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霆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脂肪
  • 7篇酒精
  • 7篇酒精性
  • 6篇脂肪性
  • 6篇非酒精性
  • 6篇非酒精性脂肪
  • 6篇非酒精性脂肪...
  • 6篇非酒精性脂肪...
  • 4篇发病
  • 4篇肝炎
  • 3篇脂肪性肝病
  • 3篇脂肪性肝炎
  • 3篇酒精性脂肪性...
  • 3篇酒精性脂肪性...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肝病
  • 3篇肝硬化
  • 3篇肝硬化患者
  • 2篇瘦素

机构

  • 11篇上海市长宁区...
  • 4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1篇王玉刚
  • 11篇王霆
  • 10篇施敏
  • 4篇陈锡美
  • 4篇魏珏
  • 2篇王娜
  • 2篇马加力
  • 1篇孟文颖
  • 1篇蔡子浩
  • 1篇方文莉
  • 1篇胡纪
  • 1篇徐辉
  • 1篇施渝彬
  • 1篇马骏

传媒

  • 3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肝脏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飞蓟素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机制探讨被引量:10
2008年
水飞蓟素具有抗自由基活性、抗脂质过氧化、抗脂氧酶、保护肝细胞膜、促进损伤肝细胞合成DNA等作用,同时还具有免疫调节、抗肝纤维化、抗肿瘤及降血脂等广泛的药理学效应。本研究初步评价水飞蓟素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的疗效,并检测核因子(NF)-KB活性、抑制性蛋白KB激酶p(IKK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旨在探讨水飞蓟素的作用机制。
王玉刚施敏陈锡美王霆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水飞蓟素肿瘤坏死因子-Α抗脂质过氧化肝细胞合成
代谢产物氨在急性肝衰模型中的作用研究
徐凌贾蓉蓉陈辰王霆施敏王玉刚
肝硬化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与血管钙化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血管钙化形成的关系。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健康对照组(28例)、肝硬化并发血管钙化组(30例)和肝硬化并发非血管钙化组(21例)。检测各组血清胎球蛋白A(Fetuin-A)、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颈动脉粥样斑块、左心房直径、右心室直径、舒张早晚期流速峰值比(E/A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结果肝硬化并发血管钙化组患者血清Fetuin-A水平(35.87±13.68)ng/mL分别与健康对照组(80 04±12 10)ng/mL和肝硬化并发非血管钙化组(72.42±10.05)ng/mL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而健康对照组与肝硬化并发非血管钙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其他生化指标ALT、TBIL、ALB、PTA水平经统计学处理,肝硬化并发发血管钙化组与非血管钙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并发血管钙化组患者心舒张功能中E/A值与健康对照组及肝硬化并发非血管钙化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管钙化与血清胎球蛋白A下降有关,低胎球蛋白A水平可能是促进肝硬化相关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
徐辉施敏魏珏王霆马加力王玉刚
关键词:肝硬化胎球蛋白A血管钙化
瘦素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瘦素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的关系。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A组(高脂喂养8周)、B组(高脂喂养12周)、C组(高脂喂养16周)。测定各组血清瘦素、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5(IL-15);评价各组大鼠肝脂变程度和炎症活动度积分水平。结果模型组脂肪变性明显,炎症活动度记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C组炎症活动度记分水平显著高于模型A、B组(P<0.01)。模型组瘦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B组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模型A组(P<0.01)。模型C组IL-10水平显著低于模型A、B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C组IL-12水平显著高于模型A、B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C组IL-15水平与模型A、B组有显著差异(P<0.05)。瘦素与NAFLD肝脂肪变性程度有相关性(R2=0.378,P<0.05);IL-10、IL-12、IL-15与NAFLD炎症活动度相关(R2=0.551,P<0.01)。结论本实验初步认为,瘦素可能是影响NAFLD肝脂肪变性程度的重要因素;IL-10、IL-12、IL-15对NAFLD炎症活动可能有一定影响。
王玉刚施敏陈锡美王霆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瘦素IL-10IL-12IL-15
肝硬化患者血浆尾加压素水平与肾动脉阻力的变化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时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水平与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的变化。方法对26例健康对照者和46例肝硬化患者(按照Child-Pugh分级将病例分为A,B,C三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uⅡ含量;同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并测定血肌酐(scr),应用MDRD(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公式估计肌酐清除率(CCr)。结果肝硬化各组血浆uⅡ与肾动脉R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级患者的CC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Ⅱ和肾动脉RI水平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正相关。uⅡ和肾动脉RI之间也呈正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早在CCr改变之前即有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增高和uⅡ水平上升,故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是发现肝硬化早期肾损害的参考因素之一。uⅡ可能通过影响肾血流阻力在肝硬化并发肾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施渝彬王玉刚王霆施敏胡纪
关键词:肝硬化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内生肌酐清除率
