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伟

作品数:90 被引量:49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5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2篇椎间盘
  • 31篇退变
  • 29篇腰椎
  • 27篇椎间盘退变
  • 15篇腰椎间盘
  • 15篇脊柱
  • 14篇细胞
  • 12篇骨折
  • 10篇髓核
  • 9篇基因
  • 9篇关节
  • 8篇手术
  • 7篇凋亡
  • 7篇术后
  • 7篇外科
  • 7篇内固定
  • 6篇融合术
  • 6篇椎体
  • 6篇椎体成形
  • 6篇椎体成形术

机构

  • 57篇中山大学附属...
  • 23篇中山大学孙逸...
  • 12篇中山大学
  • 8篇广东省第二人...
  • 4篇濮阳市人民医...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惠州市人民医...
  • 1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河池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梅州市...
  • 1篇深圳市龙华新...

作者

  • 90篇叶伟
  • 57篇黄东生
  • 47篇刘尚礼
  • 26篇梁安靖
  • 24篇李春海
  • 22篇彭焰
  • 22篇苏培强
  • 21篇李春海
  • 16篇丁悦
  • 13篇陈为坚
  • 11篇马若凡
  • 9篇任晋可
  • 9篇吕浩然
  • 8篇朱伟荣
  • 7篇张硕凌
  • 7篇胡宝山
  • 6篇张振雨
  • 5篇娄振凯
  • 5篇陈晋宸
  • 5篇李贵涛

