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伟

作品数:50 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细胞
  • 18篇细胞瘤
  • 18篇母细胞
  • 18篇母细胞瘤
  • 14篇肿瘤
  • 12篇儿童
  • 10篇神经母细胞
  • 10篇神经母细胞瘤
  • 9篇血管
  • 8篇手术
  • 7篇外科
  • 7篇小儿
  • 5篇血管瘤
  • 5篇肾母细胞
  • 5篇肾母细胞瘤
  • 5篇卡波
  • 5篇卡波西
  • 4篇血管内皮
  • 4篇血管内皮瘤
  • 4篇预后

机构

  • 50篇复旦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德州市人民医...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妇幼保...
  • 1篇赣南医学院第...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上海市医学会

作者

  • 50篇姚伟
  • 42篇李凯
  • 30篇董岿然
  • 28篇肖现民
  • 18篇郑珊
  • 12篇王作鹏
  • 6篇柳龚堡
  • 3篇马阳阳
  • 3篇董瑞
  • 3篇刘百慧
  • 2篇沈淳
  • 2篇刘江斌
  • 2篇陈功
  • 2篇何炜婧
  • 2篇郑继翠
  • 2篇毕允力
  • 2篇高解春
  • 2篇吕志葆
  • 2篇陈莲
  • 1篇李丽

