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海洋

作品数:128 被引量:506H指数:12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7篇医药卫生
  • 7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脂质体
  • 25篇细胞
  • 18篇药物
  • 18篇体外
  • 16篇胶束
  • 14篇纳米粒
  • 14篇阿霉素
  • 14篇PH敏感
  • 13篇效应面法
  • 12篇共聚
  • 12篇共聚物
  • 12篇包封
  • 12篇包封率
  • 11篇肿瘤
  • 10篇体外释放
  • 9篇嵌段
  • 9篇BOX-BE...
  • 8篇制剂
  • 7篇蛋白
  • 7篇脂质纳米粒

机构

  • 128篇沈阳药科大学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沈阳军区总医...
  • 4篇辽宁医学院
  • 3篇佳木斯大学
  • 3篇深圳市博德维...
  • 2篇清华大学
  • 2篇辽宁省食品药...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名古屋大学
  • 1篇上海医药工业...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山西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科兴(大连)...
  • 1篇山西生物应用...

作者

  • 128篇胡海洋
  • 118篇陈大为
  • 74篇赵秀丽
  • 69篇乔明曦
  • 17篇刘丹
  • 8篇刘任
  • 8篇孙玉琦
  • 7篇秦晶
  • 6篇宏伟
  • 6篇李新刚
  • 6篇张洁
  • 6篇赵庆春
  • 5篇杨春荣
  • 5篇晋运环
  • 5篇朱嘉
  • 4篇杨凯亮
  • 4篇古建春
  • 4篇李磊
  • 4篇张汝华
  • 4篇刘彦仿

