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斌

作品数:14 被引量:167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骨折
  • 11篇股骨
  • 8篇颈骨
  • 8篇颈骨折
  • 8篇股骨颈
  • 8篇股骨颈骨折
  • 5篇骨折固定
  • 5篇骨折固定术
  • 5篇固定术
  • 4篇疗效
  • 3篇植骨
  • 3篇疗效比较
  • 3篇内固定
  • 3篇股骨骨折
  • 2篇生物力学
  • 2篇生物力学研究
  • 2篇空心钉
  • 2篇骨板
  • 2篇骨盆
  • 2篇骨头

机构

  • 14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许斌
  • 13篇张英泽
  • 12篇张奇
  • 8篇刘月驹
  • 7篇李智勇
  • 6篇王娟
  • 6篇陈伟
  • 3篇秦士吉
  • 3篇李旭
  • 3篇田帅
  • 2篇侯志勇
  • 2篇陈霄
  • 2篇刘磊
  • 2篇李晗
  • 2篇孙家元
  • 2篇徐国辉
  • 2篇吴率帅
  • 1篇刘勃
  • 1篇申勇
  • 1篇张国川

传媒

  • 5篇中华创伤杂志
  • 4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年份

  • 5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两种股骨头干三维互动技术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2015年
老年髋部骨折中54%为股骨颈骨折,占所有骨折的3.58%[1].股骨颈的解剖结构特殊,骨折后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较高,分别为4.2%和33%[2-3].这两种并发症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骨科医生一直致力于追求满意的复位质量,为股骨颈骨折的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以期降低骨折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
刘月驹连晓东李晗张奇许斌王娟张国川张英泽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难复性疗效老年髋部骨折
术后开始下地时间对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骨折患者术后远期髋关节功能,研究术后开始下地(部分负重)锻炼时间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骨折患者37例,其中合并股骨头骨折16例,合并股骨干骨折17例,合并大转子骨折2例,合并股骨远端骨折2例。根据术后开始下地(部分负重)锻炼时间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2个月),B组(≤3个月),C组(〉3个月)。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患者远期髋关节功能,分析各组Harris评分优良率的差异。结果3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66个月,平均44.9个月,术后复查骨折均愈合。患髋功能优良率A组为87%(13/15),B组为42%(5/12),C组为40%(4/10),A组明显优于B、C两组(P〈0.05)。结论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骨折坚强固定及早期下地(部分负重)锻炼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术后2个月内开始下地(部分负重)锻炼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于2个月后开始的患者。
陈霄张奇陈伟刘月驹吴率帅许斌李旭张英泽
关键词:髋关节股骨骨折髋关节功能
空心钉及股骨头减压植骨固定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AO空心加压螺钉、游离髂骨块固定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选用10对成人防腐股骨标本,随机分入植骨组和对照组。所有标本均制成股骨颈骨折模型,解剖复位后,对照组采用3枚AO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植骨组采用3枚AO空心加压螺钉及游离髂骨块固定,空心钉呈正等腰三角型分布,髂骨块从大转子向股骨头前下方置入,与空心钉成30°角。所有标本均应用Electroforce 3520-AT生物力学实验机进行抗扭转、抗压、循环载荷及极限载荷实验。结果抗扭转实验中使股骨头扭转3°和5°时,植骨组的扭矩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抗压实验中在700 N和1 000 N的垂直载荷下,植骨组位移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标本均成功完成了循环实验,无疲劳骨折、内固定失败出现。在最大载荷方面,植骨组的最大载荷平均为(2 583±354)N,对照组平均为(2 475±253)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角度植入髂骨块后,三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的抗旋转能力增强,抗压能力无改变,生物力学稳定性没有降低。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此手术方法可用于临床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李智勇张奇桑健张英泽田帅王娟刘跃驹许斌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折固定术植骨生物力学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可调式接骨板(minimallyinvasiveadjustableplate,MIAP)与重建接骨板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36例骨盆后环损伤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MIAP内固定治疗16例(A组),其中男8例,女8例;年龄(40.2±13.7)岁。其中交通伤19例,坠落伤12例,压砸伤5例。采用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20例(B组),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34.4±10.0)岁。术前ISS评分:A组平均14.4分(9~29分),B组11.8分(4~25分)。骨盆后环损伤AO分型:A组B型9例,C型7例;B组B型14例,C型6例。分别于伤后(8.3±5.1)d及(8.3±3.8)d行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Majeed功能评价等数据,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结果36例患者获得平均23.4个月(12—45个月)随访。根据Majeed评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A组为(85.6±8.1)分,优良率为94%;B组为(80.1±9.0)分,优良率为85%。B组术后骨折畸形愈合1例,伤口感染1例。结论应用MIAP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疗效优于重建接骨板。
孙家元陈伟刘磊张奇许斌侯志勇李旭张英泽
关键词:骨盆
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率比较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治疗股骨骨折的内固定断裂率,分析失败原因,为减少内固定断裂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患者280例,其中男46例,女134例;年龄18~92岁,平均52.4岁。左侧136例,右侧144例。股骨骨折按照AO分型:31A型72例;32A型44例,32B型26例,32C型30例;33A型57例,33B型26例,33C型25例。锁定钢板内固定175例,传统钢板内固定105例。结果术后随访9~40个月,锁定钢板组内固定断裂率为4%,传统钢板组内固定断裂率为2.9%(P〉0.05)。断裂方式:钢板断裂6例,螺钉断裂3例,钢板断裂合并螺钉断裂1例。断裂原因:医源性因素合并康复锻炼错误导致内固定断裂率为100%,单纯医源性因素导致内固定断裂率为36.4%,单纯康复锻炼错误致内固定断裂率为5.4%,无医源性因素和康复锻炼正确导致内固定断裂率为0,医源性因素合并康复锻炼错误导致内固定断裂率明显高于单纯医源性因素、单纯康复锻炼错误、无医源性因素和康复锻炼正确。结论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率无差异,医源性因素合并康复锻炼错误是导致内固定断裂的主要原因。
吴率帅陈伟王娟徐国辉陈霄刘勃许斌张英泽
关键词:股骨骨折
