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宝山

作品数:17 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椎间盘
  • 6篇退变
  • 6篇细胞
  • 5篇椎间盘退变
  • 3篇腰椎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退变
  • 3篇骨细胞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新西兰大白兔
  • 2篇疏松性
  • 2篇终板
  • 2篇椎体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细胞
  • 2篇基因
  • 2篇骨折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机构

  • 13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胡宝山
  • 13篇刘尚礼
  • 11篇丁悦
  • 8篇吕浩然
  • 7篇叶伟
  • 7篇李春海
  • 6篇黄东生
  • 4篇芮钢
  • 2篇马若凡
  • 2篇杨茂伟
  • 2篇尤元璋
  • 2篇吕刚
  • 2篇王者生
  • 1篇梁安靖
  • 1篇彭焰
  • 1篇尹庆水
  • 1篇郭元利
  • 1篇梁德
  • 1篇施建胜
  • 1篇范广宇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内...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脱细胞基质骨与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相容性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采用自行研制的脱细胞基质猪肋骨作为支架材料,复合兔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对其生物相容性、抗原性和细胞毒性进行观察。方法:实验于2003-04/10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人类疾病生物治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用物理、化学方法制备脱细胞基质猪肋骨。体外培养兔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而后将试验分成3组进行。①成骨细胞组:将成骨细胞与脱细胞基质骨材料复合。②血管内皮细胞组:血管内皮细胞与脱细胞基质骨材料复合。③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组: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与脱细胞基质骨材料复合。④对照组:单纯成骨细胞。于培养1,3,5,7d分别用倒置相差显微镜、组织学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脱细胞基质异种骨的生物相容性、抗原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材料对细胞周期和DNA含量的影响,了解材料对细胞有无毒性的影响。结果:①脱细胞基质骨扫描电镜观察:脱细胞基质骨的骨小梁结构完整,骨陷窝空虚,未见细胞成分残留。②各组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增殖情况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3组细胞与脱细胞基质骨材料复合培养12h后,细胞在各组材料表面和孔隙内均可黏附和生长。③组织学观察:MASSON染色显示3组细胞在材料表面和孔隙内大量增殖,并分泌细胞外基质。以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组材料表面黏附的细胞数量最多。组织学切片染色显示,各组细胞沿材料边缘紧密附着,细胞与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良好。④各组细胞黏附、生长、增殖和基质分泌情况扫描电镜观察:3组细胞与材料复合培养5d后,细胞紧密黏附在材料表面。成骨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相邻细胞间有突起相互连接。血管内皮细胞呈椭圆形,有角状突起,与材料附着紧密。其中,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组材料表面黏附大量细胞,并有较多胶原形成。血管内皮细胞组材料表面胶原形成很少�
芮钢王者生尤元璋胡宝山
关键词:成骨细胞内皮细胞生物相容性材料
蜡油样骨病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结合相关蜡油样骨病文献分析该病国内发病特点。方法 报道了1例蜡油样骨病的女性患者。复习国内1994~2007年报道的共43例病例,统计分析该病发病特点,建立新的X线片影像学诊断标准。结果蜡油样骨病极为罕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发病多见。无性别差异,多数病例累及肢体管状骨。其发病部位短管状骨多于长管状骨、下肢多于上肢、右侧肢体多于左侧肢体。其他部位受累偶有报道。病变骨通常相邻,跨越关节。关节很少受累。临床症状包括疼痛不适、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少数出现色素沉着、红斑等皮肤改变。结论蜡油样骨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与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病程的长短有关。诊断可根据临床表现、X线片及病理,其中X线片对其有决定性价值。
胡宝山芮钢李春海刘尚礼
关键词:蜡油样骨病X线片
Fas在退变的兔椎间盘终板凋亡中的表达及作用通路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Fas在退变的新西兰大白兔退变椎间盘终板凋亡中的表达及作用通路。方法10只新西兰大白兔纤维环损伤腰4—5及腰5~6作为实验组,10只作为对照组未行损伤。8周时分别行流式细胞仪、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证实退变椎间盘终板中的细胞凋亡,同时取终板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Fas、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的变化。结果流式细胞仪凋亡率[APF,(0.331±0.210)%]、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凋亡率[APL,(0.801±0.12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证实了腰椎纤维环损伤后退变腰椎中软骨终板细胞的凋亡显著性增加;和对照组比较Fas(1.011±0.191)、Caspase-3(0.340±0.055)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出现明显上调。结论腰椎退变中软骨终板的凋亡是可以通过Fas-Caspase-3途径进行。
吕浩然刘尚礼黄东生丁悦胡宝山叶伟
关键词:FAS退变椎间盘终板脱噬作用
白细胞介素-1β对椎间盘蛋白多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椎间盘髓核中蛋白多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取自然流产的胎儿一具,术后4h内无菌取出椎间盘,进行髓核组织的体外培养,培养液中分别加入0.1nmol/L、0.2nmol/L、0.4nmol/L的IL-1β,30h后,检测培养液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在髓核组织培养液中加入0.3nmol/L的IL-1β,分别培养12h、24h、72h后,检测硫酸软骨素的含量。结果①IL-1β实验组较对照组培养液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增加,并且随着IL-1β浓度的增高。②随着时间的增加,培养液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增加。结论IL-1β对椎间盘基质中蛋白多糖有降解作用,并呈现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胡宝山芮钢杨茂伟吕刚
