司进曹利民朱荫昌王晓婷高琪梁幼生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肝细胞靶向作用
南水北调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扩散影响的调查被引量:78
2003年
目的 了解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与扩散的可能性,提出防止血吸虫病传播扩散的防范措施。方法 收集有关南水北调工程进展和影响血吸虫病传播扩散的主要因素资料,座谈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防范设想。结果 新建工程对原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疫情扩散问题,主要出现在江苏段工程中的苏中里下河地区、引江济淮工程的安徽巢湖地区、引江济汉工程的湖北四湖地区。而对南水北调能否引起钉螺北移问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钉螺有可能向洪泽湖、巢湖周围地区扩散。结论 东线工程中,如能结合血防工程,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不可估量。否则,极有可能造成已控制地区重新出现血吸虫病流行。
周晓农王立英郑江郭家钢赵勇进廖洪义黄安生朱荫昌徐兴建蔡刚高扬梁幼生张晓波黄轶昕
关键词:南水北调血吸虫病扩散
青蒿琥酯与吡喹酮联用对日本血吸虫不同感染度家兔的治疗效果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和吡喹酮联用对日本血吸虫不同感染度家兔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分两次进行。实验一30只家兔分6组,第1、2、3组分别感染200、500、800条尾蚴,7d后灌服青蒿琥酯和吡喹酮;第4、5、6组亦分别感染200、500、800条尾蚴,为不服药对照组。实验二15只家兔分3组,每兔均感染血吸虫尾蚴800条。第1组为青蒿琥酯和吡喹酮联合用药组,第2组为单用青蒿琥酯组,第3组为不服药对照组。结果实验一服药组200条尾蚴感染组的减虫率和减雌率分别为96.28%和97.31%,800条感染组的减虫率和减雌率分别为72.64%和75.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二联合用药组的减虫率和减雌率分别为93.25%和95.14%,单用青蒿琥酯组的减虫率为82.72%和84.0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青蒿琥酯和吡喹酮对轻感染兔的疗效优于重感染兔,在感染度相同的情况下,联合用药组的疗效优于单用青蒿琥酯组。
张燕萍黄轶昕梁幼生许永良杨坤洪青标姜玉骥奚伟萍朱荫昌
关键词:青蒿琥酯吡喹酮感染度血吸虫病
北移传代钉螺在北方生存的纵向观察及其对血吸虫的易感性被引量:22
2002年
目的 进一步评价因南水北调将钉螺迁移至北纬 33°15′以北地区后 ,钉螺的生存繁殖力及对血吸虫的易感性。方法 采用现场螺笼放养定期观察的方法 ,对已移至江苏徐州岱山传代 3年的钉螺在北方的存活率作了为期 5年的纵向观察 ,并在岱山以血吸虫毛蚴对其进行了实验性感染。 结果 钉螺在山东济宁 1年后存活率为 0 ;徐州岱山第 4、5、6、7和8年的存活率依次为 34.76 %、16 .93%、6 .17%、0 .74 %和 0 ;在对照区镇江高资钉螺的存活率分别为 71.6 7%、6 8.38%、6 0 .5 4 %、5 8.4 2 %和 5 6 .72 %。幼螺成活率 ,山东济宁、徐州岱山和镇江高资分别为 0、13.6 7%和 83.0 0 %。钉螺与毛蚴感染比例分别为 1:5、1:2 0和 1:4 0时 ,北移钉螺感染率分别为 14 .89%、6 5 .96 %和 6 2 .2 2 % ,对照区钉螺则为 16 .84 %、5 6 .2 5 %和 6 9.4 1% ,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可将我国大陆北纬 33°2 3′以北地区列为钉螺非孳生地区 ,33°2 3′至 33°15′列为非适宜孳生地区。南水北调将钉螺移至非孳生区 ,钉螺则不能存活 ;移至非适宜孳生区 ,钉螺因不能适应环境其生存与繁殖力逐年下降 ,呈逐渐消失趋势 ,但残存钉螺仍保持对血吸虫的易感性。
梁幼生戴建荣宋鸿焘姜本启姜玉骥杭盘宇黄轶昕缪峰朱荫昌肖荣炜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3kDa膜蛋白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9
1997年
本研究根据曼氏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Sm23的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克隆技术,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cDNA文库中克隆出了中国大陆株23kDa膜蛋白基因。DNA序列分析表明,编码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23膜蛋白的基因含有657bp,与曼氏血吸虫Sm23的核着酸有79.5%的同源性,而与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的Sj23的同源性为100%。该研究为发展Sj23多肽疫苗奠定了基础。
朱荫昌余传信殷旭仁司进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基因克隆DNA序列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