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震生

作品数:74 被引量:186H指数:7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肝癌
  • 20篇手术
  • 19篇细胞
  • 16篇外科
  • 15篇切除
  • 15篇肿瘤
  • 11篇切除术
  • 11篇肝细胞
  • 8篇胆管
  • 8篇细胞癌
  • 8篇肝切除
  • 7篇静脉
  • 7篇腹腔
  • 6篇蛋白
  • 6篇手术治疗
  • 6篇外科手术
  • 5篇动脉
  • 5篇血管
  • 5篇血管损伤
  • 5篇疗效

机构

  • 74篇海南省人民医...
  • 4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清华大学玉泉...
  • 1篇海南省第三人...
  • 1篇海南省卫生学...

作者

  • 74篇张震生
  • 54篇郑进方
  • 44篇周开伦
  • 27篇武金才
  • 27篇陈劲松
  • 27篇吴昌雄
  • 26篇邢贻雷
  • 20篇李灼日
  • 19篇肖占祥
  • 18篇梁安林
  • 17篇吴奕强
  • 17篇唐荣
  • 15篇陈平平
  • 12篇王海东
  • 9篇孙启刚
  • 8篇陈家诚
  • 8篇陈良
  • 7篇戚悠飞
  • 6篇陈骋
  • 5篇贾振庚

