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国磊

作品数:13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冶金工程

主题

  • 9篇高炉
  • 7篇无钟炉顶
  • 7篇炉顶
  • 4篇中心加焦
  • 4篇炉料
  • 4篇炉料分布
  • 4篇罐式
  • 3篇单元法
  • 3篇离散单元法
  • 3篇煤气
  • 3篇高炉中心加焦
  • 3篇布料
  • 2篇无钟高炉
  • 2篇料面
  • 2篇炉内
  • 2篇煤气流
  • 2篇煤气流分布
  • 1篇多环布料
  • 1篇压降
  • 1篇数对

机构

  • 13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河北钢铁集团...
  • 1篇梅山钢铁股份...

作者

  • 13篇赵国磊
  • 11篇程树森
  • 5篇李超
  • 5篇徐文轩
  • 4篇滕召杰
  • 1篇韩宏松
  • 1篇尹怡欣

传媒

  • 3篇钢铁
  • 3篇过程工程学报
  • 2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钢铁研究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烧结矿分级入炉及焦丁混装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2015年
为提高焦丁和小烧结矿利用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了唐钢3 200m^3高炉焦丁混装对煤气利用的影响和大小烧结矿分装后料柱透气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由单种粒级烧结矿颗粒组成的料床空隙度较大,而大小颗粒混合后则会降低散料层空隙度。随着在25~40mm的焦炭中混入焦丁比例的提高,料柱透气性恶化,当混入比例达40%时,料层压差增大约3倍。小焦丁与烧结矿依次进行分装与混装时,烧结矿还原度分别为86.66%和90.93%,且后者的焦炭溶损反应更为明显。
赵军田欣滕召杰赵国磊程树森
关键词:透气性利用率粒径
无钟炉顶高炉多环布料过程料流轨迹数学模型
多环布料方式是无钟炉顶高炉生产中最主要的布料方式。在跨档位布料时,布料溜槽同时发生旋转和倾动,使得料流轨迹更加复杂,而长期以来前人建立的众多布料过程中炉料运动数学模型主要针对溜槽倾角固定仅做旋转运动时的布料过程。本文基于...
赵国磊程树森徐文轩李超
关键词:多环布料料流轨迹数学模型
文献传递
串罐式无钟高炉炉顶炉料运动的离散元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建立了串罐式无钟炉顶装料系统全模型,应用离散单元法对炉料从皮带到炉喉运动的全过程进行数值计算,考察了皮带上上下料罐内的粒度偏析,对比了料罐内是否安装石盒对料罐内炉料分布、料罐装料和卸料时炉料运动及布料时料流粒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皮带上小颗粒向料层下部渗透,皮带末端料层下部平均粒度比上部小.炉料沿上料罐周向、径向和纵向存在粒度偏析;沿下料罐径向和纵向存在粒度偏析,周向上分布较均匀,相对粒度变化的标准差为0.03.料罐内安装石盒对周向和纵向粒度分布影响较小,石盒附近小颗粒渗透影响径向粒度分布,料面基本水平,料罐卸料呈活塞流;无石盒时料面形成堆尖,料罐卸料呈漏斗流.布料时料流粒度变化受料罐内料流运动和炉料分布影响,料罐内不安装石盒时料流粒度变化的标准差为7.15,安装石盒时为10.42,料流粒度变化更明显.
李超程树森赵国磊尹怡欣
关键词:离散单元法
高炉中心加焦炉料分布机理及布料方式探讨
针对当前常见的中心加焦装料过程,建立了布料过程中螺旋布料时溜槽内炉料颗粒复合运动的三维数学模型,并建立了炉料颗粒在空区内下落过程数学模型和在炉内堆积所形成料面形状及其径向矿焦比分布数学模型.通过将模型预测料面形状与高炉开...
赵国磊程树森徐文轩李超
关键词:中心加焦炉料分布
高炉内炉瘤位置分布对煤气流分布的影响机理
2015年
以实际3200 m3生产高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高炉内煤气流动与传热的二维稳态数学模型,设置中心距模型底面高度为8.4,10,12,15 m的炉瘤,研究其对炉内煤气流动及煤气与炉料间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炉瘤位置在一定范围内升高,炉内形成的软熔带顶部位置逐渐降低,根部位置升高,整体高度分别为9.85,9.25,8.36和6.92 m,导致焦窗层减少,软熔带透气性变差;径向距中心4 m的截线上炉内总压差依次为171,174,179和192 k Pa;中心气流相对边缘逐渐减少,在距模型底面高度8 m的截线上中心与边缘的温差依次为742,549,429,318 K.
赵国磊程树森李超赵军
关键词:高炉炉瘤煤气传热
