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尤汉宁

作品数:34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细胞
  • 6篇抑素
  • 6篇纤维化
  • 5篇星状细胞
  • 5篇幽门螺
  • 5篇幽门螺杆菌
  • 5篇胃癌
  • 5篇螺杆菌
  • 5篇基因
  • 4篇药物疗法
  • 4篇肿瘤
  • 4篇疗法
  • 4篇肝纤维化
  • 4篇肝星状细胞
  • 4篇HSC
  • 3篇蛋白
  • 3篇增生
  • 3篇胃肠
  • 3篇胃肠激素
  • 3篇卵泡

机构

  • 33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丽水市人民医...

作者

  • 34篇尤汉宁
  • 19篇李定国
  • 10篇陈强
  • 8篇许幼如
  • 7篇陈军贤
  • 6篇任刚
  • 5篇徐芹芳
  • 5篇刘清华
  • 4篇姜靖寰
  • 4篇沈晟晖
  • 4篇潘勤
  • 4篇陆汉明
  • 4篇蔡嵘
  • 4篇张晶
  • 3篇孙依萍
  • 3篇王彝康
  • 3篇章莉
  • 3篇陈颖伟
  • 3篇宗春华
  • 2篇陈源文

传媒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临床药学...
  • 2篇河南诊断与治...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荟萃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乡村医生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医学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肝脏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3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7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170糖蛋白及其相关基因和肿瘤的耐药性被引量:1
1996年
P-170糖蛋白及其相关基因和肿瘤的耐药性尤汉宁医师陈强,陈军贤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0092)化疗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它已使一些肿瘤被治愈的可能性大为提高。然而,肿瘤的MDR现象使化疗的疗效降低,甚至导致化疗的...
尤汉宁陈强陈军贤
关键词:肿瘤药物疗法耐药性基因
就业制度改革对医学生心理状态和学风的影响被引量:6
2002年
为了了解就业制度改革对医学本科生心理状态和学风的影响,我们对在读本科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目前的就业制度是了解的,并且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尤其以儿科专业的学生更明显;但仍有82.4%以上的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专业课上.为此,教育管理人员应当对医学生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尤汉宁康金凤
关键词:就业制度医学生心理状态学风
外源Smad7基因对原代肝星状细胞活性和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研究外源Smad7基因对原代肝星状细胞(HSC)活性和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原位灌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D大鼠原代HSC,并予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同时分别以重组腺病毒AdSmad7和对照病毒AdGFP感染原代HSC,RTPCR法检测TGFβ1、Smad3mRNA、Smad7mRNA在HSC中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SC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Smad7表达。结果RTPCR显示,与TGFβ1对照组比较,AdSmad7组Smad7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但TGFβ1和Smad3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与其他各组比较,AdSmad7组HSC胞质中Smad7表达最高,αSMA表达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Smad7可在HSC中高效表达;外源Smad7基因可阻断TGFβ1对HSC的活化作用,但对Smad3和TGFβ1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
陈颖伟陈源文尤汉宁李定国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SMAD7基因基因表达调控外源
VLF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观察
1999年
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化疗仍是治疗胃癌的重要方法之一.70年代,5-Fu,ADM和MMC(FAM)及Me-CCNU(FAMe)被认为是较好的治疗方案,但以后的大系列研究却发现其疗效不尽人意.我们采用 VM_(26),Leucovorin,5-Fu(VLF)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观察其疗效和毒副反应.
尤汉宁陈强韦庭炫姜靖寰罗勇
关键词:胃癌药物疗法疗效毒副反应
胃癌的新辅助化疗被引量:4
1995年
随着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胃癌的化疗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但是对生存期的延长并不理想。新辅助化疗能缩小原发灶、消灭微小转移,从而改善预后。本文就胃癌化疗的进展、新辅助化疗的现状和可能机理以及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意义作如下综述。
