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宁

作品数:41 被引量:195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腹腔
  • 14篇腹腔镜
  • 13篇手术
  • 11篇先天
  • 11篇先天性
  • 9篇闭锁
  • 7篇胆道
  • 7篇胆道闭锁
  • 7篇胆总管
  • 7篇胆总管囊肿
  • 7篇外科
  • 7篇囊肿
  • 6篇手术治疗
  • 6篇切除
  • 6篇畸形
  • 6篇儿童
  • 5篇直肠
  • 5篇小儿
  • 5篇肛门
  • 4篇单切口

机构

  • 23篇首都儿科研究...
  • 13篇首都儿科研究...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西安市儿童医...
  • 2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江西省儿童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41篇董宁
  • 32篇李龙
  • 20篇李颀
  • 15篇侯文英
  • 14篇刘树立
  • 14篇刁美
  • 13篇张金山
  • 11篇李旭
  • 9篇张军
  • 9篇叶茂
  • 7篇明安晓
  • 6篇孔赤寰
  • 5篇汤绍涛
  • 5篇管考平
  • 5篇魏延栋
  • 5篇马丽霜
  • 4篇张悦
  • 4篇冯翠竹
  • 3篇郑伟
  • 3篇刘垚

传媒

  • 20篇中华小儿外科...
  • 5篇临床小儿外科...
  • 3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Ladd手术治疗肠旋转不良的探讨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Ladd手术治疗肠旋转不良的手术效果。方法 2008年8月~2012年8月,行腹腔镜Ladd手术8例,年龄1个月~3岁,平均1.6岁。经脐、右上腹和右中腹置入3个5 mm trocar,将回盲部肠管推向左侧腹,寻找并确定Ladd韧带电钩离断,充分游离十二指肠解除压迫。自近端空肠逐步向远端小肠探查,并使扭转肠管复位。从回盲部向肠系膜根部切开肠系膜前叶的脏层腹膜,将十二指肠顺脊柱右侧下行,小肠置于腹腔右侧,结肠置于腹腔左侧。腹腔镜下或经脐部trocar提出阑尾切除。结果 8例均经腹腔镜探查证实为肠旋转不良,其中5例合并中肠顺时针扭转。均在腹腔镜下予以复位并顺利完成Ladd手术,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10 ml。1例探查过程中发现合并空肠异位胰腺,经扩大脐部戳孔后提出腹外切除。术后留置胃管1~3 d,拔出后恢复饮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4~6 d。随访2个月~2年,平均15个月,其中5例>12个月。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无不适症状。结论腹腔镜Ladd手术治疗肠旋转不良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进食早、恢复快等优点。
谷奇李龙董宁李旭明安晓刁美张金山张霆
关键词:肠旋转不良腹腔镜
保留脾脏的脾静脉近端-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探讨保留脾脏的脾静脉近端一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的效果和预后。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4例患儿因“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就诊于我院,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1.7~5.8岁(平均3.9岁)。完善腹部B型超声,增强CT和血常规检查,B超和CT均提示门静脉海绵样变、脾大和脾功能亢进,以“肝外门静脉高压”收入院。所有患儿均采用保留脾脏的脾静脉近端一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肝外门静脉高压。所有患儿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7~33个月(平均20.8个月)。随访期间,采用超声评估脾脏大小和分流血管通畅情况。记录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儿成功采用保留脾脏的脾静脉近端一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手术时间215~260min,平均237.5min。1例患儿术中输入1个单位同型红细胞,其余患儿未输血。术后住院时间4~6d,平均5.3d。术后门静脉造影显示所有患儿分流血管通畅。术后患儿血常规及血生化结果正常,随访超声显示分流血管通畅,脾脏明显缩小。无患儿复发。结论保留脾脏的脾静脉近端一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是治疗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的有效方法。
张金山李龙侯文英刘树立刁美张军李颀吴涛叶茂董宁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脾静脉门静脉