传媒

  • 32篇中华小儿外科...
  • 8篇临床小儿外科...
  • 2篇中国口腔颌面...
  • 2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为了孩子(2...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中心儿童横纹肌肉瘤临床特征及与预后相关性168例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总结横纹肌肉瘤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20年5月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168例横纹肌肉瘤患儿的确诊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原发部位、病理类型、转移情况、治疗前IRS分期、IRS术后病理分期、危险度分组等临床特点。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s,OS)和无事件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对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以期判断各预后因素是否与总体存活率密切相关。结果:168例患儿中,男109例(64.9%),女59例(35.1%);中位年龄为34个月,范围在1~170个月。原发部位最常见为躯干/腹部/会阴(61例,36.3%),病理分型以胚胎型最为常见(123例,73.2%)。随访时间为1~162个月,平均43.7个月。随访期间出现复发或进展69例,死亡51例。3年内死亡46例,OS为(67.9±4.0)%;5年内死亡49例,OS为(64.8±4.2)%。多因素Cox分析显示肿瘤大小(HR=3.48,95%CI:1.344~9.014,P=0.017)、有无远处转移(HR=3.149,95%CI:1.578~6.284,P<0.001)、是否手术切除(HR=3.702,95%CI:1.997~6.862,P<0.001)为生存率相关因素。结论:横纹肌肉瘤肿瘤大小、转移情况、是否手术、切缘情况及是否放疗为预后相关因素。治疗前IRS分期、IRS术后病理分期、危险度分组与OS相关,应严格根据危险度分组进行分层治疗。
夏天姚伟沈剑董瑞陈莲马瑞雪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存活率分析队列研究
婴儿多发型和弥漫型肝血管瘤临床特征比较与新亚型探索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尝试对肝血管瘤进行进一步分类,以探讨多发型和弥漫型肝血管瘤间是否存在连续性。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确诊的43例多发型或弥漫型肝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影像学特征将患儿分为多发型组(34例)及弥漫型组(9例),再依据病灶数是否可数将多发型组分为可计数(multifocal-type with countable lesions,MC)组(6例)和难以计数(multifocal-type with uncountable lesions,MU)组(28例),比较各组间临床特征差异。结果MC组、MU组及弥漫型组皮肤血管瘤伴发率分别为66.7%(4/6)、50.0%(14/28)和44.4%(4/9),肝肿大发生率分别为0、46.4%(13/28)和100%(9/9),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0、28.6%(8/28)和44.4%(4/9),呼吸困难发生率分别为0、25.0%(7/28)和66.7%(6/9),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分别为0、21.4%(6/28)和77.8%(7/9)。其中,弥漫型组肝肿大、呼吸困难、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较MC组和MU组均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7、0.006和P=0.004、0.032、0.004)。而MU组较MC组肝肿大发生率明显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多发型组34例中,有16例(47.1%)仅观察随访,18例(52.9%)采用药物或药物联合介入治疗。其中,MC组6例(100%)均仅观察随访;MU组28例中,10例(35.7%)仅观察随访,18例(64.3%)患儿采用药物或药物联合介入治疗。弥漫型组9例(100%)均采用药物治疗,其中3例(33.3%)联合介入治疗。弥漫型组药物或药物联合介入治疗率较多发性组、MU组和MC组均显著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0.038和<0.001);MU组与MC组药物或药物联合介入治疗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6)。所有患儿随访6个月以上,其中多发性组患儿均存活且病情好转;弥漫型组患儿死亡2例(22.2%),均采用药物联合肝动静脉瘘栓塞术治疗,均因并发严重心力衰竭死亡。MC组、MU组和弥漫型组分别有5�
林伟鸿何渊彬李凯姚伟董岿然肖现民方一凡
关键词:婴儿肝血管瘤
你了解淋巴管瘤吗?
2023年
小美放学回家后,妈妈惊地发现她的脖子根部有一个鸡蛋大小的包,有点发青,摸上去还有些疼痛。这到底是什么呢?几天后,脖子上的包没有消退,妈妈带着小美到儿童专科就诊,被告知是“淋巴管瘤”。淋巴管瘤是儿童常见病,但对于初次接触该疾病的年轻父母来说很陌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姚伟郑继翠
关键词:儿童常见病年轻父母鸡蛋大小妈妈
107例儿童卵巢囊性肿块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分析儿童卵巢囊肿的疾病特征和治疗方案。方法采集和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以卵巢囊肿为首要诊断的,并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治疗的107例14岁以下患儿的医疗记录。结果卵巢囊肿107例,其中左侧34例,右侧67例,双侧6例。新生儿(≤28d)22例,婴幼)L(29d至3岁)8例,学龄期(448岁)24例,青春前期(9~12岁)28例,青春期(13~14岁)25例。肿瘤发病具有与年龄相关的特征。仅1例发现影像学上垂体的轻度异常。63.8%的患儿E2激素水平高于其所在的年龄段水平。73例手术,34例保守治疗,13例术后诊断为卵巢的真性肿瘤(囊性畸胎瘤、粘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瘤)。手术保留卵巢52例(71.2%),腹腔镜手术36例,开腹手术37例。术后复发3例,均为卵巢真性肿瘤患儿。未手术患儿34例,66%由于肿块在短期随访中缩小,20%由于肿块体积小(直径1cm)不处理,余14%为家属主观原因和发现内分泌显著异常未加干预。结论卵巢囊肿发生率高,在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生,症状各异。需要与卵巢真性肿瘤鉴别。治疗多提倡保守治疗,肿块增大或扭转是干预的指征。腹腔镜手术微创、可行,建议尽可能的保留卵巢组织,剜除囊肿。功能性的卵巢囊肿复发少见。
李凯翟晓文姚伟董岿然
关键词:卵巢囊肿儿童
普萘洛尔治疗婴儿型血管瘤溃疡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总结普萘洛尔治疗婴儿型血管瘤溃疡的经验.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收治婴儿型血管瘤伴溃疡患儿40例,男21例,女19例.记录血管瘤溃疡的发病年龄、就诊年龄、血管瘤类型,部位,溃疡类型,普萘洛尔治疗后疗效及副作用. 结果 患儿平均就诊年龄(5.1±1.9)个月,溃疡发生平均年龄(4.3±2.1)个月.92.5%的患儿为草莓状血管瘤,溃疡好发于四肢和臀部,溃疡平均深度(2.8±1.3)mm.普萘洛尔治疗时间(3.1±0.4)周,短于治疗前溃疡平均持续时间(P=0.04).仅1例于服药期间出现出血、低血糖,1例出现心率减慢,经纠治后好转.100%的家属认为普萘洛尔对加速溃疡愈合有效. 结论 普萘洛尔治疗婴儿型血管瘤伴溃疡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李凯董岿然肖现民姚伟王作鹏
关键词:普萘洛尔血管瘤溃疡
