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英

作品数:24 被引量:16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肝炎
  • 8篇乙型
  • 8篇病毒
  • 7篇乙型肝炎
  • 6篇衰竭
  • 6篇肝衰
  • 6篇肝衰竭
  • 5篇急性肝
  • 5篇急性肝衰
  • 5篇急性肝衰竭
  • 5篇肝硬化
  • 4篇阴性
  • 4篇慢加急性肝衰...
  • 4篇慢性
  • 4篇HBEAG阴...
  • 3篇预后
  • 3篇载量
  • 3篇肝功
  • 3篇肝功能
  • 3篇肝炎E抗原

机构

  • 24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深圳市龙岗中...

作者

  • 24篇张英
  • 10篇高志良
  • 10篇谢仕斌
  • 9篇朱建芸
  • 5篇张宇锋
  • 5篇柯伟民
  • 5篇谢冬英
  • 5篇赵志新
  • 3篇曾丽娇
  • 3篇吴元凯
  • 3篇张绍全
  • 3篇张晓红
  • 2篇马超
  • 2篇崇雨田
  • 2篇徐启桓
  • 2篇林潮双
  • 2篇陈淑如
  • 2篇麦丽
  • 2篇严颖
  • 2篇罗瑞虹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中华临床感染...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2007年全...
  • 1篇广东省肝脏病...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真菌药物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抗真菌药物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对伴有明显颅内高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0例确诊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并伴有明显颅内高压的患者,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了脑室-腹腔分流术,通过分析比较脑室-腹腔分流术前后颅内压力、隐球菌数量及主要临床症状的变化,并观察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抗真菌药物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对伴有明显颅内高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在抗真菌药物治疗下,经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脑脊液压力明显下降,术前术后脑脊液压力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手术后脑脊液中隐球菌计数亦明显下降,术前术后隐球菌计数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01)。患者主要症状如头痛、视力/听力障碍、脑积水等明显改善。手术后并发症少,无出现分流管堵塞及过度分流的现象,亦无隐球菌感染扩散现象发生。【结论】抗真菌药物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可以有效降低颅内高压及脑脊液中隐球菌数,并改善颅内高压所带来的并发症,手术不良反应少。可以改善伴有明显颅内高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
张英朱建芸林国莉刘明谢仕斌
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术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6年本科室收治的26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检测HBVDNA、HBV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人Ⅲ型前胶原(H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行腹部超声检测睥大小、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并记录常见并发症。根据HBVDNA水平分为4组:G1组,HBVDNA〈10^3拷贝/ml;G2组,HBVDNA10^3~〈10^5拷贝/ml;G3组,HBVDNA10^5-〈10^3拷贝/ml;G4组,HBVDNA≥10^7拷贝/ml。比较各组间Child.Pugh分级、肝纤维化血清指标和门脉高压指标的差异以及各组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63例患者中217例(82.5%)HBVDNA阳性。不同HBVDNA水平患者之间的Child.Pugh评分分级、HA、Hpc—Ⅲ、Ⅳ—C、L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之间脾大小、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腹水、肝性脑病、肝癌等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绝大部分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DNA阳性,但血清HBVDNA水平高低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关联。
张宇锋张英朱建芸谢冬英
关键词:肝炎乙型肝硬化纤维化
核苷(酸)类似物对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长期预后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评价核苷(酸)类似物对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53例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护肝、对症治疗的同时,每天口服拉米夫定(100mg/d)、阿德福韦酯(10mg/d)或恩替卡韦(0.5mg/d)。另选取同时期仅行常规护肝、对症治疗的41例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发生肝癌、肝移植、死亡或拒绝继续治疗者停止随访。随访结束时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和Child—Push分级的变化及临床结局。结果治疗组ALT、AST、球蛋白(Glb)和TBil均较治疗前下降,Alb及胆碱酯酶(CHE)较治疗前升高,43例(81.1%)患者的Child-Pugh分级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ALT、AST、Glb和TBil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HE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25,P〈0.01)。2组Child-Pugh分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16,P〈0.01),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生肝癌比例分别为0.0%和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07,P〈0.01),但在病死率及需要接受肝移植的比例方面2组的差异不明显。结论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治疗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状况,改善患者的预后,并有可能降低肝癌的发生机会。
