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树安

作品数:51 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篇内毒
  • 19篇内毒素
  • 15篇蛋白
  • 15篇肺泡
  • 14篇激酶
  • 12篇通路
  • 12篇肺损伤
  • 11篇氧合酶
  • 11篇脂多糖
  • 11篇HO-1
  • 10篇蛋白激酶
  • 10篇信号
  • 10篇信号通路
  • 10篇氧合
  • 10篇细胞
  • 9篇血红素氧合酶
  • 9篇血红素氧合酶...
  • 8篇上皮
  • 8篇上皮细胞
  • 8篇线粒体

机构

  • 30篇天津医科大学
  • 24篇天津市南开医...
  • 4篇天津中西医结...
  • 2篇天津市第四中...
  • 2篇天津市滨海新...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51篇董树安
  • 50篇余剑波
  • 33篇宫丽荣
  • 31篇张圆
  • 28篇史佳
  • 9篇吴丽丽
  • 8篇王曼
  • 7篇曹新顺
  • 6篇王丹
  • 4篇傅强
  • 4篇穆蕊
  • 4篇刘大全
  • 3篇周汾
  • 3篇李肇端
  • 3篇李翠
  • 3篇张园
  • 2篇李莉
  • 2篇武丽娜
  • 2篇陈慧荣
  • 2篇闫雨苗

