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珣珣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干细胞
  • 2篇脂肪
  • 2篇脂肪干细胞
  • 2篇脂肪移植
  • 2篇瘢痕
  • 2篇瘢痕疙瘩
  • 2篇纤维细胞
  • 2篇成纤维细胞
  • 1篇定向诱导分化
  • 1篇心理
  • 1篇许旺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形成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羊膜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控释
  • 1篇药物控释系统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东莞市妇幼保...

作者

  • 8篇林珣珣
  • 4篇唐庆
  • 3篇许澍洽
  • 2篇武日东
  • 2篇唐诗
  • 2篇朱昭炜
  • 2篇许扬滨
  • 1篇严凤娇
  • 1篇刘祥厦
  • 1篇梁力建
  • 1篇李洋
  • 1篇彭宝岗
  • 1篇刘杰
  • 1篇汤地
  • 1篇苏爱云
  • 1篇张祖威
  • 1篇李付贵
  • 1篇伍淑文
  • 1篇张有良

传媒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科技信息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人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促进Matrigel培养内皮细胞血管形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学研究(共培养体系建立)直观表现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体外进血管形成能力,阐述脂肪干细胞作为辅助细胞通过促进早期血供建立而提高移植脂肪存活率的可能机制。方法:临床通过Coleman法抽吸成人大腿或腹部浅层脂肪,并通过经典方法培养获取ADSCs。对ADSCs进行形态学、表面分子标记物及多向分化等生物学特性鉴定,并通过Matrigel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管腔样结构形成实验探讨ADSCs体外促血管形成能力,说明ADSCs促进血管新生及移植物早期血供建立的潜力。结果:ADSCs/HUVECs共培养体系可于体外促进内皮细胞形成血管腔样结构,提高早期血管新生。结论:通过共培养体系模拟提示ADSCs体外具备促血管形成的能力,具有促进早期血供建立而提高移植物存活的潜力,为临床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提高存活率的可能机制。
张有良林珣珣后晨蓉牛星堂唐庆
关键词:脂肪移植脂肪干细胞血管形成细胞共培养
诱导时间对脂肪干细胞来源的类许旺细胞增殖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比较诱导时间对脂肪干细胞(ADSC)向类许旺细胞(iSC)诱导分化时的增殖率的影响。方法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选取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腹股沟脂肪分离培养ADSC,流式细胞仪检测ADSC标志阳性蛋白CD29、CD90及阴性蛋白CD45。iSC诱导液培养ADSC。通过S100和GFAP免疫荧光染色确认ADSC分化为iSC。诱导后第1、4、7、10、13、16和19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SC均有S100、GFAP蛋白的表达。诱导第7天时细胞增殖率较诱导前明显减慢(A值分别为0.330±0.020和0.400±0.004,P<0.05),并与诱导时间负相关;第19天时,iSC增殖率低于诱导前的50%(A值分别为0.016±0.003和0.400±0.004,P<0.05)。iSC细胞凋亡较同期ADSC明显。结论ADSC诱导的iSC增殖率可能在诱导7d时活力最佳。
黄昭伟朱昭炜许澍洽林珣珣韩兵刘祥厦许扬滨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类许旺细胞许旺细胞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6年间收治的35例妊娠阑尾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5例均治愈出院,其中14例睡手术切除阑尾,术后未发生伤口感染、流产及早产等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为单纯性阑尾炎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例及急性坏疽性阑尾炎5例,21例行保守治疗,仅1例在保守治疗痊愈后2个月阑尾炎复发,经行阑尾切除术后治愈出院。结论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处理本病的关键。对于诊断明确,症状、体征严重的患者,不论妊娠周期如何,手术治疗为首道选的治疗方法。
李洋林珣珣张祖威汤地彭宝岗梁力建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妊娠
应用负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人脱细胞羊膜构建人工活性真皮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构建一种新型人工活性真皮的可行性。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幼儿包皮成纤维细胞;采用酶一去垢剂法制备人脱细胞羊膜(HAAM);双相法制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明胶-壳聚糖缓释微球;缓释微球黏附于HAAM;bFGF基体式负载于HAAM.绘制药物缓释曲线;将第3~4代成纤维细胞培养于负载缓释微球的HAAM;扫描电镜观察HAAM、缓释微球的表而特征及缓释微球与HAAM的粘附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层粘连蛋白的表达。结果制备的HAAM为白色半透明状薄膜,有较高的孔隙率,空隙不规则。孔径大小为10~100nm,无细胞毒性;bFGF-明胶-壳聚精缓释微球分散较均匀,呈球形,粒径均匀.球体表面比较光滑,载药率为20ng/g,包封率为80.5%.体外药物缓释曲线最示药物控释效果良好;成纤维细胞在支架表面爬行生长良好,层粘连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高。结论通过将成纤维细胞种植于负载bFGF-明胶-壳聚糖缓释微球的HAAM,有望制备出一种新型的人工活性真皮。