尤汉宁
关键词:胃肿瘤药物疗法新辅助化疗
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HSC合成PAI-I的影响及NO的干预作用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明确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大鼠肝星形细胞(HSC)细胞外基质降解的影响以及一氧化氮(NO)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酶灌注法分离培养 HSC,发色底物法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I(PAI-I)活性,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 浓度;采用半定量 RT-PCR 法检测 PAI-I mRNA 的表达.结果:AngⅡ能剂量依赖性地促进 HSC 合成和释放 PAI-I,NO、依那普利和氯沙坦均能减弱这种作用.结论:AngⅡ能通过Ⅰ型受体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NO 可以拮抗这种作用.促进细胞外基质代谢是依那普利和氯沙坦抑制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张晶李定国尤汉宁刘清华宗春华陆汉明
关键词:肝星形细胞发色底物法依那普利氯沙坦
激活素A对肝星状细胞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探讨激活A(activin A,ACTA)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酶灌注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SC,初次传代后,HSC随机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A组)、ACTA1μg/L组(B组)、ACTA10μg/L组(C组)、ACTA100μg/L组(D组)、TGFβ_1 10μg/L组(E组)、ACTA1μg/L+TGFβ_1 10μg/L组(F组)、ACTA 10μg/L+TGF β_1 10μg/L组(G组)、ACTA 100μg/L+TGF β_1 10μg/L组(H组),加药后24h,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液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含量及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细胞Ⅲ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ACTA能刺激体外培养HSC分泌ECM,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100μg/L)呈剂量依赖关系;100μg/L ACTA刺激HSC分泌ECM的能力与10μg/L TGF-β_1相当,而且ACTA能协同TGF-β_1发挥这一生物学效应。结论:激活素A参与肝纤维化形成。
刘清华李定国黄新尤汉宁潘勤徐雷鸣徐芹芳陆汉明
关键词:激活素A肝星状细胞细胞外基质密度梯度离心法肝纤维化
P-糖蛋白表达对胃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1996年
目前,化疗仍然是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由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现象是导致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P-糖蛋白是一种能量依赖性的药物输出泵,能降低药物的细胞毒作用。许多研究证明,P-糖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疗效和预后有关,但对胃癌预后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LSAB法研究P-糖蛋白在41例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陈强尤汉宁蒋和平郑磊贞张文竹
关键词:P-糖蛋白胃癌预后生存率分析P-GLYCOPROTEINMDRL基因肾上腺组织
西沙比利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被引量:7
1997年
607例门诊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7例)中po西沙比利5mp tid×4wk;对照组(290例)po多福立酮10mgtid×4wk.结果:西沙比利对餐后饱胀、上腹胀满、恶心及呕吐等症状的缓解作用明显优于多潘立酮(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为77.6%,差异有显著性.西沙比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肠鸣和腹痛,但患者可以耐受.结果表明西沙比利对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良好的疗效.
尤汉宁陈强陈军贤
关键词:西沙比利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多潘立酮药物治疗
21例小肠出血的病因和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小肠出血的诊断问题。方法 :对 2 1例小肠出血的住院患者 ,分别进行小肠气钡造影、99m锝核素扫描、选择性血管造影、剖腹探查及病理检查等。结果 :在小肠出血的病因中 ,肿瘤 11例 ( 5 3 % ) ,憩室 7例 ( 3 3 % ) ,息肉 1例( 5 % ) ,血管畸形 2例 ( 9% ) ;在诊断方法中 ,8例为小肠气钡造影、5例为选择性血管造影、4例为99m锝核素扫描、1例为纤维结肠镜。结论 :引起小肠出血的病因以肿瘤为多见 ,憩室次之。小肠气钡造影、99m锝核素扫描及选择性血管造影对小肠出血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原因不明的小肠出血应及时进行剖腹探查。
姜靖寰尤汉宁沈晟晖章莉王如涛李定国
关键词:病因学小肠出血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