传媒

  • 39篇沈阳药科大学...
  • 10篇药学学报
  • 9篇中国药学杂志
  • 5篇中国药剂学杂...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中国新药杂志
  • 3篇2008中国...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西北药学杂志
  • 2篇沈阳部队医药
  • 2篇中国药师
  • 2篇中南药学
  • 2篇第九届全国青...
  • 2篇世界中联中药...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药事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草药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13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16篇2009
  • 17篇2008
  • 9篇2007
  • 1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3
  • 4篇2002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GD肽介导阿魏酸脂质体的大鼠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RGD介导的阿魏酸脂质体体内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为动物模型,川芎嗪为阳性对照药物,以SOD活力、MDA含量、T-AOC含量为指标,评价阿魏酸载入RGD脂质体后的抗氧化活性。结果:SOD活力测定结果表明,阿魏酸普通脂质体组提高SOD活力的作用强于川芎嗪注射液组,RGD阿魏酸脂质体组SOD活力比普通脂质体组高3倍,比阳性药物组高3.38倍;T-AOC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普通脂质体组提高T-AOC含量的能力显著高于阳性药物对照组,RGD阿魏酸脂质体组T-AOC含量分别为阿魏酸注射液组5倍,普通脂质体组3倍,川芎嗪组3.4倍;MDA含量测定结果表明,RGD脂质体组降低MDA含量能力显著高于阿魏酸注射液组、阿魏酸普通脂质体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结论:将阿魏酸载入RGD介导的脂质体可显著提高其抗氧化活性,对脑缺血再灌注具有比普通脂质体及阳性药物更显著的保护效果。
秦晶胡海洋康爽明周鹏程陈大为
关键词:阿魏酸脂质体RGD肽脑缺血再灌注
注射用蜂毒多肽温度敏感型缓释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制备注射用蜂毒多肽的温度敏感型缓释凝胶制剂并对其体外释药进行考察。方法以新型温度敏感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GAPEGPLGA)为载体材料制备注射用蜂毒多肽缓释凝胶制剂,采用福林酚试剂法测定制剂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H7.4)的体外释放度,并对体外释放数据用KorsmeyerPeppas方程进行拟合。结果蜂毒多肽体外持续释放36d,其释药速率随聚合物的质量分数增加而降低,且聚合物分子结构中丙交酯比例增大对释药速率几乎没有影响。蜂毒多肽从凝胶中的释放初期以扩散为主,体外释放行为符合KorsmeyerPeppas方程,后期为凝胶溶蚀和药物扩散结合的作用机制。结论注射用蜂毒多肽的温度敏感型缓释凝胶制剂制备工艺简便,药物释放达到预期要求,同时说明温度敏感PLGAPEGPLGA嵌段共聚物作为注射用缓释给药系统的载体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乔明曦陈大为陈秀珍胡海洋王颖
关键词:蜂毒温敏凝胶缓释
长春西汀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制备长春西汀固体脂质纳米粒,为长春西汀新型给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以长春西汀为模型药物、山嵛酸甘油酯为载体材料,采用热熔超声法制备长春西汀固体脂质纳米粒,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处方进行优化。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对其形态、体外释放度、短期稳定性等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制备的纳米粒为球形及类球形,粒径为152.3 nm,包封率为93.68%,72 h体外累积释放71.84%,4℃下放置2个月稳定。结论热熔超声法可用于制备长春西汀固体脂质纳米粒,该纳米粒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可进一步进行体内释药行为的考察。
刘少彬胡海洋赵秀丽乔明曦王文宇陈大为
关键词:固体脂质纳米粒理化性质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制备主动载药盐酸小檗碱脂质体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筛选最佳处方,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分散-p H梯度法制备脂质体,分别以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脂药质量比、外水相p H值、孵化温度为考察对象,以包封率、粒径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4因素3水平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法筛选盐酸小檗碱脂质体的最佳处方。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微柱离心法测定包封率,动态激光散射法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制得的脂质体形态。结果最优处方工艺条件为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3.38∶1,脂药质量比为22∶1,外水相p H为6.88,孵化温度为59℃。以最优处方制备的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平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与预测值偏差较小。结论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工艺处方是可行的。
周金幸顾开龙胡海洋乔明曦陈大为赵秀丽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脂质体BOX-BEHNKEN效应面法
多西他赛pH敏感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及其制剂学研究
本文在合成pH敏感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2-乙基-2-噁唑啉)-聚乳酸(PEOz-PDLLA)的基础上,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多西他赛pH敏感嵌段共聚物胶束,利用芘荧光探针技术测定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通过高效液相色...
陈大为鄢璐乔明曦胡海洋赵秀丽陈曦邓意辉
关键词:多西他赛PH敏感嵌段共聚物薄膜分散法胶束形态
文献传递
具有温度/pH双重敏感性质的共聚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新型温度/pH双敏自组装嵌段共聚物,聚组氨酸-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聚组氨酸(OLH-b-PLGA-b-PEG-b-PLGA-b-OLH),该共聚物符合温度/pH双敏聚...
乔明曦古建春陈大为胡海洋赵秀丽
文献传递
芹菜素囊泡的体内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使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芹菜素囊泡,并对其进行大鼠体内药动学和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的研究。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芹菜素囊泡,尾静脉注射芹菜素囊泡和自制芹菜素溶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和各组织中的芹菜素浓度,利用统计学方法计算芹菜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及小鼠的组织分布参数。结果芹菜素囊泡包封率为(69.48±2.5)%,粒径为(148±5.03)nm。经尾静脉给予剂量为2mg·kg-1的芹菜素注射液和芹菜素囊泡注射液,体内药动结果显示,与注射液组相比,芹菜素囊泡组t1/2延长了2.02倍,AUC0-∞增加了1.85倍,MRT0-∞增加了2.16倍,组织分布结果显示,芹菜素囊泡在肝、肺、脑部AUQ(are under the amount of drug vs time curve,Q=C×V)显著增加,在心脏、肾脏AUQ减小。结论芹菜素囊泡明显延长了芹菜素在体内的循环时间,降低了药物在心、肾的蓄积,使得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芹菜素制剂成为可能。
刘丹胡海洋陈大为刘任赵秀丽乔明曦
关键词:芹菜素囊泡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pH敏感释药两亲性壳聚糖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在合成了两亲性接枝共聚物丁酰基-羧甲基-壳聚糖(butyryl-carboxymethyl-chitosan,BR-CM-CS)的基础上,采用化学键合载药方式结合透析法制备了阿霉素pH敏感两亲性共聚物胶束并对其相关性质进行考察。方法利用芘荧光探针技术测定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通过透析法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胶束的载药量及包封率;分别利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动态光散射法(DLS)和zeta电位分析仪对胶束及其冷冻干燥产品的形态、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表征;采用透析法考察了载药聚合物胶束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胶束的CMC值为1.0 mg.L-1,载药量可达12.5%,包封率为89.1%;胶束的粒度分布很窄,平均粒径为205.2 nm;胶束粒子为类球形且分散良好,其表面zeta电位值为25.94 mV;胶束释药行为体现pH敏感性。结论以壳聚糖为载体的化学腙键释药胶束作为抗肿瘤药物的传递系统具有可行性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康爽明胡海洋胡婵娟陈大为冯莹莹吴铁生
关键词:阿霉素PH敏感两亲性共聚物壳聚糖胶束
丁香酚前体药物的合成及其微乳的制备
目的:合成丁香酚布洛芬前体药物,改善丁香酚的刺激性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制备其微乳制剂.方法:以布洛芬和丁香酚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合成了布洛芬前体药物丁香酚布洛芬酯,利用伪三元相图法制备微乳相图,并从中选择了最优的微乳制剂...
赵秀丽陈大为乔明曦胡海洋
关键词:丁香酚布洛芬药物合成前体药物伪三元相图微乳
姜黄素长循环脂质体注射剂的制备与评价
目的制备姜黄素长循环脂质体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长循环脂质体,以包封率、粒径分布为指标,对姜黄素长循环脂质体进行单因素考察、正交试验设计,得到姜黄素脂质体的最优处方。结果最优处方为磷脂用量为50mg,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
赵秀丽宏伟胡海洋乔明曦陈大为
关键词:姜黄素长循环脂质体体外释放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