传媒

  • 28篇中华麻醉学杂...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2017中国...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KCα通路介导HO-1表达在LPS攻击鼠肺泡上皮细胞中线粒体融合的作用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α(PKCα)通路介导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在内毒素(LPS)攻击鼠肺泡上皮细胞中线粒体融合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肺泡上皮细胞以1×10~4个/mL密度接种于96孔培养板,培养24h后,...
赵晏民史佳余剑波张圆宫丽荣董树安
关键词:蛋白激酶CΑ血红素氧合酶-1
文献传递
ERMC在内毒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研究目的:既往我们的研究发现,内毒素急性肺损伤过程中存在着细胞器功能障碍,包括线粒体功能障碍、内质网应激等。而作为内质网和线粒体之间的重要结构,ERMC是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因素,但内毒素急性肺损伤过程中是否存在E...
董树安
关键词: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线粒体
HO-1/CO对脂多糖诱导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融合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HO-1/CO)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线粒体融合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以密度2×10~5/ml接种于96孔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7组(n=...
贾浩娟史佳董树安张园余剑波
关键词: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
文献传递
NAD^(+)介导的SIRT1去乙酰化活性在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价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介导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去乙酰化活性在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5只,6~8周龄,体重20~25 g,野生(WT)型10只,NAD^(+)合成途关键酶烟酰胺单核苷酸腺苷酸转移酶1(NMNAT1)敲除(KO)型1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WT型小鼠分为2组(n=5):对照组(WT+C组)和ALI组(WT+ALI组);将KO型小鼠分为3组(n=5):对照组(KO+C组)、ALI组(KO+ALI组)和ALI+NAD^(+)前体物质烟酰胺单核苷酸(NMN)组(KO+ALI+NMN组)。静脉注射LPS 15 mg/kg制备内毒素性ALI模型,KO+ALI+NMN组注射静脉注射LPS前1 h腹腔注射NMN 500 mg/kg。各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12 h时,取腹主动脉血标本行血气分析,后处死小鼠留取肺组织,测定肺湿重/干重(W/D)比值,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行肺损伤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IL-6、IL-1β、TNF-α含量,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NAD^(+)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SIRT1、乙酰化NF-κB(Ac-NF-κB)、乙酰化p53(Ac-p53)、乙酰化叉头框蛋白O1(Ac-FoxO1)、乙酰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辅激活因子(Ac-PGC1α)水平。结果与各C组比较,各ALI组pH值和PaO_(2)降低,PaCO_(2)、肺W/D比值、肺损伤评分、肺组织IL-6、IL-1β、TNF-α和NAD^(+)含量升高,SIRT1表达上调,Ac-NF-κB、Ac-p53、Ac-FoxO1和Ac-PGC1α表达下调(P<0.05)。与WT+ALI组比较,KO+ALI组pH值和PaO_(2)降低,PaCO_(2)、肺W/D比值、肺损伤评分、肺组织IL-6、IL-1β和TNF-α含量升高,NAD^(+)含量降低,SIRT1表达下调,Ac-NF-κB、Ac-p53、Ac-FoxO1和Ac-PGC1α表达上调(P<0.05)。与KO+ALI组比较,KO+ALI+NMN组pH值和PaO_(2)升高,PaCO_(2)、肺W/D比值、肺损伤评分、肺组织IL-6、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NAD^(+)含量升高,SIRT1表达上调,Ac-NF-κB、Ac-p53、Ac-FoxO1和Ac-PGC1α表达下调(P<0.05)。结论NAD^(+)介导的SIRT1去乙酰化活性增强参与了小�
何思梦史佳李香云董树安张圆余剑波
关键词:内毒素血症急性肺损伤NAD去乙酰化
电针对急腹症合并腹腔感染患者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评价电针对急腹症合并腹腔感染患者术后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腹部外科手术的急腹症合并腹腔感染患者90例,BMI 18~30kg/m^2,年龄35~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对照组(C组)、电针刺激穴位组(E组)和电针刺激非穴位组(N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和舒芬太尼诱导麻醉,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吸入七氟醚,静脉输注丙泊酚和顺式阿曲库铵,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15 min、切皮后2 h、气管拔管后2、12和24 h,E组选择合谷、足三里和内关穴进行电针刺激,N组选择合谷、足三里和内关穴旁开1cm处进行电针刺激,刺激参数:选用疏密波,频率2/15Hz,波宽0.2~0.6ms,刺激电流1~2mA,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持续刺激时间为15 min。于麻醉诱导前15 min(T1)和术后24、48 h(T2和T3)时采集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记录T2和T3时ALI(氧合指数<300 mmHg)的发生情况;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16(CC16)、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高级糖基化终产物可溶性受体(sRAGE)、IL-1、IL-10和TNF-α的浓度。结果与T1时相比,3组T2时血清CC16、SP-D、sRAGE、IL-1、TNF-α浓度升高,IL-10浓度降低(P<0.05);与C组相比,E组T2和T3时血清CC16、SP-D、sRAGE、IL-1和TNF-α的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T3时氧合指数升高(P<0.05);3组间T2和T3时AL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虽然未降低急腹症合并腹腔感染患者术后ALI的发生,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ALI的程度。
武丽娜董树安刘军舰史佳吴丽丽余剑波
关键词:急腹症腹腔内感染
HO-1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内毒素攻击模型肺泡巨噬细胞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的表达上调
目的 HO-1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内毒素攻击模型肺泡巨噬细胞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的上调表达方法传代培养12-20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采用随机数字发分为4组(n=10):对照组(C组)正常培养大鼠...
李珍史佳余剑波王丹董树安宫丽荣张圆
关键词:HO-1线粒体PI3K/AKT信号通路
文献传递
NLRP3在小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小胶质细胞焦亡的关系
2023年
目的评价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在小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小胶质细胞焦亡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24只,6~8周龄,体质量18~22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组(SAE组)和脓毒症相关性脑病+NLRP3抑制剂MCC950组(SAE+MCC950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小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模型。SAE+MCC950组小鼠造模后1 h时腹腔注射MCC95020 mg/kg,余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造模后1 d时行旷场实验,记录站立次数和中央区停留时间;造模后2~3 d行新物体识别实验,记录探索指数。造模后3 d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取脑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计数NLRP3与小胶质细胞特异性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共表达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caspase-1活性、IL-1β和IL-18含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SAE组和SAE+MCC950组站立次数减少,中央区停留时间缩短,探索指数降低,海马NLRP3表达上调,NLRP3^(+)-Iba-1^(+)细胞计数增加,caspase-1活性、IL-1β和IL-18含量升高(P<0.05);与SAE组比较,SAE+MCC950组站立次数增多,中央区停留时间延长,探索指数升高,NLRP3表达下调,NLRP3^(+)-Iba-1^(+)细胞计数减少,caspase-1活性、IL-1β和IL-18含量降低(P<0.05)。结论NLRP3参与了小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发生,与其介导小胶质细胞焦亡有关。
李翠董树安宋凯李香云杜诗涵余剑波
关键词:小神经胶质细胞
HO-1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内毒素攻击模型肺泡巨噬细胞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的表达上调
目的:HO-1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内毒素攻击模型肺泡巨噬细胞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的上调表达。 方法:传代培养12-20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采用随机数字发分为4组(n=10):对照组(C...
李珍史佳余剑波王丹董树安宫丽荣张圆
关键词:肺泡巨噬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文献传递
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系统对感染性休克肺损伤的保护机制被引量:1
2011年
感染性休克引起的急性肺损伤(ALl)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其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血红素氧合酶(hemeoxy—genase,HO)是催化血红素生成一氧化碳(CO)、胆绿素和铁离子的一种限速酶[1]。已有研究表明,HO-1/CO对感染性休克肺损伤有保护作用。本文就HO-1/CO系统在感染性休克肺损伤中的保护机制进行综述。
董树安余剑波
关键词:血红素氧合酶-1感染性休克HO-1急危重症
褪黑素在电针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兔肺损伤中的作用
2020年
目的:评价褪黑素在电针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兔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50只,体重2.0~2.5 kg,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IR组)、电针刺激穴位组(EA组)、电针刺激非穴位组(SEA组)和电针刺激穴位+褪黑素受体拮抗剂Luzindole组(EA+L组)。采用夹闭股动脉3 h后再灌注4 h的方法制备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EA组和EA+L组选取双侧足三里和肺俞穴(进针深度4~6 mm),SEA组选取双侧足三里和肺俞穴旁开0.5 cm处(进针深度3 mm),于模型制备前1~7 d及模型制备过程中给予电针刺激,刺激参数设置:频率2/15 Hz,刺激电流l^2 mA,疏密波,以兔出现轻微肌颤为宜,每次持续30 min,1次/d。EA+L组于模型制备前30 min时腹腔注射Luzindole 30 mg/kg。分别于缺血前即刻(T 0)、缺血3 h(T 1)和再灌注4 h(T 2)时,收集右侧颈内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褪黑素浓度。再灌注4 h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中TNF-α、IL-1β和IL-6浓度,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BALF中SOD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BALF中MDA浓度。随后处死兔,取肺组织,测定湿重/干重(W/D)比值,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进行肺损伤评分,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计算线粒体数量和线粒体相对横截面积。结果:与Sham组比较,其余4组肺损伤评分和肺组织W/D比值升高,线粒体数量减少,线粒体相对横截面积增大,BALF中TNF-α、IL-1β、IL-6和MDA水平升高,SOD活性降低,IR组T 1和T 2时血清褪黑素浓度降低,EA组和EA+L组T 0时血清褪黑素浓度升高(P<0.05)。与IR组比较,EA组肺损伤评分和肺组织W/D比值降低,线粒体数量增加,线粒体相对横截面积减小,BALF中TNF-α、IL-1β、IL-6和MDA水平降低,SOD活性升高,EA组和EA+L组各时点血清褪黑素浓度升高(P<0.05),SEA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董树安宫丽荣阚永星余剑波
关键词:褪黑激素电刺激再灌注损伤肢体肺损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