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清
-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咪唑安定靶控输注时清醒镇静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在腰-硬联合麻醉下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靶控输注(TCI)咪唑安定清醒镇静时,咪唑安定适宜的目标血药浓度。方法选择60例腰-硬麻醉下行妇科手术患者,年龄45~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B、C组咪唑安定血浆靶控浓度分别为30、40、50ng/ml。记录患者TCI咪唑安定30min时BIS,同时记录咪唑安定不同血浆靶控浓度下警觉/镇静评分(OAA/S)。维持术中BP、HR、SpO2至满意水平,记录术中、术后的感受情况、遗忘程度、麻醉的满意度。结果A组患者术中BIS为89·5,OAA/S4~5分。B组患者术中BIS为76·5,OAA/S3分。C组患者术中BIS为68,OAA/S1~2分。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患者咪唑安定以40ng/ml血浆靶控输注BIS在73~80,OAA/S3分,术中镇静及顺行性遗忘效果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但应注意阻滞效果不完善时患者易引起极度躁动。
- 王桂财王本清牛志强张志君马亚利
- 关键词:咪唑安定靶控输注脑电双频指数血药浓度
- 海马小胶质细胞NF-κB/NLRP3信号通路在右美托咪定改善新生小鼠多次七氟烷麻醉后远期认知功能中的作用
- 2024年
- 目的:评价海马小胶质细胞NF-κB/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在右美托咪定改善新生小鼠多次七氟烷麻醉后远期认知功能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100只,6日龄,体质量3~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20):对照组(C组)、多次七氟烷麻醉组(S组)、多次七氟烷麻醉+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盐组(SP组)、多次七氟烷麻醉+右美托咪定(SD组)和多次七氟烷麻醉+NF-κB激动剂佛波酯+右美托咪定(SPD组)。七氟烷麻醉方法:吸入3%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持续吸入60%氧气及3%七氟烷2 h进行麻醉维持,连续3 d。每次吸入七氟烷前30 min时,SP组腹腔注射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盐100 mg/kg,SD组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20μg/kg。SPD组每次吸入七氟烷前1 h腹腔注射佛波酯15μg/kg,30 min后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20μg/kg。小鼠于11日龄时处死,分离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和NLRP3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计算NLRP3与小胶质细胞特异性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双阳性细胞(NLRP3^(+)-Iba-1^(+)细胞)共染面积。于小鼠29日龄时行旷场实验和新物体识别实验,于30~34日龄时行水迷宫实验。结果:5组小鼠旷场实验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S组海马组织p-NF-κB p65和NLRP3表达上调,NLRP3^(+)-Iba-1^(+)细胞共染面积增加,新物体探索百分比和辨别指数降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P<0.05);与S组比较,SP组、SD组和SPD组海马组织p-NF-κB p65和NLRP3表达下调,NLRP3^(+)-Iba-1^(+)细胞共染面积减少,新物体探索百分比和辨别指数升高,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加(P<0.05);与SD组比较,SPD组海马组织p-NF-κB p65和NLRP3表达上调,NLRP3^(+)-Iba-1^(+)细胞共染面积增加,新物体探索百分比和辨别指数降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P<0.0
- 朱春花牛志强王本清于健
- 关键词:NF-ΚB
- 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2
- 2012年
- 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已成为孕产妇第三大死亡原因,尤其是并发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氏综合症的围产期病死率甚至高达70%。本院完成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产妇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36例,取得了一定的管理经验,现总结如下。
- 王本清张彬单士强刑宝恒杨强赵勇哲王梅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麻醉处理剖宫产术孕产妇
- 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手术患儿的肺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评价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G)模式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手术患儿的肺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肾盂成型术患儿48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6岁,体质量8~21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6):容量控制通气(VCV)组(V组)、PC-VG组(P组)、PC-VG联合右美托咪定组(PD组)。PD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输注时间15 min,随后以0.2~0.5μg·kg^(-1)·h^(-1)的速率持续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V组采用VCV模式,P组与PD组采用PC-VG模式,机械通气期间3组VT 6~8 ml/kg,RR 15~25次/min,吸呼比为1︰2,氧流量2 L/min,吸入氧浓度60%,维持PETCO_(2)35~40 mmHg。于气腹前5 min(T_(0))、气腹10 min(T_(1))、60 min(T_(2))、120 min(T_(3))、气腹压力释放后10 min(T_(4)),记录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肺顺应性(CL)和气道阻力(Raw),记录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_(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记录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V组比较,P组与PD组T_(1~4)时Ppeak和Raw降低,CL升高,T_(3,4)时PA-aO_(2)和RI降低,OI升高(P<0.05);与P组比较,PD组各时间点上述呼吸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3,4)时PA-aO_(2)和RI降低,OI升高(P<0.05)。3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VG模式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手术患儿具有一定肺保护作用。
- 朱春花于健王本清聂宇王雷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腹腔镜检查
- 地西泮复合不同剂量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中麻醉效果比较
- 2011年
- 氯胺酮是一种具有深度镇痛、镇静,且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影响较小的静脉全麻药,尤其在小儿短小手术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临床一般推荐1~2mg/kg静脉注射,作用时间为10~15min,然而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此剂量的氯胺酮维持时间短且麻醉效果欠佳。因此,本文对我院小儿短小手术采用地西泮复合不同剂量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其效果,报告如下。
- 单士强王本清张彬
- 关键词:小儿麻醉地西泮氯胺酮
- 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 2020年
- 本研究考察了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观察组,n=68)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照组,n=68)在我院136例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应用警觉/镇静观察评分(OAA/S)评价患者用药前(T0)、用药10 min后(T1)、用药20 min后(T2)、用药30 min后(T3)和清醒后(T4)的镇静效果,并比较了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T0、T1和T4时间点的OA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T2和T3时间点的OA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T0、T1和T4时间点的RR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T2和T3时间点时的RR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T2时间点时的SpO2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SpO2在其他时间段时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HR和MAP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76%(p=0.049)。本研究结论初步表明,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相比,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骨科手术中具有更好的镇静效果,可有效保障患者的呼吸功能,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安全性。
- 聂宇于健朱春花王本清王雷王琰
- 关键词:骨科手术盐酸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丙泊酚
- 双腔支气管导管与支气管阻塞导管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双腔气管导管与支气管阻塞导管两种技术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双腔导管组(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与阻塞导管组(使用支气管阻塞导管)各40例,记录并分析两组的呼吸参数比较两组插管定位时间、插管时间、术中肺最大程度萎陷所需时间及术后声嘶咽痛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插管定位时间、术中肺最大程度萎陷所需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塞导管组插管时间显著短于双腔导管组(P<0.05);两组患者单肺通气时的吸气阻力、呼气阻力、吸气平台压较双肺通气时有了显著升高,肺动态顺应性则显著下降(P<0.05),且阻塞导管组单肺通气时的吸气阻力、呼气阻力、吸气平台压均显著低于双腔导管组(P<0.05);阻塞导管组声嘶咽痛的发生率为27.5%,显著低于双腔导管组的(70.0%,P<0.05)。结论支气管阻塞导管在胸科手术中相比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效果更好,插管时间更短,患者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更低。
- 张志君牛志强郑孟良王本清聂宇
- 关键词:双腔气管导管单肺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