关键词:椎间盘白细胞介素-1Β代谢
颈髓损伤合并低钠血症3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总结急性颈髓损伤合并低钠血症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4年收治的39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排除肾病、糖尿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时间、发生率、年龄、性别、损伤节段、损伤程度与低钠血症的相互关系及其可行的治疗方案。结果本组合并低钠血症23例,发生率为58.97%,低钠血症于伤后3d~2周出现,7~17d到高峰,持续时间与脊髓休克期基本吻合,发生率与脊髓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低钠血症是颈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可能与交感神经的功能完全抑制有关,对症治疗可防止脑水肿、脑细胞脱水,效果理想。
胡宝山丁悦李春海刘尚礼
关键词:低钠血症急性颈髓损伤发病时间交感神经休克期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与椎体成形术被引量:20
2005年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发病率亦随之增加,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日益严重,已成为一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和以往的手术治疗很难解决骨折引起的疼痛和畸形,对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技术———椎体成形术给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概况、椎体成形术的技术方法、材料、疗效、并发症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
刘尚礼胡宝山丁悦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严重疾病身心健康
椎间盘退变过程中MMP/Timp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采用新西兰大白兔的纤维环损伤制作腰椎间盘退变模型,以证实和比较在人椎间盘退变中的基因变化情况。方法:损伤L4,5、L5,6纤维环,行核磁共振及计算机扫描摄影拍片证实椎间盘退变情况,同时取椎间盘行精确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观测MMP/Timp系列基因的变化。结果:证实了兔腰椎纤维环损伤后腰椎逐渐退变,且与人类退变结果相似,基因表达情况MMP-1、MMP-2、MMP-3、Timp-1、Timp-2早期均上调,MMP-3、Timp-1在退变的晚期出现下调。结论:人类腰椎间盘退变中明显上调的基因在此退变模型椎间盘中被发现同样上调,从而在分子水平证实了此动物退变模型与人类的相似性。
丁悦吕浩然刘尚礼黄东生马若凡胡宝山叶伟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基因新西兰大白兔
新型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3
2006年
目的:采用兔腰椎间盘内显微注射120KDaFn片段构建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并探讨该模型的有效性和优势。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侧前方入路前方暴露L4 ̄6椎间盘,微量注射器于L4、6注射120kDaFn片段作为试验组,L5注射PBS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第2、4、8、12、16周对椎间盘进行X线、MRI、大体解剖和HE、Massion、高碘酸-Schiff染色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大体组织观察见术后第8周开始纤维环各层间分界模糊,外侧可见瘢痕样增生,16周出现骨样组织形成。病理染色见术后4周开始纤维环胶原出现断裂等退行性变,蛋白多糖含量降低。MRI观察发现第12周髓核高信号区强度下降,16周信号基本消失。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120kDaFn片段是诱导兔腰椎间盘退变简单、确切的方法,该方法为建立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提供了新思路,建立了新的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
胡宝山丁悦李春海刘尚礼吕浩然叶伟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
纤维粘连蛋白EDA^+片段在退变椎间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检测退变椎间盘内EDA+Fn的表达,探讨损伤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人腰椎间盘退变临床手术标本,经病理证实均发生退变,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目标条带。[结果]正常椎间盘内没有EDA+Fn的表达,而退变椎间盘内均有EDA+Fn的表达;中重度退变者EDA+Fn的表达较轻度退变者为多(轻中度组间P=0.016<0.05;轻重度组间P=0.007<0.05),中重度之间则没有明显差别(P≥0.501)。[结论]EDA+Fn在退变椎间盘内有较高表达,直接证明损伤是椎间盘退变的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胡宝山丁悦李春海刘尚礼吕浩然叶伟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纤维粘连蛋白可变剪接
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复合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采用异种骨脱细胞基质(heterogenous bone acellular matrix,HBACM)复合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并植入动物体内,观察其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培养与鉴定兔成骨细胞(osteoblast,0B)、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以及两种细胞的混合细胞。使用猪肋骨制备HBACM,并分别与0B、VEC以及两种细胞的混合细胞共同培养制备组织工程骨。27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切除兔双前肢桡骨制成骨缺损动物模型,左侧植入HBACM与各组细胞复合培养的组织工程骨,右侧植入HBACM为对照。分别于术后3、6、12周取材,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大体形态观察和X线检查表明,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速度和程度为:联合培养细胞组〉OB组〉VEC组〉单纯HBACM组。BrdU标记细胞示踪检测结果显示:6周时,HBACM上仍可检测到体外培养的标记细胞,并可见新生软骨形成。常规组织学检查可见12周时组织工程骨与正常骨之间的髓腔再通,骨折愈合。Ⅰ型胶原免疫组化研究发现三组均表达Ⅰ型胶原,VEC组略弱。组织切片图像分析示血管面积联合培养细胞组〉VEC组〉O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培养细胞作为组织工程骨种子细胞可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芮钢胡宝山郭元利尤元璋施建胜黄祖元王者生李秀群
关键词:内皮细胞成骨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