传媒

  • 11篇中华肝胆外科...
  • 8篇中国普通外科...
  • 8篇海南医学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局解手术学杂...
  • 3篇中国现代手术...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第八届全国血...
  • 3篇2012全国...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13年共23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发生术后出血,出血率10.9%。早期出血6例,晚期出血20例,共8例死亡。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术中输血量、术中失血量、骨骼化清扫、胰瘘、胆瘘、术前胆红素、腹腔感染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术中失血量(0R=21.794)、胰瘘(DR=15.440)、术前胆红素(OR=20.793)、腹腔感染(0R=5.477)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术中失血量≥600ml、胰瘘、术前胆红素≥171mmol/L、腹腔感染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唐荣周开伦李灼日武金才郑进方邢贻雷张震生郑林媚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
超声在小肝癌切除术前及术中作用的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术前及术中超声在小肝癌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Aloka-650与Aloka-500超声仪,腹部超声采用3.5 MHz探头,术中超声采用5 MHz或7.5 MHz探头,对术后病理证实的136例肝癌患者的术前CT、术前、术中超声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对照组68例共切除肿块71个,术前超声发现70个病灶(70/71,98%),术后1年复发率为13.2%(9/68)。试验组68例共切除肿块81个,术前CT共发现发现69个病灶(69/81,85%),术前超声与术中超声分别发现71个病灶(71/81,88%)与79个病灶(79/81,97%)(P<0.05),术后1年复发率为4.4%(3/68)。结论:术中超声能提高对细小结构的显示率,实施精准肝切除,力争多保留正常肝组织,防止术后肝衰竭,最大限度切除肝内病灶,减少肝癌术中病灶遗漏,对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与术中肿块的定位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耿林郑进方周开伦张震生邢贻雷吴昌雄孙启刚陈家诚袁小伟符少清
关键词:术中超声术前超声肝癌切除术
肝脏外伤的20年诊治体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总结肝脏外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988年1月~2007年12月260例肝脏外伤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损伤程度、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等。结果经开放手术治疗153例,非手术治疗107例。236例治愈,24例死亡,病死率为10.2%,其中,肝脏损伤Ⅰ-Ⅱ级139例,死亡0例;Ⅲ~Ⅴ级119例,死亡22例;Ⅵ级2例均死亡,死亡与肝脏损伤级别相关。并发症发生82例次,主要包括继发性出血、腹腔感染等。结论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肝脏外伤患者可在有效监护下选择非手术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及时手术止血,多学科的协作处理可扩大非手术治疗的应用,减少并发症。
戚悠飞肖占祥周开伦吴奕强邢贻雷郑进方张震生陈劲松吴昌雄梁安林耿林
关键词:肝脏外伤血流动力学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
门静脉栓塞及结扎联合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再生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门静脉栓塞及结扎联合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再生的作用。方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100只肝纤维化大鼠随机分为5组,术前对照组、门静脉栓塞组(A1组)、门静脉结扎组(A2组)、门静脉栓塞+肝细胞生长因子组(B1组)和门静脉结扎+肝细胞生长因子组(B2组),每组20只。除术前对照组外以上各组栓塞或结扎大鼠门静脉右支。每组于术前及术后1、3、7及14 d分批处死大鼠,每次5只,检测各组时间点大鼠外周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的含量;称取各叶肝脏及全肝重量,计算术后不同时间点非栓塞及非结扎肝叶占整个肝脏的百分比;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与Ki-67的表达。结果术后各组ALT、AST呈一过性升高改变,表现为术后第1天达到高峰,B1与B2组术后第1、3、7天ALT及AST峰值分别较A1与A2组低(P<0.05)。各组大鼠非栓塞及非结扎侧肝重/全肝重百分比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术后第7、14天B1组非栓塞叶肝重/全肝重较A1组高,B2组非结扎叶肝重/全肝重较A2组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改变:A1与A2组、B1与B2组术后非栓塞及非结扎侧肝叶PCNA与Ki-67的表达较术前明显增加并于第3天达高峰(P<0.05),然后缓慢下降,第14天A1与A2组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而B1与B2组较术前仍明显升高(P<0.05)。结论肝纤维化大鼠选择性门静脉栓塞、门静脉结扎后对侧肝脏均有再生能力;外源性HGF能明显提高肝再生能力。
刘俊陈骋郑进方覃伶伶张震生孙启刚李灼日
关键词:门静脉栓塞肝细胞生长因子纤维化肝再生
肝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2005年
邢贻雷王海东张震生涂易正
关键词:三期增强扫描门静脉血流低密度肿块肝脏增大肝体积肝左叶
肝腺瘤的诊治体会
2012年
目的探讨肝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肝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中除1例因肝腺瘤破裂出血有表现外,余4例均无临床表现,术前均误诊为肝癌和肝癌破裂出血。5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结论肝腺瘤多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常规影像学表现特异性差,特异性肝脏MRI对比剂的应用可提高肝腺瘤的诊断率,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亦是首推的治疗方式,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亦可用于部分病人。
袁小伟张震生吕云福
关键词:肝腺瘤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肝动脉变异的识别与处理:附9例报道
202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中遇到的肝动脉变异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团队收治的26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根据相关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术前评估的肝动脉变异情况及其类型,以及术中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和患者的预后。结果根据术前腹部增强CT、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成像以及术中对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26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中有9例存在肝动脉变异:1例为替代肝左动脉,2例为替代肝右动脉,2例为副肝左动脉,3例为肝总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另1例为右肝动脉发自腹主动脉,该例动脉变异在传统分型中没有。对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的变异肝动脉在术中采取后路入进行分离血管,对来源于胃左动脉的变异肝动脉术中则采用前路入的方式进行分离。9例肝动脉变异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针对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中遇到的各种肝动脉变异,需要术前仔细评估;术中应根据血管直径大小以及阻断后肝脏血运变化情况决定是否保留该变异血管;术中进行合理操作,以避免损伤肝动脉。
傅琪涵陈平平曾勇超唐荣章家超李启进乔欣张震生
关键词:肝动脉变异
ITGAV过表达与胆管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ITGAV)过表达与胆管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胆管癌患者共374例,随机分为Ⅰ组(80例)和Ⅱ组(294例),取患者术中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Ⅰ组胆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ITGAV的mRNA与蛋白表达;应用组织芯片检测Ⅱ组胆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ITGAV的表达,分析ITGAV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复发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胆管癌组织中ITGAV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组织芯片检测结果显示ITGAV阳性表达率为54.8%。按复发时间进行分组,ITGAV在早期复发组(复发时间<1年)过表达,在未复发或晚期复发组(复发时间≥1年)则低表达(P=0.025)。与ITGAV低表达胆管癌患者比较,ITGAV过表达胆管癌患者术后更易复发,复发时间较短(HR=1.90;95%CI1.41~2.62;P<0.001),术后生存时间较短(HR=1.95;95%CI1.42~2.73;P<0.001)。ITGAV过表达是胆管癌患者术后复发时间(HR=1.73;95%CI1.13~2.63;P=0.011)和术后生存时间(HR=1.65;95%CI1.08~2.51;P=0.021)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胆管癌中ITGAV过表达可以促进胆管癌侵袭转移,ITGAV过表达预示胆管癌患者预后不良,可作为胆管癌术后复发和预后的潜在分子预测指标。
陈平平张震生武金才郑进方唐荣李梦婷章家超曾勇超陈良
关键词:肿瘤转移胆管癌预后
Her-2/neu和MMP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9
2004年
笔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er 2 /neu和MMP2基因在 3 4例胰腺癌、5例胰腺囊腺瘤、5例胰腺囊肿和 2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示胰腺癌中Her 2 /neu和MMP2表达明显高于胰腺正常组织和良性病变 (P <0 .0 5)。Her 2 /neu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中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 (P <0 .0 5) ;随TNM分期增高 ,其表达阳性率显著降低。MMP2表达在肿瘤直径大于 4.5cm及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中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小于 4.5cm及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随TNM分期增高 ,其表达阳性率也增高。MMP2在预后不良组中表达水平较生存组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提示Her 2 /neu和MMP2过度表达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Her 2 /neu可能在胰腺癌发生转移之前发挥作用 ,而MMP2与胰腺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二者表达水平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可能有较重要价值。
花瞻孙百顺张远春张震生贾振庚
关键词:胰腺肿瘤遗传学基因表达
FK506对损伤血管壁影响的电镜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FK506对损伤动脉壁增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54只,用血管夹造成动脉损伤模型,然后分为3组,每组18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肝素(5mg·kg-1.d-1)、FK506(0.1mg·kg-1.d-1)干预,于干预后7d、14d、28d每组分别处死6只大鼠,切取两侧颈总动脉,于电镜观察损伤处动脉壁的变化。结果生理盐水组颈动脉损伤处血管壁增厚明显,中膜平滑肌细胞及胶原纤维明显增生,28d后最明显;肝素组和FK506组损伤处动脉壁内膜增生程度明显减轻,中膜胶原纤维及平滑肌细胞明显减少,且以FK506组显著,28d后最明显。结论本研究提示FK506可抑制夹压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的血管壁组织增生。
肖占祥谢瑶芸郑日大张震生戚悠飞
关键词:血管壁损伤电镜血管平滑肌细胞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