唐庆武日东唐诗林珣珣苏爱云
关键词:药物控释系统
人体瘢痕疙瘩前体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向脂肪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研究人体瘢痕疙瘩来源的前体细胞(keloid-derived precursor cell,KPC)的体外分离、扩增方法,及其在特定培养基条件下向脂肪细胞的诱导分化,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脂肪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 取人体瘢痕疙瘩组织在改良L-DMEM培养基条件下培养,传代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相关基因表达,并以特定H-DMEM培养基[含1 μmol/L的地塞米松,0.5 mmol/L的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3-IBMX),10 mg/L牛胰岛素,100 mmol/L的消炎痛,10%的胎牛血清(FBS)]诱导,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油红O染色测定脂滴生成.结果 超过95%的KPC表达CD29、CD44、CD90/Thy-1和CD105;几乎不表达CD45和CD34(1.0%~2.5%);且诱导后该细胞渐增大,由梭形变为圆形或多角形,72 h出现脂滴,19d油红O染色细胞阳性率78.6%.结论 KPC能表达多种MSC表面标志物,不表达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HSC)标志物,能够在诱导培养基条件下分化为脂肪细胞,可能成为组织工程脂肪的一种新种子细胞来源.
林珣珣刘杰武日东唐庆李付贵唐诗
关键词:瘢痕疙瘩成脂分化间充质干细胞
4-甲基伞形酮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4-甲基伞形酮(4-methylumbelliferone,4MU)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体外培养的原代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分别用浓度为0、0.2、0.4、0.8mM的4MU处理,采用CCK-8法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4MU对KFs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ELISA、qPCR、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bloting技术检测4MU对KFs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4MU不仅抑制KFs细胞增殖迁移,而且可减少KFs对IL-6和IL-8的分泌,同时抑制HAS2和HAS3 mRNA的表达及α-SMA、TLR4、CD44、NF-κB1、P65蛋白的合成。结论:4MU可以抑制KFs增殖和迁移,并可通过抑制NF-κB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少KFs炎症因子分泌,因此,4MU有可能成为治疗瘢痕疙瘩的新药物。
牛星堂林珣珣朱昭炜许澍洽唐庆
关键词:瘢痕疙瘩炎症因子
自体脂肪移植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中肿瘤学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价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行自体脂肪移植的肿瘤学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收集截止至2018年5月所有已发表的队列研究,由2位评价员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并运用改良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系统评价文献质量。采用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为效应量,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3篇,总样本量8 466例患者,其中乳房重建过程应用脂肪移植者(AFG组)1 963例,未应用脂肪移植者(NFG组)6 503例。NOS评价结果显示,所有纳入文献质量均较高(评分为6~9分)。Meta分析显示:AFG组总复发病例数为88例(4.5%,88/1 963),NFG组总复发病例数为455例(7.0%,455/6 503),AFG组乳腺癌复发率明显低于NFG组(OR=0.73,95%CI:0.57~0.95,P=0.02);脂肪移植对乳腺癌的局部复发率、区域复发率及远处复发率均无显著影响(OR=1.06,95%CI:0.60~1.88,P=0.84;OR=0.89,95%CI:0.32~2.48,P=0.83;OR=0.36,95%CI:0.10~1.28,P=0.11)。亚组分析显示:在DCIS或浸润性癌患者中,脂肪移植对乳腺癌复发率无显著影响(OR=1.16,95%CI:0.05~26.91,P=0.93;OR=0.68,95%CI:0.40~1.16,P=0.16);在行保留乳房术或乳房全切手术的患者中,脂肪移植对乳腺癌复发率亦无显著影响(OR=0.36,95%CI:0.08~1.66,P=0.19;OR=0.64,95%CI:0.33~1.26,P=0.19)。结论基于1965年1月至2018年5月相关临床队列研究的综合分析,自体脂肪移植是安全的,且其乳腺癌复发风险较低。
刘欢欢林珣珣许澍洽许扬滨
关键词:META分析乳腺肿瘤乳房成形术自体脂肪移植
我国患者就医心理现状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2009年
每位患者的职业、经历、经济条件等不尽相同,社会形态的不同与历史文化的差异影响着人民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目前我国患者就医时存在不安、焦虑情绪重,心理期望值较高,心理波动大等心理问题。本文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加强医院对病人的宣传指导和人文关怀的策略,以消除患者的不良就医心理,优化医患关系,促进医疗体制的改革。
严凤娇林珣珣伍淑文
关键词:就医心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