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卓菲

作品数:29 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细胞
  • 11篇肿瘤
  • 9篇腺癌
  • 8篇胰腺
  • 8篇晚期
  • 8篇化疗
  • 8篇放疗
  • 7篇胰腺癌
  • 6篇脑转移
  • 6篇META分析
  • 5篇全脑
  • 5篇细胞肺癌
  • 5篇小细胞
  • 5篇小细胞肺癌
  • 5篇疗法
  • 5篇非小细胞
  • 5篇非小细胞肺癌
  • 5篇非小细胞肺癌...
  • 5篇肺癌
  • 5篇肺癌脑转移

机构

  • 15篇中山大学孙逸...
  • 12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中山大学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29篇毕卓菲
  • 16篇刘宜敏
  • 8篇谢德荣
  • 7篇杨琼
  • 7篇江志敏
  • 7篇陈邓林
  • 5篇廖恺
  • 4篇何艳
  • 4篇郭双双
  • 4篇任军
  • 4篇李豆豆
  • 3篇罗铭
  • 3篇马雯
  • 3篇白守民
  • 2篇薛卫平
  • 2篇游凯云
  • 2篇谢德荣
  • 2篇李丽婷
  • 1篇李贞
  • 1篇蔡兆熙

传媒

  • 4篇广东医学
  • 4篇岭南现代临床...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循证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中华细胞与干...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ncRNA SNHG7通过调控β-catenin蛋白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值、迁移和侵袭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SNHG7 (LncRNA SNHG7)在乳腺癌细胞系中的功能及其机制。方法 RT-qPCR检测LncRNA SNHG7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细胞系的表达水平,核浆分离实验检测LncRNA SNHG7在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中的定位。在MDA-MB-231细胞系中,siRNA沉默LncRNA SNHG7后,利用MTS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研究LncRNA SNHG7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研究LncRNA SNHG7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WB)实验研究LncRNA SNHG7在乳腺癌细胞系中可能参与的分子机制。结果 qPCR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LncRNA SNHG7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与乳腺正常上皮MCF-10A相比,LncRNA SNHG7在乳腺癌细胞系中高表达。siRNA沉默LncRNA SNHG7后,细胞增殖能力和平板克隆形成能力被抑制(P<0.05),划痕实验显示细胞的愈合能力降低(P<0.05),trans well实验显示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被抑制(P<0.05)。WB结果显示β-catenin、 C-Myc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下调,磷酸化的β-catenin(p-β-catenin)蛋白降解增加。结论 LncRNA SNHG7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细胞系中高表达。沉默LncRNA SNHG7后,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均降低。WB结果表明LncRNA SN HG7调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可能与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下调和p-β-catenin蛋白降解增加有关。
张瑞华劳伟思许英蔡栋昊毕卓菲段朝晖
关键词:乳腺癌Β-CATENIN
腹腔灌注化疗及射频热疗治疗晚期腹腔肿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腹腔灌注化疗并射频(RF)加温对腹腔晚期肿瘤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1年1月4日-2002年5月30日治疗的各类腹腔晚期转移性恶性肿瘤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56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44.6%,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晚期腹腔肿瘤腹腔化疗及热疗的主要因素有:远处转移、多器官转移、联合化疗、治疗次数、t≥41℃时间,多因素分析表明,远处转移、联合化疗、治疗次数、t≥41℃〉30min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腹腔灌注化疗合并RF加温是治疗腹腔晚期肿瘤的一个有效方法,增加治疗次数及采用联合化疗可以增加病人生存率,热疗时宜t≥41℃超过30min,t≥41℃及有望成为一个热疗指标应用于临床。
白守民薛卫平刘宜敏滕虹罗铭毕卓菲
关键词:腹腔灌注射频
晚期腹腔肿瘤热灌注化疗并射频高温治疗的剂量学与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晚期腹腔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并射频(RF)加温时的温度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本组在2001年1月-2002年5月,治疗的各类腹腔晚期转移性恶性肿瘤5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8次腹灌+RF+化疗。用RF对腹腔加温,测量腹腔及直肠温度。结果2点测温的患者82%(23/28例)腹腔温度达到40℃,3点测温68%(19/28例)达到40℃,腹腔与直肠温度基本相近。热剂量学指标与疗效分析显示,治疗次数、Tmax和Eq.40℃是影响患者的6个月存活率的主要因素。热灌注化疗+RF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毒副作用少。结论腹腔热灌注合并RF加温及化疗对晚期腹腔肿瘤患者有良好效果,建议治疗剂量应达到:腹腔Tmax温度在40℃以上,>40℃的时间>40min,治疗次数在4次以上。我们提出的剂量指标Eq.40℃.min,包含了腹腔温度39.5-42℃的全部生物效应,值得进一步使用和验证。
白守民薛卫平谢德荣刘宜敏任军罗铭毕卓菲
关键词:灌注化学疗法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活性和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SW1990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的表达;采用不同浓度Epo干预SW1990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及对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变化,RT-PCR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1)的表达。结果EpoR在胰腺癌SW1990细胞中表达。0、2、4、10U/ml Epo干预组的A630值分别是0.597±0.043、0.645±0.073、0.690±0.094、0.630±0.07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吉西他滨对SW1990的抑制率分别是(64.7±0.142)%、(35.6±0.076)%、(33.1±0.140)%、(29.9±0.082)%;SW1990细胞MDR-1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2±0.10、0.58±0.08、0.60±0.04、0.68±0.13;RRM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2±0.17、1.64±0.15、1.57±0.11、1.67±0.18。2、4、10U/ml Epo处理组对SW1990生长抑制率较0浓度组显著降低,而MDR-1 mRNA、RRM1 mRNA表达量增加(P〈0.01或〈0.05)。吉西他滨对SW1990的抑制率与MDR-1 mRNA和RRM1 mRNA表达均呈负相关(r=-0.964,P=0.036;r=-0.968,P:0.032)。结论Epo可降低胰腺癌SW1990细胞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上调MDR-1、RRM1的基因表达水平。
杨琼谢德荣江志敏陈邓林毕卓菲马雯
关键词:红细胞生成素吉西他滨