谢仕斌曾丽娇张英朱建芸马超高志良
关键词:乙型失代偿性肝硬化核苷(酸)类似物预后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联合吲哚菁绿清除实验预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联合吲哚菁绿清除实验(ICG)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短期预后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院感染科住院收治的HBV相关ACLF患者共138例,临床确诊为HBV相关ACLF,24 h内予吲哚菁绿,记录15 min滞留率(ICGR_(15))及有效肝脏血流量(EHBF)值,同时记录24 h内临床各项指标。建立ICGR_(15) min滞留率转换模型(ICGR_(15)Score),并应用MELD评分联合ICGR_(15)Score,MELD评分、ICGR15滞留率,EHBF及Child-Pugh评分预测入组病例28 d生存率。根据ROC曲线下的面积(AUC)比较各评分系统对HBV相关ACLF预后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纳入病例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的年龄大于生存组(P=0.011),同时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显示:TBi(lP<0.001),DBi(lP<0.001),PT(P<0.001),PTA(P<0.001),CREA(P=0.008),ICGR_(15) Score(P=0.002),MELD评分(P<0.001),CTP分级(P=0.005),EHBF(P=0.014),Meld+ICGR_(15)Score(P<0.001),死亡组肝脏血流量低于存活组,其他指标死亡组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种模型对HBV-ACLF短期预后评估的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MELD+ICGR_(15) Score(AUC:0.877),MELD(AUC:0.851),CTP(AUC:0.638),ICGR_(15)(AUC:0.551),EHBF(AUC:0.378),MELD+ICGR_(15)Score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其他单一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结论】MELD评分联合ICGR15Score对于HBV相关ACLF短期预后的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MELD评分以及其他模型。
吴坤亮张英黄晶谢仕斌郑玉宝
关键词:终末期肝病模型CHILD-PUGH分级慢加急性肝衰竭
慢性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治疗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DAAs治疗后肾脏功能的变化。【方法】纳入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就诊的经DAAs治疗的123例慢丙肝患者,分别收集治疗前、治疗期间、治疗结束后的血清肌酐值,通过MDRD公式估计eGFR,以评估患者完成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后肾脏功能的变化。【结果】本研究纳入了123例患者,67.5%(n=83)为男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0±11)岁,中位随访时间为24周,26.8%(n=33)基线时存在肝硬化,10.6%(n=13)合并有糖尿病,11.4%(n=14)的患者eGFR<60 mL/(min·1.73 m^(2)),33.3%(n=41)的患者eGFR为(60-89)mL/(min·1.73 m^(2)),55.3%(n=68)的患者eGFR≥90 mL/(min·1.73 m^(2))。所有患者在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随访过程中eGFR并未出现下降,而CKD2期患者的eGFR在治疗结束后随访过程中较基线出现改善【(88.65±15.52)mL/(min·1.73 m^(2))vs(78.12±7.60)mL/(min·1.73 m^(2)),P<0.001】。14.6%(n=18)的患者经历了肾功能分期的恶化,通过二元logistic分析得出糖尿病可以预测肾功能的恶化(OR=4.663,P=0.016)。【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DAAs治疗后,肾脏功能并未发生恶化,甚至在CKD2期的患者中发现肾脏功能有所改善。但慢丙肝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发生肾脏功能恶化的风险高,仍需密切监测肾脏功能。
李梦月李舣婷张英林潮双
关键词:丙型肝炎肾脏功能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效果不佳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序贯替比夫定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明确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PEG-IFNα-2a)治疗效果不佳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序贯使用替比夫定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PEG-IFNα-2a治疗48周后HBV DNA、HBeAg未转阴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52例)经过3个月或者以上的洗脱期后,再序贯使用替比夫定600 mg/d治疗,B组患者(49例)不经洗脱期,直接序贯使用替比夫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加用替比夫定3、6、12个月后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CK水平的差异.结果 A组替比夫定治疗3、6、12个月的HBeAg转阴率分别为7.69%、15.3%、21.1%,B组替比夫定治疗3、6、12个月的HBeAg转阴率分别为22.4%、32.6%、38.8%,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患者替比夫定治疗3、6、12个月的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CK异常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IFNα-2a治疗效果不佳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不经洗脱期直接序贯使用替比夫定是安全的,且比经洗脱期再序贯使用替比夫定HBeAg转阴率更高,疗效更佳.
