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桂英
- 作品数:44 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曹植生命的悲剧意识与文学审美观
- 2006年
- 生命时间的转瞬即逝,现实的悲惨遭际,执着的理想追求,生命价值的无径可展,使曹植产生了激越奋发、不可遏制的生命的悲剧意识。诗也因此成为他生命价值最重要的追求和寄托,成为对人生痛苦的宣泄和补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作为创作实践之升华的张扬生命意识的文学审美观。
- 邓桂英
- 关键词:悲剧意识文学审美观
- “互联网+”时代高校期刊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策略被引量:8
- 2019年
- "互联网+"时代,高校期刊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高校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现状,提出高校期刊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策略:一要通过优化采编和发行流程,拓展和深化内容融合;二要完善编辑培养机制,做好职业规划;三要依托高校学科优势主动对接社会,进行多机构协同创新,寻找期刊可持续发展增长点。
- 晏小敏邓桂英
- 历史意识与自我认同:论《大黄蜂》的听觉叙事被引量:2
- 2021年
- 在《大黄蜂》这一叙事文本中,彼得·汉德克借助多人称视角变换和个人型叙述声音与作者型叙述声音的同时融入,营造了多重叙述声音,同时通过塑造丰富的声音意象,使作品呈现出多样的声音景观。彼得·汉德克融历史意识与自我认同为一体,通过听觉感知的书写,将特有的声音景观潜藏在对记忆的追溯中,将个体感受与现实和历史的内部相联系,并由此探索历史的意义,积极追寻新的个体身份与民族身份认同,展现了一个极其广阔的内在表现空间。
- 邓桂英
- 关键词:历史意识自我认同
- 面向21世纪,培养高素质学习主体——高校中文专业外国文学教学探讨
- 2010年
- 针对目前高校中文专业外国文学教学的整体现状,以本校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试探讨中文专业《外国文学》课程创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包括:一、探索双主教学模式,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追求教学双边活动中的系统效应;二、重视课外教学拓宽教学空间,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三、改革考试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邓桂英
- 关键词:双主教学模式课外教学教学评价
- 现代新儒家生命美学的文化间性伦理及启示被引量:1
- 2018年
- 现代新儒家对生命美学理论的建构有意识地融会中国本有文化和外来西方文化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找到开启两种文化关联的秘钥,在两种文化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激发出全新的意义关联,使"生命"话语在一种理解的开放性的中西视域融合中敞开了其意义世界,呈现出由文化的交互性和生长性所带来的许多的新的东西,从而达到中国本土文化的意义新生。现代新儒家生命美学的间性建构折射着文化间性的理性,始终凸显出一种鲜明的文化间性伦理,这是平衡文化差势应有的间性伦理,可以引导我们对20世纪以来中国文艺美学的知识形态与思维方式的反思,因而富于启示意义。
- 邓桂英
- 关键词:现代新儒家生命美学
- 论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实施被引量:2
- 2013年
- 以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实施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及一些方法与手段,认为针对目前高校中文专业外国文学教学在贯彻实施人文精神教育方面存在的明显不足,指出应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方面,促进人文精神教育的贯彻实施,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 邓桂英
-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人文精神教育
- 悄吟呼兰河畔:论《呼兰河传》中的声音景观
- 2023年
-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塑造了丰富的声音景观,包括自然、社会、无声等丰富多样的音景。萧红通过听觉和塑造声音景观体现独特的小说写作风格,将自身的漂泊经历与人生感悟融入《呼兰河传》中,抒发对家乡、童年的思念与内心的落寞,传达自身对生命的思考,对苦难的同情,也为小说构造了更深层的悲凉意蕴,展现了更广阔的内在表现空间。
- 罗沐昕邓桂英
- 关键词:《呼兰河传》生命意识
- 庄子与海德格尔的审美生存思想及其精神生态价值被引量:1
- 2016年
- 庄子和海德格尔都提倡审美化生存。庄子主张"乘道德而浮游",海德格尔则倡导"诗意地栖居"。庄子审美生存的本质根植于"无待逍遥"之"自由",海德格尔审美生存的本质规定是"无蔽状态"的"自由"。庄子的"人为物役"和海德格尔的"被遮蔽的生存"都指向审美生存的否定状态。而在"物化"与"对物的泰然任之"中追求主客合一、物我两忘,追求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和谐是庄子与海德格尔审美生存的共同的价值诉求。在实现审美生存理想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上,庄子主张"无为"、"无言",极力反对人为艺术,海德格尔则强调"艺术拯救",十分重视艺术和语言,但是他们的审美生存思想都包含着对人类现实生存的深切关怀、对物化与功利化世界的反叛和超越以及对人类精神"伊甸园"与审美生存境域的不舍追寻和皈依,具有抵御人类精神生态深度失衡的价值效应。
- 邓桂英
- 关键词:庄子审美生存精神生态
- 重视受训主体的实体差异 发挥受训主体的主体作用——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培训教学探索
- 2013年
- 受训主体的性质与地位、实体差异及实践影响,受训主体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实际效果。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中应该正确认识到受训主体的重要性,关注受训群体的特殊性和实体差异,注意培训基本原则的遵循、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应用,努力发挥受训主体的主体作用。
- 邓桂英
- 一曲黑色悲歌:韩剧《天空之城》的多重悲剧意蕴
- 2021年
- 2018年末,这部与宫崎骏的著名动画《天空之城》同名的韩剧自开播以来就激起了一股热潮,剧作用大量情节塑造死亡和人物悲痛的心理,使得全剧从头至尾贯穿着一股浓厚的悲剧气氛。本文主要对《天空之城》中众多悲剧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以期从中得出关于社会、家庭教育和人性的思考来引起大众警惕。
- 彭宇璇邓桂英
- 关键词:《天空之城》社会现实人性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