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生
- 作品数:18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门市新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会区流动人口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现状调查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新会区流动人口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态度及影响因素,为做好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用拦截偶遇抽样,采样专门调查问卷,现场调查240名儿童监护人,数据用Data3.1录入,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人群特征对预防接种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预防接种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结果流动人口预防接种知识得分84.64,不同性别监护人国家免疫规划知识回答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6,P〉0.05)。高学历监护人比低学历的知晓率高,正规医疗机构出生比非正规医疗机构出生儿童的监护人的知晓率高,高收入监护人比低收入的知晓率高,不同学历、不同出生地点和不同收入的流动人口知晓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437,P〈0.01;χ^2=9.071,P〈0.01;χ^2=5.088,P〈0.01)。结论选择合适低收入、低学历人群的预防接种宣传方式,提高流动人口对预防接种风险因素的认知程度,减少偶合反应的发生。
- 曾庆生陈日暖林亦吞梁钦达
- 关键词:流动人口预防接种知晓率
- 2014年新会区城区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掌握新会区城区蚊虫种群分布、密度及季节消长的规律,为蚊媒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3~12月采用诱蚊灯法在新会区城区随机选取4种监测生境,每月开展2次监测。结果共布放诱蚊灯80盏,共捕获成蚊846只,以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43.97%和47.87%,其他蚊种为白蚊伊蚊、骚扰阿蚊,年平均密度为10.6只/灯。蚊虫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型,高峰出现在5月和8月。不同的生境类型蚊种构成比不尽相同,城内居民区、医院、农户以致倦库蚊、白蚊伊蚊为优势种,野郊猪场则以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在4种不同的生境类型中,猪场蚊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场所。结论初步掌握了新会区城区蚊虫种群的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等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系统监测、蚊虫防制和蚊媒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 李来德梁健华甄健斌曾庆生
- 关键词:诱蚊灯
- 2009—2011年江门市新会区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江门市新会区2009—2011年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分析存在问题。方法连续3年对江门市新会区城区70所托幼机构进行定期抽样监测,监测项目为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玩具,监测指标为细菌总数,采样和检验方法参照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结果 2009—2011年共抽样1 758份,合格1 492份,总合格率为84.9%。监测工作人员手样本477份,合格314份,合格率为65.8%;监测空气样本385份,合格377份,合格率为97.9%;监测玩具样本536份,合格482份,合格率为89.9%;监测物体表面样本360份,合格319份,合格率为88.6%;不同监测项目的消毒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江门市新会区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情况良好,但工作人员手合格率较低,应加以改善和提高。
- 李来德曾庆生梁健华
- 关键词:托幼机构消毒卫生状况
- 江门市新会区居民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调查
- 2011年
- 目的了解新会区居民对甲型H1N1流感的免疫水平。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三次分别在新会区的城镇和农村对不同年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清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结果三轮调查共抽样480人,抗体阳性107人,阳性率为22.29%。不同年龄组中4~6和7~19岁阳性率分别为30.00%和31.77%,高于其他年龄组(χ2=26.75,P〈0.05)。疫苗接种组抗体阳性率高于未接种疫苗组。有症状和无症状者的抗体阳性分别为25.72%和18.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7,P〉0.05),抗体阳性者中42.06%没有出现过任何流感症状。结论新会区已经有22.29%人群具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人群中已经建立一定的免疫屏障。
- 陈日暖林金丽林卫光曾庆生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抗体
- 2016—2020年广东省华支睾吸虫病高流行地区人群感染监测分析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广东省华支睾吸虫病高流行地区的人群感染状况,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6—2020年,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个片区随机选择1个乡(镇)(大鳌镇、三江镇、沙堆镇、司前镇、崖门镇)为固定监测点,每年每个乡(镇)整群抽取一个行政村中的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200人以上,采集人群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华支睾吸虫虫卵(一粪两检)。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率的差异。结果2016—2020年,新会区5个监测点共检测人群粪样5 116份,总感染率为14.6%(749/5 116)。2016—2020年监测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23.1%(237/1 025)、15.5%(156/1 005)、 13.1%(134/1 021)、 13.8%(142/1 031)、 7.7%(80/1 034),年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不同年份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6, P <0.01)。5个固定监测点的人群感染率分别为大鳌38.7%(404/1 045),司前13.9%(142/1 025),三江10.5%(105/1 003),沙堆6.0%(61/1 017)和崖门3.6%(37/1 026),不同地区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67, P <0.01)。