传媒

  • 11篇岭南现代临床...
  • 9篇中国临床解剖...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6篇中国骨与关节...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5篇广东医学
  • 3篇脊柱外科杂志
  • 3篇中国骨科临床...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国医药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遗传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12篇2008
  • 14篇2007
  • 14篇2006
  • 10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对维持质椎活动度和椎间隙高度的作用
<正>目的观察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对维持腰椎活动度和手术间隙高度的作用。资料和方法随访自1998年4月-2003年4月我院及经作者手术的数家医院应用SBChariteⅢ型人工椎间盘假体行椎间盘置换术共78例86个间隙。将术后...
刘尚礼黄东生梁安靖叶伟
文献传递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策
目的总结引起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预防对策。材料与方法动态随访我院自1998年4月至2003年12 月使用SB Charitte Ⅲ假体进行的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共65例78个间隙,收集其所有...
黄东生梁安靖叶伟苏培强刘尚礼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策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总结引起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随访1998年4月至2003年12月使用SBCharitéⅢ假体进行的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共65例78个间隙,收集其所有X线片。由独立的2名放射科医师和1名骨科医师,根据McAfee的评价系统,对术后X线片显示的异位骨化进行分级,测量该节段的活动度,记录各级异位骨化的发生时间并分析其可能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共有9例患者的10个椎间隙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位骨化。Ⅰ级异位骨化(7例)发生于术后平均2.1年,手术节段活动度正常,其中3例于此后2.5年内发展为Ⅱ~Ⅲ级,平均活动度为10°。2例术前已有纤维环钙化的患者,术后2年即发现Ⅲ级异位骨化,平均活动度为9°,但在术后6年发展为Ⅳ级,活动度为0°和4°。9例异位骨化病例中,共有8例发现可能诱发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共11例次,其中术前纤维环钙化2例次,终板损伤5例次,假体下沉2例次,假体植入位置严重偏斜2例次。结论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有:术前纤维环钙化、术中终板损伤、假体植入位置严重偏斜及术后假体下沉,但大部分椎间隙的活动仍然得到保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预防上述危险因素的发生,可有效减少术后异位骨化的形成。
黄东生梁安靖叶伟苏培强刘尚礼马若凡梁碧玲李国照
关键词:椎间盘切除术假体和植人物腰椎
骨髓间质干细胞结合骨形态发生蛋白促进兔椎间关节融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索应用骨髓间质干细胞结合骨形态发生蛋白进行脊柱前路融合的方法。[方法]自髂骨抽取骨髓4m,l在体外扩增出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对12只新西兰大白兔经前路腹膜外行腰椎间盘切除脊柱融合术。每只动物取3个脊柱节段随机接受4种移植方法:骨髓间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和纤维蛋白胶(A组),骨髓间质干细胞和纤维蛋白胶(B组),骨形态发生蛋白和纤维蛋白胶(C组),纤维蛋白胶(D组)。实验动物在术后3个月处死,利用放射学和组织学方法观察、分析脊柱融合情况。[结果]A组的椎间隙骨痂形成明显较其他组多,组织学上有连续的骨痂形成;B组和C组显示出近似的放射学和组织学变化,有不连续骨痂生成。D组融合效果最差,为纤维肉芽组织填充椎间隙,无骨痂生成。[结论]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纤维蛋白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体在移植入体内3个月后有良好的成骨并初步获得椎体间融合。
陈为坚李贵涛罗狄鑫陈锡然陈造宏武光勤叶伟李晶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脊柱融合术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是指由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椎间盘源性疼痛、椎管狭窄症以及脊柱节段不稳等的总称。治疗DDD的传统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临床症状,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椎间盘本身的病变问题,切除椎间盘还可因脊柱不稳而导致退变的进一步恶化。
朱伟荣李春海叶伟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椎间盘移位
新型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3
2006年
目的:采用兔腰椎间盘内显微注射120KDaFn片段构建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并探讨该模型的有效性和优势。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侧前方入路前方暴露L4 ̄6椎间盘,微量注射器于L4、6注射120kDaFn片段作为试验组,L5注射PBS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第2、4、8、12、16周对椎间盘进行X线、MRI、大体解剖和HE、Massion、高碘酸-Schiff染色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大体组织观察见术后第8周开始纤维环各层间分界模糊,外侧可见瘢痕样增生,16周出现骨样组织形成。病理染色见术后4周开始纤维环胶原出现断裂等退行性变,蛋白多糖含量降低。MRI观察发现第12周髓核高信号区强度下降,16周信号基本消失。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120kDaFn片段是诱导兔腰椎间盘退变简单、确切的方法,该方法为建立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提供了新思路,建立了新的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
胡宝山丁悦李春海刘尚礼吕浩然叶伟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
兔软骨终板细胞凋亡与Caspase-3和Fas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软骨终板细胞凋亡与Caspase-3和Fas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45℃热刺激体外培养的兔软骨终板细胞10min以诱导软骨终板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软骨终板细胞在正常培养和热刺激45℃10min后0.5、1、3、5h的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Caspase-3和Fas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凋亡程度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和未处理组相比,热刺激后软骨终板细胞凋亡明显,Caspase-3和Fas表达水平增高(P<0.01),Caspase-3表达与细胞凋亡程度一致。结论:热刺激可诱导软骨终板细胞凋亡;Caspase-3和Fas参与了软骨终板细胞的凋亡过程;Caspase-3是软骨终板细胞凋亡进程中的重要物质之一。
张振雨叶伟黄东生丁悦刘尚礼
关键词:软骨终板软骨细胞细胞凋亡CASPASE-3FAS
纤维粘连蛋白EDA^+片段在退变椎间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检测退变椎间盘内EDA+Fn的表达,探讨损伤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人腰椎间盘退变临床手术标本,经病理证实均发生退变,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目标条带。[结果]正常椎间盘内没有EDA+Fn的表达,而退变椎间盘内均有EDA+Fn的表达;中重度退变者EDA+Fn的表达较轻度退变者为多(轻中度组间P=0.016<0.05;轻重度组间P=0.007<0.05),中重度之间则没有明显差别(P≥0.501)。[结论]EDA+Fn在退变椎间盘内有较高表达,直接证明损伤是椎间盘退变的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胡宝山丁悦李春海刘尚礼吕浩然叶伟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纤维粘连蛋白可变剪接
椎间盘退变遗传学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5年
叶伟黄东生刘尚礼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遗传学机制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椎间盘源性腰痛颈肩腰腿疼痛腰椎不稳症
汉族人维生素D受体基因Tru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及其对BsmⅠ酶切位点多态性测定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测定汉族人维生素D受体基因Tru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分布并探讨其对Bsm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分布测定的影响。方法收集80名健康汉族人外周静脉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用限制性片段多态性长度酶切法测定80名汉族人维生素D受体基因TruⅠ、BsmⅠ酶切位点多态性;换用常规引物再次测定上述标本Bsm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分析维生素D受体基因TruⅠ、Bsm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及两次测定的BsmⅠ位点的一致性。结果测得TruⅠ基因型频率为TT68.7%,Tt26.3%,tt5.0%;同一PCR片段上测得BsmⅠ位点基因型频率为BB6.2%,Bb52.5%,bb41.3%,多态性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换用常规引物测定同批标本BsmⅠ位点多态性,基因型分布为BB20.0%,Bb26.2%,bb53.8%,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r=13.29,P〈0.01)。与第1次测定相比,有22个标本基因型由Bb型变成BB型或bb型,发生基因型丢失。结论汉族人VDR基因存在TruⅠ多态性,其多态性分布与其它种族不同;Tru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可引起BsmⅠ位点多态性测定时等位基因的丢失。
陈为坚叶伟苏培强丁悦彭焰梁安靖黄东生李贵涛
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