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幼如

作品数:56 被引量:231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幽门螺
  • 21篇幽门螺杆菌
  • 21篇螺杆菌
  • 19篇胃癌
  • 18篇内镜
  • 9篇病变
  • 8篇消化道
  • 8篇化道
  • 8篇病理
  • 7篇生物学
  • 7篇微波
  • 7篇胃镜
  • 7篇溃疡
  • 7篇分子
  • 7篇分子生物
  • 6篇增生
  • 6篇上消化道
  • 6篇肿瘤
  • 6篇胃肿瘤
  • 6篇内镜微波

机构

  • 55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通河县人民医...
  • 2篇上海市第四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科技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市消化疾...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56篇许幼如
  • 24篇任刚
  • 24篇陈强
  • 22篇蔡嵘
  • 12篇陆汉明
  • 10篇蒋丽蓉
  • 10篇王秀玲
  • 8篇尤汉宁
  • 6篇陈惠芳
  • 6篇程普选
  • 6篇陈军贤
  • 5篇韦庭炫
  • 4篇丁文熙
  • 3篇陈湄玥
  • 3篇吴政宏
  • 3篇张凤富
  • 2篇郑磊贞
  • 2篇郭飞
  • 2篇蒋祖明
  • 2篇徐雷鸣

传媒

  • 6篇中国内镜杂志
  • 4篇临床儿科杂志
  • 3篇胃肠病学
  • 3篇中华消化内镜...
  • 3篇上海医学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河南肿瘤学杂...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乡村医生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肿瘤

年份

  • 1篇2004
  • 7篇2003
  • 11篇2002
  • 6篇2001
  • 8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5篇1995
  • 1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子超声胃镜和染色法胃镜双重检查诊断早期胃癌的研究
2001年
许幼如陈湄乐
关键词:早期胃癌
胃角癌的临床内镜病理研究
2003年
目的 :探讨胃角癌的临床内镜病理特征。方法 :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 ,对 40例胃小弯癌患者的首发症状、内镜表现、病理类型及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 ,HP)进行研究及分析。结果 :溃疡型 (80 % )、隆起型(7 5 % )、隆起溃疡型 (7 5 % )、凹陷型 (2 5 % )、糜烂型 (2 5 % )的构成比依次降低 ;直径 >2cm病灶的构成比(67 5 % )显著高于直径 <2cm病灶的构成比 (3 2 5 % ) ;腺癌 (4 7 5 % )、低分化腺癌 (3 2 5 % )、印戒细胞癌 (17 5 % )、鳞状细胞癌 (2 5 % )的构成比依次降低 ;HP(-)和HP(+ )构成比分别为 60 %和 40 %。结论 :胃角癌患者中溃疡型构成比最高 ,多为腺癌 ,直径 >2cm病灶多见 ,较少受到HP的感染。
蔡嵘任刚程普选丁文熙许幼如陈强
关键词:首发症状内镜检查病理类型幽门螺杆菌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内镜微波凝固疗法——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就作者所研制的内镜微波治疗仪对微波凝固止血作用进行了探索。8条杂种犬实验结果,确认微波凝固之安全性和有效性,被凝固止血的动脉和静脉直径分别为1.5和2mm,微波凝固所引起的凝固性坏死约4周愈合。12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经内镜微波凝固治疗,均血止而无并发症。作者除使用针状电极外,尚首次应用球状电极治疗弥漫性出血性病变获得成功。
许幼如韦庭炫王秀玲陆汉明许学霖胡芳华毛振秋任立强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内镜微波疗法急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诊断被引量:8
1997年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诊断有侵入性和非侵入性2种方法。前者如细菌培养、组织学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色素内镜检查和聚合酶链反应;后者如血清抗HP抗体检测,13C和14C尿素呼吸试验。以上这些方法的临床应用,既取决有关单位的条件。
许幼如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胃疾病
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情况的报告被引量:1
1999年
我们对216例胃溃疡(GU)患者和109例胃粘膜无异常者(对照组)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的对照分析,以期进一步探讨GU患者Hp感染若干情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病例和方法1995年5月~1996年4月,我院胃镜检出GU385例,其中...
蒋丽蓉许幼如张凤富
关键词:胃溃疡幽门螺杆菌
儿童幽门螺旋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探讨被引量:6
1993年
随机对23例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儿童,在取胃窦粘膜标本作病理检查同时,使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旋菌;结果阳性11例(47.8%),其中慢性胃炎13例中阳性3例(23%),十二指肠溃疡10例中阳性8例(80%)。23例中5例随机同时进行幽门螺旋菌选择性培养,结果与快速尿素酶试验相符。以上提示儿童幽门螺旋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较成人低,尤其是慢性胃炎。本文还就23例临床、胃镜、病理和幽门螺旋菌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许幼如郭飞韦庭炫陆汉明
关键词:幽门螺旋菌胃炎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旋菌和儿童胃肠病(综述)被引量:4
1992年
自从1983年Warren和对Marshall首先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CP)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予以高度关注。1989年Goodwin观察到该菌在超微结构,生长条件和含有大量尿素酶等方面均与弯曲菌和沃林氏菌不同。
郭飞许幼如陆汉明
关键词:幽门螺旋菌儿童胃疾病
小儿上消化道疾病胃镜分析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操作
1995年
小儿上消化道疾病胃镜分析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操作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0092)蒋丽蓉,许幼如,王秀玲,陈俊仪随着内镜技术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经内镜检查确诊,同时还可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
蒋丽蓉许幼如王秀玲陈俊仪
关键词:小儿上消化道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分析小儿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菌
应用内镜介入治疗儿童消化道异物
2001年
蒋丽蓉许幼如
关键词:消化道异物内镜介入治疗儿童
胃癌及癌前病变中幽门螺杆菌的联合检测被引量:5
1998年
用多种方法联合检测了120例胃粘膜活检标本中 HP 感染情况,发现胃癌、不典型增生、肠化生组织中 HP 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胃窦部癌的 HP 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体或底及贲门部的胃癌。结果表明,HP 可能在从浅表性胃炎转化为肠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而且,HP 感染可能和胃窦部肿瘤的发生有更加密切的关系。
陈强任刚蔡嵘许幼如奚政君张文竹
关键词:胃肿瘤癌前病变幽门螺杆菌分子生物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