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引 作品数:7 被引量:9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 广东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坏死性胰腺炎继发十二指肠瘘、横结肠瘘及狭窄梗阻1例报告 被引量:1 2014年 急性胰腺炎继发十二指肠瘘及结肠病变临床较为少见,包括结肠坏死、梗阻、穿孔及瘘管形成。文献报道急性胰腺炎及坏死性胰腺炎继发结肠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3.3%和15%[1]。现报告坏死性胰腺炎合并十二指肠瘘、横结肠瘘及狭窄梗阻1例如下。一、病史汇报患者,女,21岁,2年前因腹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经治疗病情无好转转入我院ICU治疗,予制酸、抑酶、抗感染。 陈志辉 杨虹 李引 黄奕华 何裕隆 宋新明关键词:结肠瘘 十二指肠瘘 胰腺炎 胰腺疾病 坏死性 继发 进展期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腹膜转移危险因素和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接受根治性手术的353例进展期远端胃腺癌(pT3~4NxM0和pTxN1~3M0)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腹膜转移分为腹膜转移组(139例)和无腹膜转移组(214例)。收集研究病例的围手术期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根治性手术后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同时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资料和长期预后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腹膜转移组的pT分期、pN分期、pTNM分期均比无腹膜转移组更晚期(均P<0.001),腹膜转移组肿瘤直径更大(P=0.043),术前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水平更高(P=0.0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T分期(P<0.001)和pN分期(P=0.007)是影响根治术后腹膜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腹膜转移组相比,无腹膜转移组实施淋巴结脉络化清扫的比例更高(55.1%比43.9%,P=0.039),输血量更低(P=0.026)。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获检淋巴结数目、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腹膜转移组比较,腹膜转移组在No.1、No.3、No.4、No.6、No.7、No.8、No.9组淋巴结的转移率更高(均P<0.05)。本研究中所有病例中位随访时间65.0个月。无腹膜转移组3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92.5%比13.9%,P<0.001)和5年总生存率(92.9%比10.2%,P<0.001)高于腹膜转移组。结论pT分期和pN分期是影响进展期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腹膜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膜转移患者预后差。 王泽耀 李引 宋新明 陈创奇 蔡世荣关键词:胃癌 腹膜转移 预后 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Ⅲ型纤维连接蛋白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Ⅲ型纤维连接蛋白4(leucine-rich repeat and fibronectin typeⅢ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LRFN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LRFN4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组织标本8对(包含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并选取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同一中心行手术治疗的117例胃癌患者的术后组织标本制成胃癌组织芯片。分析LRFN4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胃癌数据集中的表达情况,应用蛋白质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LRFN4在8对新鲜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LRFN4在胃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分析不同LRFN4表达水平的胃癌患者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LRFN4表达水平的胃癌患者的预后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LRFN4在TCGA数据库胃癌数据集的胃癌组织以及新鲜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LRFN4高表达的患者,表现出更大的肿瘤大小以及更为进展的T分期、N分期、M分期和TNM分期(均P<0.05),其预后也较差(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LRFN4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3.898,95%CI 2.273~6.686,P<0.001)。结论胃癌组织中LRFN4高表达与患者较差的预后相关,可能成为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李引 林青雨 钱辰 周侦 翟二涛关键词:胃癌 生物标志物 胃癌预后 加强外科学教学管理,实施规范化标准化教学 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外科学精品课程建设和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有利契机,加强外科学教学管理,通过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医德教育制度化;完善各种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工作;规范各种教学资料的整理,定期总结和分析各种考试及教学工作;在教学各环节中实施规范化、标准化教学等措施,不断地提高外科学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诊治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陈创奇 李引 何裕隆 朱家源 梁力建关键词:外科学教学 教学管理 富血供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的临床影像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富血供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leiomyomatosis peritonealis disseminata,LPD)的临床影像特征,提高对富血供LPD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4例富血供LPD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诊治方法、术前影像学表现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4例患者均有子宫肌瘤手术史,术前4例患者均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加做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检查及3D打印。影像学表现呈多发实性结节及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瘤内及瘤周可见迂曲扩张畸形的血管,且瘤体越大越明显。4例术前CT均误诊。4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开腹肿瘤切除,1例行腹腔镜下肿瘤切除,肿瘤位于腹盆腔、大网膜、肠系膜或阔韧带、骶韧带等处。结论术前影像学检查可以准确判断富血供LPD的范围及供血血管,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罗洪 蔡华崧 钱辰 林青雨 周侦 邹松孝 李引关键词: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 腹膜转移 计算机断层扫描 3D打印 残胃癌41例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残胃癌(GSC)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生存预后的因素。方法追踪并随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8年1月至2010年2月的49例GSC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可能影响生存的因素。结果收集有效GSC病例41例(男37例,90.24%),中位发病年龄66岁,初次手术至GSC发生的平均病程为25年,且随年龄的增长有缩短趋势(P=0.003);患者年龄越小,GSC的病理分期越高(P<0.01),组织分化程度越低;多数GSC伴淋巴结的转移(60.98%),5年生存率37.00%。Cox比例风险模型生存分析显示,临床病理分期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残胃癌是病理类型相对特殊的一类胃癌,手术根治是提高残胃癌生存预后的关键。 李引 何裕隆 蔡世荣 崔冀 陈剑辉 杨东杰 卢励锋关键词:残胃癌 临床病理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致肾移植术后反复消化道大出血一例 被引量:1 2021年 消化道出血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1.3%~16.0%^([1])。其中以上消化道出血居多,中、下消化道出血较少见。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一般会引起鼻腔和口腔黏膜出血,少数发生在消化道,常表现为反复消化道大出血,可危及生命,早期诊断困难,若不及时诊治,预后往往较差。回肠HHT在肾移植术后引起消化道大出血尚未见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收治的1例HHT致肾移植术后反复消化道大出血受者诊疗经过,现报道如下。 王奕 邱江 陈国栋 张宁 曹清华 李引 陈立中关键词: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肾移植 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