中心加焦量对高炉内煤气流分布影响研究
确定合适的中心加焦量对于高炉中心加焦操作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数值仿真手段研究了中心焦柱宽度依次为0m、0.2m、0.5m和0.8m4种情况下炉内的煤气流场及温度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加大中心加焦量,软熔带位置升高,高度...
赵国磊程树森滕召杰赵军金永龙
关键词:高炉炼铁煤气流分布数值仿真
文献传递
高炉中心加焦炉料分布机理及布料方式探讨被引量:23
2016年
针对当前常见的中心加焦装料过程,建立了布料过程中螺旋布料时溜槽内炉料颗粒复合运动的三维数学模型,并建立了炉料颗粒在空区内下落过程数学模型和在炉内堆积所形成料面形状及其径向矿焦比分布数学模型。通过将模型预测料面形状与高炉开炉实测料面形状进行对比,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实际高炉参数,计算了13°完全中心加焦和20°小角度中心加焦时炉料落点分布和径向矿焦比分布。结果表明,由于中心加焦过程中部分炉料会分布在中间环带,使得实际中心加焦量减少,两者有效的中心加焦率分别为49.4%和70.4%,且在前者模式下形成了直径约为1.2 m的贯通的中心焦柱区域,而在后者条件下形成中心直径约为2.5 m的较大范围的低矿焦比分布柱状区域。最后,阐述了中心加焦技术原理,指出了当前中心加焦操作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高效布料方式,对指导实际高炉生产操作有着重要意义。
赵国磊程树森徐文轩李超
关键词:中心加焦炉料分布
并罐式无钟炉顶装料模式对料面炉料分布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为研究装料模式对并罐高炉料面炉料分布的影响,建立了国内某5 500 m3实际高炉并罐式无钟炉顶系统全模型,利用离散单元法分别对矿(A)-矿(B)-焦和矿-焦两种装料模式下炉料从矿焦槽运动至料面全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装料模式对料面炉料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A矿与B矿布入料面时落点轨迹不重合,导致两种装料模式下料面炉料分布不同。在料面径向上,装料模式对料面矿石体积分布和矿焦比分布影响较小。在料面周向上,矿-矿-焦装料模式和矿-焦装料模式下料面矿石体积分布标准差分别为0.133和0.147,矿-矿-焦装料模式和矿-焦装料模式下料面矿焦比分布标准差分别为0.074和0.086,矿-矿-焦装料模式下矿石体积分布和矿焦比分布更均匀。
徐文轩程树森牛群赵国磊陈艳波
关键词:炉料分布离散单元法
高炉中心加焦对气流分布及煤气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中心加焦可以减小中心区域的矿焦比,增加中心气流强度,形成倒V形软熔带,提高料柱的透气性;由于中心气流中CO含量高,焦炭的溶损少,颗粒进入炉缸时保持较大的粒度,提高死焦堆的透气透液性。中心加焦对高炉操作有很多积极作用,但中心加焦也会减小中心气流的利用率,提高燃料比。当中心加焦过量时,高炉内的气流分布出现异常,因此需要研究合理的中心加焦量以及中心加焦方式。利用Ergun公式,对不同中心加焦量条件下,高炉内的煤气分布、压差变化等参数进行计算,并根据煤气分布情况简单计算了中心加焦对高炉内煤气利用率的影响。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对高炉中心加焦量及中心加焦方式进行讨论。研究结果可以为实际高炉中心加焦操作提供理论参考。
滕召杰程树森赵国磊
关键词:中心加焦空隙度压降气流分布
并罐式无钟炉顶装料过程中炉料运动及分布的离散元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建立了国内某4070 m3高炉并罐式无钟炉顶装料系统模型,应用离散单元法对焦炭炉料分别装入左右料罐的运动全过程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由于高炉并罐式无钟炉顶系统中皮带中心线与两并罐对称面成22o夹角,炉料装入左料罐时料流宽度较小且密集,而装入右料罐时料流宽度较大且分散;左右料罐径向上炉料体积呈非对称分布,左料罐内炉料堆尖位置与两并罐对称面之间的距离比右料罐近200 mm;左料罐周向上炉料体积分布比右料罐更均匀,二者在周向上的方差分别为0.065和0.261;左右料罐径向及周向上炉料粒度分布主要受堆尖位置和壁面效应影响,左右料罐纵向上炉料平均粒径分布规律基本相同,从料罐内料层底部至料层高度1/9处炉料平均粒径逐渐增大,料层高度1/9~8/9处炉料平均粒径基本不变,从料层高度8/9处至料层顶部炉料平均粒径继续增大.
徐文轩程树森赵国磊韩宏松
关键词:粒度分布离散单元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