杨小安舒欣张英曹红张卡李刚徐启桓
关键词:肝炎E抗原聚乙烯二醇类
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Th17细胞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flowcytomix技术检测血清中IL-17的水平,荧光PCR检测HBV-DNA载量,ELISA检测HBeAg的状态,分析Th17细胞及IL-17的表达与HBV病毒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慢乙肝组相比,HBV-ACLF患者Th17细胞及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Th17细胞与IL-17水平成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病毒复制水平及HBeAg状态的HBV-ACLF患者Th17细胞及IL-1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预后好转患者相比,预后不佳HBV-ACLF患者Th17细胞及IL-17水平明显增高(P<0.05),且IL-17的水平与终末期肝病评分成正相关。结论 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HBV-ACLF的发病机制,且IL-17的表达越高可能提示患者的预后不佳。
张耿林谢冬英林炳亮彭亮谢婵张绍全张宇锋赖箐朱建芸张英黄仰甦胡朝霞高志良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IL-17TH17细胞
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是反映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性分级的敏感指标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分析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自然病程中血清ALT和AST水平,以及由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分摊的血清ALT和AS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的关系。方法检测HBeAg阴性CHB患者肝组织病理学不同炎症活动度分级患者血清ALT和AST水平,以及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分摊的血清ALT和AST水平。数据经ANOVA检验。结果145例CHB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1~G4级患者血清ALT水平分别为(35.3±29.1)、(91.6±120.4)、(111.6±116.1)和(118.0±122.1)U/L,用相同肝脏实质细胞体积分摊后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54.0±45.1)、(144.2±184.9)、(191.3±204.8)和(215.1±226.5)U/L,G1级分别与G2~G4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1~G4的AST水平分别为(35.5±29.0)、(64.9±71.7)、(96.0±81.9)和(102.8±77.0)U/L,相同肝脏实质细胞体积分摊后的血清AST水平分别为(54.3±44.6)、(102.3±107.9)、(165.2±148.7)和(189.4±145.4)U/L,G1与G3、G1与G4、G2与G3、G2与G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eAg阴性CHB自然病程中,ALT和AST均是反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严重性的较为敏感的指标。
张绍全赖菁谢仕斌张晓红张英赵志新柯伟民高志良
关键词:炎症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类
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性胃病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观察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发病率与肝功能分级及食管静脉曲张(EV)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将PHG的发病率与肝功能分级及EV严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200例肝硬化患者中,PHG97例(48.5%),EV154例(77%)。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PHG发病率呈明显正相关(P<0.01),EV程度与PHG发病率亦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PHG的发病率与肝功能分级及EV严重程度之间呈正相关。
甄沛林张英张宇峰谢冬英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病率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
血小板、血小板数与脾大小之比及白蛋白和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食管静脉曲张(EV)患者门静脉主干、脾静脉直径、脾大小、白蛋白及周围血象的变化,探讨这些指标能否作为无创性判断中、重度EV的参考指标。方法167例肝硬化患者行胃镜检查,其中确诊存在不同程度食管静脉曲张者127例(轻度41例,中度38例,重度48例),无曲张(NEV)者40例。严重EV定义为镜下显示中度或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所有患者采用BIOSOUND AU4型彩色双功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脾长度、厚度、腹水等,常规方法检测白蛋白和周围血象。比较无曲张者与有曲张者之间、不同程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以及这些指标对中重度EV的评估。结果EV组患者的平均年龄、门静脉、脾静脉、脾长、脾厚、脾大小均大于NEV组,而白蛋白、血小板数量、血小板数/脾大小之比均小于NEV组。中度曲张组及重度曲张组分别与NEV组及轻度EV组比较,除年龄外,上述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以重度EV患者上述各指标的均值作为截止值比较不同指标值各种程度EV患者的比例,重度EV组与其他患者各门脉高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与中、重度EV相关的指标为血小板(〈70×10^9/L)、血小板数/脾大小之比(〈1.0)及白蛋白水平(〈35g/L)。结论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门脉高压程度相平行。如出现血小板(〈70×10^9/L)、血小板数/脾大小之比(〈1.0)及白蛋白水平(〈35g/L),考虑存在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有必要进行内镜检查确诊。
谢冬英张英张宇锋陈幼明高志良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