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龙贵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机械工程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主题

  • 5篇汽车
  • 4篇大涡模拟
  • 2篇气动
  • 2篇LES
  • 2篇侧窗
  • 1篇动特性
  • 1篇圆角
  • 1篇噪声控制
  • 1篇声学
  • 1篇数值仿真
  • 1篇气动声学
  • 1篇气动噪声
  • 1篇气动阻力
  • 1篇汽车造型
  • 1篇响应曲面
  • 1篇响应曲面法
  • 1篇流体力学
  • 1篇空腔流动
  • 1篇计算流体力学
  • 1篇降噪

机构

  • 7篇湖南工业大学
  • 4篇湖南大学
  • 1篇湖南铁道职业...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刘龙贵
  • 6篇谷正气
  • 2篇刘水长
  • 2篇王宁
  • 2篇张勇
  • 1篇宗轶琦
  • 1篇罗泽敏
  • 1篇汪怡平
  • 1篇董光平
  • 1篇张勇
  • 1篇林肖辉

传媒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公路与汽运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速车辆侧窗风振噪声仿真分析与控制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大涡模拟的计算方法,对某轿车在不同侧窗开启工况下风振噪声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揭示了侧窗风振噪声的产生机理,分析了不同侧窗开启方式下驾驶员耳旁声压级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后窗附近湍流强度弱,能量耗散少,开启时风振噪声最大;开启2个侧窗时,由于气流导出效应,可以有效地降低风振噪声.提出了使用扰流装置抑制风振噪声的措施,探讨了不同形状扰流装置对风振噪声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方形扰流装置的降噪效果最明显,最大降幅可达15dB.
王宁谷正气刘水长董光平刘龙贵
关键词:车辆侧窗
基于空腔流动特性的汽车侧窗风振噪声控制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利用简单空腔模型对串联空腔控制风振噪声方法进行了机理分析,得出抑制空腔噪声主要通过气流导出效应和能量耗散效应的结合。基于此机理,提出了一种汽车侧窗风振噪声的控制方法,即在B柱上开凹槽,使凹槽和后窗开启时的车内空间形成一个串联空腔。采用大涡模拟(LES)的计算方法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开凹槽后可以有效的抑制风振的产生。并对凹槽的尺寸进行了优化研究,计算结果表明L/D=4凹槽的降噪效果最明显,最大降幅达到14dB。
谷正气王宁汪怡平张勇刘龙贵
关键词:噪声控制汽车空腔流动大涡模拟
汽车车身部件气动噪声贡献量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利用大涡模拟(LES)对某典型车型瞬态流场进行仿真计算,应用Lighthill-curle声类比理论,采用宽带噪声源模型(BNS)及FW-H方程,对汽车车身部件气动噪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车身各板块及凸出部件附近气流的分离情况及外场声压级大小,对比了有、无部件时车外声场的差异;并确定了车身各部件气动噪声的贡献量。通过气动噪声贡献量的对比发现,汽车各部件中近场总声压级贡献量相对较大的为底盘和车轮、天线和雨刮器相对较小;远场声压级贡献量中,车身和底盘相对其他部件较大,天线相对较小;且车外远场点声压级的大小和各部件辐射噪声的强度以及其辐射面积正相关;车身板块中贡献量相对较大的为侧围和轮腔,较小的为前挡风玻璃。
刘龙贵谷正气张勇尹小放林肖辉
关键词:气动声学FW-H方程
基于RSM的类车体气动阻力全局造型优化被引量:1
2014年
全局优化减阻已成为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必然趋势。为探索轿车车身造型气动因子控制的减阻效果,获得车身减阻全局优化方法,文中以某实车简化后的类车体为优化原型,选取6个气动因子作为设计变量,应用响应曲面法(RSM)对类车体进行全局气动阻力造型优化。结果显示,全局优化较局部优化更能体现设计因子对气动阻力系数的效应;对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论证了传统局部气动造型方法收敛于局部最优解的局限性;RSM法应用于车身全局减阻优化具有高效性,优化后的类车体更加流线化,整套方法可为汽车车身前期的气动优化提供借鉴。
尹小放谷正气刘水长刘龙贵
关键词:汽车气动阻力
基于弱可压缩模型的汽车风振噪声分析与优化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跃居全球第二,汽车有效车速不断提高,同时,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且驾乘人员对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汽车风振噪声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风振噪声是由于车内通风换气和除雾等需...
刘龙贵
关键词:数值仿真
文献传递
侧风下的汽车风振噪声研究与控制被引量:7
2016年
采用大涡模拟的计算方法,对某轿车在侧风工况下的风振噪声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实车道路试验验证仿真方法的准确性;其次,采用上述计算方法分析不同侧风速度、角度对风振噪声的影响;最后,提出在B柱内壁上使用V型沟槽抑制风振噪声的方案。结果表明,数值仿真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在侧风速大于5m/s、侧风角度小于140°时的风振噪声比没有侧风高,根据侧风角度不同最高可达26dB,不适合开窗;所采用的控制方案降噪幅度可达7dB,效果明显。
罗泽敏谷正气宗轶琦刘龙贵江财茂
关键词:大涡模拟气动噪声
一种降低风噪的车辆侧窗窗框附加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风噪的车辆侧窗窗框附加装置,该附加装置可以有效地降低由于侧窗开启产生的风振噪声。该附件装置整体为一组侧面为V型的脊状连续曲面;脊状连续曲面安装于沿汽车侧窗内壁玻璃面向乘员舱方向,并紧贴与B柱内饰上...
谷正气张勇刘龙贵魏洪桢尹小放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