感染者平均年龄为43.1岁,<18岁组感染率最低,为5.6%(79/1 415);61~70岁组感染率最高,为20.6%(97/470);不同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0, P <0.01)。不同职业人群以公职人员感染率最高,为24.7%(36/146),不同职业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44, P <0.0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以文盲、半文盲人群感染率最高,为16.8%(17/10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33, P> 0.05)。男性感染率为16.5%(412/2 492),高于女性的12.8%(337/2 624)(χ^(2)=13.93, P <0.01)。感染者中,轻度占97.2%(728/749)、中度占2.8%(21/749),无重度感染。结论 2016—2020年广东省华支睾吸虫病高流行地区监测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仍然较高,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以轻度感染为主,今后需要重点监测18�
- 王可艺舒黄芳方悦怡曾庆生宋铁
-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病
- 新会区2010—2012年居民死因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了解新会区居民死亡率和主要死因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慢性病规范管理及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导出2010—2012年新会区户籍居民死亡数据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 2010—2012年新会区居民粗死亡率725.41/10万,标化死亡率397.68/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导致居民死亡前5种疾病主要有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和伤害,占全死因的73.5%;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9.0岁;寿命损失居前5位为恶性肿瘤、伤害、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和社会卫生状况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防治。
- 梁健华李来德曾庆生
- 关键词:死因监测死亡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2095例狂犬病暴露者疫苗接种依从性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分析狂犬病暴露者疫苗接种依从性的现状,为今后提高依从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新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2009年因犬伤就诊的病人进行登记,并将就诊记录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进行依从性的统计分析。结果共接诊2095例狂犬病暴露者,全程接种人群1546人,疫苗接种依从性为73.79%。Ⅰ、Ⅱ、Ⅲ级暴露患者的依从性分别为90.48%、69.84%、84.15%,前三针的依从性较高,第四针后明显下降。Ⅲ级暴露者的接种依从性最好,Ⅱ级暴露者最差(χ2=45.84,P<0.05)。疫苗接种者中儿童的依从性最好,青壮年人群的依从性最差。城区居民的疫苗接种依从率高于农村(χ2=16.83,P<0.05)。不依从者主要是不按时进行接种。结论新会区狂犬病暴露者疫苗接种的依从性还有待提高。
- 陈日暖林卫光陈佩贞曾庆生
-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依从性
- 新会区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阻断母婴传播免疫效果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产妇所生婴儿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情况,研究其阻断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方法全区设产科的医疗保健机构对所有孕产妇进行免费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产妇所娩的新生儿于生后12 h内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出生1、6个月各注射乙肝疫苗。结果母婴阻断的保护率为95.16%;分娩方式、喂养方式与婴儿的感染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人口与本地户口的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HBs 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0,P<0.05)。结论采用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联合接种能有效降低新生儿乙肝感染率,应大力推广。
- 聂颖坤曾庆生
- 关键词: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母婴传播
- 新会区2004—2013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新会区麻疹流行特征,为今后麻疹防控工作及全面实现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强化免疫前五年)和2009—2013年(强化免疫后五年)的数据采用EXCEL统计软件和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3年麻疹发病率在(0~27.59)/10万之间,平均发病率为7.45/10万;2004—2008年(强化免疫前五年)与2009—2013年(强化免疫后五年)的人群年龄分布、病例分类和流动性情况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2.870;917.254;19.170),而免疫史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49)。结论应加强麻疹防控工作,制定有效防控措施,实现全面消除麻疹。
- 曾庆生李来德罗芳梁健华杨文青
- 关键词:麻疹发病率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视角下新会区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为规范开展健康教育服务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方法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基于《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的要求,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开展服务前未进行辖区居民需求调查和评估;提供服务时存在的实际操作问题;活动记录和资料的归档保存不规范。结论健全基层健康教育工作服务网络,建立稳定的工作队伍;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专业培训工作,提升专业人员健康教育工作素质;开展辖区居民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的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规范收集整理活动记录和资料,并归档保存。
- 罗芳李秀莺梁炎华梁健华曾庆生杨文青
-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康教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