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秀丽

作品数:120 被引量:431H指数:12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34篇专利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 8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3篇药物
  • 16篇细胞
  • 16篇纳米粒
  • 16篇胶束
  • 15篇脂质体
  • 15篇体外
  • 14篇靶向
  • 13篇肿瘤
  • 13篇PH敏感
  • 12篇共聚
  • 12篇共聚物
  • 11篇效应面法
  • 11篇阿霉素
  • 10篇嵌段
  • 10篇米粒
  • 8篇制剂
  • 8篇体外释放
  • 8篇嵌段共聚
  • 8篇芹菜素
  • 7篇蛋白

机构

  • 120篇沈阳药科大学
  • 5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佳木斯大学
  • 2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科兴(大连)...
  • 1篇铁岭师范高等...
  • 1篇沈阳市食品药...
  • 1篇沈阳医学院奉...

作者

  • 120篇赵秀丽
  • 104篇陈大为
  • 74篇胡海洋
  • 68篇乔明曦
  • 9篇李可欣
  • 9篇刘丹
  • 8篇李新刚
  • 8篇刘任
  • 7篇王丹蕾
  • 7篇赵庆春
  • 6篇宏伟
  • 6篇罗轶凡
  • 6篇杨春荣
  • 5篇李磊
  • 5篇朱嘉
  • 4篇古建春
  • 4篇高春凤
  • 3篇秦晶
  • 3篇张晓君
  • 3篇陈曦