胸腰段椎管狭窄症伴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后路360°椎管减压、截骨矫形、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伴有后凸畸形的胸腰段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伴有后凸畸形的胸腰段椎管狭窄症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33~65岁,平均48.3岁.后凸Cob...
曹俊明申勇林永胜王志红杨毅鹏夏贺欢许斌
关键词:后凸畸形椎间融合术
股骨头钻孔减压和早期植骨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股骨头钻孔减压、早期植骨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2年1月采用股骨头钻孔减压、股骨颈早期植骨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18~65岁,平均57.9岁;左侧13例,右侧6例。致伤机制:高能量损伤7例(交通伤、高处坠落伤),低能量损伤12例(走路摔伤及其他损伤)。根据Garden分型:Ⅲ型13例,Ⅳ型6例。所有骨折均采用闭合复位,对股骨头进行钻孔减压并用3枚AO中空加压螺钉固定,同时进行游离髂骨块植骨干预。其中9例髂骨块与股骨干纵轴成127°角,10例髂骨块与股骨干纵轴成95°角。结果所有骨折复位均达Garden指数Ⅰ级或者Ⅱ级。手术时间40~86 min,平均62.5 min;术中出血量90~300 ml,平均117.4 ml;18例患者术后获15~27个月(平均19.6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率100%),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4.1个月。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2例(11.1%)。Harris评分51.2~100分,平均87.4分。结论股骨头钻孔减压、早期植骨治疗股骨颈骨折能够有效预防内固定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股骨头坏死率,建议对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以降低术后并发症。
李智勇张奇张英泽田帅王娟秦士吉刘跃驹许斌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植骨骨折固定术骨折不愈合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 比较顺行髓内钉、逆行髓内钉及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采用内固定治疗且获得随访的85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6例,女39例;年龄15-58岁,平均38.8岁。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3组:顺行髓内钉组(n=17)、逆行髓内钥。组(n=42)及锁定加压钢板组(n=26)。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85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陈1例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外,其余患者骨折均在6个月内获愈合。在于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顺行髓内钉组、逆行髓内钉组均优于锁定加压钢板组,顺行髓内钉组优于逆行髓内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行髓内钉组、逆行髓内钉组及锁定加压钢板组患者膝关节Kolment标准评定结果优良率分别为58,8%(10/17)、88.1%(37/42)、69.2%(18/26),逆行髓内钉组与顺行髓内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行髓内钉组、逆行髓内钉组及锁定加压钢板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8%(2/17)、9.5%(4/42)、7.7%(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关节感染。结论 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定位准确、固定牢靠、手术时间短及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术后疗效较顺行髓内钉和锁定加压钢板更满意。
李晗王威侯志勇张奇刘月驹许斌张英泽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钉骨板
螺旋CT在股骨颈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股骨颈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8年12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19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男90例,女102例;年龄18—89岁,平均71.2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检查、螺旋CT扫描,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X线片骨折检出率为95.8%(184/192),螺旋CT检出率为100%(192/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55,P=0.012)。4例骨折在X线片上表现为不全骨折,但在CT图像上均可发现完整的骨折线。75例在CT三维重建图像上显示股骨头有旋转移位,并能显示旋转的方向;X线片仅10例显示股骨头旋转,且不能显示旋转方向。螺旋CT检查显示47.9%(92/192)的患者骨折端有明显的碎骨片,X线检查显示12.5%(24/192)的患者骨折端有碎骨片,二者对碎骨片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116,P=0.000)。X线片分型的正确率为73.4%(58/79),螺旋CT分型的正确率为100%(7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219,P=0.000)。根据螺旋CT检查结果,对3l例(16.1%)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了更改。结论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可以真实、立体、多角度地显示股骨颈骨折,在骨折检出、判断分型、显示股骨头旋转和骨折碎骨片方面均优于X线检查,对股骨颈骨折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李智勇张奇陈伟许斌刘月驹张英泽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损伤控制骨科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controlorthopedics,DCO)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治疗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2年收治的83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DCO治疗51例患者(治疗组),其中男37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5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B型29例,C型22例;ISS评分平均31.2分。对不稳定骨盆骨折I期行外固定治疗,病情稳定后再行确定性手术。对照组32例,其中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38.2岁。Tile分型:B型19例,c型13例;ISS评分平均30.8分。l期行确定性手术。结果治疗组46例患者生存,5例死亡,1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43例患者获得随访,骨折复位质量Lindahl评价优良率为88%,Majeed功能评分(84.1±8.2)分。对照组23例患者生存,9例死亡,1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1例患者获得随访,骨折复位质量Lindahl评价优良率为91%,Majeed功能评分为(79.0±9.8)分。结论应用DCO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刘磊陈伟孙家元刘月驹张奇许斌李旭张英泽
关键词:骨盆多处创伤损伤控制骨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