婴幼儿肝血管瘤82例分类特点及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类肝血管瘤的治疗选择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2例肝脏血管瘤病例的临床资料,依据影像学特征进行分类,评估治疗效果。男37例,女45例,发病年龄为(4.73±9.09)个月。局灶型肝血管瘤55例(67.1%),多灶型20例(24.4%),弥漫型7例(8.5%),合并体表血管瘤22例,肝功能异常18例,心功能不全17例,甲状腺功能减退14例,肝肿大41例。结果失访病例8例,随访率90.2%,随访时间为(34.63±21.35)个月。50例患儿仅随访观察,激素治疗10例,普萘洛尔7例,激素联合普萘洛尔6例,药物联合介入5例,肿瘤消退分别为83.3%、80.0%、71.4%、83.3%、60.0%,另有7例患儿行手术切除肿瘤,有2例因心功能不全死亡。有心功能不全的患儿,激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肿瘤均达到了缓解症状的效果,优于其他治疗方法。结论肝血管瘤以局灶型多见,自然病程良好;激素、普萘洛尔及药物联合介入治疗对肝血管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对存在心功能不全的患儿,首选激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
姚伟李凯董岿然肖现民郑珊
关键词:肝肿瘤普萘洛尔
新生儿肾上腺肿块的鉴别诊断及治疗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 分析我院28例新生儿肾上腺肿块的临床资料,探讨新生儿肾上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28例新生儿肾上腺肿块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28例新生儿肾上腺肿块的患儿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2h至24 d,中位年龄3.5d.右侧23例,左侧肾上腺病变5例,产前B超检查发现肿块7例,占所有病例的25.0%.临床表现以黄疸、窒息、阴囊血肿及腹部包块为主.肾上腺出血22例,肿瘤患儿6例,包括成熟性畸胎瘤1例;神经母细胞瘤5例.肾上腺肿块B超及增强CT均可表现为囊性或实质性肿块,但肿瘤与出血病例相比,B超检查肿块内有血流信号(P=0.02)、增强CT后肿块内有强化(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VMA出血患儿均正常,肿瘤患儿部分升高(3例).所有出血患儿均保守治疗,失访3例,其余随访1~6个月后血肿消失.5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中,Ⅰ期2例,Ⅲ期1例,Ⅳs期2例,所有患儿完整切除肿瘤,除1例Ⅳs和Ⅲ期患儿化疗外,其余患儿仅单纯手术.除1例Ⅳs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带瘤存活外,其余肿瘤患儿均无瘤存活.结论 新生儿肾上腺肿块的诊断主要依靠产前产后B超、临床表现、尿VMA检测、CT等手段,并且CT和B超检查更具有鉴别诊断的价值,对于鉴别困难的肾上腺肿块可随访观察1个月,并不影响肿瘤患儿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姚伟李凯肖现民陈莲
关键词:新生儿肾上腺肿块
西罗莫司治疗难治性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初探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属于血管性肿瘤的特殊类型,临床上易伴发Kasabach-Merritt现象(kasabach merritt phenomenon,KMP),即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伴发血小板减少。传统的激素治疗和抗癌药物并不能完全有效,导致临床上难治性KHE死亡率高。本研究报道了新型免疫抑制剂西罗莫司在治疗难治性KHE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诊断的KHE患儿7例。其中,男4例,女3例;部位累及四肢、躯体或头面部,并伴KMP。7例对传统治疗或其他药物治疗均无反应。西罗莫司的治疗时间是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具体治疗方案:西罗莫司口服,0.8mg·m^-2·次^-1,2次/d。间隔12h,血药物浓度维持在10~15ng/ml。预防性的口服复方新诺明(SMZco)。结果7例患儿,初诊年龄平均(3.2±1.7)月龄。西罗莫司治疗后,患儿均出现了明显的瘤体退缩,血小板升高和凝斑功能改善至正常,并迅速撤离了激素和长春新碱。平均西罗莫司起效时间(6.5±3.4)d,平均血小板稳定时间(16.0±7,6)d,平均开始西罗莫司单药治疗时间(1.7±0.4)个月。平均西罗莫司治疗时间(4.8±4.9)个月。用药至今,1例撤离药物,余均在使用中,无症状反复和血小板下降。药物使用中仅轻微的黏膜溃疡和肝功能异常,对症治疗好转。结论西罗莫司单药治疗难治性KHE安全有效。
李凯王作鹏姚伟董岿然肖现民
关键词:血管内皮瘤西罗莫司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肝脏肿瘤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Computer-assisted surgery system,CAS)在儿童肝脏肿瘤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行肝脏肿瘤切除术的19例患儿术前利用CAS对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分析19例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ICU住院天数、肿瘤累及肝段数、血管变异以及肝脏体积剩余情况。结果 19例患儿手术时间为3.5(3.0,4.0)h,术中出血量为100(35,350)m L,术后ICU住院天数为1(1,2.7)d。在重建的19例患儿中存在门静脉变异,包括3例Ⅰ型,1例Ⅱ型,1例Ⅲ型。计算术后残留肝脏体积得出两段切除术的患儿剩余肝脏体积为68%~80%,左半肝切除术后患儿为57%~68%,右半肝切除术后患儿为53%~63%。结论术前三维模型重建能够为术者提供更加直观的解剖结构信息,提高手术切除的精准性,使得更多复杂肝脏肿瘤患儿获得手术根治切除的机会。
刘翔琪董岿然肖现民李凯姚伟柳龚堡
关键词:三维模型肝脏肿瘤手术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小儿实体肿瘤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介绍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技术在小儿实体肿瘤中应用的体会。方法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期间,穿刺活检组17例,开腹活检组15例,分别就肿块部位,影像学特点,成功率,切口情况、病理,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手术费用等方面进行回顾分析和比较。结果穿刺活检多见于腹膜后,而开腹活检在盆腔肿块应用较多。术前评估均无法I期切除。两组均取到足够量的标本,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并与最终根治手术获得的病理一致。穿刺活检组无切口,而开腹活检组平均切口长(5.6±1.1)cm。穿刺活检组的麻醉和手术时间(32.0±7.3)min,明显低于开腹活检组(52.3±14.9)min(P=0.000);术后恢复时间(7.1±4.3)h明显短于开腹活检组(75.2±12.3)h(P=0.000);手术费用穿刺活检组(1021.2±113.2)元,明显低于开腹活检组(3047.2±237.6)元(P=0.000)。结论穿刺活检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时间短、费用低、出血少、感染风险低、恢复快的特点,一个穿刺点的多个方向的多次取材,可以保证标本量;B超引导下的活检更具有靶向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值得应用和推广。
李凯董岿然陈莲姚伟何炜婧肖现民
关键词:肿瘤超声检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