NALP3炎性体在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NALP3炎性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予C57BL小鼠高脂饮食(高脂组)及脂多糖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NASH组),同时设立正常饮食组作为对照。观察各组小鼠血清ALT、AST值与计算肝指数,评定脂肪性肝炎程度,ELISA法测定肝脏TNF-α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测定NF-κB、NALP3、caspase-1、ASC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NALP3、caspase-1、ASC mRNA的表达水平。数据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法。结果 NASH组小鼠ALT、AST及肝指数明显高于高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组和NASH组的NALP3 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ASH组caspase-1和ASC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高脂组(P<0.01),高脂组caspase-1和ASC 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ASH组NALP3、caspase-1和AS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ASH组NALP3、caspase-1和AS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脂组(P<0.05),高脂组NALP3、caspase-1和ASC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NALP3炎性体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形成,可能是影响NASH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方文莉施敏魏珏王霆王玉刚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F-ΚBC57BL小鼠
瘦素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作用
2007年
目的探讨瘦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肝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40只SD 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A 组(高脂喂养8周)、B 组(高脂喂养12周)、C 组(高脂喂养16周)。测定各组血清瘦素、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5(IL-15);评价各组大鼠肝脂变程度和炎症活动度积分水平。结果模型组脂肪变性明显,炎症活动度记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 C 组炎症活动度记分显著高于模型 A、B 组(P<0.01)。模型组瘦素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 B 组瘦素显著高于模型 A 组(P<0.01)。模型 C 组 IL-10水平显著低于模型 A、B 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 C 组 IL-12水平显著高于模型 A、B 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 C 组 IL-15与模型 A、B 组有显著差异(P<0.05)。瘦素与 NAFLD 肝脂肪变性程度有相关性(r^2=0.378,P<0.05);IL-10、IL-12、IL-15与 NAFLD 炎症活动度相关(R2=0.551,P<0.01)。结论瘦素可能是影响 NAFLD 肝脂肪变性程度的重要因素;IL-10、IL-12、IL-15对 NAFLD 炎症活动可能有一定影响。
王玉刚施敏陈锡美王霆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瘦素IL-10IL-12IL-15
虫草菌丝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治疗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虫草菌丝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饮食治疗组和虫草菌丝治疗组。实验末处死所有大鼠,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同时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虫草菌丝治疗组大鼠血清AST、ALT、TC、TG明显低于模型组。虫草菌丝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及炎症明显改善。结论虫草菌丝对酒精性脂肪肝有治疗作用。
王霆王玉刚
关键词:虫草菌丝酒精性脂肪肝
PI-3K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A组(高脂喂养8周)、B组(高脂喂养16周)。评价各组大鼠肝脂变程度和炎症活动度积分水平;免疫组化观察各组PI-3K(p85α)蛋白表达量;RT-PCR检测PI-3K(p85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脂肪变性明显,炎症活动度记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B组炎症活动度记分水平显著高于模型A组(P<0.01)。模型A、B组PI-3K(p85α)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模型B组PI-3K(p85α)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A组(P<0.01);模型A组PI-3K(p85α)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B组PI-3K(p85α)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A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PI-3K可能是影响NAFLD发病的重要因素。
王玉刚王霆施敏陈锡美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磷脂酰肌醇-3激酶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IL-35和IL-17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IL-35和IL-17的表达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集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7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1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B)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ELISA法测定外周血IL-35、IL-6、IL-17的浓度,分离制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实时定量PCR检测PBMC中EBI3、FOXP3、IL-17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观察PBMC中EBI3、FOXP3、IL-17蛋白表达情况。所有病例及健康对照均进行肝功能检测。结果 LC、CHB和CSHB患者中EBI3、IL-17、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LC组Child-Pugh不同分级患者之间EBI3、IL-17、FOXP3 mRNA表达水平差异明显,EBI3、FOXP3 mRNA随着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加重而表达下调;IL-17 mRNA随着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加重而上调;蛋白表达和血清浓度的变化趋势与mRNA一致。血清IL-17浓度水平与Alb呈负相关,IL-17浓度水平与TBil、ALT和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35浓度水平与Alb、Child-Pugh分级负相关,与ALT、TBil无相关性。结论 IL-35和IL-17可能是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施敏魏珏孟文颖王娜王霆马加力王玉刚马骏
关键词:肝硬化IL-35IL-17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