长春瑞滨+顺铂方案同期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35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长春瑞滨+顺铂方案(NP)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方法]35例晚期(Ⅲ、Ⅳ期)鼻咽癌患者随机进入本研究,给予鼻咽及颈部淋巴引流区照射,放射治疗总剂量7000cGy/35次,同期给予NP方案化疗2个周期,测量病灶大小变化,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随访34~64个月,统计生存期。[结果]35例晚期(Ⅲ、Ⅳ期)鼻咽癌患者经治疗后有效率为77.14%,其中T晚期者有效率为94.29%,N晚期者为81.82%,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1.43%,3年总生存率为85.71%。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的血液系统反应,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和静脉炎。[结论]同期放、化疗和/或联合辅助化疗可以降低鼻咽癌的远处转移率,提高患者生存期。
任军李贞邵振宇毕卓菲
关键词:鼻咽肿瘤顺铂放射疗法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术后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局部进展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术后放疗,同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的疗效,探讨提高术后放疗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行术后同期放化疗的79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治疗资料,原发灶位于口咽、喉或喉咽,术后有以下高危因素: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手术切缘阳性;病理学为T4或N2、N3。根据复发风险处方照射剂量,同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3周1次。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获益及无进展生存率,RTOG毒性标准评价放疗引起的急性与晚期毒性反应,NCI化疗毒性标准评价化疗毒性反应。结果中位随访38个月,全组共9例发生局部区域复发。2年局部区域控制率92%,2年无进展生存率75%,2年总体生存率87%。Ⅲ度或以上治疗相关毒性反应:粒细胞缺乏(59%),黏膜损伤(47%),口干(6%),肌纤维化(10%),吞咽困难(8%)及皮肤损伤(13%),9例患者发生咽瘘,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局部进展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术后放疗,同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邱幸生刘宜敏毕卓菲谢德荣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放射疗法药物疗法
国内芬太尼透皮贴剂与口服吗啡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国内芬太尼透皮贴剂与口服吗啡控释片在癌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等国内数据库已发表的相关文献,收集国内有关芬太尼透皮贴剂与口服吗啡控释片治疗癌痛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由两位评价者分别按检索策略收集并按纳入标准入选资料,分析指标为疼痛缓解率和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12个研究共911例患者纳入分析,芬太尼透皮贴剂与口服吗啡控释片的疼痛缓解率分别是87.32%和89.14%(P=0.79);在不良反应方面,芬太尼透皮贴剂相比口服吗啡控释片便秘的发生率降低31%(P<0.00001),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26%(P=0.0002),头晕嗜睡的发生率降低10%(P=0.02)。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和口服吗啡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效果相近,但芬太尼透皮贴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能较低,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合理选用。
杨琼陈邓林毕卓菲郭双双江志敏谢德荣
关键词:芬太尼透皮贴剂癌痛META分析
局部晚期鼻咽癌非同期化疗联合放疗与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疗效比较
研究背景:鼻咽癌有独特的流行病学特点、组织学特征以及治疗策略,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中国南部。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是放射治疗。但鼻咽癌确诊时多达局部晚期,单纯放疗效果欠佳。美国INT0099号试验的报道,肯定了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
毕卓菲
关键词:鼻咽肿瘤
文献传递
壳聚糖作为基因递送载体的MUC1基因疫苗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研究以壳聚糖作为基因递送载体的MUC1基因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的作用,为壳聚糖联合MUC1基因疫苗用于胰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初步实验依据。方法将30只小鼠平均分3组,分别接种壳聚糖-MUC1质粒、MUC1质粒及空质粒,通过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MUC1抗体生成情况,通过LDH释放法测定CTL对Capan-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接种壳聚糖-MUC1质粒后,小鼠血清抗MUC1抗体水平及CTL对Capan-2细胞的杀伤率均明显升高,与其它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壳聚糖作为一种基因递送载体的MUC1基因疫苗能够有效诱导小鼠产生抗MUC1特异性抗体及产生杀伤MUC1+细胞的CTL,为壳聚糖联合MUC1基因疫苗用于胰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初步的实验基础。
廖恺毕卓菲何艳刘宜敏
关键词:壳聚糖MUC1基因疫苗胰腺癌
放疗联合第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同期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荟萃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全脑放疗(WBRT)和(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联合第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同期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 LC)脑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荟萃分析检索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搜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纳入治疗组为放疗联合TKI同期治疗、对照组为单纯放疗的NSCLC脑转移的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CT),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主要对客观缓解(OR)、疾病控制(DC)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其次是总生存(OS).结果 3个RCT和1个非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分析.总体结果表明,RT+ TKI组与单纯RT组相比,前者的OR和DC率分别为后者的1.80倍(P<0.01)和1.31倍(P<0.01);在治疗的不良反应方面,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而皮疹和腹泻的发生率前者分别为后者的14.36倍(P=0.003)和3.49倍(P=0.005);在长期疗效方面,前者的总生存获益情是后者的3.06倍(P =0.000 8).结论 对于NSCLC脑转移的治疗,RT+ TKI同期治疗与单纯RT相比,有可能提高OR和DC,延长总生存,但是增加皮疹和腹泻的发生率.
姜燕慧毕卓菲李豆豆刘宜敏
关键词:肿瘤转移META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