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盆腔MR三维重建图像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建立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盆腔MR三维重建图像,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患儿28例,其中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3d1例,2~5个月12例,13岁1例。对照组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3个月~10岁,平均2.9岁,为无直肠肛管疾患而因其他疾病需行盆腔或臀部MR扫描的患儿。应用Siemens1.5TMR成像仪,对28例小儿盆腔行横断位、矢状位和冠状位T1WI和T2WI扫描,横断面和矢状面T1WI加脂肪抑制序列。采用体绘制和3D-Doctor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利用三维图像,判断直肠盲端、横纹肌复合体(SMC)位置及发育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28例小儿盆腔的MR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直肠盲端与SMC的关系、瘘管位置。根据三维重建图像上直肠盲端和SMC的关系,14例术前接受检查的ARM患儿中,5例直肠盲端位于SMC以上,诊断为高位闭锁,4例直肠盲端部分穿过SMC,诊断为中位闭锁,5例直肠盲端完全穿过SMC,诊断为低位闭锁,与X线或造影诊断相符,并经手术证实,诊断正确率为100%。每例ARM患儿SMC大小、分布不一致,即使在同一类型的患儿也不同,高位畸形最明显。对照组患儿,SMC边缘整齐,厚度均匀,起于耻骨后面,分两束向后行经直肠两侧并在其后方交汇,形成漏斗样结构,直肠位于中央。结论盆腔MR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楚地显示骨盆解剖结构的关系,为ARM诊断和手术提供直观形态学依据,为虚拟手术奠定基础。
汤绍涛董宁毛永忠王勇刘定西孔祥泉王振平
关键词: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磁共振成像计算机三维重建
内镜下治疗先天性幽门前瓣膜三例被引量:2
2016年
先天性幽门前瓣膜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梗阻性的儿童疾病,发病初期保守治疗可以缓解,但最终需要手术解决。以往都需要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进行胃壁切开和瓣膜切除。近来我院在内镜下对3例先天性幽门前瓣膜患儿成功实施了幽门前瓣膜切除和扩张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孔赤寰李龙李颀董宁管考平
关键词:内镜下治疗先天性腹腔镜手术儿童疾病上消化道保守治疗
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中其它畸形发病率统计分析
目的调查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中其它畸形发病情况方法应用统计方法对1992年5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我院治疗过的315例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315例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中有43例合并其它畸形,发病率为13....
王宁青李龙叶辉邓京城刁美张军侯文英李旭董宁
文献传递
治疗产前诊断重症膈疝高危早产婴儿一例报道
孕产妇为糖尿病患者,42岁,第4胎第2产,孕28周产前超声诊断为"先天性膈疝",在我院门诊接受产前咨询与指导,孕31周出现先兆早产,经与产科医生和孕妇本人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我们提出建议采用剖宫产的分娩方式,以给患儿存...
马丽霜曲东冯翠竹张艳董宁张悦
文献传递
经肛门治疗Currarino综合征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Currarino综合征(Currarino syndrome, CS)的诊断和经肛门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共收治11例CS患儿,男2例,女9例,平均年龄11个月。其中7例肛门位置正常,但肛门直肠严重狭窄;1例患儿反复出现肛周感染及肛瘘;3例患儿可见肛门直肠畸形。其中5例患儿术前已行结肠或回肠造瘘术。术前全部患儿行肛门指诊、骶尾部正侧位片、下消化道造影及骶部核磁共振检查。术中患儿经过肛门或瘘口游离直肠,肠管拖出后,向上牵开肠管。将切口后方向左右牵开,可暴露并切除骶前肿物。术后全部患儿给予抗感染治疗,术前已有造瘘患儿术后第1天恢复饮食,无造瘘患儿术后2 d恢复饮水,术后4 d恢复低渣进食,无并发症患儿术后7 d出院,14 d扩肛。术后每3个月复查。已有造瘘患儿术后3个月行造瘘还纳术。结果肛门位置正常患儿全部有直肠肛门严重狭窄,小指不能进入。全部患儿影像学检查可见骶骨畸形和骶前肿物。11例患儿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术后8例恢复良好,1例患儿出现骶前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高位肛瘘,1例出现术后骶前出血。全部患儿目前恢复良好。结论对于年龄小于3岁,肿物最大径小于5 cm的CS患儿,经肛门一次完成肛门成型和骶前肿物切除是可行的。