传媒

  • 43篇沈阳药科大学...
  • 7篇中国药学杂志
  • 6篇药学学报
  • 5篇中国药剂学杂...
  • 3篇中南药学
  • 3篇2008中国...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第九届全国青...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世界中联中药...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12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16篇2009
  • 18篇2008
  • 9篇2007
  • 10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3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参总酚酸胃漂浮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考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制备丹参总酚酸胃漂浮缓释微丸,初步评价其体外释药特性及释药机制。方法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素丸,以乙基纤维素为包衣材料,流化床制备丹参总酚酸缓释微丸,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结果包衣微丸表面光滑圆整,不同批次间微丸释药重现性良好。在人工胃液中,微丸的8 h漂浮率达到95%左右,微丸的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丹参总酚酸缓释微丸具有较理想的体外漂浮及缓释效果。
李海燕李东辉陈大为赵秀丽胡海洋吴松芝
关键词:丹参总酚酸缓释微丸
丁香酚布洛芬酯药用化合物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丁香酚布洛芬酯药用化合物,名称为丙酸,2-[4-(2-甲基丙基)苯]-,2-甲氧基-4-(2-烯丙基)苯酯,结构如式(I)所示。它具有药理作用更为明显,结构更为稳定的特点。它是以布洛芬为原料,经酰氯化/或...
赵秀丽陈大为
文献传递
微柱离心法测定阿魏酸脂质体的包封率被引量:25
2007年
秦晶陈大为乔明曦胡海洋赵秀丽陈宝玉
关键词:脂质体包封率微柱离心法阿魏酸药物毒副作用活血化淤
一种高载药量两性霉素B聚合物复合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载药量两性霉素B聚合物复合胶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使用极具临床应用潜力的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与难溶性药物两性霉素B,形成两性霉素B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复合胶束。两性霉素B可以与聚乙二醇衍生...
乔明曦崔莹冰陈大为赵秀丽胡海洋
丁香酚前体药物的合成及其微乳的制备
目的:合成丁香酚布洛芬前体药物,改善丁香酚的刺激性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制备其微乳制剂。方法:以布洛芬和丁香酚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合成了布洛芬前体药物丁乔酚布洛芬酯,利用伪三元相图法制备微乳相图,并从中选择了最优的微乳制剂...
赵秀丽陈大为乔明曦胡海洋
关键词:丁香酚布洛芬前体药物伪三元相图微乳
文献传递
RP-HPLC法测定壳聚糖微球中5-氟尿嘧啶的包封率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建立壳聚糖微球中5-氟尿嘧啶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甲醇-水(体积比为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6 nm.用超声-浸泡-研磨法测定了药物的包封率,并与国内外常用的2种测定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3.64%,RSD为1.60%(n=5),质量浓度在2.0~20.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测得壳聚糖微球的包封率为42.21%.而其他2种方法测定同一批微球的包封率值比实际偏高或偏低,即测定方法存在问题.结论该法简便灵敏,测得值真实、可靠,适用于交联法制备的壳聚糖微球中药物包封率的测定.
李可欣陈大为赵秀丽罗轶凡王丹蕾
关键词:5-氟尿嘧啶壳聚糖微球包封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甘草次酸介导pH敏感主动靶向长循环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药物动力学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介导的pH敏感主动靶向长循环阿霉素(doxorubicin,DOX)脂质体(liposomes,LP)(GA-PEG2000-N=CH-DOXLP)并测定其在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参数。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甘草次酸介导pH敏感主动靶向长循环阿霉素脂质;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微柱离心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动态激光散射法测定脂质体的粒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透析法测定脂质体在不同pH条件下的体外释放;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阿霉素血浆药物浓度,得到药-时曲线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甘草次酸介导的脂质体(GA-PEG2000-N=CH-DOXLP)和普通脂质体(DOXLP)的粒径分别为(135.5±2.6)nm和(105.6±4.0)nm;包封率分别为(53.8±5.8)%和(52.9±3.5)%,载药量质量分数分别为(2.35±0.16)%和(2.39±0.26)%;Zeta电位分别为-(5.19±0.73)mV和-(1.53±0.57)mV;GAPEG2000-N=CH-DOXLP的AUC(0-72)分别是DOXLP的2.33倍和DOX溶液的5.62倍。结论所制备的甘草次酸修饰的pH敏感主动靶向长循环脂质体制剂学性质稳定并能显著延长其在大鼠体内的循环时间。
周金幸臧新龙李季胡海洋乔明曦赵秀丽
关键词:阿霉素甘草次酸PH敏感长循环脂质体药物动力学
基于PAMAM复合脂质载体的分级肿瘤主动靶向给药系统的构建及其性质考察
2013年
目的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具有肿瘤分级靶向和pH敏感释药功能的载阿霉素聚酰胺-胺复合脂质载体c[RGDyk]-PEG2000-PSL-[PAMAMG5.0-AC80-FITC5-FA5/DOX]并对其相关性质进行了考察。方法通过微柱离心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spectrofluorometry,SPF)测定了聚酰胺-胺复合脂质载体的载药量及包封率;分别利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TEM)、动态光散射法(dynamiclightscattering,DLS)和孝电位分析仪对聚酰胺-胺复合脂质载体的形态、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表征;采用透析法分别考察了聚酰胺-胺复合脂质载体在pH=7.4和pH=6.5释放介质中的体外释放行为,以及血浆对其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聚酰胺-胺复合脂质载体的DOX包封率为35.17%(W),载药量为0.41%(W);其粒径分布很窄,平均粒径为106.1am;在透射电镜下,可见聚酰胺-胺复合脂质载体呈囊泡状,粒径大小均匀(100~150am);其表面f电位值为-6.00mV;聚酰胺-胺复合脂质载体的体外释药行为体现出pH敏感性和对血浆的稳定性。结论以C[RGDyk卜PEG修饰的pH敏感长循环脂质体包载PAMAMG5.0-AC80-FITC,-FA,/DOX复合物构建具有肿瘤分级靶向和pH敏感释药功能的载阿霉素聚酰胺-胺复合脂质载体有可行性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李罡胡海洋乔明曦赵秀丽宋永玉陈大为
关键词:肿瘤靶向PH敏感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制备主动载药盐酸小檗碱脂质体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筛选最佳处方,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分散-p H梯度法制备脂质体,分别以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脂药质量比、外水相p H值、孵化温度为考察对象,以包封率、粒径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4因素3水平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法筛选盐酸小檗碱脂质体的最佳处方。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微柱离心法测定包封率,动态激光散射法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制得的脂质体形态。结果最优处方工艺条件为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3.38∶1,脂药质量比为22∶1,外水相p H为6.88,孵化温度为59℃。以最优处方制备的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平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与预测值偏差较小。结论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工艺处方是可行的。
周金幸顾开龙胡海洋乔明曦陈大为赵秀丽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脂质体BOX-BEHNKEN效应面法
多西他赛pH敏感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及其制剂学研究
本文在合成pH敏感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2-乙基-2-噁唑啉)-聚乳酸(PEOz-PDLLA)的基础上,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多西他赛pH敏感嵌段共聚物胶束,利用芘荧光探针技术测定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通过高效液相色...
陈大为鄢璐乔明曦胡海洋赵秀丽陈曦邓意辉
关键词:多西他赛PH敏感嵌段共聚物薄膜分散法胶束形态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