李颀董宁李龙姜茜张震
关键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肛门骶骨
移植血管间置、门静脉主干-门静脉肝内左支分流术在治疗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移植血管间置、门静脉主干-肝内门静脉左支分流术在治疗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中的效果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9例(男6例,女3例)因“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人院,入院后完善腹部CT、超声及门静脉血管B型超声检查,诊断为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高压和脾大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移植血管间置、门静脉主干-肝内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术中造影发现胃冠状静脉直径较细或长度不够,不能行胃冠状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遂采用移植自体血管的方式,将其两端分别与门静脉主干和肝内门静脉左支吻合。其中采用移植空肠静脉方法治疗2例,回肠静脉4例,肠系膜下静脉3例。患儿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0个月,平均24.6个月。随访期间,采用超声评估脾大小及分流血管通畅情况。记录血常规、血生化和血氨,评估脾功能亢进情况和肝功能。结果所有患儿均成功行移植血管间置、门静脉主干一门静脉肝内左支分流术治疗。手术时间105-360min,平均218.3min。其中3例住院期间有输血记录。术后住院时间6-10d,平均7.2d。术后复查B型超声示脾长径为9.6-14.7cm,厚径为3.4-5.4cm;较术前(长径10.4-17.6cm,厚径3.2-6.8cm)明显降低。血常规、生化和血氨均恢复正常。随访B型超声可见分流血管通畅,血管直径为0.5-0.7cm,平均0.6cm;分流血管人肝血流速度为0.14-0.18m/s,平均0.16m/s。1例患儿复发,采用保守治疗有效。结论移植血管间置、门静脉主干-门静脉肝内左支分流术是治疗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患儿不能采用胃冠状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时可考虑采用该方法治疗。
张金山李龙李颀刁美李旭孔赤寰叶茂魏延栋管考平董宁
关键词:门静脉血管移植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外胆道闭锁的初步经验
2013年
目的 介绍单切口腹腔镜肝管空肠吻合术应用于胆道闭锁治疗的初步经验. 方法 2011年5月至7月我们对4例可治愈型胆道闭锁采取单切口腹腔镜肝管空肠吻合术(SILH)治疗,其中Ⅰ型3例,Ⅱ型1例.随访期间进行超声检查、上消化道造影及肝功能检测.评估患儿手术年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恢复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肝功能检查等指标. 结果 4例患儿中位手术年龄21d,中位手术时间2h,术中出血少.中位随访时间4.5个月,Ⅰ型胆道闭锁患儿术后3~5d,Ⅱ型胆道闭锁患儿术后6d开始黄疸逐渐下降.迄今无一例死亡或出现并发症. 结论 单切口腹腔镜肝管空肠吻合术治疗可治愈型胆道闭锁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刁美叶茂董宁李颀侯文英明安晓郑伟李龙孙旭
关键词:腹腔镜胆管肝外胆道闭锁
Hem-o-lok在腹腔镜肛门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Hem-o—lok在腹腔镜肛门成形术处理直肠尿道瘘中的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腹腔镜治疗15例中高位肛门闭锁,在距球部、膜部或膀胱颈部尿道0.5cm处应用Hem—o—lok夹闭瘘管处理直肠尿道瘘。结果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肛门成形+尿道瘘修补术,腹腔镜手术(包括会阴手术)操作时间90~150min(平均120rain)。出血量10~20ml(平均15m1),无需要输血者,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7d拔除尿管,无排尿困难。15例随访2~12个月(平均5个月),术后排尿功能基本正常,无尿道瘘复发,无尿道狭窄发生,肛门外观正常,2例患儿轻度直肠黏膜脱垂。结论腹腔镜辅助下Hem-o-lok夹闭处理直肠尿道瘘,更加精准、方便,降低手术难度,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李旭管考平刘树立乔国梁董宁李颀李龙
关键词:儿童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腹腔镜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